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行业研究报告.docx
《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行业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行业研究报告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议题涵盖城市规划、城市群建设、户籍改革、海绵城市、文化科技发展等领域。
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且近期高层频频开会(包含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城市工作做出指示,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新一轮投资建设。
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为此,需大力发展海绵城市优化城市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提升管理水平,开展生态修复再现青山绿水等。
我们认为,此次城市工作会议,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和综合治理是公共事业/环保领域中受益最大的主线,建议密切关注。
海绵城市:
政府大力推行,“十三五”投资近万亿。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2015年4月选取16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试点,补贴规模超200亿。
按照2020年20%的城市面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达9954亿元。
建议关注具备海绵城市规划咨询、工程建设运营投资等全产业链服务ST华赛和政府合作基础良好、扩张预期强烈、以PPP模式快速抢占海绵城市建设的东方园林。
海绵城市建设蓄势待发,万亿投资长期利好市政工程公司。
海绵城市投资约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预期形成上万亿的投资空间。
我们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将引发诸如现有硬化路面透水性改造、凹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建设,对于以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为主的公司而言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试点名单确定后各地方政府将因地制宜推出项目清单,以招标方式选择上市公司。
东方园林不仅育有各类利于蓄水保湿的生态苗木,便于其在公园、城市绿地中发挥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公司2014年分别收购水利建设和市政建设类公司后,又使其具备了诸如蓄水工程建设、路面铺装等资格,这将大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政府流动性收紧和PPP模式低收益是制约市政建设的主因。
园林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湿地修复业务的推动主体仍是地方
政府。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政府支付能力下降在未来3~5年仍将持续,成为制约市政建设的重要因素。
政府试图以公私合营推动项目建设,但PPP项目面临多重障碍。
一方面,收益率较低难以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另一方面,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应收账款挂账造成公司现金流不佳;此外,项目执行期间的政府换届、合同履约条款是否变更等因素让民资顾虑。
目前签约率不到10%,民资对PPP项目普遍积极性不高。
投资建议。
未来生态修复业务
公司以市政园林建设为主营,营收主要来自政府支付。
长期以来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既令公司成长为行业龙头,但也使得政府债台高筑。
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集中清理,支付流动性骤减引发公司营收下挫超10个百分点。
虽然地方债务正通过低息的政府债券加以置换,但也只是延迟了还款时限,政府债务高企的状态未改观,再融资能力仍受限制。
财政“瘦身”必然缩减开支,其投资更注重必要性和重大性。
此背景下,纯园林景观建设将趋缓。
新形势下,在城市建设领域,持续打造具备雨水自然收集和水体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新趋势,园林绿化更肩负打造生态循环系统的重任,这为园林建设类公司提供了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然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仍由政府推出,政府需要完成项目的部分支付,公司未来收入与财政捆绑依然紧密;尽管政府试图以PPP模式实现建设,但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很长的投资回收期以及以往公私合营的失败案例令民营资本不太愿意介入,特别是在当前股市向好、银行理财收益较高的时候。
市场前景虽广阔,但政府缺钱、民资顾虑阻碍其发展。
预计政府财政紧缩在未来3~5年内成为常态,同时用于缓解政府债务的PPP建设模式的广泛应用也尚需时日。
在此背景下,公司发展会由之前的高速成长转为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私人住宅景观建设是一个新的拓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引发对住宅环境的新需要与日俱增,营收也由政府支付转为个人支付。
但从目前的转型路径上未见行动。
鉴于公司的龙头地位,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看法,给出“中性”评级。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确保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60%;到2015年,设市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水、气、电等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意见》中,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内容包括城镇建设、环境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
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为风景园林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2%,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全国将有2/3的人口住在城镇。
因此,要落实绿色生态城市目标,作为城市建设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风景园林建设必将迎来大发展。
但园林建设行业自身较为充分的竞争业态又为企业利润积累产生影响。
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国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的企业共有707家,较2011年增长128家,单靠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不足以形成强大的行业壁垒。
且政府部门未来将不再直接管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将引入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管理工作。
竞争的充分性结合区域建设特征,将导致很多园林建设类公司在区域范围内实现较充分竞争,未来企业订单签订难度加大,利润可持续性降低。
区域充分竞争背景下,龙头企业更具备竞争优势。
一方面,与政府多年的合作经验为其进一步承担市政园林工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现金流和投融资实力较一般企业更强,在政府推行PPP模式中承担更多的投资责任。
32水生态修复:
“水十条”出台,万亿投资利好生态建设类公司全国水环境的形势非常严峻。
第一,就整个地表水而言,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占比例较高,全国约10%,有些流域甚至大大超过该比例(如海河流域劣V类的比例高达391%);第二,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且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黑臭水体较多,受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
第三,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的数量依然不少。
环保部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
国务院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出的主要指标是:
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5万亿,需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
我们分析认为,由于东方园林向生态领域转型的重点之一就是水生态修复。
“水十条”的出台大大利好公司开展新业务。
公司立足于北京,因此“京津冀区域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或将成为公司优先瞄准的业务市场。
