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611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doc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发展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新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旅游业对其它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越来越受到各方瞩目。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都在积极发展本地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城市形象、产业结构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市民素质的提高、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扬州旅游现状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确立了“城市即旅游”、“县市联动、产业联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提出以建设旅游名城和打造旅游产业强市为目标,推进旅游产业从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旅游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旅游资源品质进一步优化,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33家,其中5A级1家,4A级7家;江苏省星级乡村点17家,其中四星8家,三星9家;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乡、村)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

拥有旅游星级饭店6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3家,三星级饭店40家,客房总计6590间;拥有旅行社130家,其中出境旅行社4家;拥有通过年审注册的导游2614人,其中高级导游9人,中级导游184人。

2012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638.49万人次,是2007年的2.39倍,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6.02万人次,是2007年的1.76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是2007年的2.63倍,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是2007年的1.98倍。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4.9%提高到6.34%。

(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资源集聚化程度不断提高。

瘦西湖万花园一期、二期工程,宋夹城遗址公园、世界动物之窗、笔架山湿地公园、瘦西湖文化休闲广场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为瘦西湖风景区提档升级奠定了基础;“双东”等历史街区成功整治并获批国家4A级景区,历史文化得到彰显,古城保护与利用成效初现;除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古城旅游文化区建设外,新城西区现代商业休闲街区、瓜洲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等五大集聚区项目的开发建设,丰富了扬州旅游的产品内涵,提升了扬州旅游的活力。

(三)城市资源进一步有效利用,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江六高速、江海高速等相继建成和扬州泰州机场开通,扬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市外围交通逐步完善,外地游客来扬旅游的交通线路便捷顺畅。

与此同时,市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入,各旅游景点导引指示牌逐步完善,扬州城市旅游通道更加清晰,城市形象逐年提升。

2012年,扬州被国家列为首批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为扬州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智慧旅游”奠定了基础。

市旅游局先后改版了扬州旅游政务网,建成了新版中英文扬州旅游网,开发设计了APP手机终端软件,成立了假日旅游指挥中心等,扬州旅游智能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三、扬州旅游形势分析

尽管我市旅游业发展已经取得良好成绩,但是比照同类城市特别是一些新兴旅游城市,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资源分散,产业融合度不高

1、资源与产业融合慢,产业链不发达。

从旅游产业培育来看,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衍生的旅游产业在我市始终不温不火。

“吃”,传统品牌无优势,淮扬菜不是扬州独有,扬州包子、扬州炒饭只对第一次消费的游客有吸引力;“购”,品种不多难选择,要么产品太高端,如玉器等,一般游客消费不起,曲高和寡;要么附加值太低,且携带不方便,如漆器、毛绒玩具、酱菜等,激不起游客的消费欲望;“娱”,互动参与项目少,规模太小。

据统计,2012年国内来扬游客人均消费1042元,低于全省1254元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

2、过度依赖景点资源,“门票经济”制约了扬州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近些年游客群体旅游偏好的转移,各地参与性、休闲性旅游项目纷纷崛起,不少著名旅游城市纷纷取消景点门票。

彼消此涨,导致来扬旅游团队人数减少,不仅不能带来门票收入增加,而且影响各地旅行社推介扬州的积极性,造成城市旅游整体萎缩。

2012年,瘦西湖、大明寺、何园、茱萸湾、汪氏小苑、汉陵苑等景区的团队购票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3、县域旅游资源规划整合不到位,“大旅游”格局亟需形成。

我市县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行政区划、利益割据以及区域大旅游规划缺位等,加之各县(市、区)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不统一,各地在开发、营销力度、扶持政策等存在诸多差异,降低了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产品错位、优势互补的区域“大旅游”格局未能形成。

去年,县域旅游接待人数仅占全市总接待人数的20%左右,而毗邻的常州、镇江县域旅游接待人数分别占所在市的60%和50%。

(二)旅游资源结构不完善,产品竞争力不强

1、扬州旅游季节性特征过于明显。

一方面,瘦西湖、个园、何园等景点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季节性特征特别明显,去年瘦西湖景区接待游客量最高月份80.04万人,最低月份仅7.46万人,旺季游客量为淡季的10倍有余。

另一方面,营销力量过度集中在这些著名景点,忽视了对季节性特征不太明显的大明寺、汪氏小苑、史公祠、汉陵苑等旅游景点的宣传促销,导致这些景点在旅游淡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剧了扬州旅游淡季过淡的倾向。

2、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多年来,扬州旅游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强有力的规划管理,加之旅游资源分属多个部门,导致在项目建设中,“重自然观赏轻休闲参与;重保护恢复轻利用展示;重争星上牌轻市场需求;重投入建设轻产出回报”。

不少市民及游客反映,扬州旅游看的多,玩的少;白天游览场所多,晚上消费场所少;古、文、雅的资源多,奇、特、俗的项目少;城里景区资源多,乡村旅游项目少。

3、特色文化资源解读不够。

扬州是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然而,至今也没有一部像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那样,能够反映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巨作。

自发兴起的如“高老庄大舞台”等民间演艺节目,其观看对象主要是本地市民,规模小,层次低,不能反映扬州2500年厚重历史和璀璨文明,甚至也未能展示具有鲜明特色的扬州民俗,影响力十分有限。

除了一些“小打小闹”的节目,我市在配合重大节庆活动或民俗节日期间也举办过一些创意演出,不仅太少,而且缺乏持续性和参与性,形不成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三)旅游营销力量薄弱,市场覆盖面不广

