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1657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docx

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铁路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5年9月

质量管理制度

一图纸管理和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管理

1)保管

图纸原件统一由工程管理部安排专人登记、保管,工程管理部门按图纸分类进行统一登记,进行分类管理。

2)最新版的管理

图纸更改后,工程管理部图纸管理责任人应负责将旧图换出,并对旧图作出处理,若要保留的,加盖作废章,单独保存。

3)项目经理部所有管理人员都对图纸负有保密职责,不能泄露图纸内容,更不能将图纸复印给本项目以外的人。

4)使用和发放、回收

(1)本项目经理部只能使用由业主单位审核并加盖施工图审批专用章的图纸作为施工作业的依据。

(2)工程管理部负责图纸发放和回收,填写《图纸发放/回收/作废登记表》,对于废旧图纸应加盖作废章,单独保管。

(3)工程管理部发放的图纸应有发放人签名及发放日期,图纸在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存,杜绝丢失和严重损坏,最后交回到工程管理部。

2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会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

施工图纸会审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设计图纸,以便准确地完成施工任务。

1)图纸会审的组织工作

(1)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协助。

由施工单位提出会审时间要求,并与建设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2)施工单位图纸会审时由项目总工召集,工程管理部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图纸会审应填写会审记录,编入技术资料归档。

2)图纸会审工作

(1)会审前对所有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熟悉,并经内部会审,各专业提出的问题要集中、明确,做到有准备地进行会审。

(2)图纸会审时由各专业指定专人发言,提出施工疑难问题的处理意见及图纸差错的修改方法。

(3)会审过程中对会审决定的问题,指定技术人员一一做好记录并填写好图纸会审记录。

有变更设计的要做好详细的会商记录。

(4)会审中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处理意见明确,方案可行,对涉及经济问题的要同时办好经济洽商。

(5)图纸会审中各专业交叉出现的问题,由土建为总协调,共同确定处理意见。

二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1项目经理部、作业队各主管工程师应高度重视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根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指南)、标准和有关规定,对施工图进行现场核对和确认,提高施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符合性,发现施工图与现场实际、地质等情况不符时,必须及时向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书面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因施工图明显差错、施工图与现场实际不符,工程管理部未向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报告,或未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纠正、完善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相关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对施工图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相符的地方,主管工程师应积极与设计人员联系,取得认同后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否则应维持原设计内容并遵照原图施工。

4在工程施工期间,通过地质的揭示等原因经常产生与现场实际不符的设计,应按照业主明文规定的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制度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

1)为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加强安全质量技术管理,防止安全质量事故,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煤运通道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和铁路部门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相应的技术、监控、应急措施等内容,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3)专项施工方案是进行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性文件,一经审核批准必须严格落实执行,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4)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应报监理单位,必要时报建设单位进行审批。

5)编制重大危险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后,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并修改完善,经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6)专项施工方案在执行完毕后进行归档保存。

2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

1)总则

(1)为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水平,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流程,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增强作业指导书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特制定本制度。

(2)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施工人员进行作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编制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所要进行作业的基本情况,明确作业的深度,掌握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步骤、质量标准、安全措施、节约措施等,从而提供技术、质量、组织和安全保证。

(3)作业指导书按施工图纸、工艺标准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可按专业、工艺、设备编写通用作业指导书。

(4)作业指导书由专业技术员、技术负责人或专业工程师在施工前编写。

(5)作业指导书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批准才能执行。

(6)作业指导书必须在施工前结束审批程序。

(7)技术人员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监督指导施工,发现差异、遗漏情况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完善,为施工总结提供详细资料。

2)主要内容及施工程序

(1)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

(2)已批准的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及设备出厂的技术文件。

(3)已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4)合同规定采用的规程规范等。

(5)工程施工设备和现场条件。

(6)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专题报告等可作为参考资料。

(7)所有依据的文件必须是体系内的有效文件。

(8)依据中要注明依据文件的名称、文号或编码等。

(9)工艺流程、作业方案、操作方法、检验方案。

(10)安全、质量指标及主要质量控制点验评级别。

(11)主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环保措施、组织措施、原材料节约措施等。

3)审批执行

一般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经项目总工批准后即可,执行特殊性的作业指导书需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

四施工质量交底制度

为了使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认真按照图纸施工,执行国家和省、地方法律法规,验收规范及公司企业标准,避免差错和失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质量交底,未进行施工质量交底的工程不得开工。

2施工质量交底的依据

1)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湘赣指挥部加盖施工图纸审批专用章的设计图纸。

 

2)有关技术文件包括设计单位发出的设计变更单、工程变更会议记录等。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作业指导书及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图纸和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执行的标准、规程及工法。

3施工质量交底按以下三级进行:

1)项目经理部质量总监对项目经理部及工区主要管理和质检人员进行交底。

 

