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102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docx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王半仙算卦

民间故事:

王半仙算卦

  民间故事:

王半仙算卦

  话说清朝光绪年间,河南府陕州城南关,来了一位算卦先生。

这位先生五十多岁,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能透过胸脯把人心看透;两片嘴唇薄扇扇的,能把死人说活。

他在临街一家中药铺前摆个地摊,挂了个“小孔明今日再生,王半仙占卜问卦”的招牌,就开张营业了。

  不知他卦算得怎么样,可是吹得太玄乎了。

什么能算你前三十年父母遭遇,后三十年子女前程,左邻右舍有何来往,五亲六友怀啥心病,何日出门要遭难,何日何事准办成。

更玄乎的是不用花钱买药,他自能求通神灵,给你消灾除病。

  算卦的王半仙这么一宣扬,他身后中药铺的李掌柜就坐不住了。

  因为这李掌柜多年来卖假药坑骗人,天长日久,失去信用,所以近来这药铺生意萧条,快要倒闭了。

李掌柜正熬煎得要命,见门前王半仙摆摊算卦,宣扬什么不用花钱买药,就能消灾治病,早就火了。

  哼!

要是不花钱买药就能消灾洽病,那开药铺的不是得喝西北风吗?

不行,乘你初来乍到,立脚未稳,定要生法将你撵走。

可怎么撵呢,总得找个借口吧。

李掌柜阴汉着脸翻肠倒肚好半天,才想出了一个计谋。

于是他支撑着肥胖的身躯,慢腾腾挪到王半仙跟前,深施一礼道:

  “王先生,生意兴隆啊!

  王半仙一见是药铺的掌柜,心中一愣:

怪!

你开药铺我算卦,井水不犯河水,你拜我于啥?

必是不怀好意,我得提防点儿。

他也连忙回揖一拜,说:

  “哪里哪里,今日初来贵地,不曾开张问卦。

常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借贵店门前一块宝地,立足糊口,还望掌柜的多多相助。

  李掌柜说:

“好说好说……只是,不知你这卦算得可灵?

  “嗨!

若问我这卦嘛,虽比不得姜太公,却不亚于诸葛孔明,天上地下,无所不包,有问必答,百算百准。

若是不准请你砸我这摊子好啦!

  “好!

”李掌柜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插言道:

“你既然有这么大神通,我倒要算一卦试试灵不灵。

若灵,任你在陕州城摆下去,若不灵,砸摊子的话可是你说的。

  王半仙暗暗叫苦,哎哟!

中圈套了。

可表面上不动神色地回答:

  “行,但不知你算何卦?

  李掌柜说:

“你可算得我今天有几个顾主?

  王半仙一愣:

你有几个顾上我咋知道,这哪是问卦,简直是存心要我的好看,出我的洋相。

可这该怎么回答呢?

嗯!

看他神情,必定是生意不顺,买卖萧条,才想把一切妨碍他的人赶走。

可生意不顺又会来几个顾主呢?

他算不出,头上急得直冒汗,为了不露出破绽,王半仙胡乱回答:

  “我算你今日有一个顾主……”

  李掌柜问:

“什么时辰来买药?

  王半仙又一愣,不过这次回答得很快:

“午时三刻。

  李掌柜问:

“买几个钱的药?

  王半仙回答:

“两个铜钱的。

  李掌柜说:

“好!

一个顾主,两个铜钱,午时三刻。

有一点儿不对,可别怪我不客气。

  看了李掌柜进了药店,专等午时三刻,王半仙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都说在陕州城能做好生意,却不料今日真晦气,要是头一卦算不准,王半仙牌子一倒,这碗饭看来就难扒拉到嘴了。

  王半仙正着急时,人群里匆匆忙忙又挤过来一个老汉,喘着气在算卦摊前立住,忙不迭地说:

  “哎!

算卦先生。

你赶紧算算我的驴丢到哪儿啦?

驴身上还备着我刚花七贯钱买的鞍子呢,都不见影了。

好先生,你赶紧算算驴在哪儿,让我去寻。

  王半仙一听,气不打一处来。

嗨!

