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道路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4188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道路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1 道路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1 道路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1 道路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1 道路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 道路说明书.docx

《01 道路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道路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 道路说明书.docx

01道路说明书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2019年凤阳县殷涧镇卸店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道路工程,位于凤阳县殷涧镇卸店。

道路按支路等级设计,路面宽度为2-5米,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

2.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相关设计资料

《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15)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152-201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3.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

1、工程范围

2019年凤阳县殷涧镇卸店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道路工程,为新建及改造项目。

2、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本分册为道路工程。

4.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设计速度:

10km/h(交叉口除外)

路面设计荷载:

BZZ-100标准轴载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0年

5.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根据现在道路线形进行设计,对道路平面线形稍作优化调整,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确定。

6.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现场勘测结果以及相交道路现状标高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周边地形地貌,以及道路排水要求,尽可能与现在小区的原道路高程保持一致。

7.横断面设计

7.1横断面布置

本工程设计路幅宽度2.0-5.0米,采用单幅路形式

7.2道路横坡及路拱

车行道采用1.5%双向横坡和单向横坡相结合形式,均采用直线型路拱。

8.路基设计

8.1路基处理

1)一般路基挖方

(1)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地面横坡缓于1:

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②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并设置向内倾斜的4%的坡度。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后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时,可予以保留。

(2)土方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

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

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2)一般填方路基

(1)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

(2)路基填料要求和路基压实度要求: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泥炭、淤泥、含生活垃圾的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路基填筑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以及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详见下表。

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

填挖

类型

深度范围(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

车行道

车行道

填方

路基

0~30

6

95

30~80

4

95

80~150

3

94

>150

2

92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

6

95

30~80

4

95

路床0~80cm范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堤80~150cm范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地基表层要碾压密实,地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90%。

(3)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4)填土应分层进行;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5)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

(6)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

(7)压实应在土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进行。

其含水量偏差幅度经试验确定。

3)填石路基

(1)填石路基填料要求和压实控制标准: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

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石路堤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强夯或冲击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填石路堤,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或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下表的要求。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

摊铺

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3

下路堤

>1.50

≤6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5

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

摊铺

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1.50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2

下路堤

>1.50

≤5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

(m)

摊铺

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密度

(kN/m3)

孔隙率

(%)

上路堤

0.80~1.50

≤3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0

下路堤

>1.50

≤400

由试验确定

≯22

(2)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填石路堤的基底处理同填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5m。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指标联合控制。

填石路堤压实质量也可以采用压实沉降差与孔隙率联合检测控制,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

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的要求按现行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15)的规定执行。

8.2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路基施工应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15)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1)路基填筑按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工,路基填料应符合本设计说明的要求。

土质路基分层厚度为30cm,土石混填为40cm。

(2)路基压实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检验。

(3)一般土质路段基底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按软土路基换填处理。

(4)土质填方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垫层以下0~80cm的上路床部分应严格控制压实度在95%以上,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小于10cm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因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的路基必须采取换填或掺入石灰等措施,并碾压密实。

(5)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顺设计线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6)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开挖方案。

(7)路堑开挖必须从顶部自上而下顺设计线开挖,并逐级开挖、逐级防护。

(8)石质挖方路段路床超挖:

对于岩性较好的挖方路段,其超挖部分禁止用细粒土回填,表面采用20cm级配碎石碾压密实。

(9)为了保证施工正常的进行,防止边坡坍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9.路面设计

新建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图为:

20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

1cm沥青表处下封层

15cm级配碎石

改造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图为:

2cmAC-10C(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5cmAC-25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PA-2慢裂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粘层油,自粘型双向拉伸土工格栅

原路面破损路段及接缝处理

原混凝土路面

入户背街小巷道路道路结构图为:

青石板

5cm1:

3水泥砂浆

10cmC15砼垫层

10.路面结构材料

10.1水泥混凝土面层

1.1混凝土面板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并直接体现使用功能的好坏,同时又是混凝土路面的承重结构。

混凝土面板应保证表面平整、耐磨、抗滑。

混凝土面板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4.5Mpa。

(2)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

(3)有足够的抗滑性。

1.2路面设计参数

路面结构参数材料一览表

材料名称

级配类型

20℃抗压模量B1(MPa)

劈裂强度(MPa)

18cm弯拉强度4.5MPa水泥砼面层

级配碎石

CR

200

土路基

30

1.3水泥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板,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标准,其弯拉强度为4.5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模量为29000MPa,水泥抗压强度为35.5MPa。

1.3.1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的水泥3天抗压强度≥16.0MPa,抗折强度≥3.5MPa;28天抗压强度≥42.5MPa,抗折强度≥6.5MPa。

(2)细集料:

混凝土板用的砂应采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规定的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表。

细集料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要求

机制砂单粒最大压碎指标(%)

<25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0.02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8

云母(按质量计%)