以重工业污染严重的河北为例,河北省将推广石家庄洨河治理模式,全省共选择l4条重污染河流,谋划l95个项目,预算总投资97亿,通过一河一策,实现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力争到2017年,全省范围内基本消灭劣Ⅴ类水体。
可以预期,公司战略转型迈出了极为正确的一步,后期该板块业务将突飞猛进。
但由于该板块整体占比很小,对总营收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
表3:
“水十条”出台过程时间段进程2014年2月13国家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2014年4月、5月计划编制组由环保部污防司牵头,赴北京市、浙江省调研2014年6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的计划草案已报请国务院审议2015年2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并指出,“水十条”已经进入报批程序2015年2月获得国务院常委会通过,有望在4月出台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33海绵城市建设蓄势待发,万亿投资长期利好市政工程公司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当前,我国很多出现诸如地下水位下降、逢大雨必涝、山水林田消失、城市养护成本增加以及对气象造成不利影响等问题,急切需要有效的方法解决。
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试图做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住建部长陈政高强调,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国务院连续下发两个文件,要求各地在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据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预期形成上万亿的投资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将雨水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雨水当地收集、当地渗
透,少形成径流。
2014年10月22日,住建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低影响开发
(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模式主要是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一系列低影响设施,根据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进行组合,实现雨水的储存、过滤和净化。
在减少暴雨期间雨水峰值的同时,促进雨水的下渗补充城市地下水,与此同时,暴雨径流量的减少以及LID设施对雨水的过滤净化,也减少了城市大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
这些城市分别是:
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我们分析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将引发诸如现有硬化路面透水性改造、凹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建设,对于以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为主的公司而言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试点名单确定后预期各地方政府将因地制宜的推出项目清单,以招标方式择优选择上市公司。
东方园林作为园林类上市公司第一股,不仅育有各类利于蓄水保湿的生态苗木,便于其在公园、城市绿地中发挥雨水收集功能;同时,公司2014年分别收购水利建设和市政建设类公司后,又使其具备了诸如蓄水工程建设、路面铺装等资格,这将大大利于其在海绵城市招标中脱颖而出。
此外,公司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已成立的产业基金,也将助力其以PPP方式实现海绵城市建设。
4:
海绵城市提出和政策推进
35政府流动性收紧和PPP模式低收益是制约市政建设的主因市政园林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湿地修复业务的推动主体仍是地方政府。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政府支付能力下降的状态在未来3~5年仍将持续,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试图以公私合营(PPP方式)推动项目建设,但PPP项目面临多重障碍。
一方面,收益率较低难以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另一方面,项目投资回收期普遍较长,大量应收账款挂账造成公司现金流不佳;此外,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政府换届、合同继续履约条款是否变更等因素以及过往失败案例让民资产生顾虑。
目前签约率不到10%,民资对PPP项目普遍积极性不高。
我们分析认为,政府财政收紧和PPP模式难推进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进程。
特别是在当前股市积极向好,银行理财产品和各类基金产品收益率尚可的情况下,市政工程的低收益率更难吸纳民资进入。
但如果公司能积极布局高收入群体的私人住宅景观市场,并积极跟进地产景观工程市场的回暖,将能够在多元化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也能避免财政捆绑效应。
4上市公司对比分析
41总体概况:
民企占主导;工程施工收入均占绝对比重;东方园林总资产第
一、棕榈园林营收第一园林建设类上市公司共7家,除云投生态外均为民企。
在中小板上市公司共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共2家。
从上市时间分析,云投生态和东方园林较早上市,资本运作经验丰富。
按照2014年资产规模由高到低排序前三依次是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和普邦园林,总资产分别为13066亿元、9362亿元和5486亿元;但从营收方面,排前三的依次为棕榈园林、东方园林和普邦园林,分别实现营收5007亿元、468亿元以及3161亿元。
广东省注册上市公司占较大比重,排名前三位中,棕榈园林和普邦园林均为注册在广东。
由于园林建设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广东地区竞争相对激烈。
均围绕园林工程展开产业链经营。
从主营业务分布看,工程施工、苗木销售相关和设计业务是最主要的三类业务。
其中工程施工业务占绝对比重,除铁汉生态外,其余七家公司占比均在90%以上;其次是设计类业务,占比在7%以内;而苗木销售业务占比不超过5%,比重较小。
其它业务占比很小。
值得注意的是,铁汉生态的生态修复业务占比接近25%,成为公司较重要的业务板块。
工程施工业务占绝对比重的原因是一方面工程造价很高,另一方面是规模效应产生的营收体量较大。
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分析
51市场表现与估值变化
市场表现(截至6月11日):
七家公司收盘价依次为:
东方园林3836元/股,棕榈园林4565元/股,普邦园林1428元/股,铁汉生态339元/股,蒙草抗旱262元/股、云投生态2707元/股和岭南园林271元/股。
从区间涨跌幅分析,近一个月数据(处于停牌期间的按停牌前一个月计算)显示,东方园林3894%;棕榈园林6964%;铁汉生态4778%;蒙草抗旱3361%;云投生态-213%;岭南园林和普邦园林由于发生股息分配,股价下挫,暂未统计。
估值方面:
七家上市公司PE均不断上升。
从截取的四个时段看,东方园林和普邦园林PE(最新)较为接近,分别为602倍和585倍;棕榈园林PE(最新)为644倍;铁汉生态和蒙草抗旱最新PE分别为693倍和673倍,较为接近;岭南园岭最新PE为749倍,相对较高。
云投生态PE估值奇高,PE(最新)高达11393倍,远超板块平均市盈率,价值很显然被高估,投资者需谨慎。
综合市场表现与估值,我们认为,除云投生态存在明显的价值被高估外,岭南园林估值也高于板块均值。
东方、棕榈和普邦的市场估值低于园林板块平均估值水平,而其基本面状况优于其它四家公司,预计后期市场可能给出价值重估,股价短期回调的可能性较大。
智慧城市:
智慧环境监测网络将建立,关注监测板块。
智慧环境是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各地雾霾事件频发,建立城市智慧监测系统迫在眉睫。
智慧环境不仅仅是监测设备网络的铺设,而是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应急预警、指挥系统、公众服务平台等于一身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实现监测方面的大数据处理,甚至会延伸到环境治理环节,智慧环境的订单将更多、更大的形式释放出来。
关注聚光科技、雪迪龙、先河环保等。
国家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各类智慧城市参与者的积极涌入,以及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逐步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的智慧城市将取得进一步发展。
”据预测,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更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预计,2015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以阿里和XX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才能做好智慧城市,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