闯荡了大半辈子,还没遇见今天这号问卦的。

你若问后世能生儿男几女,我就说若积德行善,必有五男二女,不等你生下来,我就不在世上了,只要钱到手,哪管灵不灵。

类似这号卦越多越不嫌多。

咳!

你让我算算驴丢哪儿啦,要能算出我早就拾了卖钱,何必摆这个卦摊呢!

药铺那个顾主正让我急得走头无路,又来了个你!

  王半仙紧锁双眉,正在犯愁,忽地眼睛一亮。

骨碌碌几下,眨了几眨,点子来了,忙说:

  “哦,驴丢了。

这个驴……”他闭眼,装着沉思的样子。

  老汉忙问:

“能找着不能?

  “能倒是能,只不过要想找着驴嘛,你就得……吃药。

  老汉一听,嘿嘿!

怪了,从没听说过驴丢了,不用找,一吃药,就有了。

这算卦的可真奇怪。

不管他,只要驴能找着,吃药就吃药。

老汉拔腿要走,王半仙急忙拦住:

  “记住,只有买背后这家的药,才能生效。

  老汉说:

“好,我就去买这家的。

”说着又要抬腿。

  “别忙。

  “怎么?

  “买药得在午时三刻才行,错过机会,驴就不会有了。

  “那好,我午时三刻准时去。

  “还有,只有买两个铜板的药,钱多一点儿少一点儿都不行。

  “中中中,我就买两个铜板的。

  到了午时三刻,老汉准时进了药铺,恭恭敬敬递上两个铜板要买药。

  李掌柜气得吹胡子瞪眼,暗里直骂老汉是个丧门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多不买少不买,恰恰只递两个铜板,真活见鬼!

他压住火没好气地问:

  “买啥药?

  老汉愣住了,王半仙并没交代让买啥药,于是就回答:

  “不管啥药,你抓点儿就行。

  李掌柜一听暗想:

好哇!

你坏了我的计谋,我也不让你舒服。

他摊开一大张纸,把胡椒、黄连、巴豆霜这几味专管拉肚子的苦药称了几盘,包了一大包,绳子扎好,递给老汉。

老汉掂掂药包分量,心想不知驴能找到找不到,今天这药可真便宜,两个铜钱就买这么一大包。

  回到家,老汉就让老婆赶紧熬药。

老太婆不相信药了喝就会找到驴子,迟疑着不想熬,气得老汉踢了她几脚,才吓得她把药包提到灶房。

打开一看,天哪!

净是黄连、胡椒、巴豆霜一类。

想不熬吧,怕挨打;熬吧,这药喝下去人怎么受得了。

作难了半晌,听老汉在堂屋催得紧,只得不言声往锅里倒了一半,另一半包着藏了起来。

就这一半熬好药汁摆出来,黑乎乎的也有一瓦盆,老婆端到堂屋让老汉喝。

  没病喝药,真不是味,何况满满一瓦盆,但为了寻到驴,老汉也顾不得许多了,闭着气一家伙把药汁灌到肚里。

刚漱口清水,点火抽烟,只听肚里沽噜噜一阵响,老汉掂着裤子就往茅房跑,还没有蹲下,就拉开了。

直拉得老汉上气不接下气,直不起腰来,他气狠狠地骂道:

  “拉!

拉!

我叫你拉,拉不死我明天拢你算帐!

”越骂声越大,左邻右舍都听了。

  且说老汉的驴跑到野地,让他的邻居胡三拾了。

这胡三一向贪财图利,不想还驴,牵回家想窝藏一夜,第二天拉到外地卖了。

谁知一进院门,驴就认出不是主人的家,撅着屁股不肯走了。

于是胡三就抓住笼头拚命拉,可人劲儿投有驴劲儿大,拉了半天还是不动窝,累得胡三擦擦汗还要拉,只听墙那边老汉在骂:

  “拉!

拉!

我叫你拉,拉不死明天找你算帐!

  胡三一听,坏啦,急忙一松手,驴就往外跑,背上的鞍子让院内的枣树杈挂住了。

驴一使劲,挣断肚带,光着背跑回主人家了。

  墙这边老汉正在茅房里拉得半死不活,忽听老婆在院里喊:

“哎呀!

