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596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docx

山东省新泰市新甫中学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12章

2020年新甫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题

(满分:

7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

2.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3.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得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

4.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 测量中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D. 采用精密仪器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B. 12.365cm     

C.12.36cm          

D. 12.37cm

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8.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9.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0.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D.乘坐的公交车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小东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

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13.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

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气球在轨道上以起点A向右冲出,最后停在B点,下列关于气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做加速运动B.先加速后减速

C.做匀速直线运动D.先减速后加速

14.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5.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如图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cm。

17.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s.

19.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0.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VBC(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  m/s。

22.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

23.一辆长20m的货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求: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②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2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已知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①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②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③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

④汽车行驶的速度。

 

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题参考答案

(满分:

7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

【答案】B

2.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答案】C

3.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得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

【答案】A

4.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A。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 测量中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D. 采用精密仪器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C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B. 12.365cm     

C.12.36cm          

D. 12.37cm

【答案】C

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D

8.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答案】A

9.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0.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D.乘坐的公交车

【答案】D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答案】B

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小东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

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答案】D

13.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

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气球在轨道上以起点A向右冲出,最后停在B点,下列关于气球整个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做加速运动B.先加速后减速

C.做匀速直线运动D.先减速后加速

【答案】B

14.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B

15.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答案】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如图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cm。

【答案】2.35(2.35~2.38)

17.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答案】

(1).运动

(2).1.25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s.

【答案】7240

19.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振动

(2).声源

20.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答案】

(1).响度

(2).音调(3).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VBC(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  m/s。

【答案】

(1)加速;

(2)1.8;1.5;<;(3)4.8。

22.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答案】①振动;②振幅;③频率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

23.一辆长20m的货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求: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②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答案】4s;6s

2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已知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①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②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③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

④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85m;68m;17s;17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