1、市场推广措施不力。

多年来,扬州旅游营销力量薄弱,缺少一支强有力的旅游营销队伍,旅游推介通常是一些景点独立进行,整体城市营销尚未真正起步。

尽管扬州旅游可打的牌很多,扬州园林、扬州古城、运河文化、盐商文化、扬州饮食、扬州工艺等,但由于错过了曾经的机遇期,人们提起园林首先想到苏州,说到古城自然想到丽江、平遥,扬州的旅游项目(产品)似乎在其它地方都能找到更有影响力的景点,成了这些同类景点的“候补”。

加之我市对旅行社的优惠与同类城市相比力度不够,进一步影响了扬州旅游营销推广。

2、旅游产品市场覆盖面较窄。

多年来,由于对新客源市场和新消费群体的开拓不力,来扬游客主要集中在华东一线,国内其他省份及境外游客数量极其有限。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扬州过夜游客超10万人次的省份分别是江苏(225.76万人)、安徽(31.32万人)、上海(21.2万人)、山东(19.82万人)、浙江(18.16万人)、河南(13.34万人),国内客源市场主要仍然集中在本省;在扬州过夜的境外游客除台湾省8813人外,其余的都不到5000人,超过1000人的也只有日本、香港、韩国、美国和德国。

此外,旅游环境不够宽松、管理欠规范以及少数企业宰客现象等,也是影响扬州旅游市场“回头率”的一大因素。

四、加快扬州旅游业发展的举措

面对问题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

要抓住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用抓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的力度来推进扬州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一)全力打造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旅游项目。

为集中力量,确保核心品牌项目顺利实施,投、融资更加便捷,建议由政府主导,组建旅游发展(开发)有限公司,将旅委行政职能之外需要市场化运作的职能,如旅游发展融资、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等,通过旅发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推行旅游资源与项目开发等一体化管理。

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扬州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因势利导,从扬州优势旅游资源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唯一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倾全力打造出极具影响力的旅游核心品牌。

创新扬州文化载体,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游客参与度,突出体验性。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知名旅游开发商来扬州投资,建设具有高度体验性游乐项目。

少年儿童是消费的热点群体,儿童的消费在家庭起到牵引作用,一人出动,全家甚至多家出行,吸引少年儿童或青少年眼球就需要有新、奇特的游乐参与体验项目。

游乐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趣味性,特别注重开发00后项目及一年四季活动的开发及游乐项目推陈出新。

2、开发扬州工艺参与性和体验产品。

天下玉,扬州工。

扬州玉器,扬州剪纸不仅是扬州的特产,也是传播扬州文化媒介,可以通过这两种工艺品展现扬州风土人情,地方特色,传递友情、爱情、亲情。

举办玉器个性化设计、扬州剪纸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

激活扬州工艺文化,设计参与扬州工艺文化体验活动方案,每年按季度定期举办玉器、剪纸等工艺活动,根据需求个性化订制,开发大众产品,让普通民众走进并了解扬州玉器,鉴赏玉器,乐活人生。

举办国际剪纸论坛、峰会,研究创新扬州工艺,开发扬州工艺新产品,让扬州工艺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

3、发展商务旅游。

招引国际知名公司来扬州设立公司、或分公司,吸引重大体育、文化、文艺赛事来扬州举办。

投资成立专业会展公司;立足现有酒店,开发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进行VIP和管家式服务的专业培训,吸引培养专业会展人才,完善商务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业务培训、拓展培训、禅宗体验等项目开发和推介。

实施会展奖励政策。

4、发展休闲旅游。

发挥扬州宜居城市名牌效应,开发扬州湖泊、森林、丘陵旅游度假产品,建设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休闲纲要,开发康体旅游、养生旅游产品。

完善乡村旅游度假区功能,营造生态、自然、清新的乡村旅游环境,打造精品旅游度假区。

开发扬州古巷游,建设扬州主题文化客栈,创新扬州文化新载体。

(二)创新城市旅游宣传推介方式

1、瞄准自驾游、自助游、散客背包客群体,突出目的地推介;瞄准中老年市场,进行养生游的主题推介;挖掘盐商传统文化,进行扬州盐商教育文化主题推介;创新美女文化,进行扬州美女主题推介,开发运河文化产品,进行水上游主题推介。

2、以活动为牵引,举办国际性旅游主题活动。

开发和创新淮扬美食文化产品,举办以美食为主题展示活动,如食品原料交易,服务技能大赛、烹饪技能大赛,酒店用品交易会,举办吃货研讨活动,让吃货发现扬州美食,宣传美食等,打造世界美食之都;举办国际美女系列主题活动,从美女衣、食、住、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比如美女的饮食、养生文化,美女化妆设计等方面,举办国际模特大赛和服装大赛。

3、发挥旅行社龙头作用

鼓励本地旅行社发展集团化大型旅行社、专业旅行社、网络化旅行社,充分发挥旅行社龙头作用。

加强与境内外大型、专业性,特别是具有国际性视野旅行商合作,发挥旅行社龙头作用,吸引更多游客来扬州。

完善奖励递增政策。

(三)以游客为本,打造智能化、人性化旅游环境

1、引领游客,满足游客来扬州智能化需求,设计便捷的进城、游览、出城线路。

积极开发智慧旅游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认真做好扬州旅游网和寻美扬州APP软件开发和建设,为选择不同旅游方式游客拟定扬州深度游方案,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智能化的便捷服务。

发挥12301呼叫热线的作用,一是为游客提供语音服务,提供扬州旅游在内的咨询。

二是增加城市推介功能,在手机用户进入扬州后,向游客发送城市欢迎短信,当游客离开扬州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