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204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docx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

(宁波升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NCIT)

对应设备:

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CE-MATS)PA/B/S/SA/R/RA型

概述:

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土木、建筑结构,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老化、劣化现象(如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等)。

同时,如果施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会加速结构的劣化,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失。

为此,我们历时10余年,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发了一整套针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结构的缺陷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该方案基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测试效率高、可靠性好、对结构无损伤等特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的质量。

该技术体系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

1)裂缝深度;

2)混凝土构件质量(强度及刚度);

3)结构尺寸

4)表面剥离、脱空及内部缺陷;

5)岩体力学特性及分级测试

整个技术体系采用冲击弹性波作为测试媒介,并集成到测试设备中(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CE-MATS)。

其测试精度和效率达到工程要求,已在国内外数百个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我们具有相关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并申请和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出口到日本等海外。

整个技术体系采用冲击弹性波作为测试媒介,并集成到测试设备中(混凝土多功能检测仪,SCE-MATS)。

其测试精度和效率达到工程要求,已在国内外数百个各类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我们具有相关技术的全部知识产权,并申请和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出口到日本等海外。

裂缝深度检测意义:

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土木、建筑结构,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干燥收缩、温度应力、外荷载、基础变形等),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缺陷或损伤现象。

由于裂缝的成因、状态、发展以及在结构中的位置等的不同,对结构的危害性也有很大的区别。

严重的裂缝可能危害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结构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也有些裂缝,如表面温度变化或干燥收缩引起的浅裂缝则无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定裂缝的状态、发展和成因,以及合理评价裂缝对结构物的影响,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案和时机,掌握其深度与其长度、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不同的是,裂缝的深度测试较之长度和宽度测试要困难得多,通常需要采用钻孔取样的方法加以直接测试。

但是,钻孔取样的方法除费时费力,对结构也有一定的损害以外,对深裂缝由于取样困难往往难以测试。

同时,对于裂缝的发展也难以监测,因此,采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裂缝深度检测测试方法和原理

裂缝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多种。

根据测试面的条件,可以分为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和钻孔对测法。

其中,单面平测法适用面最广。

方法

测试原理概要

备注

无损方法

平测法

相位反转法

根据接收信号初始相位的反转

采用接收信号的初始部分的特性,不适合深裂缝

传播时间差法

根据激发信号的传播时间

面波法

根据激发信号的衰减特性

采用接收与激发面波信号的能量特性

斜测法

传播时间差法

根据激发信号的传播时间

需要具备两个平行的测试面

钻孔方法

直接确认法

在裂缝上钻孔确认其深度

最为直观,但不适合深裂缝

对测法

在裂缝两侧钻孔,采用声波透射的方法

适用范围最广

平测法(基于首波特征)

基于首波特征的平测法包括相位反转法和传播时间差法。

1)相位反转法

当激发的弹性波(包括声波、超声波)信号在混凝土内传播,穿过裂缝时,在裂缝端点处产生衍射,其衍射角与裂缝深度具有一定的几何关系。

相位反转法正是基于该原理将激振点与接收点沿裂缝对称配置,从近到远逐步移动。

当激振点与裂缝的距离与裂缝深度相近时,接收信号的初始相位会发生反转。

该方法只须移动冲击锤或换能器,确定首波相位反转临界点,就可确定混凝土的裂缝深度。

与其它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无需通过公式计算,简单直观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传播时间差法

该方法适合混凝土结构物中的开口裂缝。

其测试原理是激励产生的弹性波遇到裂缝时,波被直接隔断,并在裂缝端部衍射通过。

本方法就是通过测试波在有裂缝位置和没有裂缝健全部位传播的时间差来推定裂缝深度的。

裂缝深度越大,传播时间差也越长。

传播时间差法又可以分为Delta法、BS(BritishStandard)法等子方法。

其中,BS法无需测试波速,在狭小场所也可适用。

我们在BS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修正BS法。

采用3点回归,还能够推测裂缝的延伸方向。

3)此类检测方法的局限

这两种类型的方法都利用传播的波的初动成分(到达时间或者是初始相位)。

尽管在金属探伤技术中有广泛应用,但在测试混凝土裂缝时,却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1)接触面/充填物的影响

受裂缝的接触面(紧密程度或压力情况)或充填物(水、灰尘)的影响,导致波会提前通过,测试的传播时间变短,测试结果会比裂缝实际深度要浅。

(2)接受信号能量的影响

若混凝土结构物中的裂缝比较深,那么在裂缝端衍射的弹性波能量会降低,衍射的信号会很变弱,这对接收波初始时刻的判断不利。

极端的例子是:

若混凝土结构物中的裂缝是贯通的,那么几乎不会有衍射波通过。

(3)初始波成分(类型)不明的影响

对于没有裂缝、或裂缝比较浅的时候,接收波的初始成分主要是表面波和SV波。

而裂缝比较深的时候,信号又很微弱,这对初始信号的判断带来困难。

因此,由于裂缝面的接触、钢筋、水分以及信号衰减的影响,使得标准测试方法得到的裂缝深度往往较实际值偏浅,特别是对于深裂缝,其测试误差更大。

平测法(面波法)

针对现有平测技术的不足,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裂缝深度探测技术(简称“波法”)。

该方法采用瑞利波(面波的一种)的衰减特性来测试混凝土构造物中的裂缝深度。

该方法测试范围大,受充填物、钢筋、水分的影响小,特别适合测试较深的裂缝。

1)面波法的基本原理

瑞利波是由于P波和S波在媒体边界面上相互作用而形成,其传播速度比S波稍慢,并主要集中的媒体表面和浅层部分,其特性非常适合于探测裂缝的深度。

(1)瑞利波在媒体表面受冲击所产生的弹性波中,能量最大,信号采集容易;

(2)依存于材料的剪切力学特性,从而对裂缝更为敏感;

(3)瑞利波大部分能量主要集中在从表面开始的1倍波长的范围内。

瑞利波在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几何衰减和材料衰减。

可以通过系统补正,而保持其振幅不变。

但是,瑞利波在遇到裂缝时,其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被遮断,在通过裂缝以后波的能量和振幅会减少。

因此,根据裂缝前后的波的振幅的变化(振幅比),便可以推算其深度。

根据我们的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结果,有:

其中,、和分别为裂缝深度、表面波波速和裂缝后/前的振幅比(需经几何衰减)

其中,、和分别为裂缝深度、表面波波速和裂缝后/前的振幅比(需经几何衰减修正)。

Hlx

2)关键测试技术

“表面波法”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但一直未能得到实用。

其原因在于对能量衰减的测试误差较大,为此我们开发了基于“双方向激振技术”的高精度能量衰减测试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510021851.5),从而大大提高了“表面波法”的测试精度和实用性。

3)表面波法的特点

(1)表面波法测试裂缝的范围很大,可达几米,受充填物、水分的影响较小。

测试精度高。

但该方法属于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理论不是特别严密。

(2)对于坝面等近似于半无限平面体,非常适合表面波法测试。

但不适合狭窄结构,因为表面波受边界条件(侧壁、边角等)的影响较大。

(3)利用双方向发振回归技术降低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4)有剥离的场合,会引起板波和振动,导致测试误差大。

模型、现场验证

基础试验(1998-2006)

1)混凝土块试验(开口裂缝)

利用大型混凝土试验块,对开口裂缝(裂缝宽2mm,无填充物)进行了验证试验。

结果表明,对于开口裂缝,

(1)各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均很理想;

(2)表面波法的测试离散度相对较大。

2)混凝土块试验(裂缝面压力)

在很多情况下,裂缝面上有可能受到压缩应力。

对此,我们在试验室做了大型试验,来验证在受压应力条件下表面波法的测试精度。

测试结表明:

(1)随着压力的增加,测试的裂缝结果逐渐变浅;

(2)传播时间法在受到微小应力时,已无法测试裂缝的深度;

(3)裂缝面上的应力在5MPa以上时,表面波法也无法检测出裂缝的存在

特点

1)集成度高、测试精度好

在本套测试设备SCE-MATS中,集成了多种裂缝测试技术,各种测试技术可相互补充、印证,从而尽可能地提高了测试精度。

2)测试范围广

本技术可测试深达2米的裂缝。

3)可测试裂缝延伸方向

适用范围

1)各种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结构、沥青混凝土;

2)土石坝、岩体:

影响因素

1)裂缝面的压力

其对裂缝深度检测的影响很大。

当裂缝面上作用的压应力超过50KPa时,各种方法均难以检测裂缝深度。

2)测试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面波法”对测试对象的位置和形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平坦,具有一定的厚度并距边界一定的距离。

而“传播时间差法”的要求较少。

3)测试对象的材质

本设备不仅可以测试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还可以测试沥青混凝土、岩石等。

4)外界温度

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体现在裂缝面上的压力。

一般来说,温度低时裂缝容易张开,因此在测试裂缝深度时,通常选取气温较低的季节或时间段(如早、晚)进行。

5)钢筋、水分和填充物

对“面波法”的影响较小,而对“相位反转法”和“传播时间差法”的影响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