<2.0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块量(按质量计%)

<1.0

机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3.0

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5.0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0.5

轻物质(按质量计%)

<0.1

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

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表观密度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kg/m3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集料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

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细集料级配范围

砂分级

方筛孔尺寸(mm)

0.15

0.30

0.60

1.18

2.36

4.75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中砂

90~100

70~92

41~70

10~50

0~25

0~10

(3)粗集料:

混凝土板用的碎(砾)石应质地坚硬,并符合规定级配,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

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9.0mm;碎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6.5mm;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表5-8、5-9。

粗集料碎石技术指标

碎石压碎指标(%)

<15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8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15

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2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0.1

岩石抗压强度

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表观密度

>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kg/m3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

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粗集料级配范围

粒径

级配

类型

方筛孔尺寸(mm)

2.36

4.75

9.50

16.0

19.0

26.5

31.5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合成级配

4.75~26.5

95~100

90~100

70~90

50~70

25~40

0~5

0

4.75~9.5

95~100

80~100

0~15

0

9.5~16

95~100

80~100

0~15

0

9.5~19

95~100

85~100

40~60

0~15

0

16~31.5

95~100

55~70

25~40

0~10

0

(4)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应清洁,一般采用饮用水。

混凝土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5)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

并应按抗压强度做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

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试验,采用塌落度测定,塌落度宜为1~2.5cm,每一工作应至少检查两次。

(6)混凝土板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办法。

10.2.基层、底基层

10.2.1底基层

1.材料要求

1)级配碎石底基层所用集料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轧制生产。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高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3)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4)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

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项目

通过质量百分率(%)

筛孔尺寸(mm)

37.5

31.5

100

19.0

85~100

9.5

52~74

4.75

29~54

2.36

17~37

0.6

8~20

0.075

0~7

液限(%)

<28

塑性指数

<6

2.施工要求

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基层98%,底基层96%。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并应超过15~18cm。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3.质量要求

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16)、《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2)的相关规定。

10.2沥青

上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滑性能,要求横向力系数(SFC60)不小于50、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0mm。

(1)材料要求

A、沥青

根据气候分区及交通等级使用要求,沥青应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SBS聚和物作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量和加工温度,改性剂应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细度,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软化点(R&B)(℃)不小于

46

60℃动力粘度(Pa·s)不小于

180

延度10℃,5cm/min(cm)不小于

20

延度15℃,5cm/min(cm)不小于

100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2.2

闪点(℃)不小于

260

溶解度(%)不小于

99.5

TFOT后

质量变化(%)不大于

±0.8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61

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

6

密度(15℃,g/cm3)不小于

实测记录

 

SBS改性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0.1mm)

40~60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软化点(R&B)(℃)不小于

60

135℃动力粘度(Pa·s)不大于

3

延度5℃,5cm/min(cm)不小于

20

闪点(℃)不小于

230

溶解度(%)不小于

99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75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密度(15℃,g/cm3)

实测记录

TFOT后

质量变化,(%)不大于

±1.0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65

残留延度(5℃)(cm)不小于

15

B、粗集料

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厂家应有专门的除尘设备,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的含量,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将集料加工成最后的产品,反对鄂式机反复破碎,以防集料产生内伤,影响路面质量。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较正方的颗粒形状。

粗集料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

磨耗损失

表观相对

密度

吸水率(%)

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

水洗法<0.075mm

软石含量

磨光值

(PSV)

与沥青粘附性

≤30

≤35%

≥2.45

≤3.0

--

≤20%

≤1%

≤5%

≥40

4级

机动车道的上面层建议采用玄武岩集料。

C、细集料

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采用适当级配的机制砂,严禁采用山场下脚料。

其质量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其规格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砂当量

棱角性

≥2.45

≤5%

≥50%

≥30s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

规格

公称粒径

水洗法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3

-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D、矿粉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洁净、干燥,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禁止使用回收矿粉。

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

≥2.5

含水量(%)

≤1

<0.6mm(%)

粒度范围<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塑性指数

<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2)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原则上依据下表,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具体应按要求进行试验确定工程级配范围。

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AC-13

100

90~100

68~85

38~68

AC-20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沥青用量(%)

级配类型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3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4.0~6.0

AC-20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4.0~6.0

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各层应连续施工并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机动车道沥青面层各层压实度不小于97%,以实验室标准密度为标准。

对于沥青混合料必须在配合比的基础上,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并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调整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混合料类型

动稳定度(次/mm)

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1000

改性沥青,不小于

2800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混合料类型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不小于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

普通沥青混合料

75

80

改性沥青混合料

80

85

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技术指标见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混合料类型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με)

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2000

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2500

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ml/min)技术要求

级配类型

渗水系数要求(ml/min)

试验

方法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不大于

120

SMA混合料不大于

80

T0730

OGFC混合料不小于

实测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