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6181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

海南省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解析版

海口市西湖实验中学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170年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

出自该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割台湾给日本

C.赔款白银4.5亿两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右图南京曾经是中国古老的都城,近代以来,又备受世界关注。

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地B.林则徐销毁缴获的鸦片地

C.中国近代史上首先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D.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2.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删改)。

据此回答3~5题。

3.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5.材料中第三次战争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

它暴露了清政府制度的腐朽。

由此而引发的一场近代化探索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7.民国时期有人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其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8.李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并从里面获知了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

它是()

A.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和约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B.遵义会议C.工农武装割据D.七届二中全会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跃进大别山

11.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平型关大捷

12.(2012·泰州模拟)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多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文字应放置哪个纪念馆门前()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13.(2012·三门峡模拟)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是一场全民性的抗战,其中反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

A.抗日义勇军、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4.(2011·河南学业考)“……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

”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5.(2012·盐城模拟)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等的合影。

你认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B.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D.为了显示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16.“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7.(2012·苏州模拟)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地工作。

在他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

对此,周恩来感慨道:

“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

”这里“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是指()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8.晚清时期,清政府曾想自修铁路,遭到外国人嘲笑。

一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詹天佑D.张謇

19.《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实业救国C.师夷长技以制夷D.民主、科学

20.右图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

对图文蕴含信息

归纳完整的是()

①中国当时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已经使用电话,但并不普及

③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④当时电话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2012·昆山模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下列四位人物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写出与之有关的大事。

(4分)

(2)图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后人还是给予极高的评价。

请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3分)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二八国联军冲入北京后,纵火放炮,大肆抢劫。

北京城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成了一个“强盗世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最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劳务输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

(2分)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回顾抗日战争历程,列举为国捐躯的中国将领和指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各一名。

(4分)

(4)从材料一、二中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及八国联军的劫掠到材料三中抗战的胜利给你怎样的启示?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当年4月29日建立)。

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1年波澜壮阔,91年壮丽辉煌,这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清华学堂”是当时我国什么政府建立的?

(2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今年(201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分)“八一枪声”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列举中国共产党从长征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4分)

 

(3)你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

 

24.根据下面两组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1)根据第一组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历史上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

(2分)

(2)根据第二组图提供的信息,说出历史上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了什么战争。

(2分)

(3)第一组图中的黄埔军校是由谁创办的?

(2分)

(4)第二组图所反映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

(2分)

 

(5)从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你得到哪些启示?

(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南京条约》的内容,B是《马关条约》的内容,C、D都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A。

1.【解析】选D。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故A、B、C三项叙述错误。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指的是洋务运动。

故本题选D。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

中国在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是鸦片战争。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可知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尊孔复古的思想,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

故选D。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外争国权”反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内惩国贼”反映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

其他口号都不能全面反映这一性质。

9.【解析】选C。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农村进军,并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1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征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题干中的“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可判断是红军长征。

井冈山会师改编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秋收起义的队伍是工农革命军。

跃进大别山的部队是人民解放军。

故选C。

11.【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的“1936年12月”“张杨……对蒋兵谏”可知是西安事变。

1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30多万亡灵的冤魂”“这苦难民族的伤痛”,结合选项可知,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故选B。

1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

抗日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的抗日队伍。

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动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4.【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四万万同胞”“团结”“民族英雄”可知与抗日战争有关。

A项是国共合作,抗击北洋军阀的统治,B、D两项都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故选C项。

15.【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基础知识。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1947年夏,刘邓大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进攻,直插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7.【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由题干中的“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可知是三大战役。

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

18.【解析】选C。

1905年,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张謇:

“实业救国”;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等:

民主、科学。

2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题干中的“电话”,属于近代科技成果,是一种新的通讯方式。

但是,在当时并没有普及。

故选C。

21.【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内容的掌握。

(1)题图片反映的四件大事分别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其中,洋务运动为经济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政治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为思想文化层面。

(2)题是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的理解,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并且以失败告终,但在客观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3)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先学技术,再学政治制度,再在思想层面上进行探索。

据此回答第(3)题。

答案:

(1)依次为: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理由: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趋势:

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转变。

22.【解析】第

(1)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款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2)、(3)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回忆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有关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B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为国捐躯的将领:

佟麟阁(或赵登禹)。

指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

李宗仁(或彭德怀)。

(其他的符合题意也可)

(4)如:

落后就要挨打;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回答一条言之有理即可)

23.【解析】第

(1)题,考查基础知识。

清华学堂在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清华大学。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问回答辛亥革命的意义即可。

(2)题,考查基础知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距2012年是91年。

“八一枪声”指的是南昌起义。

回忆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从长征到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有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等。

第(3)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探索、革命。

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

由此可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先进阶级、阶层、党派都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等。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清政府。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91。

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或中共七大。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选其中一次会议,答出名称及意义即可)

(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先进阶级、阶层、党派都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等。

(言之有理,答对1条即可)

24.【解析】第

(1)、

(2)、(3)、(4)题考查识图和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领导了北伐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第(5)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由此可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两党合作,国家兴旺等。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北伐战争。

(2)抗日战争。

(3)孙中山。

(4)平型关大捷。

(5)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两党合作,国家兴旺等。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