驴回来啦!

  他也顾不得拉了,急忙跑到当院抱着驴头直喊:

“哎呀!

真是神仙啊!

药一喝驴就有啦。

  老婆慌着喊:

“背上的鞍咋不见啦!

  那么贵的鞍子丢了,老汉也感到心疼。

心疼也没办法,好在驴有啦,算了吧。

  夜里掌灯睡觉时,老婆见老汉面黄饥瘦、身体虚弱的样子,心疼地说:

“你呀,要不是我,今儿个非把你位垮不可。

  老汉不解地问:

“咋啦?

  “那都是些啥子药哟!

老头子,我真怕把你拉倒爬不起来,悄悄留下一半就没敢熬。

  “嘿,你这死老婆子!

”老汉气得一个劲拍着大腿,直想挥拳打她。

他撅着胡子骂:

“怪不得驴能回来,背上鞍子回不来,原来你那一半药没给我熬呀!

虬髯客:

其实我爱的是主旋律

  

  作者/钱塘秋夜

  

  大名鼎鼎的红拂女其实根本不叫红拂,红色拂尘不过是她在司空杨素家当姬妾时捧着的东西而已。

这位美女本姓张,在家排行老大,俗称张一妹。

张一妹慧眼识英雄,一眼看中了当时还是白衣书生的潜力股李靖,俩人就私奔了。

  

  他们害怕遭到杨素的追捕,就从长安一路骑着马逃往太原,准备投奔李靖在太原的熟人。

还有几天就要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发现身后并没有什么追兵,这才放心大胆地找了个旅店住下。

李靖在门外刷着马,屋子里炖着肉,张一妹站在床前梳头,头发一直垂到地上——好一幅岁月静好的温馨画面。

  

  忽然,有人打破了这幅美好的画面——一个中等体格、一脸红色大胡子的人,骑着一匹劣等毛驴,不请自来。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虬髯客”。

他把随身携带的口袋扔到肉锅旁边,抓了个枕头,竟然就这样斜着身子卧在床上,看张一妹梳头。

  

  一个男子这样明目张胆地调戏自己的情人,李靖自然大怒。

但他也是胸中有丘壑的人,于是按兵不动,仍然刷着马。

张一妹不愧是女中豪杰,有眼力,也有魄力。

她看了看李靖的脸色——估计已经气红了,便一只手抓着头发,另一只手做了个少安毋躁的手势。

  

  她迅速把头发梳好,向虬髯客行礼,问对方的姓名。

虬髯客仍然卧在床上,说自己姓张,人称张三郎。

张一妹很高兴,说自己也姓张,相比之下,自己该是妹妹了,说着便低头施礼。

虬髯客也很高兴,说今天真是很幸运,竟然遇到了一妹。

张一妹喊李靖进屋,让他来拜见三哥。

李靖立刻照做了。

  

  后人总说虬髯客爱上了红拂女,两人和李靖之间是悲摧的三角恋,后来虬髯客为情所困,只好远走他乡。

当真如此吗?

起码从故事的开头,张三郎和张一妹的初见,并没出现“爱情的火花”。

反而是张一妹圆滑老道的处世,张三郎放浪不羁的为人,和李靖谨慎隐忍的性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认亲”之后,三人就算是“一家人”了。

围着锅坐下,张三郎很没有客人的样子,径直问:

锅里炖的是什么肉?

李靖回答:

羊肉,已经熟了。

张三郎摆出一副主人的神态,说:

我饿死了。

李靖真能隐忍,也不生气,真的出门买了几个烧饼回来。

张三郎抽出匕首,把肉切碎,大家一起吃肉夹馍。

烧饼吃完了,还剩了一些肉,张三郎居然也没问问主人,就直接都吃掉了。

其反客为主的作风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吃完饭,大家开始聊天。

张三郎自然要问自己“妹子”是怎么跟李靖这个没前途的潦倒书生混到一起的。

李靖估计还是有些不自在,也微微带着讽刺回答:

别人问,我都没说。

既然“大舅子”你问了,我当然要老老实实交代。

  

  红拂夜奔的故事交代完了,张三郎顺势关心起“妹子”的前途问题。

李靖估计破罐子破摔了,也毫不隐瞒:

我们要到太原去避避风头。

张三郎终于不再问了,因为他还有事,暂时去不了太原。

话题一转,就问李靖有没有酒。

李靖出门买了酒回来,两人开始喝酒。

  

  喝了一会儿,张三郎得意地从那个袋子里掏出了下酒菜——居然是一个人头和一副心肝!

