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7882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37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国际贸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国际贸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国际贸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国际贸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docx

《国际贸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docx

国际贸易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原始社会的贸易

原始社会初期

原始社会后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欧洲,贸易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希腊、罗马等城市

在中国:

黄河流域

3.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欧洲,贸易扩大到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并开辟了与东方的陆路贸易

威尼斯、佛罗伦萨(意大利)

拜占庭商人、阿拉伯商人

我国国际贸易开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

在中国,开辟丝绸之路,茶叶、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往中东和欧洲。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我国与欧洲及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4.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4、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的地点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

 

•15世纪末l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及其他欧洲先进国家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1)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

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是指国际贸易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缩短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间(即加速这一历史进程或起催化作用),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即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商品市场)。

(2)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决定其需要和必然发展国外市场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①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

A.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国际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B.通过国际贸易取得规模经济利益。

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出口,可使生产规模扩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C.通过国际贸易,攫取超额利润。

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他国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来自对市场的垄断。

  D.通过资本输出,就地设厂,提高利润率。

②国际贸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国际贸易刺激着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会迫使资本家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打败竞争对手。

B.国际贸易给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重要途径:

通过国际贸易,普及了科学技术,带动了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

国际分工可使贸易参加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经济效益。

(3)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国际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中起了重要作用。

•①国际贸易使资本主义商品形式的生产具有普遍的、世界的性质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1.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

4.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

5.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

二、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和“催化剂”

1.国际贸易可有效促进一国技术进步进程

2.国际贸易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3.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传递”的重要渠道

专栏1-1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又称世界贸易):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Foreign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

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思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海外贸易(OverseaTrade)

某些海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国)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依据货物的移动方向不同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出口贸易(ExportTrade)

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2.进口贸易(ImportTrade)

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称为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3.过境贸易(TransitTrade)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但其货物运输过程必须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则对此批货物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依据是否有第三者参与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1.直接贸易(DirectTrade)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活动,称为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

生产国商品出口到消费国,从生产国来说,是直接出口;从消费国来说,是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称为间接贸易,此类贸易因为各种原因,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洽谈,签约和结算,必须借助与第三国的参加。

3.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

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亦包括下述情况,即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两国并没有发生直接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分别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图1

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图2

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所有权是否需要转移

–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

四、总贸易、专门贸易

依据进出口的标准不同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专门贸易。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是国际货物贸易的统计方法。

1.总贸易(GeneralTrade)

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

总贸易可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

目前采用总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英、日、加、澳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采用总贸易体系。

2.专门贸易(SpecialTrade)

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

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

目前采用专门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意、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依据商品的形式与内容的不同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1.有形贸易(VisibleTrade)

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的实物商品的交易。

实物商品看得见、摸的着。

有形商品的进口和出口都要办理海关手续,并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对外贸易总额。

同时,联合国为便统计,把有形商品分为10类。

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5~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2.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

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行的所有非物质形态的商品贸易,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通常不办理海关手续,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不出来,而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是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自由结汇贸易、易货贸易

依据清偿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自由结汇贸易、易货贸易。

1.自由结汇贸易(Free-LiquidationTrade)

又称为现汇贸易,是指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其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的货币必须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兑换。

其特色是银行逐步支付货物款项,以结清债权、债务。

2.易货贸易(BarterTrade)

指商品交易的双方依据相互间签订的易贸协定或易贸合同,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

自由结汇贸易是日前国际贸易活动中最普通的一种。

易货贸易比较适用于那些外汇不足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无法以自由的结汇方式进行相互交易的国家。

七、国际贸易额(值)、对外贸易额(值)、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值)

是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价格计算。

2.国际贸易额(值)

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

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

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

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

联合国采用:

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

贸易额(值)(ValueofTrade)①用货币金额表示的②FOB值

1995-2000年的国际贸易额单位:

亿美元

年份

世界出口额

世界进口额

2000

63356

65214

1999

56305

57739

1998

54423

55464

1997

55296

56260

1996

53440

54438

1995

51230

51902

世界出口额小于世界进口额

3.对外贸易量

在实际工作中,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出的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

例:

假设2002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即以2002年为基期,并假设2002年的对外贸易值为100万,如果2008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20%,对外贸易值是200万,那么对外贸易量是多少?

方法: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

对外贸易量=200/1.2=167万

八、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贸易条件指数的界值及含义:

大于100,贸易条件改善;

等于100,贸易条件不变;

小于100,贸易条件恶化。

例:

某国以2000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若2008年出口价格上涨了5%,进口价格下降了2%,其贸易条件如何变化?

出口价格指数=100(1+5%)=105%

进口价格指数=100(1-2%)=98%

贸易条件指数=105%/98%*100≈107

因此,贸易条件改善

九、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可表明一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十、对外贸易货物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它们在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十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经济集团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表示。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贸易?

