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908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加工10万吨氨水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2

一、项目概括2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3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原则3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6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

第三章应用领域、市场分析与营销9

一、应用领域9

二、市场分析10

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10

2、市场前景分析13

3、产品竞争力分析14

三、市场营销策略14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品牌产品14

2、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国际、国市场15

3、经营与开发相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15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6

一、建设规模16

二、产品方案16

第五章场址选择及项目区概况17

一、地理位置17

二、某市南郊区概况17

1、地理位置17

2、自然地理17

3、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18

4、西韩岭乡简介19

三、项目区条件评价20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2

一、技术方案22

1、氨水生产技术方案22

2.制备氨水工业流程叙述23

二、设备方案25

三、工程方案26

第七章原材料燃料供应28

一、外购原材料28

二、燃料、动力及人工年需求量及价格28

第八章项目总图布置与运输29

一、项目组成29

二、总平面布置29

三、运输3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1

一、施工期对环境影响与处置措施31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与处置措施31

三、评价与审批32

第十章节能33

一、编制依据33

二、项目用能方案33

三、项目主要节能措施34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40

一、组织机构设置40

二、经营管理42

三、人员培训43

四、项目招标44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及消防安全46

一、劳动保护46

二、消防46

三、安全风险分析47

1、评价目的和重点47

2、风险识别48

3、风险评价等级、评价围及风险类别51

4、后果分析52

5、风险管理52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61

一、建设工期61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62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62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2

三、资金使用和管理64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65

一、财务评价依据65

二、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损益65

三、总成本估算65

四、财务评价66

13.5借款偿还能力分析67

13.6盈亏平衡分析67

13.6.1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67

13.6.2以销售收入表示的盈亏平衡点67

七、财务评价结论67

第十六章项目社会评价69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9

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69

2、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分析69

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69

二、工业增效评价70

1、工业增效70

3、项目区效益分析70

三、其它影响评价70

第十七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71

一、结论71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71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括

1、项目名称:

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氨水加工项目

2、项目单位:

某化工有限公司

3、项目地点:

南郊区西韩岭乡南村湾村东南。

4、项目性质:

新建

5、建设规模与容:

(1)建设规模:

年加工氨水10万吨。

(2)建设容:

土建工程:

①主车间1500m2;②库房、800m2,维修车间600m2;③办公及生活用房800m2;其中主车间结构为钢架结构,维修车间、办公及生活用房为砖混结构;④机井1眼,井深150M。

机器设备购置安装工程:

①购置安装吸氨器(4000型)设备1台(含尾气吸收器、温密仪);②不锈钢氨水储槽(100立方米)2台;③循环水冷塔设备2套;④碳钢冷却水储槽(20立方米)4333台;⑤水软化设备1台;⑥不锈钢氨水储罐(100立方米)2个;⑦变压器(200KW)1台;⑧不锈钢软水储槽(50立方米)2套;⑨不锈钢源水储槽(30立方米)2套;⑩大小泵11台。

运输设备:

23.5T专用液氨运输车6辆,43立方氨水运输罐车10辆。

5、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6个月,从2014年6月~2014年12月。

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

建筑物投资600万元;设备及安装1100万元;运输设备费用1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

该项目融资方案为:

项目单位自筹3000万元。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我国年大气排放的SO2近2000万吨,造成的损失超过1100亿元,控制SO2和酸雨污染是我国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

火电厂、冶炼厂和大型水泥厂烧结烟气脱硫是环保关卡之一,具有烟气量特别大,温度高,SO2浓度低,烟气成分相对复杂,脱硫技术难度大的特点。

国外脱硫工艺中钙法技术比较成熟,脱硫产物为石膏。

钙法一次投资大,工艺复杂,维护量大,运行成本高。

且我国是天然石膏产量大国,脱硫产物石膏没有市场,只能抛弃,导致占用大量土地。

这些缺陷使得该技术前景不容乐观。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为企业乐于接受的先进脱硫技术是脱硫界努力的方向。

氨法脱硫技术近年来倍受大家的关注。

其工艺简单,前期投资少,日常维护量少,脱硫产物为化肥,其运行费用可通过副产物销售大幅度降低。

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公司拥有原天镇县化肥厂的技术团队,具有多年液氨生产经验和成熟的管理制度。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其产品的畅销,再加上目前市场对氨水需求的增加,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而某地区各火电厂、水泥厂还存在面临氨水供应不稳定,脱硫质量低,环保不达标问题。

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公司提出引进上海凯鼎化工集团先进的超级吸氨器加工生产线设备,投资建设年加工10万吨氨水的建设项目,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为“还我碧水蓝天”清洁工程做出贡献。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原则