他把那个人头放回袋子,把心肝切了切,请李靖吃。

李靖的酒估计被吓醒了,但他也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遇到的这个人并不是觊觎自己情人的登徒子,而是一个奇男子。

何况李靖本身也是个仗义豪情的大丈夫,因此他接受了邀请,吃了几块切好的人心肝。

  

  见李靖一步步上了套,张三郎才真正打开了话匣子:

这不是普通人的心肝,而是一个“天下负心者”的心肝,我用了十年时间来筹划报仇,今天终于完成了心愿!

  

  没等李靖表示出敬佩或仰慕,张三郎话锋一转,问道:

我看你仪表堂堂,也是个做大事的,你既然要去太原,有没有听说过太原有个牛人?

这就说到胸怀大志的白衣书生心坎上了。

李靖立即回答:

我见过一位,他也姓李,是太原守将的儿子,却是真正的大牛人,其他人不过是将相之才。

  

  张三郎点点头,说:

我也想见见这个人,你能否帮我引见一下?

  

  李靖这才知道来客绕这么大的圈子,到底想问什么。

张三郎神秘地笑了笑,解释说,有个活神仙说太原有帝王之气,所以我过来看看。

又和李靖约定,李靖到太原的第二日清晨,自己就在汾阳桥等他们,一起去见那个大牛人。

说完,骑上那头劣驴就走了,眨眼就走出去很远。

李靖和张一妹又惊又怕,不知道遇到的到底是谁,这次奇遇又到底是福是祸。

两人走了很久,不见那人有什么埋伏,这才放心:

看来这是个大丈夫,不会暗地里害人。

  

  到了太原,他们果然如期在汾阳桥见到了张三郎。

三人便一同去见李靖的那个朋友。

原来这个朋友就是刘文静,李世民的心腹。

刘文静素来敬重李靖,此刻见李靖敬重张三郎,便摆上酒席款待客人。

不久,李世民也亲自来了。

这时的李世民还不到20岁,他敞着外衣,没穿鞋子,就这样潇洒地走了进来。

  

  李世民不拘小节,神采奕奕,张三郎却沉默地坐在末席,“见之心死”。

  

  酒过数巡,张三郎站起来,招招手让李靖过来,告诉他,李世民是“真天子也”。

然而出了门,张三郎又不甘心了,说尽管自己有八九分的把握,李世民就是下一任天子,但还是要让道兄再确认一下。

他给了李靖十万钱,让他在长安附近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安排一妹住下,然后男人们再去做男人们该做的事。

  

  安置好了张一妹,李靖又和张三郎相约在太原的汾阳桥上见面。

这次,与张三郎一同出现的,。

还有他那位骑着瘦骡子的道兄。

三人一起去拜访刘文静。

刘文静已经听李靖说过,张三郎认为李世民是天下之主,自然非常高兴。

现在又来了一个道行高深的人要”复查”,他倒也不怕,便同意请李世民前来。

  

  李世民到来的时候,刘文静正和那道士下棋。

道士抬眼一见李世民的洒脱举止,就一脸惨白,丢下棋子说,“此局输矣,输矣”,竟然没下完棋就仓皇地走了。

  

  出了门,道士又对张三郎谆谆教诲: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你可以考虑去其他地方施展本领,但中国这块地方你是得不到了,以后也千万别再惦记了。

  

  那道士的预言能力应该非常高强,因此张三郎对他的话完全信服,以后真的没有在中国这块地方再折腾,也算间接承认了李世民才是真正的中国之主。

  

