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 复习必备.docx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 复习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 复习必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复习必备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复习必备!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大全复习必备!
上册第六章知识点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会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高一历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知识点简介
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及反映的实质性问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举行罢工,并同学生、商人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后期,工人阶级在困境中仍在孤军奋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
因此,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坚决彻底的革命性。
(2)民族资产阶级初期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战线。
所以,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3)大资产阶级拒绝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他们与帝国主义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重点解析
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
(1)湘赣两省工人成立总工会,组织工人纠察队,支援北伐战争;
(2)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取得胜利。
(2)农民运动:
湘鄂赣三省成立了省农民协会,湖南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歌颂农民运动。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民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随着四个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革命力量空前团结,通过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革命从珠江流域推向长江流域,形成了席卷中国大地的、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实行“分共”政策,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最后失败。
为什么北伐胜利了,大革命却失败了呢?
原因在于大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具体表现在:
打倒了旧军阀,出现了新军阀,内乱没有消除,和平没有实现;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依然如故,中华民族没有实现真正独立;新建立的南京政府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知识点解析
一、选择题
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
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的问题上立场模糊不清
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
2.孙中山能够接受中共的政治主张,实现伟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
B.孙中山具有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C.中共对他的帮助
D.共产国际对他的帮助
3.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B.主张民族平等
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满洲贵族
4.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国焘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马林和陈独秀则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这两种观点的实质是()
A.反对国共合作
B.主张实行国共两党合并
C.主张国民革命由国民党领导
D.否定中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5.1924年7月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
“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
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其平日属何派别,唯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章为断,”文中核心思想是()
A.谴责军阀政客B.维护国共合作
C.弹劾国民党左派D.对中共表示不满
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
A.斗争目标不同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D.世界观不同
7.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
B.资产阶级政党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
8.五卅运动中,上海成立的反帝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
A.上海总工会B.上海各界救国会
C.上海工商学联合会D.上海工商学同盟
9.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的比较典型的运动是()
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
C.省港大罢工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0.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明显是在()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
11.北伐战争前夕,蒋介石独裁心膨胀,多种职务集于一身,但不包括()
A.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B.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C.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D.国民革命军司令
12.巩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证的相同点在于()
A.都是由广东革命政府进行的
B.都以黄埔学生军为东征主力
C.都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
D.依靠的军队都得到了工人或农民的配合
13.北伐前夕,直、奉两大派军阀由交战到勾结,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它们都是封建军阀
B.它们的根本利益一致
C.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
D.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给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14.蒋介石能够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因素有()
①他掌握了军权②得到了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流氓头子的支持③与张作霖结成军事同盟④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不断妥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5.1924年为争取和平国内统一,孙中山抱病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宣言中表示要()
①打倒军阀、召开国民会议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推翻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④节制资本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16.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不同点有()
①革命性质②领导阶级③革命范畴④革命前途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7.孙中山说: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
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
”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①受到十月革命影响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④对俄国革命成功原因有正确认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18.“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
①蒋介石逐步独揽大权②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时机成熟③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④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政策是错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国民大革命期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方式有()
①支持旧军阀向革命发动进攻②直接派兵武装干涉③进行经济封锁、禁运④扶植新代理人,分化统一战线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能得以继续前进的条件有()
①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为广大人民接受②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湘赣等省群众基础良好③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④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的统一民族主义国家和国内的和平,非打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是永远建设不成功的。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国民党之主义:
(一)民族主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族一律平等。
……
(二)民权主义。
……若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
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以上两次大会宣言各是哪一年发表的?
(2)当时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各是谁?
(3)两个宣言的宗旨和原则分别被称为什么主义或纲领?
有什么联系?
(4)两则材料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
两党的纲领有何原则区别?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党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统治。
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4)加入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
材料二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
军阀政府名为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帝国主义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乎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之手,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材料三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即工人阶级)还在极幼时代,多数劳动群众意识,还停滞在宗法社会(即封建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革命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材料四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需与国民党合作。
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亦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材料五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保持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1923年)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
(2)从有关材料看,导致变化的思想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所阐述的路线方针是否有缺陷?
为什么?
(4)通过这一组材料,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1.国民大革命比辛亥革命有哪些新发展?
简要指出造成这种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大革命开始以来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态度及相互关系的史实,说明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到1927年这种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选择题
1.D2.B3.C4.D5.B6.C7.C8.C9.B10.C11.C12.D13.D14.B15.C16.A17.D18.D19.A20.B
二、材料解析题
1.
(1)1922年,1924年。
(2)陈独秀,孙中山。
(3)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共产党);新三民主义(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主要是旧三民主义接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某些重要主张发展而成的,是孙中山思想质的飞跃。
(4)都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两个纲领的原则区别是:
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以及在民主革命阶段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高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2.
(1)材料一强调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家阶级,并且单纯地强调工人的斗争。
材料二认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工人运动,要联合更广泛的革命力量。
(2)原因:
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危害中国社会的主要反动势力;资产阶级不是掌握统治权力的反动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弱小,觉悟程度不够。
(3)有。
因为中共处在幼年时期,没有提出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
(4)说明中共成立后,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步认清了中国国情,吸取教训,逐渐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三、问答题
1.发展:
革命纲领方面:
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革命领导方面:
由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发展为国共合作形式,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国民政府为领导;群众基础方面:
由不敢发展群众、依靠会党、新军等发展到充分发展群众、依靠群众,使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革命武装方面:
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了黄埔军校,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从而将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原因: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革命又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使革命出现了新局面。
2.军阀混战继续扩大。
共同支配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各自扶植军阀,与大买办资产阶级勾结镇压“五卅”运动等中国革命。
1926年直奉军阀结成了反革命阵线。
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国共“党内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帮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1924—1925年广东等南方省份农民反封建运动发展起来,在“五卅”运动和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各地工人掀起了反帝高潮。
冯玉祥的北京政变表明军阀内部发生了倾向革命的分化。
总之,1926年北伐前,随着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不断高涨,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操纵下反动军阀的矛盾空前激化。
革命阵营的壮大与反革命阵营的分化预示着反帝反封建高潮即将到来。
中国国民革命处在决战的前夕。
但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领导权,使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1927年形势:
北伐的胜利进军,农工运动的高涨,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帝国主义加紧直接干涉、镇压革命的同时,又共同支持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警觉起来,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