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3254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docx

33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新

危险源(点)管理办法

受控状态: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炼钢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源点的监督管理,确保各危险源点处于安全可控状态,实现对危险部位、设备、设施、场所等不安全因素的危险预知预控,落实责任,实施分级监控,预防和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各科室、作业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P60-0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昆钢控安[2010]241号《关于印发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危险源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3术语、定义

3.1危险:

一切存在于系统、设备、操作中的潜在条件或状态,当受到触发时,可能生成意外事故。

3.2危险因素:

指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和触发条件的结合,是事故致因的集合。

它是导致发生危险的原因或基本物质条件。

3.3危险源(点):

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的地点(单机、岗位、局部场所)。

3.4定点:

根据危险因素辨识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和伤害程度,评价其是否为不可承受风险,确定是否设立危险源点。

3.5分级:

根据已确定设立的危险源点可能造成的危害和伤害程度,分级别进行控制管理。

4职责

4.1厂长、副厂长职责

4.1.1负责组织本厂开展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督促作业区和科室落实危险源点管理办法与措施。

4.1.2了解本厂危险源点分布情况,危险源点责任人每季度对本单位的A级危险源点检查一次,指定责任人每季度对本单位的B级危险源点检查一次并在检查表上签字。

4.1.3对新投产项目,按规定及时组织进行危险辨识分析工作,识别和控制危险源点,确保安全生产。

4.1.4对A级危险源点存在的失控因素投入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本厂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

4.2作业区主任、副主任职责

4.2.1熟悉本作业区危险源点分布情况,各危险源点责任人每月检查一次责任范围危险源点的控制情况。

4.2.2负责组织本作业区A、B、C、D级危险源点控制管理,落实危险源点管理办法与措施。

4.2.3负责组织辨识本作业区生产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确定危险源后上报厂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科。

4.2.4对本作业区危险源点的失控因素组织整改,作业区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向厂长及职能科室报告,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3工段长、班组长职责

4.3.1负责实施本工段、班组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熟悉各危险源点的控制内容及要求,本人或指定专人每周检查一次危险源点控制情况,认真填写检查表。

4.3.2对本工段、班组各级危险源点的失控因素组织整改,若确实无力整改应上报作业区,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4岗位操作人员职责

4.4.1熟悉岗位操作范围危险源点的分布、控制内容、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4.4.2做好日常点、巡检工作,发现危险源点的不正常状态,立即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5厂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科职责

4.5.1是本厂危险源点的归口管理部门。

对管辖范围危险源点的辨识和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5.2组织开展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制订实施办法,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点的综合管理。

4.5.3负责组织对危险源点的“系统分析”工作,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4.5.4对危险源点失控而发生的各类事故,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并及时上报。

4.6厂职能管理科室职责

4.6.1熟悉本厂危险源点分布情况,参与制订A、B级危险源点的控制对策及控制管理。

4.6.2对作业区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点失控因素,接到报告后立即深入现场安排处理。

4.6.3按职责分工,负责督促检查本部门承担控制的危险源点的运行控制。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根据危险源点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将危险源点划分为四个级别

5.1.1A级:

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引起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设备及厂房设施毁灭性破坏的危险源。

5.1.1.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5.1.1.2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5.1.1.3根据其它法律法规应该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以及公司认为应作为重大危险源管理的。

5.1.2B级: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终生致残性重伤、引起一般火灾、爆炸事故导致设备设施、厂房局部损坏或可能造成生产暂时中断的危险源(八小时以上)。

5.1.3C级:

可能造成人员永久性局部丧失劳动能力(伤愈后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重伤),或可能造成生产短暂中断的危险源(八小时以内)。

5.1.4D级:

可能造成一般伤害事故的危险源。

5.1.5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是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针对生产过程中每个危险源点的危险物质、设备设施状态、作业环境、人的行为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并分级负责和督促检查

5.2危险源点的编号和标志

5.2.1危险源点的编号

5.2.1.1危险源点的编号由危险源点由厂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科统一编号。

5.2.1.2编号规定:

A级危险源编号为:

XXWA1、XXWA2……

B级危险源编号为:

XXWB1、XXWB2……

C级危险源编号为:

XXWC1、XXWC2……

D级危险源编号为:

XXWD1、XXWD2……

5.2.1.3编号中的“XX”为单位代码或单位名称汉语拼音的简写,“W”为危险源点汉语拼音的第一个拼音字母,“A、B、C、D”为危险源点的等级,“1、2、3、……”为危险源点的顺序号。

5.2.2危险源点的标志

5.2.2.1危险源点控制现场必须设立危险源点标志牌。

5.2.2.2危险源点标志牌图样及内容如下图所示

(1)名称:

危险源点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等。

(2)范围:

指危险源涉及的面积。

(3)控制措施:

指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如禁火、禁水、戴防毒面具等。

(4)责任者:

指各单位、车间、班组三级负责该危险源点定期管理、检查的负责人。

(5)事故种类:

事故造成的伤害种类如中毒、烫伤、起重伤害等。

5.2.2.3标志牌的颜色要求如下表所示

等级

背景色

对比色

A级

红色

白色

B级

蓝色

白色

C级

黄色

黑色

D级

白色

蓝黑色

5.2.2.4标志牌由厂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标志牌的尺寸一般为60×40厘米的长方形,也可按比例适当放大。

5.3危险源点的识别、认定和监控

5.3.1填写危险源控制点登记卡:

危险源点确定后,要认真填写《昆钢公司危险源点登记卡》(附件2)。

5.3.2验收与归档

5.3.2.1A级危险源点,由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组织验收;B级、C级,由厂组织验收,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备案。

