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3547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docx

古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填空

神话存在哪些书籍:

《淮南子》、《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分为风、雅、颂三类。

《诗经》有十五国风。

《春秋》:

编年体、《左传》:

编年体、《战国策》:

国别体、《国语》:

国别体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贾谊,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汉赋的主要代表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枚乘:

《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贾谊:

《鵩鸟赋》《吊屈原赋》  扬雄:

《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酒赋》  

王褒:

《洞箫赋》  班婕妤:

《自悼赋》  刘向:

《九叹》  

刘歆:

《遂初赋》  班固:

《两都赋》  班彪:

《北征赋》  

司马迁:

《壮士不遇赋》

名词解释:

1、三位一体:

上古诗歌不仅伴有音乐,而且配有舞蹈,即诗、乐、舞同时产生、存在,三者不可缺少-----综合性。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原始诗歌的诗、歌、舞密切结合,三位一体地表情达意方式,三者结合,“言志,咏声,动容”,充分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情感。

2、什么叫《诗经》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视为经典,汉置“五经”博土,《诗》于是才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所以称为《诗经》(“四书五经”)。

3、什么叫春秋笔法

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

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4、诸子百家(九流十家)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汉代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

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此十家中,除小说家而外,称为九流。

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即据此著录各家人物和其著作。

 

5、什么叫《楚辞》

A、指在战国时期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

它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以六字句和五字句为基本句式,并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极富于表现力。

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言楚物”,表现楚国的风俗民情,又吸引楚地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

B、指以屈原为首的一群作家的诗歌总集名称

6、九歌:

《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

是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一共9篇。

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7、汉大赋(新体赋):

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

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8、《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原名《太史公记》。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9、互见法: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10、乐府: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汉廷乐府系统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乐府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11、《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12、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13、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

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

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14: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论述题

6、论述读了《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作品后的其主要思想以及心得

《论语》是春秋时期新的社会思想的集中概括,核心思想是“仁”。

(2)地位:

是先秦诸子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墨子》一书的思想:

反映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10论是其代表。

《孟子》:

仁政学说:

政治思想核心。

反对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举贤任能,加强教育,教“孝悌忠信”。

性善论:

哲学思想核心。

一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老子》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但书中把两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质——“道”联系起来,所以“形而上”的特征很强。

政治方面:

《老子》主张“虚静无为”。

人生态度:

《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庄子》一书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反对人的异化;在对个体的人格修养上,他主张无欲、无待,提倡“心如死灰”、“形如枯槁”,进而建立“至大”无外的人格,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他主张“无为”“无仁”否弃仁义道德,主张顺其自然,建立没有约束的极乐世界。

荀子的思想特点

(1)哲学上认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2)伦理学上提出“性恶论”。

(3)政治上隆礼重法,以礼治为主,又兼法治。

主张法后王。

韩非子的思想特点

第一,法、术、势并用的政治主张。

第二,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体现其因时而变的进步思想。

(1)《论语》:

儒家经典。

孔子弟子编纂。

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

儒家经典。

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

儒家著作。

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

墨家重要著作。

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

即《道德经》,道家经典。

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6)《庄子》:

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

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一、《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其中一篇的主要思想及读完后的心得.

《墨子》其书:

非一时一人之作,亦非墨子自撰。

它是一部包括墨子言论及墨家各派学说的著作,由墨子弟子、门人及其后学记录、整理、汇编而成。

内容驳杂,体例亦不尽一致。

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墨子》一书的思想:

反映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10论是其代表。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

西汉以后,逐渐衰微。

《墨子》的文风:

1、尚实尚质,言之无文。

意显语质,言多不辩,重视实用,不讲文采。

这与墨子思想富于现实性、针对性和功利性相适应。

唯恐“以文害用”。

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讲究逻辑,明辨是非

(1)提出文章的三表法”。

一是要本之于历史事实(本之者),二是要原察百姓之见闻(原之者),三是要观察政治实践之效验(用之者)。

这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发扬,是人类逻辑思维的进步和发展。

(2)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

如《非攻》篇,先说:

“今有一人,入人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

以亏人以自利也。

”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条理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墨子》对诸子散文发展的贡献:

各篇出现了简明扼要的标题;《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墨子》文章谋篇布局已初具章法,颇有自觉为文的倾向。

二、《离骚》的艺术成就

㈠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诗人以第一人称口吻,描叙了“灵均”高贵的家世,奇特的诞生,非凡的气度,美好的品格,高尚的志趣等,表现其超群拔俗,又通过其言行、境遇、情怀、抱负和追求展示其心灵世界。