1、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省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6)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2、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现金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价格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5)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年加工氨水

100000

正常年

1.1

液氨

20000

正常年

1.2

软化水

88000

正常年

2

总投资

万元

2842.05

3

销售收入

万元

6500

正常年

4

年总成本

万元

5378.36

正常年

5

所得税后利润

万元

519.78

正常年

6

投资利润率

%

26.51

正常年

7

投资利税率

%

39.47

正常年

8

部收益率(税后)

%

15.03

正常年

9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6.41

正常年

10

投资回收期(税前)

4.52

正常年

11

投资回收期(税后)

6.08

正常年

12

盈亏平衡点

%

42.58

正常年

13

带动项目区劳动力

120

正常年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日本签署了著名的“京都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各个国家限排、减排的数量和时间。

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实质化。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费不断增长。

随着燃煤量的增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不断增长。

现在,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370万吨。

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致使我国出现大面积的酸雨,酸雨污染造成我国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能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

 

199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规定在全国围划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即“两控区”。

在1996年全国人大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出要重点治理“两控区”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从1996年开始,国务院要求两控区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原定收费标准为每排放一公斤二氧化硫收0.2元排污费,2012年,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收费标准,新的排污收费标准按天津碱厂现在情况约0.6元/公斤二氧化硫,按此计算,仅三台高压锅炉二氧化硫排污费就高达311余万元。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近期不会发生变化,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煤炭产量将分别达到18亿吨和21亿吨。

如不加以控制,2015年和202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分别达到3300万吨和3900万吨。

到那时,酸雨污染的区域围将进一步扩大,二氧化硫污染的城市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污染程度将进一步加重,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加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因此,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工作必须下大决心,尽早开始。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烟气中SO2的脱除技术主要分干法、湿法两大类。

当今我国脱硫技术众说纷纭,各有所长,代表性技术有:

石灰石/石灰洗涤法、双碱法、韦尔曼.洛德法、氨法等。

氨法脱硫新技术因脱硫效率较高(85-99%),生成物可回收利用而广泛被使用,据资料介绍,在全世界的烟气脱S装置中占到85%。

对于钙法脱硫来说,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价格便宜,技术在国外相当成熟,获取容易。

但是脱硫率低、设备易阻塞、投资多无盈利、占地面积大、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得这项技术的推广前景不容乐观。

我国SO2最大的排放来源是燃煤、燃油电厂以及城市中大量的燃煤、燃油供热锅炉。

预计到2020年,我国SO2排放量将达到21 Mt/a,SO2的超额排放每年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亿元以上,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但我国的SO2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

目前,国烟气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随着大量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的投入运行,产生了大量的脱硫石膏。

2011年,我国堆存的脱硫石膏和其他石膏副产品已超过150Mt,脱硫石膏的二次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峻。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无二次污染、终产物资源化的烟气脱硫新技术、新工艺。

而氨循环法脱硫新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研发的,它不但“不”耗氨,还副产硫酸,使企业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氨法脱硫技术以氨作为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副产为农用肥硫酸铵,并且具有脱硫效率高、无固废产生、能耗低等优点,是属于可资源化的脱硫技术之一。

氨法脱硫技术作为一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环保脱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环保相关部门的政策鼓励,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

氨法脱硫技术以减少大量的硫磺进口,并生产硫酸铵化肥,既治理了大气中的SO2污染,又变废为宝,是一项较适应中国国情、完全资源化、适应长远发展、极具推广价值且更环保的脱硫技术。

经过近几年的应用推广,氨法脱硫技术在我国脱硫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其脱硫效率高、无废水废渣排放、回收硫资源的优势也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因此不论是合成氨厂,还是发电厂的锅炉烟气,采用氨循环法脱硫新技术都是稳妥的,所以氨水加工项目是非常可行的!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应用领域

氨法脱硫技术作为湿法脱硫技术的一种,具有脱硫效率高、无固废产生、能耗低等优点,是属于可资源化的脱硫技术之一。

近年来得到了环保相关部门的政策鼓励,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

 

国从事氨法脱硫的企业已有多家,根据统计估算,2009年,国氨法脱硫合同个数13个以上,合同总金额约5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合同额在3300万元左右;2010年,国合同个数约20个以上,合同金额约7亿元,平均每个合同额在3500万元左右;2011年,国合同个数约26个左右,合同金额约10.5亿元,平均每个合同额在4100万元以上;2012年前10个月,国合同个数已达22个以上,合同金额约9.5亿元,平均合同额在4400万元左右。