因此,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利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2、大数据发掘将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2014年,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2014年是4G元年,4G的移动高速体验为智慧城市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IDC建设原本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石,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
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阿里巴巴、银江股份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
预计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将明显增多。
3、民生类的服务平台涌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4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
通知指出,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2014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计80个城市。
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旨在通过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
据预计,2015年,民生类的服务平台将在中国各地快速涌现,并且会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结合4G网络推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智慧城市物流转实为虚
商品与服务数字化是实现电商的前提。
城市空港、内陆港、保税区等实体商品集散地将利用云平台实现数字化仓储、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补足电商体系的铁三角。
中搜云商城正是实现商品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在该方案已与上海、宁波、烟台等多个城市的保税区、自贸区合作,将商品汇集在虚拟货物中心,呈现在全国各地手机用户的移动应用上。
商品被检索、下单、支付,配送信息跟进等在线购物环节都将以信息流转;仓储、渠道突破地域局限,实现全国范围内货物调配和全用户分销。
云商城极大丰富了城市商品品类,加速了商品流动性
5、高速网络的推广将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高速网络在中国大范围的推广将会为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等智能终端获取位置定位、路线导航、天气走向、寻找美食、酒店预订、景点推荐、购物导航、互动分享、网上购票等多种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位一体的旅游服务。
据预计,2015年,智慧旅游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高速网络的推广,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使得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分析和信息获取等旅游服务成为可能。
随着游客的体验逐步提升,将逐渐形成网络效应,在未来的几年,智慧旅游将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6、政企协同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
为此,2014年各地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与神州数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江苏省南通市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胜天成(600410,股吧)等,均在智慧城市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智慧城市有效推进奠定资金和专业运营基础。
事实已经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因此2015年这种趋势将更明显。
7、智慧医疗将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
2014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智慧医疗行业快速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
据预计,2015年,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
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8、智慧社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入口的争夺点
近些年,各类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其中数字社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和智能生态社区等各类智慧社区项目层出不穷。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因此,2015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快速拓展。
据预计,智慧社区建设将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将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
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创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9、中国将稳步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
2014年8月,政务云服务采购试点启动。
自2010年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开展云计算示范工程以来,政府积极展开了云计算新型服务采购的模式探索,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种类,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将云计算服务纳入其中。
国家采购中心将完善采购标准和流程,从中央政府机关开始试点,向地方政府推广。
据预计,2015年,各地方政府将会积极推
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
各地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和关注服务标准、服务安全及服务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响应国家云战略服务推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标准。
10、信息安全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建设的成效将会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体现。
而信息安全作为辅助支撑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何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如何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据预计,2015年,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更加关注信息安全。
政府方面应该着力将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继续深化在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防护;企业方面应该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安全信息产业的发展。
小结:
自2013年1月第一批试点公布伊始,智慧城市经过了近两年的快速增长,其中不乏有亮点,但总体来看,智慧城市的势头有些过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城市服务提升不明显,形象工程华而不实等。
因此,中国各层级政府都应不断反思,建设智慧城市是为了什么?
智慧城市是为谁服务?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何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百城竞建,洗尽铅华,市场主导,服务为民,或许智慧城市才刚刚开始。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达5275%,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对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的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各类社会活动与公共需求,有助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对于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长赖明日前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