2)工区质量负责人对作业队管理和质检人员进行交底。

3)作业队质量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4施工质量交底要求

1)交底内容应履行内部审核程序,交底要详细全面,使具体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清楚自己负责的施工项目所涉及的质量要求。

2)进行施工质量交底时,主动邀请监理单位代表参加。

3)施工质量交底必须有书面签字记录,并附必要的图表、施工规范和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如具体允许偏差等)。

施工质量交底书面签字记录必须按编号在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部存档。

 

4)在施工质量交底和施工过程中发现需要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澄清的问题时,必须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报建设单位。

五工程测量和监控制度

1工程测量

1)交接桩

(1)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院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资料与实际点位,各方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施工单位接桩后,必须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对桩点进行保护,复测情况及保护措施报告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在接桩后规定时间内上报给建设单位审定。

(2)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按建设单位要求移交相当数量的控制点,测量合格后,进行验收。

(3)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密测点和放样测量前,必须坚持“先复核后利用”的原则。

2)多层次管理

(1)项目经理部测量队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度,所承包工程的控制测量均须经上级部门精测队复核。

(2)对工程的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及其它测量工作均须进行监理单位见证或复核,复核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地提出复核成果报告;复核结果若超过限差要求,应进行重测,重测结果与复核结果相比若仍然超限,则申请由第三方测量单位重新复核;若第三方测量单位重新复核后仍判断为项目经理部测量队的测量成果不合格,一切责任由项目经理部测量队承担。

(3)测量限差:

施工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测量限差、基础放线尺寸定位限差、施工放线限差、轴线竖向投测/标高竖向传递限差要满足现行标准之规定;对有特殊要求(设计图纸都有明确的限差要求)的工程项目,其测量限差除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外,要满足图纸要求,二者有冲突者,以精度高的为准。

2监控量测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

为了加强在公司范围所属项目、工程公司工程测量管理,搞好工程测量,提高工程测量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在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上执行如下制度:

1)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负责对所承建工程的测量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施工项目的测量工作。

3)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与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数据,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编制可行性施工测量、监控量测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监理总工程师审批。

4)按照工程部工作计划展开测量工作,工作认真严谨,对测量计算、放样结果负责。

5)负责对测量、监控量测仪器的定期检查鉴定和建议维修和购置,建立人员资质和建立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校验台帐。

6)负责组织本项目经理部的交接桩、复测和线路控制测量。

7)负责测量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8)参与项目经理部组织的质量检查、工程事故处理等技术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

9)负责检查各作业队的测量人员上岗、设备配备、技术资料的管理等工作。

10)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11)负责竣工测量和参加竣工交接工作。

12)发现测量事故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并提出处置意见,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处置。

六原材料、半成品质量管理制度

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

1)工区物资设部和作业队材料室要严格按照项目部《物资管理办法》,加强现场物资的保管,做到物资堆码正确,摆放整齐,遮垫合理,由实验人员进行标识清晰。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由项目经理部物资设备部和中心试验室负责,严格检验制度,严把原材料、设备和构配件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物资流入施工现场。

原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时,物资人员和试验人员应请现场监理人员,根据采购合同,进货凭证,对采购材料、设备及构配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外观质量以及产品标牌、包装状况等进行验证、验质、点数、检尺、称重,清点合格证及随货的质量证明材料和附件。

项目经理部所属各单位要在自检合格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进场材料报验单,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予以审核并签认。

经检验与试验合格的材料设备及构配件按规定将有关产品合格证、说明书、技术图纸等资料建档保管。

检验和试验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进行。

并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检验合格后标识入库或投入生产,不合格材料立即清退出场,工地现场不允许设立待检库。

2)物资储存管理:

包括物资的验收、入库、保管和出库等工作。

(1)验收是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前提,送达到工地的各种物资由项目物资设备部及时按照《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进行验证,严把原材料和构配件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物资流入施工现场。

需要在工地现场抽检的钢材(钢筋)、水泥、砂石料、构配件等物资由项目物资设备部及时通知并配合试验室做好产品取样,经试验室检测后按时将检测结果交项目物资设备部登记。

进场物资验收,要按照相关标准,利用准确的计量器具,进行物资外观质量验收和数量验收,根据验收情况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如有数量及质量异议,应及时做出差异验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前来解决。

项目物资设备部负责收集各种随货同行附件(包括质保书、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等),并编号登记,做好随行文件记录,原件送交中心试验室负责人签收,项目物资设备部要留复印件备查,以便实现追溯性。

