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120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教育课堂.doc

浅议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中小学课堂

吴寿花

现代教育日益趋向国际化,同时也日益凸现民族化的特征。

教育失去了民族性,不仅无法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且没有民族性的教育必将会造成民族认同感的丢失,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衰亡。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文化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迈向世界的基础,因此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进行研究,以找到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从而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就愈加凸现出紧迫性和重要性。

本文将以苗族音乐文化怎样走进中小学教育课堂做一些初讨。

一、简要认识苗族音乐文化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人被迫迁徙大山深处,分散居住在群山峻岭、深山峡谷之中,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

几千年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而优秀的文化并世代相传,形成了苗族独有的特色文化。

在1956年前有语言而无文字,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口相传,除了这种口头文学以外,苗歌作为特殊的听觉艺术,在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歌传文”成为苗族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贵州的黔东南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俗话说:

饭养身,歌养心。

苗歌成了他们丰富生活,交流思想和感情,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独有表达方式,这充分体现了苗族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了苗族先民们的民族风采。

其音乐形式和表达特点丰富、多样化。

按其形式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每一类均有各种不同的音调,反映不同的内容。

声乐有“飞歌”、“古歌、“酒歌”、“情歌”、“叙事歌”、“丧歌”等体裁,每种体裁又分不同场合演唱,曲调有飞歌调、游方歌调、丧歌调、酒歌调、古歌调、祭祀调,嘎百福调和劳动号子等。

器乐有芦笙(舞曲、代歌曲、问询曲等)、木叶、夜箫、古飘琴等。

打击乐有铜鼓、木鼓等。

按曲调来说可分有民歌曲调、芦笙曲调、唢呐曲调和箫琴曲调等。

其中,芦笙曲调最具代表性。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

这些歌谣以它们鲜明的旋律、流畅的曲调、深厚的意境来表现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苗族的生活文化史。

二、苗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遇到的困惑

在社会日益进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各民族之间优秀的文化相互渗透,彼此吸收。

苗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遇到许多困难:

(一)面临的自身困难

1、苗族语言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苗族村寨接受汉文化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苗族青年男女脱离了原来生活的环境,逐渐融入到现代社会的都市之中,讲本民族语言的机会就不多了,加上近年来苗族与汉族通婚明显上升。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很大一部分苗族青年走出封闭的苗族山寨外出打工。

精彩的外面世界,正冲击着他们的心灵,悄然地改变着能传承苗族文化的青年男女的生活方式,苗族的音乐文化也面临着种种危机:

在城镇出生长大的孩子,绝大部分已不会使用苗语,不会唱苗歌、跳苗族舞、吹芦笙了;在农村,虽然绝大部分儿童会说苗话,但对苗族歌舞、吹芦笙却显得很陌生。

苗族语言的生态环境已然发生变化,依赖于本民族语言及其风俗的苗族音乐文化,其生存环境正在不断缩小,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环境也就变得越来越小。

2、苗族音乐功能的影响

苗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苗族历史有着紧密联系,它是历史的产物,其功能主要是生活与娱乐苗族青年交流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状态。

而苗族青年男女的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的变化,给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难度,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困难。

3、苗族音乐后继无人的影响

如今会表演苗族音乐的人已越来越少,许多苗族乡村酒歌也不再广泛传唱,苗族音乐的表演形式也渐渐失去了表达功能,比如声乐的表演古歌、大歌、酒歌、婚嫁歌、孝歌、嘎百福等等已没有多少会唱,芦笙等器乐的演奏就更加少之又少,伴随而来的是流行音乐。

境内绝大多数的苗族村寨的游方场已不复存在。

苗族音乐文化的保持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变得雪上加霜。

(二)面临的外在的困难

1、没有得到重视。

现在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想的是如何发展经济;老百姓想的是如何脱贫致富,尽早过上富裕的生活;教育系统想的是如何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苗族音乐文化走进本土中小学音乐课堂以及保持与发展是人们所遗忘的问题。

2、没有生存空间。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化以及文化一体化的不断进程,电影电视、网络信息普及千家万户,使得地处深山老林的苗族村寨与外界的距离缩短,外来的音乐艺术挤占了苗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

苗族同胞“不知不觉”地渐渐遗弃了本民族的苗族音乐艺术,因而要想将苗族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3、没有相应的理论教材、器材。

缺乏相关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明确,苗族文化内涵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

能体现苗族文化内涵的绝不只是几首歌或几个舞蹈动作。

但目前课程的开设还是过多注重一些技巧的传授,而忽视民族习俗文化的开展。

正因为缺乏器材和教材,有的学校甚至开展不了。

大多数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来是应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家长认为苗族音乐文化很多都是男女谈情说爱的东西,是低级的文化,便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这样,使得老师束手束脚、不敢开展这类教学活动,给苗族文化进课堂带来了阻碍。

4、没有经费保障。

尽管我国于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我省在2003年1月1日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但我们的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并没有像执行《计划生育法》和《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那样施行上述法律法规。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经费由政府拨款”,但我省各级政府未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抢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未安排人员和资金对苗族灿烂的文化加以保持和发展,造成苗族音乐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缺乏应有的师资力量和经费保障。

三、苗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教育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打铁还须自身硬”,苗族文化师资的缺乏对苗族文化进课堂的开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招考一些学习过苗族文化、热爱苗族文化的教师走进校园任教,或选派有一定苗族文化基础的教师到相关学校深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民间歌舞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及传播,为苗族文化进课堂做好师资储备,聘请当地有资深的老传承人、歌师到校进行传授苗族文化。

(二)编写教材。

鉴于苗族音乐文化在不断衰败的具体实际,相关部门要对苗族音乐进行一线搜集并组织人员编写苗族音乐教材。

让我们的教育系统,特别是文化学者应积极参与到苗族音乐教材编写的队伍中来,从学者的层面给予学术上的理论支持。

设立地方特色课,让苗族音乐文化有进课堂专用教材(可分为初级版和高级版),规范教材内容,使授课教师有章可循,教有教材,孩子学有目标。

(三)多方筹资,长期持久地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遗产。

省政府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保护基金,以适量配套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市、县长期持久地开展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将苗族文化进课堂专项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拨付到各学校,专款专用,用于教材器材购置、开展活动等,保证苗族文化进课堂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宣传教育及保护传承长效机制,树立全社会共同保护意识。

要结合“申遗”,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及保护、传承机制。

对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传承人(包括个人和团体)和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依法进行传习活动。

要在民族地区努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定期举办苗族民间歌舞比赛活动,并把苗族民间歌舞、音乐纳入民族自治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的历史意识,从小热爱民族文化艺术,自觉地担当起保护与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让苗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