它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

2、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不同在哪?

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有何区别?

4、对外贸易值和对外贸易量是如何计算的?

5、贸易条件是如何计算的?

6、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的计算有什么区别?

7、什么对外贸易量?

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

理论学习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1、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理论的代表人物

3、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4、理论的假设前提

5、理论的内核(即主要内容)

6、政策主张

7、对理论的评价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简表

第一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AdamSmith简介

1723-1790,经济学之父,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1776年出版《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是主张自由放任,自由贸易。

《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机制,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一)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WHY?

(二)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

(三)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之上

三、绝对优势论的论证

假定:

世界上只有2个国家,只生产2种产品

分工前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量如下:

 

毛呢

 

劳动量产量

劳动量产量

英国

801

1201

葡萄牙

1201

601

英国在生产毛呢上有绝对优势,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所以两国进行分工。

分工后,产量如下表:

(注:

两国劳动投入量不变)

 

毛呢布

英国

(80+120)÷80=2.5

(进口)

葡萄牙

(进口)

(60+120)÷60=3

•两国按1:

1进行交换,英国用1单位的毛呢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

•那么交换以后,

 

毛呢

英国

1.5(比分工前多0.5单位)

1(进口)

葡萄牙

1(进口)

2(比分工前多1单位)

四、绝对优势论的评析

绝对优势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

绝对优势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贸易,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利。

第二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DavidRicardo(1772-1823)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论点

(一)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的核心内容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三、比较优势论的论证

分工前:

 

毛呢

 

劳动量产量

劳动量产量

英国

1001

1201

葡萄牙

901

801

分工后,(两国劳动投入量不变)

 

毛呢

英国

(100+120)÷100=2.2

(进口)

葡萄牙

(进口)

(90+80)÷80=2.125

按照1:

1进行国际交换后,

 

毛呢

英国

1.2单位(比交换前多0.2单位)

1(进口)

葡萄牙

1(进口)

1.125单位(比交换前多0.125单位)

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析

贡献:

1.在理论上是对绝对优势学说的重大发展,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2.在实践上为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

1、在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一系列的假定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该理论缺乏坚实的现实基础,对当代国际贸易的许多现象不能做出解释。

2、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第三节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相对比例,与拥有的绝对量无关。

生产要素:

劳动力L资产K土地T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

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应该在自己所拥有的丰裕要素方面发挥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为各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使本国商品和服务免受外国的竞争。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通过各种鼓励出口措施来促进本国出口商增加出口,使本国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4.积累资本或资金。

通过关税、国内税等,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促使出口商获得良好的外贸环境。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和服务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

2.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3.管理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外贸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经济力量的强弱

一般说,经济比较发达、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总体上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竞争与合作。

反之则倾向于保护贸易政策,对对外贸易加以诸多限制。

2、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采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会制定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外贸政策。

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是重要,就越会主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和合作。

3、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外贸政策和外交政策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某些场合,对外贸易要服从外交的需要。

在更多的场合,外交是为外贸打通道路、提供保护的。

4、利益集团的影响

外贸政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产物。

当某一集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上占上风时,制定外贸政策的过程中就会充分考虑该集团的需要,以促进或阻碍某些特定商品的进出口,从而谋求最大的利益。

第四节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两个阶段自由贸易政策的特点和差异?

思考题

1、什么是重商主义?

2、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本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1/4,生产1单位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为1,生产1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2。

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为什么?

第三章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该思想揭示了贸易保护的必要性,是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盛行于15世纪-18世纪,

早期(15世纪-----16世纪中期)

晚期(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

观点: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早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是货币差额论

晚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是贸易差额论

16世纪至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金属)的输出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来积累财富。

发展的两个时期

早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防止货币外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增加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保持出口大于进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第二节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

一、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一)主张保护幼稚工业

一国受到强有力竞争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也就是那些尚不成熟,经不起外国竞争冲击的企业,也属于朝阳企业

(二)经济发展阶段论

(三)贸易保护政策的目的与对象

(四)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

(1)农业不需保护。

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尚远,才适宜于保护。

(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存在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

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二、对李斯特保护主义理论的评价

积极作用

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有重大参考价值的。

局限性

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在实践中成效不大。

第三节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

一、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2.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

•一国的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决定,国家应干预经济生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而贸易顺差可以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缓和危机和增加就业。

3.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指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企业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引起他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

•如此推演下去,结果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倍。

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保护幼稚工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的目的变了。

从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到看中垄断能力的加强。

•保护的战略方式改变。

从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到进攻性扩张国内外市场。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采用关税和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措施。

三、对凯恩斯超保护贸易主义的评价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凯恩斯主义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世界上各国过度地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

第四节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的,协调管理贸易,即“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它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体制。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一)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被保护的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