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
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
(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
【答案】
(1)A
(2)D
(3)A
【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
(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
(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
(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乞力马扎罗山出现“赤道雪峰”奇景的原因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半球位置
D. 纬度位置
(2)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 尼罗河自北向南注入地中海
C.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一般气温每上升1000米降低6摄氏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度很高,山顶气温很低;故A符合题意。
(2)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B符合题意。
【点评】
(1)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
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等。
(2)非洲位于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又有“热带大陆”之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至今居民中仍以黑种人占绝大部分。
3.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
B. 最高气温是37C,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 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
D. 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
表示南风四级
【答案】A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A符合题意;
B.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约14时,B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37﹣23=14℃),C不符合题意;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牢记即可。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4.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C. 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
D. 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
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
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5.“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下图是2019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盆地
C. 闽赣地区
D. 粤桂地区
(2)“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3)本次“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 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 多暴雨,发生水灾
C.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 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答案】
(1)D
(2)A
(3)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2)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3)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
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
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6.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
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
(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
(1)A;
(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8.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图中哪个地方(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从气候资料上来看,该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该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中的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9.芬兰与俄罗斯、挪威、瑞典相邻,是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大多湖泊湖水要流入河流。
下图为芬兰地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海陆位置看,芬兰属于( )
A. 内陆国
B. 临海国
C. 岛国
D. 群岛国
(2)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3)芬兰各农业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淡水渔业
(4)芬兰境内的湖泊( )
A. 多为人工水库 B. 多为成水湖 C. 冬季不封冻 D. 多为淡水湖
【答案】
(1)B
(2)A
(3)B
(4)D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临波罗的海,是一个临海国。
故B符合题意。
(2)读图可以发现,芬兰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所以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A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芬兰森林区面积最大,林业发达。
故B符合题意。
(4)芬兰的湖泊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
西欧的湖泊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芬兰的湖泊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多为淡水湖。
芬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因此湖泊冬季封冻。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B;
(2)A;(3)B;(4)D。
【点评】
(1)内陆国就是四周全是大陆,没有海洋的国家,比如蒙古;临海国就是毗邻海洋,有海岸线,也有大陆国界线的国家,如中国,朝鲜等;岛国就是四周都是海洋,全是海岸线的国家,比如日本。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
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4)芬兰的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10.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答案】D
【解析】【分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
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克苏地区,盛产冰糖心苹果。
读阿克苏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完成下列两题。
(1)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处于低纬度,雨热条件优越
B.海拔高,均在4000米以上
C.海陆位置优越,临江近海
D.夏季昼夜温差大
(2)阿克苏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根据图文可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该地区处于中纬度,降水稀少,故A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海拔高约在1000-2000米之间,故B、C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
D。
(2)阿克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为:
C。
【点评】
(1)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2.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累风骤雨
D. 阴转多云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B.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C.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D. 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B;
(2)C;
【点评】
(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3.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
(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
(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14.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