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必背古诗.docx
《小学二年级上必背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必背古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上必背古诗
二年级上学期(13首)
1《采莲曲》
2《游子吟》
3《题诗后》
4《赋新月》
5《风》
6《田家》
7《农家》
8《瀑布》
9《菊花》
10《梅花》
11《宿新市徐公店》
12《江上渔者》
13《咏白露》
二年级下学期(13首)
1《推窗》
2《村居》
3《虞美人》
4《天净沙、秋思》
5《鱼我所欲也》
6《学不可以已》
7《岳阳楼记》
8《爱莲说》
9《为学》
10《易水送别》
11《官仓鼠》
12《题西施石》
13《题都城南庄》
二年级上学期(13首)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主要写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
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
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
这里写采莲少女的衣着容貌,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后两句写动景,由于荷叶和罗裙、荷花和人面融为一体,所以采莲姑娘稍微一动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在荷塘中采莲。
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
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藕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
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
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
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
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
”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
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
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
“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
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
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我们有人有活动。
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习见、颇具情趣的细节: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
“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
“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
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
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
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
”
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赋新月【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作者简介]
缪氏子,意思是一个姓缪的孩子,唐朝开元(713-741)时人.据说,他从小聪慧能文,7岁就以神童召试,作了上面的这首诗,很得唐玄宗的赞赏.生平不详.
[注释]
赋新月:
描写,歌咏新月.赋,铺写,歌咏.新月,阴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
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碧宵:
蓝天.
蛾眉:
原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这里指新月,月亮弯如蛾眉.
三五团圆:
指阴历十五晚上最圆的月亮.
[诗意]
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诗的意思是说,别看我现在年纪小,长大了可要做光照天下的大事业.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月,能看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扬扬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
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田家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竹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农家【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瀑布【唐】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
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凌寒独自开。
(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为有暗香来。
(香幽)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咏白鹭【宋】陈普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白鹭〖唐〗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二年级下学期(13首)
推窗 【清】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前两句:
一夜风雨交加,不敢开窗,作者无奈闷在屋里,渴望呼吸新鲜空气。
于是第二天早晨经过了一整夜的狂风暴雨后,风雨平息,作者迫不及待的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后两句:
把山拟人化,山儿善解人意,好似知道“我”渴望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心情,于是一开窗,便扑面而来。
从侧面烘托了作者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学不可以已》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
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殆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官仓鼠【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题西施石【唐】王轩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劝学》
原文:
君子曰[1]:
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4],輮以为轮[5],其曲中规[6]。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7]。
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
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知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跂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
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
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
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八跪而二螯[3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
[1]君子:
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2]学不可以已:
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
已:
停止。
[3]青:
靛青,一种染料。
取:
提取。
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
于:
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
蓝:
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4]中绳:
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
中:
符合。
绳:
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5]輮以为轮:
把它弯曲成车轮。
輮:
使直的东西弯曲。
为:
成为。
[6]其曲中规:
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
规:
圆规。
[7]有:
又。
槁:
枯干。
曝:
晒。
挺:
直。
然:
这样。
[8]受绳:
用墨线量过。
[9]金:
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
就:
靠近,这里指磨。
砺:
磨刀石。
利:
锋利。
[10]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
参:
同“三”,再三,多次。
省:
反省,检查。
乎:
于。
[11]知:
同“智”。
知明:
明白道理的意思。
[12]吾尝终日而思: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
尝:
曾经。
[13]须臾:
片刻。
[14]跂而望:
踮起脚尖来望。
[15]见者远:
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
[16]加疾:
加强。
疾:
这里指声音激扬。
[17]彰:
清楚明白。
[18]假:
凭借,利用。
舆:
车。
[19]利足:
脚走得快。
[20]致:
达到。
[21]舟:
船。
楫:
桨。
[22]能水:
会游泳。
[23]绝:
横渡。
[24]生:
同“性”,指人的禀性、能力。
[25]善假于物:
善于利用外物。
这里指善于学习。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
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
焉:
(在)这里。
[27]神明:
精神和智慧。
圣心:
圣人的思想。
备:
具备。
[28]跬步:
半步。
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
[29]骐骥:
骏马。
[30]驽马:
劣马。
十驾:
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
功:
成功,效果。
不舍:
不止。
[31]锲:
用力刻。
舍:
停止。
[32]镂:
雕刻。
[33]跪:
足。
螯:
第一对足,形如钳。
[34]蟮:
黄蟮。
躁:
浮躁不安。
译文: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