  随即,张三郎就要回长安,回自己的大本营去安排一些事情。

李靖也要回去看张一妹,两人便一路相伴。

快到长安时,张三郎忽然生了感慨,说李靖为了帮自己见李世民,抛下了新婚的妹子,自己想请俩人到自家赴宴,算是赔罪。

  

  到了约定的日子,李靖和张一妹一起到了张家。

那座宅子的外面只有一个小板门,进门之后却非常豪华,堪称壮丽,内宅的门边居然有三十多个奴婢伺候。

20个仆人领着他们到了东厅,里面的摆设异常珍奇,简直不像人间的东西。

梳洗过后,两人又更衣,仆人送上的新衣服也极其华美。

  

  很快,张三郎来了。

他还是一脸红色的大胡子,但衣饰华贵,“有龙虎之姿”。

他的妻子也出来拜见“妹子”和“妹婿”。

张一妹一见,才知道张三郎的妻子竟然美若天仙。

  

  张家显然非常有钱,连见惯了权臣杨素家奢靡生活的张一妹也不禁咋舌:

宴席上的杯盘摆设豪华得超过了王公贵族,连演奏歌舞的20个女子也美丽非凡,歌舞也雅致脱俗,仿佛是神仙般的享受。

这一顿饭,吃得李靖和张一妹如同在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张三郎到底是什么身份、有多高的地位、有什么目的。

  

  所幸,张三郎没有让他们忐忑太久。

吃完饭,张家人抬出20张台子,上面全都是账册和钥匙。

张三郎说这些都是张家财产的清单,现在,他想把自己的所有财产都赠送给李靖。

因为他本想在中国这个地方建功立业,但现在已经有了李世民,三五年内天下就会太平,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难道要和李世民争吗?

还不如转而资助李靖:

李靖这么有才华,将来一定会位极人臣,自己的“妹子”自然也就可以夫荣妻贵。

  

  感慨了一番李世民身边日后必然会出现的“虎啸风生,龙腾云萃”的君臣际会,张三郎到底还是心有不甘,接着嘱咐说,十几年后,如果东南方数千里外有什么大事发生,你们就知道,是我得志了。

  

  说完,他命令张家奴仆从此都要以李靖和张一妹为主人,然后就和妻子换上戎装,一起头也不回地策马而去。

  

  从此,李靖和张一妹就生活在张家豪宅中。

李靖用张三郎的家财资助李世民,加上自己从张三郎那里学来了一身本领(不知道张三郎是何时授课的,也许是在半路上,或者他留下了一本兵法秘笈),从而辅佐李世民成就了帝王基业。

  

  贞观年间,李靖被任命为仆射,应验了当初张三郎说自己会位极人臣的预言。

后来,东南方有人来报告,有十万海盗乘着千艘海盗船进入某古国,杀掉国王,自立为王,现在该古国已经是那海盗头子的领土了。

李靖就知道,张三郎成功了。

  

  这个故事的主角当然是虬髯客,他和红拂女没有那么多爱欲缠绵,所谓红拂夜奔不过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香艳引子。

  

  既然虬髯客本身就有貌若天仙、又夫唱妇随的妻子,怎么会看上杨素家的姬妾?

实际上,除了在开篇时引出李靖的怀才不遇和虬髯客的豪迈亮相,红拂女几乎没有戏份,基本只是个花瓶似的摆设。

  

  在虬髯客的故事里,没有红拂女的地位。

红拂女不过是李靖的陪衬,李靖也只是虬髯客邂逅李世民的跳板。

虬髯客两见李世民,以及之后的甘愿臣服,才是故事的核心。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末年的著名道士。

他动笔的时候,唐朝已经灭亡,中原已经陷入战乱数十年。

所以作者通篇都在津津乐道于一位真正的英明天子在三五年之内就会终结乱世,带给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是如此钟情于自己创作的这个神话,不惜自我医学专用,说李靖这位开国名将的兵法其实就是虬髯客传授的;而虬髯客这样一个义薄云天的性情中人,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豪侠,这样一个凭借十万海盗就在异国开创了自己王朝霸业的运筹帷幄的天才,却一见李世民就甘拜下风,从而把礼贤下士、胸怀天下、开创了一代盛世的李世民推到了神一样的高度,也把身陷战乱之苦的普通人呼唤雄主的心声表达得清晰而痛楚。

  

  《虬髯客传》,其实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主旋律大制作。

  

  道士写,虬髯客对李世民,一见拜服,再见退避,进而倾囊相赠,这也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所谓乱世豪杰争相逐鹿中原的微词:

既然天命在他,我为什么要再折腾呢?