过去几年市场合同额的年均增长速度约50%左右。

此外,随着工业装置的大规模化以及氨法脱硫技术向大型工业企业的推广,平均每个装置的脱硫合同额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截止目前,国已有百余家工业企业采用了氨法脱硫技术用于二氧化硫的脱除,其中约60%的装置已经投运。

目前应用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领域:

①化工(包括石油、石化等)企业的自备燃煤热电联产锅炉烟气脱硫,约占氨法脱硫市场份额的70%左右;②其他行业的自备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烟气脱硫,如有色、制药、造纸、工业园区等,约占10%;③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约占10%;④火电厂烟气脱硫,约占5%;⑤石油化工行业、有色等非燃煤工艺废气的二氧化硫脱除,包括硫酸生产尾气、煤化工硫回收尾气、炼油催化裂化烟气等,约占5%。

二、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相关管理部门一直鼓励脱硫技术多元化发展,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氨法脱硫技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预计今后3-5年,氨法脱硫的市场推广将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1)、化工行业的热电联产锅炉

化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部分产品如乙烯、特种新材料等仍有较大的市场缺口,因此近年来发展较快。

此外,以煤基新能源产品(如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也已成为各地发展的热点。

 

大型化工企业的热电联产装置装机规模通常都大于6000KW,按照中电联的统计口径,装机容量都包括在火电行业的统计数据中,但所占比例较低,没有单独的权威数据统计。

与纯火电厂不同的是,热电联产发电量只占锅炉总供能量的30-50%,按照锅炉烟气规模折算的脱硫容量将是实际发电装机容量2-3倍。

因此,热电联产装置的脱硫规模常用根据的锅炉规模来核算。

(1)化工现役锅炉 

2006年,国家公布的高耗能重点企业1000家,选择标准是年综合能耗在18万吨标煤以上,除去电力、建材等较少配置燃煤热电联产装置的企业约300家,其他700家主要属于化工(含石油和石化)、有色、钢铁、纺织、造纸等行业,这700家企业多数具有燃煤热电联产装置,其中化工有340家,约占50%。

 

十一五期间,我国多数高耗能产品产能增长都在50%以上,其中有50%产能来自现有装置的扩建,另50%来自新建装置。

因此,估计,2010年,我国高耗能的企业个数达到1200家左右,其中具有燃煤热电联产装置的企业有800多家,其中化工企业有400家左右。

 

十二五期间,400家具有燃煤热电联产的高耗能化工企业中,估算有30%的企业约120家需要新增脱硫设施,其他需要升级改造满足新排放标准的要求。

新增脱硫设施以每家4000万元估算,120家需要投资48亿元;升级改造投资以平均每家1000万元估算,改造投资约28亿元。

合计投资需求约76亿元。

年均15亿元左右。

 

(2)新增化工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仍将新增一批大型项目,特别是煤化工。

根据近期披露的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项目规划》,国家公布的列入示工程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就有20多项,集中在新型煤化工领域,如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

粗略统计,各地上报等待审批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以及规划拟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就有近百项,集中于煤炭资源大省如、、蒙、新疆等地,仅新疆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几十项之多。

此外,大型石油化工项目、新材料、盐化工等项目平均每年仍有新增十项左右。

每项大型化工项目平均配套锅炉以4*480t/h配置,脱硫投资1亿元估算,则十二五期间,新建设煤化工项目以及其他化工项目的脱硫投资仍有150亿元左右。

平均每年投资30亿元左右。

 

2)、其他行业的热电联产机组 

有色、制药、造纸、工业园区等行业的热电联产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脱硫市场总规模与化工行业相当。

现役锅炉的脱硫投资估算在76亿元左右,新增脱硫市场在100亿元左右。

十二五期间的脱硫总投资估算在176亿元左右,平均每年35亿元。

 

3)、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 

根据工信部2009年7月发布的《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我国共有烧结机500多台,烧结机总面积53820m2,在2009-2011年间,计划新增烧结机脱硫面积 15800m2。

按照十二五末期烧结烟气脱硫装置安装完毕计算,未来每年约有8000m2 的脱硫设施安装任务。

目前一台210m2烧结机配套的脱硫系统报价约为0.5亿元,则存量烧结机脱硫市场容量每年为19.1亿元。

虽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但每年仍有数家大型钢铁项目批准新建,增量烧结机市场需求以5亿元计,钢铁烧结行业的年脱硫投资额将在25亿元左右。

 

4)、火电厂烟气脱硫 

火电厂是我国脱硫的主战场。

根据相关行业的分析报告,十二五期间火电脱硫市场每年市场需求在 100亿元以上。

 

目前,氨法脱硫技术虽然在30万KW机组上进行了应用,但距离在火电行业进行大围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鼓励脱硫技术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可资源化脱硫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环保管理部门制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预计氨法脱硫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在大型火电机组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5)、非燃煤脱硫领域 

