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790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docx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

周恩来楹联作品赏析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周恩来的丰功伟绩有口皆碑,鲜为人知的是他撰写了大量的楹联作品,为中华楹联文化宝库留下了优秀的传世之作。

  周恩来楹联作品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作品是题赠、祝贺类作品,表达了周恩来对祖国前途,对文人好友的一片炽热深情。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贺马寅初六十寿)

  鹊报援朝胜利,花贻抗美英雄。

(题何香凝花鸟图)

  儋州立业,宝岛生根。

(赠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师生员工)

  浮舟论海,立马昆仑。

(一九一六年赠同学王朴山)

  周恩来题赠、祝贺类楹联作品,对仗工整,平仄严格,选词造句恰如其分,充分表现了深原的文化功底。

特别是贺马寅初六十寿的一联,用“琴书作律”对“桃李增华”,表达了对老教授、老校长马寅初献身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崇高评价。

用“支床有龟”对“坐长无鹤”表达了对马老一生忠耿无私、大胆无畏,坦率言真的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的由衷钦佩和祝马老身体康健的深情祝愿。

  第二类作品是在激烈斗争中,对烈士、对先人、对忠诚爱国者的深情怀念的挽联。

  功在社稷,名满寰区,当代文人称哲嗣。

我游外邦,公归上界,遥瞻祖国节英灵。

(挽郭朝沛)

  国难方殷,老成凋谢,愿先生精神不死。

抗战正急,团结濒危,幸同胞万众一心。

(挽徐谦)

  奋斗垂州载,独创永利久大,遗恨渤海留残业。

和平正开始,方期协力建设,深痛中国失先生。

(挽范旭东)

  长夜辄深思,团结精诚,仍是当今急务。

同胞须猛省,猜疑摩擦,皆蒙日寇阴谋。

(一九三九年挽平江惨案烈士)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解放。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一九四零年挽蔡元培)

  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

重整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

(一九四零年挽吴成仁)

  安慰谁与共,风雨亿同舟。

(一九四一年挽张淮南)

  忧时从不后人,办文化机关,组救亡团体,力争民主,痛掊独裁,那怕冤狱摧残,宵小枉徒劳,更显先生正气。

历史终须前进,开国事会议,建联合政府,准备反攻,驱逐日寇,正待吾辈努力,哲人今逝去,倍令后死伤神。

(一九四四年挽邹韬奋)

  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一九四四年挽朱 德母亲)

  因政协枝节横生,丧吾党椅披优秀英才,此责终有人应负。

看反动阴谋层出,为祖国百年民主伟业,这斗争我辈当承。

(一九四六年与董必武、关玉章、陆定一、邓颖超、廖永志合挽“四八”烈士)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

反独裁,反内战,反特殊,虽死犹生。

(一九四六年与邓颖超合挽李公朴、闻一多)

  周恩来与战友书写的诸多挽联是怀着强烈的情感书写的,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评价公正,代表人民的心声。

.如对朱 德母亲的评价。

“贤母范”、“好学风”,说出了朱 德母亲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子女,勤俭持家,热爱劳动的光辉榜样。

二是爱憎鲜明,用挽联作与敌斗争的武器,揭露反动派的阴谋,表明了我党我军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鲜明立场,使全国同胞在民族危亡之刻,深思与猛省。

三是饱含激情,如对邹韬奋、蔡元培、李公朴、闻一多、范旭东等爱国民主人士的沉痛挽联,声泪俱下,言真意切,表达了对这些亲如手足的志士仁人的同胞骨肉之情。

  第三类作品是自勉、自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品格和风范。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自勉)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关于“八字方针”)

  周恩来同志的“与有肝胆人共事”,表达了他自小立志报国,敢于在血雨腥风中为民族崛起而忘我奋斗一生的远大志向和忘我情怀。

“从无字句处读书”,写出了周恩来亲民为民,体恤民情,深入群众,代表民意,深入实践,了解实情的严谨工作作风和人民好总理的良好风范。

学习周恩来的楹联作品,更要学习周恩来良好的品德和宽阔的胸怀,为使中国民族和伟大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而贡献自己一切。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这是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乘兴写的一副对联。