不如助他,尽快给民众一个治世吧——面对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道士替普通民众吐露了最真实的心情。

  

  这出主旋律大剧到底带来了什么播出效应呢?

后人只关注那个三角恋了。

而在当时,那位隐居在青城山的道士,就是在这样一种“天下必将出现明主”“三五年内必定再现盛世”的意淫中,略显安慰地离世——全然忘记了自己的故乡长安(一说其寓居处州,即今浙江丽水)已经毁于战火,忘记了在这个颠沛流离的乱世中,奇男子没有出现,连奇女子也没有。

道士仍然存在,但唐朝早已灭亡,距离下一个盛世,还有整整一百年……  民间故事:

灵狐三块肉

  一、以肉换狐

  从前,章丘有个叫苏三好的屠户,以杀猪卖肉为主。

这苏三好有个毛病,就是贪酒,每次非喝得大醉才罢休。

  苏三好每次都把酒菜放在一个筐子里,再用一根绳子吊在房梁上,等喝酒的时候再放下来。

这是为防有老鼠偷吃他的酒菜。

  这天,苏三好从集市里回来,把筐子放下来,准备过过酒瘾。

可一看,筐里的下酒菜明显少了些。

苏三好就有些怀疑。

再喝那酒,便明显觉得味道不对,比以前淡了许多。

苏三好更怀疑了,这一定是有人喝了他的酒,又在酒里掺上了水。

可门窗关得好好的,谁能来偷喝酒呢?

  第二天,苏三好又去打酒。

苏三好家附近就有一个酒家,店主叫老海,苏三好喝的酒都是从老海那里打的。

时间长了,两个人也成了朋友,有时候还坐在一起喝一壶。

  苏三好打了一壶酒,自己喝了一口,是那个味道。

可放进筐里,晌午再回来一喝,那味道又全变了。

苏三好就纳闷,难道老鼠成精了?

  第三天,苏三好再去打酒就有了个主意。

他打了两壶酒,却在一壶酒里放上了禁药。

  中午回来,苏三好一进门就看到,一只鼻子有白点的狐狸正躺在他床上呼呼大睡。

苏三好心里不觉好笑,看来狐狸中也有好酒之徒。

虽是异类,苏三好却没动那只狐狸,只是拿出另一壶酒来,喝完后就在狐狸身旁睡了过去。

  等苏三好一觉醒来,床上的狐狸早就没了影儿,看来它醒来后就跑了。

此后,那只狐狸再也没来偷喝苏三好的酒,他的酒又喝着有味了。

  几天后,苏三好赶完了集,挑着担子回来,在路上碰到个猎人。

猎人骑在马上,与苏三好擦肩而过。

苏三好看到在猎人的马屁股上挂着一只鼻子上有白点的狐狸,狐狸身上受了伤,还滴着血。

这不是几天前在自己家醉倒的那只狐狸吗?

  苏三好虽与这只狐狸不沾亲不带故,可看见它这样,心里却很难受。

他喊住了猎人,说:

“能不能把这只狐狸送给我,我看它怪可怜的。

”猎人却不愿意。

苏三好看到他肉担子里还剩下三块猪肉,就提出以肉换狐。

3块肉也不少了,猎人便同意了。

  苏三好救下狐狸,对它说:

“老酒友,快回去吧,以后可得小心点。

”那只狐狸满怀感恩地看了看苏三好,就掉头跑进密林里不见了。

  苏三好虽然少卖了三块肉,心里却很高兴,照样从老海那里买了酒拿回家喝。

  二、铁案难翻

  时间又过了几个月,那只狐狸再也没出现过,苏三好早把那事淡忘了。

  这天傍晚,苏三好到老海酒店打酒,老海却叫住他,说他今天进了新酒,约苏三好一块尝尝。

  苏三好很高兴,他从担子里拿出一块肉,让老海拿去煮了做下酒菜,两个人好好喝一壶。

  老海就对在柜台上的小莲喊:

“快把这块肉煮了,再给我们打酒来,记住打那坛新酒!

