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包括.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240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气体包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温室气体包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温室气体包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温室气体包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温室气体包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室气体包括.docx

《温室气体包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气体包括.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室气体包括.docx

温室气体包括

 地理部分

大气的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包括: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等,因这些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因此被统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指:

地球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会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

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并使其返回地表的特性,因而会使地球外逸辐射减少,导致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2倍,它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温室效应越来越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越大。

温室效应越来越强,会使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导致南北极地和高原冰川消融;海水膨胀和海平面上升;地球将面临中纬度地区生态系统和农业带向极区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突发性气候灾难频度增加等,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

胶体与土壤

1.土壤胶体的类型和基本性质。

通常把粘粒和腐殖质视为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从形态上可分为无机胶体(也称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有机胶体即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无机胶体主要由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无定形氧化物组成,有机无机胶体是由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与粘粒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复合体。

  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质:

土壤胶体如粘粒、腐殖酸分子等不仅有巨大的表面积,而且由于粘粒矿物的层状结构和腐殖质的网状多孔结构还有很大的内表面积。

土壤胶体的具有带电性,其电荷根据稳定性可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胶体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均匀地分散在水等介质中,称为溶胶,另一种是在相互凝结聚合在一起,称为凝胶。

土壤胶体存在的状态主要受两种力的作用:

一是胶体微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它使胶体颗粒分散;二是胶体微粒之间的分子引力,它使胶体颗粒相互吸引呈凝聚状态。

  2.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胶体不仅表面积很大,而且带有大量电荷,因而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按吸附的机理和作用力的性质可将土壤的吸附性能分为机械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5种类型,按照吸附的离子种类可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

机械吸附是指土壤对进入的物质的机械阻留作用。

物理吸附是指借助于土壤颗粒的表面能而发生的吸附作用。

化学吸附是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经过化学作用,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沉淀,因而存留在土壤中的现象。

生物吸附是指土壤中的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把有效性养分吸收、积累、保存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生物吸收的重要特点表现在:

选择性、表聚性、创造性、临时性。

物理化学吸附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被吸附的离子可以被其它的离子替代而重新进入土壤溶液中的现象。

阳离子吸附:

土壤胶体一般都带负电,所以吸附的离子主要是阳离子。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都为盐基离子时,土壤呈盐基饱和状态,这种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

如果土壤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部分为盐基离子,部分为H+和Al3+时,这种土壤胶体呈盐基不饱和状态,称为盐基不饱和土壤。

  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

  阴离子吸附:

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但两性胶体如含水氧化铝、铁在土壤pH较低时,也会带正电荷,从而吸附阴离子。

  3.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交换反应是等当量进行的,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土壤的离子吸附作用是指土壤胶体颗粒通过把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体微粒的表面上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扩散层,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指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胶体上吸附的离子代换下来的作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

  4.土壤离子吸收和交换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吸附性强的土壤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均强,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强。

  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的组成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反应。

土壤酸碱性与土壤的盐基饱和程度有关,一般盐基不饱和的土壤,土壤胶体上有较多的致酸离子Al3+和H+,使土壤呈酸性反性;而盐基饱和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

土壤胶体上吸附了大量的交换性阳离子,从而使土壤对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

  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土壤胶体凝聚和分散的特性受土壤胶体上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的影响很大,而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分散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结构性。

  5.土壤酸的类型和性质。

  土壤呈酸性一方面与土壤溶液中的H+浓度有关,而主要取决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数量。

因此土壤酸可分为两种:

活性酸和潜在酸。

  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其大小一般都用氢离子浓度或活度的负对数来表示,即pH值来表示。

  潜在酸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这些致酸离子只有在通过离子的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时,才显出酸性,是土壤酸性的潜在来源,一般用交换性酸度或水解性酸度来表示

  6.土壤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的缓冲作用是指土壤对酸碱物质加入的抵抗能力,即向土壤中加入少量的酸碱物质,其pH值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土壤之所以具有缓冲能力,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一般把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叫做土壤的缓冲容量,可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影响土壤缓冲能力的因素有:

土壤胶体类型及其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其缓冲能力越大;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等的条件下,盐基饱和度愈高,对酸的缓冲能力愈大。

赤潮:

红潮:

厄水分子式:

CAS

赤潮又名红潮,厄水。

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细小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海水的变色现象。

能引发赤潮的微小浮游生物称为赤潮生物。

在世界各海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已报道的有330种之多,绝大多数属于浮游硅藻类。

淡水中所出现类似现象,以往也称赤潮,而现在通常叫水花、水华或湖靛。

赤潮一般呈现红色,但不一定都是红色。

可因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颜色。

例如夜光藻、红海束毛藻、中缢虫等种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短裸甲藻赤潮常呈黄色;绿色鞭毛藻类形成赤潮通常呈绿色;硅藻类形成的赤潮则多为土黄色、黄褐色或灰褐色。

赤潮现象自古有之,仅中国就在2000年前就发现了赤潮并有记载。

据现代资料分析,赤潮的分布和发展都与海洋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密切相关。

从全球分布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赤潮并不多见,至50~60年代仅多发生在诸如日本、美国等一些工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然而至20世纪末,随着世界范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城市化、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类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发生频繁,其危害日趋严重,1998年初在中国香港、珠海地区的近海就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

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可通过误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造成人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赤潮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海洋环境灾害。

人类只有管理好自己生存环境,赤潮才会离人类远去。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

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状况

经线及经度

在地球仪上,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为了区分地球上的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

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

各国公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同一地区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国际日期变线在遇陆地时略有偏离。

纬线及纬度

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

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

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

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

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潮汐的形成

潮汐是:

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水(液体)起作用如此大,对地壳的固体大陆也起作用会发生“陆潮”,“陆潮”可能会促使引发地震,所以在作地震预报时应虑月相;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大气(气体)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发生“大气潮”,引起大气对流和大气运动上的变化,会引起气候上的变化。

(这和认为气候的变化与月亮无关的传统观点是抵触的。

)故气象专家建议在作天气预报时应考虑月相。

   据现代科学发现太阳和月球引力还可能对人体或生物体中的液体等会发生作用,形成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有日本科学家正对此问题在作研究。

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逃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也是对这种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可能会引发人或其它生物的病情加重,或精神上的变化的生动写照。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

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

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

  

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之分?

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不同?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

为什么两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一句话就可以解决,因为地球在转动。

地球既绕着地轴自转又围着太阳公转。

现在虽然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说出答案,但在这一理论的发现和确立过程中无数科学前辈耗尽了其一生的精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

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

以别于它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半球看起来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反之),这样的方向叫向东。

      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哥白尼首先从理论上论证,“天旋”是由于“地转”,而法国科学家傅科在巴黎进行的著名的傅科单摆实验最直观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即一天。

      1、地球的自转  要求认识两点:

一是自转特征,即规律性;二是自转影响,即在自然现象上的反映。

先谈谈自转特征。

地球自转的规律体现在方向、周期和速度上。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也就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转的;地球的自转是周期性的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日,即一个太阳日;自转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全球各地的角速度是一致的,线速度因所处纬度和高度而各不相同。

有这么一个问题:

在地球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

显然是在赤道上。

此外高处的线速度要大于低处,如山顶上的线速度要比同纬度的地面上大,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再分析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的影响表现为昼夜变化等天体的周日运动和地转偏向力。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自转概念最好的说明,尤其是太阳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有利于地表热量平衡。

地转偏向力对地球大气和洋流的运动有影响,但这一概念的真正理解是有难度的,这里要求记住这一名称。

这是使沿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的一种惯性力,是由于地球自转时在不同纬度上线速度不同引起的。

地球上的物体倾向于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地球在自转着,相对而言水平运动的物体就发生了偏转。

