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9041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docx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

(陆域形成)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2

二、评价内容4

三、项目建设与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4

四、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4

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8

六、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结论11

七、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12

八、综合结论14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陆域形成)工程

本项目位于南沙区龙穴岛,龙穴南水道东岸,新龙特大桥北侧。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

龙穴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喇叭湾湾顶、龙穴南水道以东,其上游为川鼻水道,下游为通向外海的伶仃水道,地理坐标为113°40’E、22°40’N附近。

水路距广州港新沙港区40km,广州市区70km,距桂山岛锚地65km,距香港66km,距深圳西部港区40km;公路距广州市中心70km。

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本项目为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陆域形成)工程,由已建区域和待建区域构成,平面布置根据市政规划以及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平面确定。

项目用地用海总面积为21.8792万m2,其中用地面积1.8723万m2,用海面积20.0519万m2,形成陆域面积为18.1万m2。

已成陆区域长约828.5m,宽约160m,面积约13.4万m2。

未成陆区域建成后陆域长约666m,面积约4.7万m2。

陆域交工标高均为+4.6m。

占用岸线441.8m。

待回填区域需要采用围填方式形成,西围堰、东围堰结构采用分级斜坡式充填袋装砂结构形式,顶标高为5.5m,顶宽为2m。

陆上围堰结构采用斜坡式充填袋装砂结构形式,顶标高为5.5m,顶宽为1.5m,两侧边坡为1:

1。

连续布置9个过水涵洞贯穿东、西围堰。

涵洞总长165m,总宽18m。

结构选用正方形箱涵布置,单个箱涵尺寸为2m×2m×5m。

本项目水域部分回填量约16.81万m³,陆域部分回填量约3.29万m³,采用车载粉细砂回填方案,吹填料来源于工程周边砂源。

围堰采用斜坡式,采用袋装砂作为围堤结构的主材。

项目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

 

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

二、评价内容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本项目工程类型属于填海工程,工程内容中包含填海造陆(护岸建设、围堰建设、吹填工程)工程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水文动力环境以及环境事故。

三、项目建设与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

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广州港总体规划》、《广州市龙穴岛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四、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

1、海水水质环境

2015年11月(秋季)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海区海水中pH、COD、铜、铅、锌、镉、汞、砷、硫化物、石油类、DO等评价因子所有样品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区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活性磷酸盐在大潮时执行三、四类水质标准的S01、S05、S06、S09、S10、S11-1、S11-2、S14、S15、S16、S17、S18-1、S18-2、S19、S22、S23出现超标现象,海水活性磷酸盐在小潮时执行三、四类水质标准只有S23、S24-1、S24-2、S25站未出现超标现象;

海水无机氮含量普遍出现超标现象。

执行海水水质三、四类标准时无机氮超标率为100%。

2016年3月(春季)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海区海水中DO、COD、铜、铅、锌、镉、汞、砷、硫化物、石油类等评价因子所有样品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区要求的海水水质标准。

Ph除了在大潮时S21、S25站位出现超标,大潮时其余站位和小潮时所有站位均满足三类标准。

在海水水质维持现状的站位。

海水活性磷酸盐在执行三、四类水质标准调查站位中多数站位超标,大潮时超标率为22%,超标站位标准指数范围为1.04~2.756;小潮时超标率为64%,超标站位标准指数范围为1.00~3.622。

在海水水质维持现状的站位大潮时有6%的样品属劣四类水质标准,小潮时有50%的样品属劣四类水质标准。

海水无机氮含量普遍出现超标现象。

执行海水水质三、四类标准时无机氮超标率为100%。

大潮时标准指数范围为2.40~5.68,小潮时标准指数范围为4.15~7.54。

在海水水质维持现状的站位大小潮时的样品属劣四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00%。

两季结果显示:

超标因子主要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中,又以无机氮含量超标最为显著,两季调查所有站位的无机氮含量都低于四类水质标准,且超四类标准2.40~7.54倍。

相对秋季调查,2016年春季调查,pH值超标情况更为显著,且pH值相对较高,这与春季浮游植物生长旺盛,甚至有形成赤潮趋势的现象较为吻合。

2、沉积物环境

2015年11月(秋季)调查结果显示:

各站位中有机碳、总汞、石油类、镉、均符合其所在功能区对应的沉积物标准要求;铜、锌、硫化物超过第二类标准,符合第三类标准,个别站位超第三类标准。

2016年3月(春季)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站位结果符合所在功能区对沉积物标准要求,个别站位出现超标现象:

S5站硫化物超二类沉积物标准,符合三类标准;S7站硫化物、石油类超一类沉积物标准,符合二类标准;S14站铜、锌和硫化物超三类沉积物标准,符合四类标准。

两季调查结果显示,铜、锌、石油类、硫化物的超标较为显著,这与珠三角地区富含重金属的污染物排放、较为密集的海上航运等有关。

根据蒋万祥等《2008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淡水渔业,2010年第40卷第5期)的研究结果,珠江口8大口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超标较普遍,且具明显同源性。

3、海域生物质量

2015年11月(秋季)调查结果显示:

Cu在甲壳类样品内含量高于鱼类,其他污染物质在生物类别之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海区的生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甲壳类和鱼类检测样品未有超标。

对比样品各项污染物指数均值,鱼类和甲壳类的指数均值都较低,说明上述两类生物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较低。

2016年3月(春季)调查结果显示:

海区的生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甲壳类和鱼类检测样品未有超标,且各项污染物指数均较低,说明上述两类生物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较低。

2016年9月(秋季)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的双壳贝类生物体中铜、镉、铬、砷、石油烃的含量均符合第一类生物质量标准;焦河篮蛤、闪蚬锌超第一类生物质量标准。

4、生态环境

2015年11月(秋季)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海区表层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2mg/m3~8.15mg/m3,平均值为3.63mg/m3。

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1.90mg·C/(m2·d)~72.17mg·C/(m2·d),平均值为33.44mg·C/(m2·d)

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16属26种。

其中以硅藻门出现的种类为最多,为10属19种,占总种数的61.54%。

优势种共出现2种,分别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formosa)。

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3.64×103cells/m3~3125.22×103cells/m3,平均为510.25×103cells/m3(表5.4.4-4)。

密度组成以硅藻占优势,其密度占各站总密度的5.66%~100.00%,平均为69.72%,硅藻在15个测站均有出现。

各站位浮游植物种数变化范围3~14种,平均8种。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37~2.65,平均为1.48。

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5~0.96,平均为0.55。

本次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10个生物类群48种,其中最多的为桡足类17种。

各采样站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变化幅度为67.31mg/m3~2111.11mg/m3,平均生物量为598.38mg/m3。

在个体数量分布方面,浮游动物密度变化幅度为329.17ind./m3~38741.67ind./m3,平均密度为11444.32ind./m3。

本次调查海域各测站的浮游动物平均出现种类为11种(15~27种);种类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1~3.00之间,平均为1.74。

种类均匀度的变化范围在0.38~0.73之间,平均为0.53。

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共出现4种。

本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48种,其中环节动物15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6种和其它动物4种。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别占总种数的31.25%、50.00%和12.50%,是构成本次调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

平均栖息密度为195.7ind./m2,以软体动物156.7ind./m2密度最高。

平均生物量为17.82g/m2,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生物量为12.25g/m2。

有2种优势种,分别为软体动物的焦河篮蛤和光滑河篮蛤。

出现的底栖生物经济种类主要有闪蚬、脊尾白虾、孔鰕虎鱼,数量分布均较少。

各调查站位大型底栖生物出现种数变化范围在4~11种/站,平均8种/站。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1.74~3.01之间,平均值为2.34,属中等水平。

均匀度范围在0.43~0.91之间,平均为0.82,反映物种分布较均匀。

本次调查共记录潮间带动物9种,多毛类动物是构成本次调查海区潮间带生物的主要类群。

平均生物量为12.57g/m2,环节动物平均生物量居首位。

平均栖息密度为304.63ind./m2,栖息密度最高类群为多毛类动物。

调查断面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属偏低水平,4条断面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8,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62。