D级由作业区组织验收。

5.3.2.2厂、作业区必须将签署验收意见的《昆钢公司危险源点登记卡》,分类分级归档建立专门危险源点档案。

5.3.2.3新投产项目,必须在试生产期间组织开展危险辨识及危险源点定点和认定工作。

5.3.3危险源点监控

5.3.3.1对危险源点实行分级控制,四级管理(公司、厂、作业区和班组)。

如下图所示:

 

5.3.3.2公司相关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A级危险源(点)的监控管理,炼钢厂负责A、B级危险源点的日常控制管理,作业区负责管辖范围A、B、C级危险源点的日常控制管理,班组负责管辖范围A、B、C、D级危险源点的日常控制管理。

5.4A级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5.4.1管理要求

5.4.1.1A级危险源点为公司级危险源点,由公司重点监控。

5.4.1.2由专业管理部门落实A级危险源点责任人,负责每半年一次的安全检查和定期控制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不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5.4.1.3A级危险源点所在单位分别明确厂级、车间级和班组责任人,负责定期控制和检查,厂级责任人每季度检查一次,车间级责任人每月检查一次,班组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5.4.2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按国家有关规定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定期组织行业专家组或委托具有相应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4)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5)可能受影响的周边单位和人员;

(6)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7)重大危险源等级;

(8)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9)评估结论与建议。

5.4.3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登记建档的主要内容包括:

(1)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

(2)重大危险源种类及基本特征;

(3)重大危险源相关图纸和图片;

(4)检测及监控措施;

(5)事故应急预案;

(6)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7)其他重大危险源相关情况等。

5.4.4备案制度

应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后15个工作日内,将重大危险源档案报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及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备案。

当重大危险源相关信息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更新档案并上报备案。

5.4.5应急管理

5.4.5.1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5.4.5.2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并及时完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5.4.5.3针对重大危险源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

5.4.5.4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从业人员进行应急管理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5.4.5.5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及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人员。

5.4.5.6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4.5.7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或设施,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或设施有效运行,并落实监控责任。

5.4.5.8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

5.4.5.9对重大危险源、有重大危险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或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5.4.5.10厂主要负责人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所需资金的投入。

所需资金在安全费用中单列。

5.5B级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5.5.1B级危险源点为各单位的控制点,由厂负责日常控制管理。

5.5.2B级危险源点由厂明确厂级责任人、车间级责任人和班组责任人。

5.5.3厂级责任人每季度对B级危险源点检查一次,车间级责任人每月检查一次,班组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5.6C级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5.6.1C级危险源点为车间级的控制点,由作业区负责日常控制管理。

5.6.2作业区和班组应分别明确责任人进行定期检查。

作业区责任人每月检查一次,班组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

5.7D级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

5.7.1D级危险源点为班组级的控制点,由班组负责日常控制管理。

5.7.2由班组长具体负责,明确专人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5.8挂牌制度

5.8.1各危险源点必须按5.2危险源点的编号和标志的要求制作并悬挂危险源点标志牌。

5.8.2标志牌应悬挂在醒目的危险源点区域,要起到警示作用。

5.8.3标志牌必须逐项填写厂、作业区、班组三级管理负责人及相关信息,便于实施监控和检查。

5.8.4A级危险源点还需在关键位置悬挂醒目安全警示标志,进行重大危险源告知和应急提示。

5.9控制措施的制定

5.9.1各单位应全面分析各危险源点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检查要求,由各级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和落实。

5.9.2制定控制措施和检查内容时,应根据以往的事故案例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进行编制,重点放在设备(设施)和现场环境的检查和监控上,突出容易触发危险因素和酿成事故的重点控制措施和检查要求,形成《危险源点控制措施表》。

5.9.3每年第四季度要对各危险源点进行识别、梳理,组织评审,完善检查内容和检查要求,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由厂安全环保监督管理科把危险源点的管理台帐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同时把《A级危险源点的控制措施检查表》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和专业管理部门。

5.10责任落实要求

5.10.1各级责任人应熟知《危险源点控制措施表》的各项检查内容和要求,并定期逐条对照检查。

5.10.2每次检查后,责任人应在控制检查记录上签署检查意见或评价,并签上检查人的名字和时间,形成检查记录。

5.11危险源点检查要求

5.11.1标志牌和警示牌填写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悬挂位置是否合理、醒目。

5.11.2各级责任人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定期履行检查职责;

5.11.3检查是否按检查内容逐条执行,检查记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5.11.4危险源点的控制措施是否按要求落实到位。

5.11.5其它应该检查的内容。

5.12考核

5.12.1未按公司和厂要求对危险源(点)作统一编号,考核责任科室/作业区500~1000元。

5.12.2未按规定设立危险源(点)标志牌或标志设立不合理,考核责任科室/作业区200元/块。

5.12.3未落实危险源(点)各级责任人,考核科室/作业区500~1000元。

5.12.4未按期对危险源(点)进行检查,考核责任科室/作业区1000元/次。

 

附件1:

昆钢公司危险源点登记卡

单位(签章):

危险源点控制名称

级别:

编号:

主要危险物质或能量

事故类别

所在车间

序号

危险因素分析内容

控制措施内容

单位意见:

单位(签章):

年月日

验收部门意见:

部门(签章):

年月日

附件2:

昆钢公司危险源点控制台帐

填表日期:

QR60-008

序号

编号

危险源点名称

级别

危险地点、范围

存在的风险

公司专业管理部门

厂级责任人

车间责任人

班组责任人

备注

填表人:

审核人:

附件三:

修订状况记录

版本号

页码

修改码

修改条款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

全部

0

全部

吉继友

张继斌

2008-08-21

2008-08-25

2

全部

0

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