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2861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48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44个生字,会写33个字,并能组词。

2、培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爱科学的兴趣。

3、能主动动脑思考,动手解决困难。

让学生明白:

其实当发明家并不遥远,并不困难,发明就在身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52个生字,会写33个字,并能组词。

2、培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爱科学的兴趣。

3、动动脑思考,动手解决困难。

让学生明白:

其实当发明家并不遥远,并不困难,发明就在身边。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四、课时安排:

13、《动手做做看》2课时

14、《邮票齿孔的故事》2课时

15、《画风》2课时

16、《充气雨衣》2课时

语文园地四3课时

动手做做看

一、教学目标:

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

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课题:

动手做做看)

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

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讨论:

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结:

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

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

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

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

在全班发表意见。

小结: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

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指导生字书写。

“我教你写”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

(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回忆课文内容:

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

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

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

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启发想象:

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

想一想,她会说什么?

思考后自由发言。

练习写话:

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四、实践活动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至少选做一项)

板书设计

(一):

13、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  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伊琳娜  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后记: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

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

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

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过渡:

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你们知道吗?

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

(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我说你找”。

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

“我指你认”。

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

讨论:

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请大家帮助你。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合作学习。

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

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

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

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老师提供印有“邮票”的纸,部分同学用手撕纸中的“邮票”,部分学生模仿酒馆中那位先生的做法。

交流感受。

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重要语句。

如:

用礼貌的语气读两人对话;找出表现两人善于动脑筋的句子,读时突出他们的用心思考;“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4、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读课题。

回忆: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启发创造

1、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

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

交流:

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

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过渡:

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

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

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

(自由发言)

小结:

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

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

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四、积累运用,指导实践(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

数量词积累。

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邮票常识积累。

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

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

与大家交流一下。

展示你的集邮册。

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看到:

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

       切想到:

机器打孔肯动脑

       尔做到:

研究造出勤动手

教学后记:

15画风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

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

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

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

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

认读生字:

宋、涛、陈、丹、赵、艺

巩固:

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

“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

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读有关句子。

在黑板上画一画。

(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

你认为他画得对吗?

齐读课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

猜一猜,这是谁的画?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齐读品味。

1、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2、你觉得谁画得最好?

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

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

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

1、你想怎么画风呢?

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

(指名认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

评议重点:

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1、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2、质疑问难: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

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

(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1、启发更深入想象:

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

(自由发言)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老师示范难字。

学生练写。

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实践活动

画声音或气味。

板书设计

          旗子 飘

          小树 弯

     15画风  

          雨丝 斜

          风车 转

教学后记:

16、充气雨衣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2、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三、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充气雨衣的图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雨衣的故事。

(板书课题:

充气雨衣)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问,引导总结出几个问题:

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衣要充气,充气雨衣有什么用等。

)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师范读或放录音)

2.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挂图:

这就是小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他发明的充气雨衣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课文旁的小鱼儿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读几遍。

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抽词语卡片比赛读。

(2)同桌抽读课后我会认的生字,会读的字打上红点,不会的字打上蓝点。

(3)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准确,互相帮助正音。

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开火车”读词卡。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共同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播放课件或演示图片。

普通雨衣—旋转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出示挂图二,小林的充气雨衣怎么样?

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为了做出这种新式雨衣,小林不断地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

(勾出小林想办法的句子读一读。

遇到雨衣带来的苦恼,别人没想出办法,小林却发明了充气雨衣,你想对小林说什么?

小结:

小林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吗?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太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思考、讨论、交流)

课后动手做一做,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

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

二、复述

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2、采取多种形式复述:

练习——指名复述——分组竞赛

(在默读的基础上,让低年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的大致意思,有利于提高默读的速度,培植语感,积累语言。

三、拓展

1、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喜欢小林吗?

为什么?

四、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塑料救生圈

  →   (板画)  ?

 →(板画)  称赞

       做   雨衣     做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字词积累新字新词。

通过区别词语运用词语。

2、区别近义词并能加以应用。

3、了解鲁班的故事。

4、在口语交际中流畅地说话。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组合中学习新词。

2、用旧字相加法学新词。

3、区别近义词并能加以运用。

4、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用具:

卡片、小制作、挂图、课件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发现。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5、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

(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

(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

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2、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

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3、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二)展示作品:

1、展示:

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

(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

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三)、以此专题办个展览。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一、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并能组词。

2、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能写观察日记,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并能组词。

2、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能写观察日记,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1、自读自悟、读中理解

2、读文、置疑、合作、交流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课件挂图

六、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

17、古诗两首2课时

18、雷雨2课时

19、最大的书3课时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17.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二、教学重、难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2.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理解“含”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

预习课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

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

(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

(指出:

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教师点拨)

    围绕:

烟:

指云雾。

紫烟:

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

产生。

    生紫烟:

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

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

遥看:

    川:

水道、河流。

    挂:

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

飞流直下:

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

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

(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

(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抓住:

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

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

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

(“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

“千秋雪”,教师讲解:

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

“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窗户。

教师讲解:

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