他把这副对联贴在自家门前,久久端详,不肯离去。

  苏东坡(1037-1101)自幼天资聪颖,在饮誉文坛的父亲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导下,他逐渐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劲头。

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

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

父亲的至亲好友看了,都赞不绝口,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

  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

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

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了以上的这副对联。

他刚把对联贴在门前,有位白发老翁路过他家门口,好奇地近前观看。

这位老翁看过,深感这位苏公子也太自不量力,过于自信了。

  过了两天,这位老翁手持一本书,来苏府面见小东坡,言讲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小苏公子求教。

苏东坡满不在乎地接过书本,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

老翁见状,不露声色地向前挪了几步,恭恭敬敬地说道:

"请赐教。

"一句话激得小东坡脸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

无奈,他只得鼓足勇气,如实告诉老翁他并不认识这些字。

这个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着白胡子又激他道:

"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

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

"言罢,拿过书本,扭头便走。

  苏东坡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

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次,他依然端详了好久、好久,并发誓,要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永不自傲。

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文学造诣日深,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古代的西瓜联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喜欢吃西瓜,在他的心目中,西瓜是“冰浆仙液”。

据说,苏东坡曾经写过这样一副与西瓜有关的对联: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

”这副对联写得幽默轻松,妙趣横生,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吃西瓜的洒脱情态,虽语言简单,却颇有情趣。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才子名叫蒋焘。

有一次,几位客人前来登门拜访。

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蒋焘拿出大西瓜招待大家。

就在众人拿起西瓜刚要吃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客人说道:

“暑天吃西瓜,岂可无有文字助兴?

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看看谁能对出下联。

”于是,他略一沉思,说道: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他的这副上联用的是对联中的“拆字格”的形式,将冻字拆成“东”字加两点,将“洒”字拆成西字加三点,非常巧妙。

他的上联刚刚说出来,正在一旁的蒋焘接着说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蒋焘用的也是拆字格,他把“切”字拆成“七”和“刀”字,把“分”字拆成“八”和“刀”字,而且和正在吃西瓜的情景非常吻合,对仗工整,语言生动,情趣盎然。

因此,他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

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

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

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

“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

”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

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

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

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

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笑曰:

虽然听着解气,但是怎么都觉得有点阿Q的味道。

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还是要自强,人如是,国亦如是。

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

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

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

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

因而高兴万分。

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

老师对他说:

“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

”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

老师说:

“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

”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

“此乃天赐绝对矣!

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

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

文人故意问道:

“笑什么?

”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

“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

”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

“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  注:

上联“袁世凯”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是四个字。

不用讲平仄,单是字数就对不上,所以说“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持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延续400多年的数字联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

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

这时。

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

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

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

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

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目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

  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

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

  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

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咏月对联拾趣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楹联之中,咏月佳联层出不穷。

  最常见的咏月对联,多写于风景名胜地与月有关的楼台、亭阁、水榭之中。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全联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痕迹,把白天高楼的流云、傍晚一泓碧水的玲珑小池送来的一轮皓月,呈现在游人面前。

江苏扬州的迎月楼,题有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一副名联:

“春风阆花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根据《坚瓠集》载,此联是当年陈子昂路过扬州时,为赵家的迎月楼而作的春联。

陈子昂在联中高度赞颂了赵家像有三千食客的孟尝君一样,千里送迎,高朋满坐,其迎月楼自然也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扬州第一楼了。

主人大喜之余,赠给他一个金壶作纪念。

扬州市西郊小金山是瘦西湖的一个小岛,原名长春岭,四面临水,岛上有一座古人吟诗赏月、朝东临湖的花厅——“月观”。

室内有清书画家郑板桥写的一副对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全联语言流畅,对仗工整,情景交融,余韵无穷。

“平湖秋月”是西湖八景之一,位于西湖北岸边上,水面开阔,在此可以饱览整个西湖的景色。

御书楼前挂有一副对联:

“万顷平湖长似镜,四时好月最宜秋。

”该联写景状物,情趣盎然。

它不仅把湖平如镜的景色描写得逼真酣畅,而且把含情脉脉、柔情似水的中秋月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云南省的通海秀山涌金寺,亦有一副以月入联的佳对:

“百道湖光千树雨,万山明月一钟声。

”涌金寺位于螺峰绝顶,是一座明清建筑。

登临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帘之中。

  集古人诗句为联的集句对联,在咏月对联中亦十分普遍。

像集唐朝诗人李贺、古曼卿句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限月长圆”;集唐朝诗人王维、李白诗句的“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这些对联融情于景,浑然天成,如出自一人的手笔。

清朝对联大家梁章钜集宋欧阳修、苏子美句题苏州沧浪亭联更是驰名海内,享誉神州。

联曰: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上联使人很自然地想起诗仙李白的《襄阳歌》来,这是一首李白的醉歌,歌中有“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之句。

宋朝吴必大有一副谈修养的对联:

“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岁岁来。

  咏月的对联中采用叠字的修辞手法,不仅会使对联的语言生动活泼,而且朗读起来跌宕回环,节奏铿锵,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中秋写上联,年关才对出下联的“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这里的月半是指阴历每月的月中。

全联结构严谨,对仗工稳,平仄协调,耐人寻味。

与该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瑶台中秋对: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把月到中秋分外明和巫山云雨秀非常的景致描写得娉婷袅娜,美不胜收。

  一些名人咏月作对的故事,更是妙趣横生。

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住持好客,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

二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住持道: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李渔对: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住持又出上联:

“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李渔又对: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优美。

  传说,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自夸:

“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

”在某一月夜,他的妻子指着窗纱出一上联: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要他应对,他思考再三,却终未对出。

显而易见,此联前后有机结合,因果相连,一语双关而一脉相承,欲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配偶”,实在是太难了。

近代,有人偶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身上发现了“奥妙”:

梅兰芳,字“畹华”,其字与名正好可与“孔明诸葛亮”对仗。

于是续得下联: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可谓“佳偶”天成,妙不可言。

对韵歌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雷隐隐,雾蒙蒙,雨伯对雷公,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红杏有颜清露洗,玄关无锁白云封。

  黑对白,绿对红,日下对天中。

依依河畔柳,郁郁涧边松。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清暑殿,广寒宫,明月对清风。

朝霞对晚露,彩云对长虹。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春对夏,秋对冬,古柏对苍松。

才子对佳人,樵夫对渔翁。

  屋漏更遭连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薄对厚,淡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金芍药,玉芙蓉,碧水对青峰。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对雪谁家吟柳絮,披风何处采芙蓉。

  繁对简,叠对重,浪蝶对狂蜂。

文臣对武将,马迹对行踪。

  和风剪柳千丝绿,瑞雪妆梅万点红。

  奇对偶,单对双,黄河对长江。

太阳对月亮,嫦娥对吴刚。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云对雨,雾对霜,辽阔对宽广。

吹拉对弹唱,舞调对歌腔。

  春风一夜桃符满,德泽万民米酒香。

  牛对马,猪对羊,膘肥对体壮。

狡猾对憨厚,凶狠对善良。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狮对虎,豺对狼,惩罚对奖赏。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笔对墨,赋对诗,剑客对琴师。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争对让,望对思,喉舌对腰肢。

仙风对道骨,国色对仙姿。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贤对圣,是对非,红瘦对绿肥。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林中百鸟调莺唱,月下孤鸿带影飞。

  鸡晓唱,狗夜吠,玉兔对银龟。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拙对巧,丑对美,珍珠对翡翠。

宁静对喧嚣,喜悦对伤悲。

  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实对虚,有对无,加减对乘除。

青山对绿水,三山对五湖。

  有田不耕仓储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汨罗江,洞庭湖,玛瑙对珍珠。

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宾对主,婢对奴,金盘对玉壶。

竹叶报三春,梅花开五福。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兄对弟,子对父,北岳对西湖。

三皇对五帝,西汉对东吴。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龙对凤,犬对鸡,燕语对莺啼。

绵腰如细柳,嫩手似柔痍。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南对北,高对低,柳岸对桃溪。

燕舞好年华,莺歌新世纪。

  鹦鹉啭音劳舌底,蜘蛛结网费心机。

  越对赵,楚对齐,塞北对关西。

岁月赋诗情,春风添画意。

  落花悠扬飞上下,流水漂泊绕东西。

  勤对俭,巧对乖,吝啬对慷慨。

惊涛对骇浪,山川对湖海。

  院庭不大聚财富,柴门虽低出人才。

  门对户,巷对街,皎皎对皑皑。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举目欣看春早到,抬头喜见燕归来。

