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6014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学期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docx

下学期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带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

一、选择:

(每小题3分,共45分,请把唯一正确答案代号填在答题卡栏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光合作用C.烟花燃放D.冰雪融化

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加热液体B.

倾倒药品C.

称量药品D.

过滤液体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盐水B.硬水C.冰水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

4.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钙”、“碘”是指(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D.水结成冰──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C.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8.下列各物质中,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铁

C.稀有气体中的氖气D.氯化钠

9.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由22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B.西达本胺分子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4:

2

10.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1.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仰视读数为15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10mLB.<10mLC.=10mLD.无法确定

12.加碘食盐中加的KIO3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B.+5C.+3D.+2

13.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属于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Al3+

1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二、填空(每空2分,化学反应表达式每个2分,共20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氯化钙的化学式是  .

17.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基本类型).

(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8.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若图A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n=  .

(2)图B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若图A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

19.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  .

(2)用  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三、分析(每空2分,共12分.)

20.现有A、B、C、D、E、F六种物质,其中A、B、D是单质,C、E、F是化合物;A单质中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物是一种液态物质C;C电解后又可得到A和B;黑色D单质也可在B单质中燃烧,生成一种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实验室可加热一种白色的固体F和一种黑色的粉末来制取单质B.

(1)写出F物质的化学式:

  

(2)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C的反应:

  .

21.小明同学去浏阳大围山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较浑浊的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常放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  .

 

四、实验与探究(22题每空1分,23题每空2分,共17分.)

2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装置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用双氧水制取O2的发生装置选  .

(4)为了收集较纯净的O2时应选用  装置.

(5)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  ,收集装置选用图  .

23.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填写表格空白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分离,洗涤,干燥,  ;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

 

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6分,要写出计算过程.)

24.根据氧化铁(Fe2O3)的化学式计算:

(1)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

(2)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3)100吨含氧化铁9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元素多少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择:

(每小题3分,共45分,请把唯一正确答案代号填在答题卡栏内.)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光合作用C.烟花燃放D.冰雪融化

【考点】E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加热液体B.

倾倒药品C.

称量药品D.

过滤液体

【考点】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3:

称量器﹣托盘天平;49:

液体药品的取用;4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A、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根据称取药品的方法考虑.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口紧挨,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故B错误;

C、药品应放在左盘,故C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盐水B.硬水C.冰水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

【考点】A5: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

A、纯净的盐水中含有水和盐,属于混合物;

B、硬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4.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钙”、“碘”是指(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考点】C1:

元素的概念;C8:

物质的元素组成;J1: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J6: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可以根据元素的含义及其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通常说的食品中含有的钙、锌等是指元素.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这里的“钙”、“碘”也是指元素.

故选B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D.水结成冰──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考点】B9: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C.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考点】6A: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6J: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C、根据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的现象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解答】解: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有白色固体生成,正确;

C、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是结论,不是现象,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错误;

故选B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考点】B6: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B2: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4: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A: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以及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错误;

B、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钠离子的质子数,错误;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仍然存在间隔,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

故选D.

 

8.下列各物质中,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B.铁

C.稀有气体中的氖气D.氯化钠

【考点】C9: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9.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由22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B.西达本胺分子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4:

2

【考点】D1: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解:

A.一个西达本胺分子由22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B.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可知,它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西达本胺分子中不存在氧分子,故错误;

D.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可知,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4:

2,故正确.

故选D.

 

10.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考点】A7: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

A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

B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

D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

故选:

C.

 

11.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仰视读数为15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10mLB.<10mLC.=10mLD.无法确定

【考点】42:

测量容器﹣量筒.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都会造成量取的误差,量取的数值不准确,要根据具体做法去分析.

【解答】解:

俯视读数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俯视读数为15mL,实际体积小于15mL,仰视读数为5mL,仰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5mL,实际大于5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小于10mL.

故选:

A.

 

12.加碘食盐中加的KIO3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B.+5C.+3D.+2

【考点】D6: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则x=+5价.

故选:

B.

 

13.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属于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Al3+

【考点】C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8: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结合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铝的核电荷数为13,故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不是26.982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故说法错误.

D、从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B3: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E8: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

【解答】解:

A、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发生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

B、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发生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水中不含有氢分子.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考点】A3: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A6: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BA: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CC: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B、根据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考虑;C、根据单质的定义考虑;D、根据反应前后六个不变考虑.

【解答】解:

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

B、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B错;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错;

D、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

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和物质总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二、我会填空(每空2分,化学反应表达式每个2分,共20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2)氯化钙的化学式是 CaCl2 .

【考点】DF: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

Al;

(2)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2,故填:

CaCl2.

 

17.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KClO3

2KCl+3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反应(基本类型).

(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CO+2NO

N2+2CO2 .

【考点】G5:

书写化学方程式、;FA: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2)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其中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是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N2+2CO2.

故答案为:

(1)2KClO3

2KCl+3O2↑;分解反应;

(2)2CO+2NO

N2+2CO2.

 

18.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若图A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n= 10 .

(2)图B中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

(3)若图A表示某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12 .

【考点】C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8: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

(1)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2)根据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