我国非燃煤领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5%左右。

其中化工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

 

(1)煤化工工艺硫回收尾气脱硫 

通常大型煤化工项目都采用克劳斯硫回收工艺脱除工艺气中的硫化氢,尾气再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

目前,越来越多的煤化工项目采用氨法脱硫进行深度处理。

即使以增量市场年均20个项目估算,每个项目的尾气脱硫装置投资平均1000万元计,年市场投资额在2亿元左右。

 

(2)炼油企业催化裂化烟道气脱硫 

我国炼油行业目前有约50家炼油厂近百套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道气多数企业都直接排放。

但新的排放标准颁布后,多数企业都必须新增脱硫设施。

估算每年有10家企业,每家脱硫投资平均以3000万元估算,年脱硫投资额在3亿元左右。

但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主流的脱硫工艺。

 

(3)硫酸生产尾气 

我国有庞大的硫酸生产工业,生产企业有数百家。

目前硫酸生产尾气进行深度处理的不多。

按照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多数企业需要上深度处理设施。

每年的市场估算额在2-3亿元左右。

目前,在此领域氨法脱硫也有成功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氨水行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环境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一个个企业悄然兴起,从而增加了氨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世界氨水企业数量较小,生产总量有限,同时由于氨水生产的地域性等特点,在很长时间,优质氨水将供不应求。

加入WTO,改善了出口环境,获得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规渠道,有利于我国氨水出口市场由日、韩、东南亚向西欧、东欧和拉美市场的进一步扩展。

综上所述,国外氨水市场总体上是供不应求。

2、市场前景分析

烧结烟气污染脱除方面,目前仅关注了SO2,在烧结脱硫方面,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完善,积极组织,在高效、稳定和经济运行技术上突破,并重点关注降低运行成本和副产物资源化。

随着未来我国环保标准越来越严,脱除NOx和二恶英已成为趋势。

未来脱硫、脱硝和脱二恶英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烧结污染物脱除技术将是发展方向,应投入力量开发研究。

应鼓励干法脱除技术,同时鼓励副产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的开发。

建议国钢铁企业上烧结脱硫设备的同时应考虑NOx和二恶英脱除,在现建装置留有升级空间,避免未来重复建设。

国家应集中力量,在开展烧结脱硫技术和多功能一体化的烧结污染物脱除技术的同时,给钢铁企业以相关指导,避免钢铁企业盲目上烧结脱硫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氨法脱硫具有反应速度快,吸收剂利用率高,工艺流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作为吸收剂的氨价格较高,脱硫成本高,而且不能去除及重金属、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

因此氨水法脱硫要采用焦化氨源,可大幅降低成本,同时要保证副产品硫酸铵的稳定化、品质和市场化,是氨法脱硫生命力的所在。

3、产品竞争力分析

1)、产品的质量优势

公司有多年的氨水加工经营,与朔州市山阴化肥厂、化肥厂、涿鹿化肥厂及幕阜丰化工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液氨原料来源有保障,可以实现按长期合同价收购优质液氨并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工生产。

通过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既保证了产品的产能,又保证了企业原料的来源和质量,从而使产品质量更具优势。

2)、产品的成本优势

项目区所在地某市南郊区西韩岭乡,紧邻本项目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为朔州山阴化肥厂,可以充分保证项目对原材料的需求,而且运输距离短,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而且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因此,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3)、技术和管理优势

项目单位拥有原天镇化肥厂的技术管理团队,具有多年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基础,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员,能够保障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需求,与新建的同类企业相比,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更具竞争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建设单位占据了质量、成本、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必将处于主动地位。

三、市场营销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品牌产品

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公司氨水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增加品牌含金量,不断扩大消费群体,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2、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国际、国市场

在国市场方面,要高度重视产品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

要通过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积极联络经纪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反馈市场信息、开拓销售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搞好产销衔接,引导批发市场及其它中间商签订购销合同。

国市场固然很重要,也很有潜力可挖掘,但国际市场更具吸引力。

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开放搞活,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认识到了我国氨水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纷纷欲与我国相关企业合作开发,因此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积极主动地与外贸单位联系,在稳定国市场基础上,逐步扩大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外销量,为国家创造巨额外汇,同时也为企业打开更多销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经营与开发相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企业应在维持现有产品及市场的基础上,与科研单位协作研制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甚至可以引进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开发、生产,逐步由粗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占领市场的主动权。

但在开发、投资的过程中,应力求稳中求胜,避免盲目投资,一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试销基础上不断扩大再生产,逐步占领市场。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