㈡运用丰富离奇的神话传说以驰骋想象,把现实与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构成变幻多彩的情节和诡奇的意境,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离骚》以现实为基调,而以浪漫主义为特色,标志着以《诗经》为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突破和发展,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完美表现。

㈢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运用众多比喻构成一连串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创造出一种寄托遥远,耐人寻味的意境,开拓了我国诗歌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表现手法。

《楚辞》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香草两类意象。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

或是比喻君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或是自喻,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来抒情的,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

㈣形式、语言的创新

从体式上看,《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新诗体,后人称之为“骚体”。

就语言来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黄伯思《翼骚序》),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如“些、只、羌、谇、謇、纷、侘、傺”等。

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一用,促成句式的变化,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很适合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

切合感叹抒愤的语气,极富抒情意味和感染力。

三、《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抒情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

他们有感而发,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意味无穷。

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

《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p277-279)

 

四、《史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三、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传记.影响: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

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

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

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

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

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

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

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

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

(《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但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

五、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成就最突出,他历来是以诗人的身份被载入文学史的。

他现存诗近130首,具有丰富的内容。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倾诉对友人真挚敦厚感情的赠答诗

艺术特色:

1.平淡自然,亲切淳真。

——陶诗主体风格。

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情景事理的融合。

3.语言自然而精工。

陶诗用语质朴无华,而又精炼传神。

如: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倾耳希无声,在目皓已白。

”(《癸卯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风格多样。

陶诗以自然冲淡的风格为主,但有时也显得抑郁悲戚。

如《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其五(忆我少壮时)等;而《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作品,则又露出如鲁迅所言的“金刚怒目式”的雄豪悲慨之气。

六、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和影响:

第一、艺术特点:

1.叙事性

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现存汉乐府民歌,约有三分之一为叙事性作品:

“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这些叙事性的民歌,大多采用第三人称。

在结构方面,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大都是短篇,这一类作品,常常是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又能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

《东门行》,只是写了丈夫拔剑欲行、妻子苦苦相劝的场面,但诗歌背后的内容却是很丰富的。

2.诗体形式多样,五言诗正式形成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

杂言体和五言体。

其整个趋势,则是整齐的五言体越来越占优势。

汉乐府民歌的杂言体诗是自由灵活的,一篇之中从一二字到十来字的都有。

应该说,民歌的作者,只是按照内容的需要写诗。

它的杂言形式,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和艺术表现上的灵活生动之便。

所以到了鲍照等诗人,就开始有意识地使用乐府的杂言体,以追求一定的效果;李白更把杂言体的妙处发挥到极致。

于是,杂言也就成为中国古诗的一种常见类型。

西汉的乐府民歌中,《铙歌十八曲》全都是杂言,到了东汉以后,乐府民歌中整齐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上也越来越提高。

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和文人创作中孕育成熟的五言诗体,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最主要的形式。

3.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诗经》的情感表达,是有所抑制而趋于平和含蕴:

“温柔敦厚”。

屈原的作品中,情感是相当激烈的;但作为一个失败的政治人物的抒情,又有其特殊性。

汉乐府民歌接受了楚文化传统的熏陶,同时又在更广泛的生活方面和更强烈的程度上表现这一特点,无论表现战争、表现爱情,乃至表现乡愁,都尽量地释放情感。

、影响

(一)其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中国古典诗歌讽谕传统的形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诗经》——汉乐府——曹操古题乐府——杜甫新题乐府——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皮日休正乐府——《清诗铎》。

(二)五言形式,成为我国几千年诗歌的基本体制。

(三)诗歌尤其是叙事诗表现手法与技巧,后人多所借鉴。

 

默写

默写:

《芣苢》、《关雎》、《静女》、《蒹葭》、《将仲子》、《氓》。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生命的宽度(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调节生命的宽度,我不能改变天气,但我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我不能改变我的容貌,但我可以展现我的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把握自己,我不能掌握明天,但我可以抓住今天,我不能事事如意,但我可以事事尽力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周南·关雎(背诵)大胆表现男女爱情生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卫风·木瓜(背诵)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王风·采葛(背诵)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反映爱情生活中的苦恼和忧愁

《郑风·将仲子》(背诵)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卫风·氓》

反映婚姻和家庭的不幸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贲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侍?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秦风·黄鸟(古代挽歌之祖)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

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

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

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