鱼卵仔鱼方面,在采集的15个样品中,经鉴定,至少共出现了鱼卵仔鱼14种。

在出现鱼卵和仔鱼种类中,鱼卵的种类多于仔鱼;属于优质种类的有鲻科和舌鳎科等,属于经济种类的有小公鱼、多鳞鱚和小公鱼等。

调查海区的鱼卵平均密度为2007个/1000m3。

鱼卵密度变化范围在220个/1000m3~9550个/1000m3。

仔鱼的平均密度为31尾/1000m3。

鲾属的鱼卵是本次调查数量居首位的种类,小公鱼为沿岸小型经济鱼类。

2016年3月(春季)调查结果显示:

调查海域表层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75mg/m3~70.45mg/m3,平均值为10.78mg/m3。

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0.24mg·C/(m2·d)~249.54mg·C/(m2·d),平均值为124.84mg·C/(m2·d)。

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4门28属51种(含5个变种及变型)。

其中以硅藻门出现的种类为最多,密度变化范围为4.04×104cells/m3~3174.33×104cells/m3,平均值为544.97×104cells/m3。

优势种共出现3种,分别为中肋骨条藻、颗粒直链藻和铜绿微囊藻。

浮游植物种数变化范围7~25种,平均14种。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9~2.04,平均为1.22。

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15~0.86,平均为0.57。

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7个生物类群40种,其中桡足类最多,22种。

湿重生物量变化幅度为250.00~4076.09mg/m3,平均生物量为1354.72mg/m3。

密度变化幅度为272.22~23623.67ind./m3,平均密度为89168.00ind./m3。

调查海域各测站的浮游动物出现种类数范围为7~18种,平均为11种;种类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8~1.69之间,平均为1.30。

种类均匀度的变化范围在0.42~0.68之间,平均为0.55。

优势种共出现4种。

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24种,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别占总种数的45.8%、25.00%和20.8%,是构成本次调查海区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

平均栖息密度为163.57ind./m2,以软体动物密度最高。

平均生物量为111.05g/m2,以软体动物居首位。

有2种优势种,分别为软体动物的焦河蓝蛤和环节动物溪沙蚕;出现的底栖生物经济种类主要有凸壳肌蛤。

大型底栖生物出现种数变化范围在1~6种/站。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0.38~1.33之间,平均值为0.58。

均匀度范围在0.30~0.96之间,平均为0.70,反映物种分布较均匀。

共采集到潮间带生物9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构成本次调查海区潮间带生物的主要类群。

平均生物量为12.21g/m2,生物量的组成中,以环节动物居首位。

平均栖息密度为261.00ind./m2,栖息密度最高类群为环节动物。

调查断面潮间带采集物种平均为4种,调查断面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属偏低水平,4条断面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03,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63。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卵仔鱼样品中,至少共出现了鱼卵仔鱼8种。

属于优质种类的有鲻科和舌鳎科等,属于经济种类的有小公鱼和小沙丁鱼。

鱼卵平均密度为754.90个/1000m3。

仔鱼的平均密度为12.96尾/1000m3。

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1、水文动力环境

通过分析可知,工程建设对其附近的水流影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工程建设改变了局部的岸线分布;随着距离的增大,工程前后水流的变化趋于微弱。

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龙穴岛南航道中段深槽以轻微冲刷为主,浅滩以淤积为主,其中工程区附近和已回填区域下游的岸线转折处淤积量较大。

但总的来说,整个河道中的冲淤幅度都较小,在潮流单独作用下180天后绝大部分区域的地形冲淤变化幅度只有±0.1m左右,这说明研究区域的底部地形比较稳定,有利于航道的维护。

同样的,工程前、后整个区域的泥沙冲淤演变格局也十分相似,仅在工程区域稍有不同,工程后,孖沙三涌水闸附近的泥沙淤积状况得到抑制,但是更多的泥沙淤积在待回填区域西护岸下游段的向海处,已回填区域与待回填区域之间的陆域范围将增大。

3、水质环境

施工期入海泥沙量较少,扩散范围很小,且泥沙会随着水下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对水质影响不大。