初验合格的物资由作业队保管员组织人力卸货入库,并如实填写《收料单》,经项目部物资人员签认证实后作为供货厂商月底结算付款的凭据。

(2)严把物资质量关。

对不合格物资坚决禁止入库。

对验收合格的物资进入库房或料场,要妥善堆码,摆放整齐,同时各级保管员要及时进行登记,做好标识和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项目经理部物资人员及时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坚持做到入库物资数量准确,质量良好,技术证明齐全。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危险品等物资的标识,防止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产品误用、混用,确保在必要时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3)入库物资的保管保养。

根据库存物资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形状、包装状况等特点,整齐合理的堆码、存放,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等级、批次的物资要分开存放,单位面积堆码数量要考虑变化等情况,做到及时覆盖、经常通风。

做到及时盘点,核对账、卡、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季节防风、防冻、防高温等工作,防止变质、锈蚀、发霉、失效物资的产生。

设备及构配件维修中产生的废油、废水、废弃物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根据本地气候及运输条件、状况,各钢筋加工车间需设立存放钢材的料棚,至少保有15天工程用量。

(4)库存物资及构配件的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做好原始记录。

现场用料要严格按计划控制进货量,尤其是工程后期要详细核定剩余工程的材料用量,按核定的用量进料,以防止工程竣工后造成积压和浪费。

对工程收尾退库,转移工地时要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工完料尽、帐明、场地净。

(5)拌和站储存仓采用双锁控制,试验室与拌和站管理人员各用一把锁,经试验人员检测合格后的水泥、粉煤灰才允许泵入料仓,试验室与拌和站管理人员两人均在现场经确认后才能打开锁,确保合格的原材料投入施工现场,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2成品和半成品保护

1)成品、半成品保护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分部工程完成时间是不同的,对已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如果不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就有可能引起损伤或外观污染,影响质量,甚至成为永久性的缺陷。

将会增加修复工作,带来工、料浪费、工期拖延及经济损失。

因此,搞好成品、半成品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全面实现投标承诺、按期竣工的重要环节。

2)成品、半成品保护范围

(1)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

(2)作业队已完成工程验收的成品。

(3)已安装但未最终交付的设备。

3)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的内容:

(1)明确列出各工点应进行保护的成品、半成品清单。

(2)制订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措施、办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和赔偿规定。

(3)形成成品、半成品保护机制,工序交接班时成品保护人员应同双方共同对成品(半成品)状态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质量管理部门依据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保护措施的落实。

4)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日常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主管施工工作的主要领导要认真解决有关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所需的人员、材料等问题,使成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进行成品、半成品保护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

(3)项目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措施、办法。

(4)项目质量管理部实行岗前教育,教育本单位职工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施工时要珍惜已完和部分完工的工程项目,增强本单位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

(5)操作者(或班组)有责任对上道工序和本道工序成品进行保护,每个作业班组都要有一名兼职的成品保护人员。

(6)安排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主要施工流程、工序工艺进行审核,必要时下达作业指导书,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防止或避免成品、半成品因施工方法不当而造成损坏。

(7)重点部位要设置专人进行看护,防止心怀不满者的蓄意破坏,防止盗窃,防止意识不健全者乱涂、乱画、大小便等行为。

(8)成品、半成品保护责任制:

根据成品、半成品保护的日常管理制度,实行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工作的成效以不出现问题为标准。

一旦出现成品、半成品保护不力的问题,尤其是出现工程的外观无法恢复原貌的损害,除当事人应承担的主要责任外,涉及到的相关责任人将一一受到处罚,处罚以经济惩罚为主,处罚程度将由项目质量管理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

七试验室、拌和站管理制度

1试验室管理:

1)试验室建立主任负责制,各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试验室坚持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数据提供准确及时,独立行使技术职能,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干扰。

3)试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不得在室内从事与试验无关的事,非操作人员不得在内逗留。

4)试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两人以上操作,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

5)试验室应保管好设备、仪器,做好防火、防盗和防蛀工作。

6)试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事故处理知识。

7)进行加热、易燃、易爆以及机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

8)试验结束和下班前,要认真进行清扫、擦拭和安全检查。

2、拌和站管理:

拌和站应配备满足要求的技术人员,试运行后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1)拌和站日常管理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人员职责范围和权限,工作应尽职尽责,实行分工合作。

(2)认真执行拌和站制定的责任标准及考勤办法,严格请销假程序和制度。

(3)拌和站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坚持每天清扫现场卫生;禁止乱扔、乱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禁止长时间停放与施工无关的车辆。

(4)拌和站各个功能区布置合理,施工通道应时刻保持畅通。

各种原材料标识、配合比标识应由试验人员进行标识清晰。

(5)拌和站设备应经常进行保养维护,施工机具、设备、车辆在生产过程中应调度有序,在不施工时应摆放整齐。

非经请求同意,所有工装设备车辆不允许外出、外借。

(6)制定施工生产及设备保养等各种计划,月末进行总结。

(7)应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管理台帐。

2)设备工装管理

(1)按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混凝土拌和站配置、安装和联机调试,并加设必要的安全、环保、防雨、保温等设施。