”小莲是老海的老婆,人长得俊美,当地是能数得着的。

  不一会,小莲打来酒烧好肉,两个人就喝起来。

老海新进的酒果然很香,两个人不觉就多喝了点。

可才喝了几杯,苏三好就觉得那酒劲上来了,只觉得天旋地转的。

他见老海先趴在桌子上不动了,也想回家睡觉,可还没等站起来,却一阵眩晕,也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了。

  苏三好这一觉可真够长的,醒来已是第二天的白天了。

他觉得头重得如灌了铅似的,可他抬头一看,立即被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昨天傍晚坐在他对面的老海,这会儿正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胸口还插了把刀子。

苏三好这一惊,连三天前的酒都给惊没了!

再一看老海胸前那把刀子,不正是自己平时杀猪割肉用的刀子吗?

  这时候,闯进几个差役来。

见了苏三好二话不说,铁链一抖,就把他给锁上了,然后拉起来就走。

  苏三好被差役带到县衙大堂里。

县令一拍惊堂木,说:

“大胆苏三好,你可知罪?

  苏三好跪在堂下,战战兢兢地说:

“大人,我实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呀?

  这时,老海的老婆小莲哭喊着在堂下喊:

“大人,民妇的丈夫死得冤呀,请大人为民妇做主!

”县令就让小莲把事情的经过据实说来。

  小莲说,昨天傍晚苏三好和丈夫老海关起门在酒店里喝酒,她就去了趟娘家。

她在娘家呆得有些晚了,娘让她住下,她一想,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就住了一宿。

可第二天一大早回到酒店,却发现丈夫老海躺在地上,已经气绝身亡……“杀死我丈夫的人就是苏三好,我走的时候他就在店里,而我回来后我丈夫却死了,胸口还插着他的刀,不是他杀的又是谁?

”XX:

我爱故事网更多精彩好故事!

  苏三好脑子里“嗡嗡”地响,他此时真是百口难辩,只能连喊冤枉。

县令却不理他,说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判他秋后问斩,押进死牢里。

  事情过了几个月,苏三好的死期一天天临近。

就在临刑的前一天夜里,京城钦差于成龙路过章丘,一队人马打着马灯、赶着马车向前走。

这时候,突然就听到前方有人在喊:

“章丘苏三好冤枉啊!

”连喊了几声,在夜空里传得很远。

但四下里却不见其人。

  在马车里的于成龙也听到了,他掀开轿帘,问道:

“是什么人在喊冤?

  下人说:

“不知道呀,听那声音忽远忽近的,好像是鬼叫!

  于成龙就想,可能是鬼怪在捣乱,便放下轿帘让马车继续前行。

  可还没走出几米,于成龙突然觉得腿上一阵剧烈的疼痛,疼得他差点叫出来。

他还以为是被蝎子蜇了,可他撩起裤腿来什么也没有。

这时,前方又传来了喊冤声,并且那声音比上次更大声了。

  灵狐三块肉

(2)

  于成龙还是不理,让轿子继续前行。

可马车刚行了十几步,于成龙又感觉腿上钻心的疼痛,远处又传来了喊冤声。

  于成龙还是没放在心上,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还没走出几步,腿上又一阵疼痛,比上两次更厉害了。

  这回于成龙不得不想了:

难道章丘真的出了冤情?

他立即吩咐下去,改道先进章丘看看。

  三、灵狐报恩

  于成龙进了章丘,见县令第一句话就问:

“你县里可有个叫苏三好的?

”县令好生奇怪,只好据实回答:

“是有一个叫苏三好的,他杀了人,将在明天开刀问斩。

”于成龙一摆手,说:

“本官查出他有冤情,要重审此案。

”  于成龙看了苏三好一案的卷宗,见里面说差役去捉苏三好的时候,他还在呼呼大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