施工废水均进行了妥善的处理,对水质影响不大。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路面雨水和路面冲洗水,废水收集后纳入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配套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故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均不会对周边海域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4、沉积物环境

项目建设对沉积物影响主要在施工期。

填海施工过程中,项目申请范围内沉积物直接被掩埋,该海区的海域自然属性将直接被改变。

5、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下:

(1)对潮间带生物的影响

项目建设后,位于原自然海域的潮间带生物除少量能够存活外,绝大部分种类诸如贝类、多毛类、线虫类等都难以存活,将全部被掩埋、覆盖而灭亡。

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2)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工程建设规模不大,拟采取的围填海方式,使得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浓度较小,且会随着水下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因此,项目对浮游生物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3)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本项目没有疏浚工程,围堰工程等产生的悬浮物浓度相对较小,而各施工环节已包含降低悬浮物的工艺,悬浮物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总体较小。

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悬浮物将逐步沉淀,影响也会逐步消失。

项目为公共道路,运营期不会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6、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分析

(1)对孖沙三涌水闸影响分析

孖沙三涌水闸距离本项目东围堰外顶边线约144m,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后方水道与外部海域隔断,而后方陆域的池塘需要通过该水道进行取排水。

为了避免影响,项目建设了9个涵洞贯通东、西围堰,确保取排水水道与外部海域能够连通。

(2)对通航环境影响分析

龙穴南水道航道目前该水道正在进行龙穴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按通航3000t海轮双向航道标准建设,通航尺度为6.5m×120m×650m(通航水深×通航航宽×最小弯曲半径)。

项目施工期间需外购海砂,运砂船的运砂航线有可能与龙穴岛水道交越和重叠,对水道通航环境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项目施工前应与当地海事部门协商,明确运砂船的输运时间和频率。

(3)对万顷沙海洋保护区影响分析

万顷沙海洋保护区主要保护十八涌以南天然红树林,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悬浮泥沙可能会扩散至该区域。

由于项目在浅滩退潮施工,产生的悬沙增量扩散至附近水体增量较小,项目建设对该保护区无影响。

(4)对南沙湿地公园影响分析

南沙湿地公园也位于万顷沙海洋保护区范围内,项目施工期进出工程附近的运砂船对该公园的江边景色有一定影响,施工结束后对南沙湿地公园无影响。

(5)对蒲州旅游休闲娱乐区影响分析

蒲州旅游休闲娱乐区位于龙穴岛以北,距离项目拟选址海域较远且有龙穴岛相隔,项目建设对该功能区无影响。

(6)对珠江口经济鱼类繁育场保护区影响分析

本项目填海范围较小且施工期污染物扩散范围很小,项目建设对珠江口经济鱼类繁育场保护区影响比较小。

7、资源影响分析

(1)空间资源损耗分析

项目占用岸线441.8m,影响岸线311.28m。

项目东北侧岸线因为项目的建设,不再直接面向外部海域,虽然其前方水域水体交换不受影响,但岸线的景观和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项目的建设永久占用一部分海域空间资源,对海域空间资源的其他开发活动具有完全排他性。

项目申请海域位于龙穴岛沿岸,并且还占用龙穴岛部分陆域。

龙穴岛为有居民海岛,属于广州港南沙作业区,项目的建设既与该岛定位相符合,并且项目的建设还能完善海岛交通,促进海岛旅游业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海岛资源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2)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分析

项目的建设会使北部填海区域生物被覆盖,导致其死亡。

此外,施工期间产生的悬浮泥沙还会影响周边海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游泳生物。

六、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施工期船舶碰撞产生的溢油事故。

根据预测,通过施工期的溢油风险计算,溢油发生后,溢油油膜漂移轨迹取决于风况与潮流的共同作用。

当溢油发生在静风条件和常风向条件,且溢油泄漏超过24小时,油膜主要被吸附在河道两侧和向南漂移,会对广州南沙湿地公园和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当溢油发生在不利风向NW向风时,除以上敏感区域外,溢油还可能影响珠江口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当溢油发生在不利风向WSW向风时,绝大部分油粒子被限制在龙穴南水道中,对局地水质环境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当溢油发生在极值风风向(NE)情况时,油粒子主要分布于龙穴南水道西岸和横门水道西岸。