从北极向赤道上的某一点运动的物体,当一定时间后到达赤道上时,由于地球的自转,预定的目标已经向东偏转了,以致物体落在目标以西,这就是地转偏向力的表现。

此外,根据计算公式,位于赤道处的偏转力等于零,自赤道向两极偏转力逐渐增大,因此在南北两半球不同纬度带运动的物体,自赤道起始向北或向南分别偏向于一方。

这种力对运动着的气体和液体起着同样的作用,具体反映在北半球的水平运动表现为右偏,北风逐渐变成东北风,东风逐渐变成东南风,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冲刷右岸;南半球的水平运动表现为左偏,北风逐渐变成西北风,东风逐渐变成东北风,自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冲刷左岸。

这就是地球上南北流向河流的河谷不对称的原因。

对地球的自转现象及其规律性的掌握很重要,自转规律性及其影响应重视联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2、地球的公转  同样要求认识公转特征和公转影响这两点。

地球公转的特征体现在其运动时严格的轨道、周期和速度上。

对轨道问题应说明三点:

第一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就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与自转的方向是相同的;第三地轴在公转时是倾斜的,与黄道面有66°34ˊ的交角。

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简单讲是一年。

严格讲有四种周期,其中只有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其它年由于其参考点是移动的,都不是公转的真正周期。

但实际使用的是回归年,回归年实际意义最大,与地球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是用太阳在黄道上连续两次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测定的。

地球公转的速度也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

在分析“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怎样的,如何确定公转的周期”这一问题时就应该如上所述加以回答。

地球公转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上。

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在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时,它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不同的。

例如中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然后逐渐减小,到冬至日时太阳高度为最低,白昼也最短。

这一大家都熟知的现象就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这使得该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程度在一年中发生很大变化。

在分别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应对其特征和影响加以总结和比较,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请判断一系列自然现象,如昼夜、四季、极昼、极夜、动物的行居、鸟类的迁徙等现象是否与自转或公转有关,是分别造成的原因,还是共同影响的结果。

通过总结和讨论,有助于对地球自转和公转重要意义的理解。

3、四季和五带  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四季的演变。

地球获得热量多少的重要原因是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即太阳高度)和照射时间(即昼夜长短)。

因此当进一步分析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现象出现,可以指出这与地球公转的存在、公转的规律性有间接联系。

其重要原因是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即太阳高度。

夏季就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此外,夏季每日的白昼时间即光照长短要明显大于冬季。

这就可以说明这样一个现象:

地球一月是在近日点,为什么对北半球而言却是冬季,七月在远日点却是夏季?

这就是因为地球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是决定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又如,在南半球称为夏季时地球是什么状态?

这是在地球公转到整个季节太阳都直射在南半球,造成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也长。

这里要重视地轴倾斜带来的影响,它是造成地面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四季更替现象的重要原因。

可考虑一下当地轴与黄道面成垂直时会产生怎样的自然现象,还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吗?

地球五带指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是以纬度为界来划分的,其界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热带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大,光照强烈,昼夜长短变化不大。

南、北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分别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带,太阳终年不会直射,昼夜长短变化大。

南、北寒带是南、北极圈分别到南、北极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很小,光照强度低,夏季和冬季分别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时间和时区

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总比西边的早。

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时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

从西径7.º5到东经7.º5(经度间隔为15º)为零地区。

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

例如,我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晚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

时区界线原则上按照地理经线划分,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根据各国的行政区界或自然界线来确定,以方便使用。

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采用以区时为单位的标准时,并保持与格林尼治时间相差整小时数;但是,有些国家仍然采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时为该国的标准时间。

这样,这些国家的标准时间与格林尼治时

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严格按时区来计算时间。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把某一个时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采用的时间。

例如,我国把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又例如,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虽地处中时区,但为了和欧洲大多数国家时间相一致,则采用东1区的时间。

月相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莲,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

夏季的开始。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

秋季的开始。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

昼夜平分。

寒露:

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我国古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