  哭对笑,喜对哀,杏眼对桃腮。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春色不随流水去,花香时送好风来。

  朝对暮,荣对衰,快乐对悲哀。

和风对细雨,雾散对云开。

  雄鸡三唱送冬去,喜鹊一声迎春来。

  兵对卒,将对帅,屯兵对扎寨,艰难对困苦,成功对失败。

  红梅灿灿迎春到,秋水盈盈盼客来。

  赢对亏,买对卖,储蓄对借贷。

股票对期货,批发对零卖。

  春夏秋冬走红运,东西南北广进财。

  皮对毛,甲对鳞,富贵对清贫。

山穷对水尽,柳暗对花明。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官对兵,军对民,父子对君臣。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忧对喜,戚对欣,禅语对佛经。

春种对秋收,播种对耕耘。

  北国南疆歌盛世,东海西域颂升平

  绩对勋,懒对勤,久雨对新晴。

暮山云外断,新月水中明。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歌对曲,啸对吟,往古对来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登对眺,涉对临,瑞雪对甘霖。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男对女,阳对阴,黑暗对光明。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人对已,爱对嫌,鹤发对童颜。

春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闲。

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

  百年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寒对暑,日对年,荡板对秋千。

青山对碧水,薄云对轻烟。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轻对重,柔对坚,凿井对耕田。

荒郊对野外,钟鼓对管弦。

  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

平原对山川,盛席对华筵。

  有事但近君子说,是非休听小人言。

  爹对娘,祖对孙,拂晓对黄昏。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长对幼,季对昆,旅舍对军屯。

新仇对旧恨,报怨对怀恩。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时对空,合对分,清明对春分。

星辰对日月,宇宙对乾坤。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家对国,治对安,鱼雷对导弹。

冲锋对陷阵,懦弱对勇敢。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肥对瘦,窄对宽,耳听对目看。

聊斋对水浒,华佗对鲁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鞋对袜,衣对冠,丝绒对绸缎。

油盐对酱醋,锅碗对瓢盘。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软对硬,湿对干,短袖对长衫。

刀枪对棍棒,程控对遥感。

  春盈大地群芳艳,福满人间举国欢。

  牧对樵,鼓瑟对吹箫。

秋声对春色,白绫对红绡。

  春涂杏蕊花皆笑,雨润松针叶尽娇。

  夕对朝,野外对荒郊。

落花对流水,去岁对今霄。

  金瓯已固千峰美,玉镜重圆四海娇。

  微对巨,少对多,雨笠对烟蓑。

牛郎对织女,妙舞对清歌。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笼对箱,巢对窝,及第对登科。

冰清对玉洁,地利对人和。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清对浊,美对佳,谦虚对浮夸。

寒来对暑往,秋实对春华。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雷对电,雾对霞,酿酒对烹茶。

竹篱对茅舍,海角对天涯。

  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朵花。

  楼对阁,厅对堂,朝雨对夕阳。

瑞雪缀北国,鲜花绕南疆。

  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

  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

龙飞对风舞,故国对他乡。

  庭院日晴黄鸟并,江湖浪阔白鸥双。

  衰对壮,弱对强,水色对山光。

春来柳亦醉,日出花更香。

  莺歌燕舞乐金谷,花红柳绿映画堂。

  正对歪,柱对梁,殷实对小康。

眉清对目秀,鼻直对口方。

  燕喜新居春正暖,莺迁乔木日初长。

纪晓岚释对

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

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

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

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

“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

”友人道:

“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

”晓岚半信半疑,问道:

“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

”友人道:

“一般。

”接着,念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

“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

”友人不解地问:

“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

”晓岚道: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友人听后,恍然大悟。

老地主袭改旧楹联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

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

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

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

“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

”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