本项目溢油风险仅在施工期存在,项目施工期较短,溢油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仍会对环境将造成严重污染。

一旦溢油发生,应该在尽早的时间内采取行动,使溢油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可采取立即铺设围油栏的措施,防止扩散。

同时要注意如果有火灾危险,应先用凝油剂固化溢油,再用网式回收法回收。

没有火灾危险时,则应尽量以回收为主,并使用吸油材料、简易的撇油器或小型的集油器等进行人工回收。

如果允许的话,应该考虑用喷洒分散剂的方法迅速分散溢油。

机械回收后海面上剩余的残油用溢油分散剂做海面清洁净化处理。

总之,要做好溢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尽量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后,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尽力使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

七、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结论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填海施工应采取围堰措施,并选择在退潮时实施围堰和拆除围堰,尽可能减少工程填海施工对沿线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施工期间生活污水安排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避免污水直接排海。

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生化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内地面冲洗、抑尘,废水不外排,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3)项目施工期填海采用的填充料应满足《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的相关要求;

4)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引起水污染;

5)施工作业需按规程操作,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督、监理和监测,禁止随意扩大施工作业面,禁止污水直接排海;

6)施工物料堆场应远离地表水体,并设置在径流不易冲刷处,粉状物料堆场应配有草包蓬布等遮盖物并在周围挖设明沟防止雨水侵蚀造成水体污染。

7)制定台风和风暴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避免因堤段受毁、路堤决口等,并引起沙石流失,影响周围海域环境。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控制悬浮泥沙入海,填海采取围堰施工方法;

2)控制施工队伍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生化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内地面冲洗、抑尘,废水不外排;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3)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防止机械跑、冒、滴、漏引起水污染;

4)施工作业需按规程操作,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督、监理和监测,禁止随意扩大施工作业面,禁止施工作业区排放各类污水;

5)施工作业时要先预警、发出较低噪声,防止对水生生物造成惊扰;

6)禁止捕杀保护鱼类或保护的野生生物;

7)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8)施工物料堆场应远离地表水体,并设置在径流不易冲刷处,粉状物料堆场应配有草包蓬布等遮盖物并在周围挖设明沟防止雨水侵蚀造成水体污染;

9)制定台风和风暴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避免因堤段受毁、路堤决口等,并引起沙石流失,影响周围海域环境;

10)填海施工将对施工区域的底栖生物以及周围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建议业主与相关主管部门协商有关生态补偿的办法;

11)工程建设期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严格禁止非标排放。

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管理,尽量缩短填海作业工期,减少工程施工对渔业的影响程度。

12)为预防工程施工对渔业生产作业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在水工作业之前,除告知相关部门外,还应出发布相应的公告,说明水工作业时间、地点、范围、作业方式等,并在施工区周围设立明显标志。

13)需要加强施工期的监理工作,将施工期水生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纳入工程招投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做为环境监理的工作重点;施工期间和工程建成后,应对项目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跟踪调查。

14)建议成立专门的工程设计施工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对施工方案设计的评审、优化和选定,同时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和验收。

包括施工过程中对作业面、机械、车辆的噪声,产生的粉尘的控制等环境保护工作。

15)本项目的建设将会造成区域范围内一定量的海海洋生态资源损失,按照“损失多少,补偿多少”的生态补偿原则,应予以补偿。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对道路运行交通管理,控制车速,减少因交通事故发生而引起的海域污染;

(2)车辆通过涉海路段时限制车速;

(3)营运期初期雨水和路面冲洗水统一收集后排入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4)涉海路段道路应采取防护加固等工程措施(如对防撞栏进行特殊设计),防止运输有毒、有害危险品车辆翻落水体;

(5)制定油品、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详细制定预防和事故处理措施。

八、综合结论

江海联运码头一期项目公共道路(陆域形成)工程与所在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是符合的,且符合相关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项目用海对所在海域的资源环境影响主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