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二.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二
2019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二)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填空(共9题;共16分)
1.(2分)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的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第一个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2.(1分)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3.(1分)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________,一般长在昆虫头部上方的两侧。
4.(3分)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是边缘________、中间________,所以放大镜也叫________镜。
5.(2分)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都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_组成,它们的眼睛由________组成。
6.(1分)蚜虫靠吸食植物嫩叶内的________生活,它的天敌是草蛉。
7.(1分)土壤中的________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8.(4分)写出下面各是哪种微生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1分)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的。
二、选择(共9题;共18分)
10.(2分)()是目前为止放大倍数最高的显微镜。
A.扫描隧道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11.(2分)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A.细胞核
B.液泡
C.气孔
12.(2分)()是生物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它组成的。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13.(2分)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琢磨而成的。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冰块
14.(2分)在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到微生物的是()。
A.苏打水
B.腐乳
C.酸奶
15.(2分)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绿地上的绿草、绿树倒映在水中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16.(2分)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bdca
B.bacd
C.bcda
D.abcd
17.(2分)在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是由于下列哪个
原因引起的?
()。
A.气泡太多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显微镜操作失误
D.未滴加红墨水
18.(2分)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
B.木耳
C.酵母菌
D.青霉
三、判断(共15题;共30分)
19.(2分)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20.(2分)必须把洋葱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21.(2分)螨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
22.(2分)小果在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在视野的左上方,它把玻片向左上方移。
23.(2分)随着放大镜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也变大。
24.(2分)蚜虫体长仅有1.5~4.9毫米,蚜虫太小了,所以蚜虫是微生物。
25.(2分)显微镜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列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26.(2分)使面包发霉的霉菌不是微生物。
27.(2分)自然界的晶体,有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28.(2分)如果是球形的透明体,它的放大倍数是最小的。
29.(2分)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
30.(2分)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31.(2分)食物发霉时产生的霉菌并不是一种微生物。
32.(2分)凸透镜的镜片凸度越大,观察到的范围也就越大。
33.(2分)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都是水的晶体。
四、综合题(共1题;共5分)
34.(5分)请将图片与其对应的信息用线连起来。
五、实验探究(共3题;共9分)
35.(4分)准备干酵母粒,两个分别装有可乐、清水的瓶子(瓶子除装的液体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
用勺子取干酵母粒,分别向两个瓶子中各加入一勺,摇晃瓶子,使酵母和液体混合均匀,并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过一段时间后,右侧气球被越吹越大,而左侧气球则自始至终都处于未充气的状态。
(1)在“酵母吹气球”的实验中,两组之间唯一的不同条件是()。
A.温度
B.瓶中的液体
C.加入酵母的多少
(2)右侧气球之所以能被“吹起来”,是因为酵母将可乐中的糖分不 断地转化分解,产生了气体。
这个实验说明()。
A.酵母中有有生命的生物
B.酵母中没有有生命的生物
C.无法判断酵母中是否有有生命的生物
36.(3分)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较________、四周较________,其能放大的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有关。
37.(2分)放大镜和显微镜都能将物体的()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A.大小
B.图像
C.体积
参考答案
一、 填空(共9题;共16分)
1-1、
2-1、
3-1、
4-1、
4-2、
5-1、
6-1、
6-2、
7-1、
8-1、
9-1、
二、选择(共9题;共18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三、判断(共15题;共30分)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四、综合题(共1题;共5分)
34-1、
五、实验探究(共3题;共9分)
35-1、
35-2、
36-1、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