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268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口升学高教版语文总复习二古文相关复习题.docx

总复习二:

古文

(2)

考点说明:

新考纲调整后,古文内容共包括9篇,在命题上,集中在文学常识填空、判断,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的异同辨析和重点语句翻译上。

2017年考题中,出现了一个考察文章中心论点的题型。

分值是8-10分。

命题内容大多集中在课后题上。

一、《师说》(2016)

1、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推他为之首。

2、《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

3、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

4、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用来……的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不一定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

无论 

(5)吾从而师之   古义:

两个词。

跟随、而且 

(6)今之众人  古义:

一般人 

(7)小学而大遗   古义:

小的方面学习

5、一词多义

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7、重点语句翻译

(1)师不必贤于弟子。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不拘于时。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二、《过秦论》

1、贾谊,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有《》。

2、过秦,。

过,这里作动词用。

3、《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

4、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1、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 

2、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像用包布)(像用口袋)

4、内立法度(对内)    

5.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B.名词作动词 

1、过秦论(指出过失)     

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打) 

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5、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6、序八州而朝同列  (引,招致)  

C.动词作名词 

1、追亡逐北   (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E.形容词作名词 

1、自以为关中之固  (险固的地方) 

2、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F.使动用法 

1、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2、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3、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4、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6、会盟而谋弱秦       使……弱  

7、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 

8、以愚黔首          使……愚蠢 

5、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比喻轻而易举)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继承)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来,招纳)  

相与为一(一体)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铜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像回声那样应和)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复、怨恨)

6、成语

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金城千里  万世之业  瓮牖绳枢 斩木揭竿 云集响应 

赢粮景从  深谋远虑  同年而语

7、重点语句翻译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