(2)拌和站所有工装设备均应建立设备台帐,对相关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并张贴于显要位置。

(3)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认真实施。

对工装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记录。

(4)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作业证书,了解设备性能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5)工装设备在使用前应对机械工况性能进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视是否正常工作,机械运转中不能进行维修、保养、润滑、紧固等作业;在使用后对机械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彻底清洗机械及现场。

(6)拌和站试验仪器的配置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测需要,试验仪器状态正常,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7)对需要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定,并进行状态标识。

3)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管理

(1)拌和站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计量电子秤必须根据有关计量规定,合理编排周期检定计划,及时检定。

(2)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由拌和站试验人员负责制定,并按计划提前半个月联系,防止超期使用,检定证书统一管理。

(3)拌和站电子秤等需要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按检定周期每一年由地方技术监督局进行检定;对需自校仪器设备应根据规定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自校,用于自校的计量器具要溯源到国家标准;检定合格后应张贴有效标识。

(4)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损坏,修复后必须重新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5)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贴停用标识,并禁止使用。

(6)为保证拌和站计量精度,拌和站应购置砝码,每半月或对精度有怀疑时对电子秤进行自校准,同时做好自校记录。

4)混凝土生产、运输和调度管理

(1)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调度由拌和站调度室统一负责管理。

混凝土的生产调度应集中统一,一切与生产相关的操作、指令都要通过生产调度指挥系统逐级下达,情况紧急或必要时,有权调度相关人力、物力,以确保操作平稳,生产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2)拌和站每月应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混凝土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原材料购置计划;提前做好材料准备和人员准备。

(3)混凝土生产前应确定材料数量和检验状态,确定设备工装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并确保计量精度合格;搅拌机配料顺序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4)调度必须熟悉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时追踪了解和掌握所发出车辆的动态,保证混凝土供给不间断;生产调度对生产实行全面管理,坚持二十四小时倒班,每班一人。

(5)对混凝土生产及原材料消耗情况应做到及时统计,做好混凝土施工台帐;定时对混凝土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总结提高。

5)混凝土质量管理

(1)拌和站原材料使用必须是合格供应方的材料,且必须经试验室检验合格、监理签认后方能使用。

(2)拌和站搅拌机状态良好,计量系统经法定单位检定精度合格方能进行混凝土生产。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根据理论配合比和现场检测的原材料含水量准确换算,并经试验人员、监理共同签字生效后方能使用;由试验人员输进搅拌机电脑并锁定。

(4)混凝土搅拌时,应合理确定单盘混凝土方量,确保原材料投料顺序,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

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混凝土品种,必须清洗搅拌机,更换施工配合比,方可进行另一种混凝土搅拌。

(5)混凝土搅拌好后由试验人员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温度等指标并做好记录,确定合格后方能运往施工现场。

禁止往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

(6)专业机修人员须定期对混凝土搅拌机检修、维护、保养,拌和站应配合试验人员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检定。

八工程试验检测和试验制度

1抽样与样品管理:

1)抽样

取样人员负责工地的样品抽样工作。

抽样工作至少两人进行,抽样人员应遵守抽样纪律,严格按照抽样频率和有关规程、标准取样。

抽样完毕,抽样人员应认真填写抽样单。

2)样品接收

取样员将样品及时送达试验室,试验员认真检查样品状况,并清点样品,确认无误后,由取样员填写样品台帐,试验员校核无误后,双方在样品台帐上签字。

3)样品识别与存放

样品应具唯一性编号,并分类存放,做到帐物一致,对要求在特定环境下储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4)样品的处置

检毕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报验期,留样期一般不超过90天,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

2试验记录与报告管理:

1)检测原始记录是出具检测报告的依据,记录中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计量单位的使用均须符合有关要求。

2)原始记录须唯一性编号。

所用的原始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和模式填写,书写应使用黑色墨水笔填写,字迹要清晰。

原始记录编号不得断档、不许撕毁。

3)原始记录有错误需要更改时,一律采用“杠改”,在旁边填上正确的内容。

4)在硬盘上的原始记录要打印一份用书面形式保存,并有书面签字。

5)原始记录实行二级审核签字,即检验人员自查并在原始记录上签字,校核人员检查无误后签字。

在审核时,如发现原始记录不符要求或有误,则应退还检验人员进行更正或要求重测。

6)检验人员对其出具的数据负责,校核和审核人员对数据在运算传递过程中的非原始性数据负责。

7)技术负责人应每月对原始记录进行一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必要时进行纠正。

8)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保存期工程竣工后不少于三年。

9)检验报告的编制

试验员根据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报告,经审核员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