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7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092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案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陈情表》教案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陈情表》教案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陈情表》教案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陈情表》教案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案7篇.docx

《《陈情表》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案7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情表》教案7篇.docx

《陈情表》教案7篇

《陈情表》教案7篇

《陈情表》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

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

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__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导学生疏通字词,理解全文内容

  三、反复诵读课文,思考“情”在__中有几层含义?

  引导:

__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

(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__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__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思考:

为何“陈”?

“陈”什么?

  提示:

为何陈----用原文作答:

除臣洗马,不能就职。

(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什么---用原文作答:

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陈述年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

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

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

  来。

  进一步引导:

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

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

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提示:

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引导:

这是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4.思考:

假设你是晋武帝,正与李密面谈,此时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

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

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

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

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读思考: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

先尽忠后尽孝。

(投影)

  6、将__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

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

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

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

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__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

《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__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引导: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引导:

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

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

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

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__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

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

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

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

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__吗?

  引导:

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5.小结:

  四字骈句:

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

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比喻句:

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一)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__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

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

《陈情表》教案篇2

  一、自主复习

  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习边做笔记。

  二、自我检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指出句式)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当侍东宫臣具以表闻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悯愚诚

  过蒙拔擢,宠幸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日薄西山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听臣微志谨拜表以闻

  1、出自这篇__的成语:

  2、出自这篇__的典故:

  三、虚词练习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②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

“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左传》)

  【注】①乡校:

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②子产:

名公孙侨,郑国大夫。

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不知木兰是女郎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④是吾师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袄()避,琴坏于壁。

公曰:

“太师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师旷曰: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曰:

“释之以为寡人戒。

  3.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A.遂而则B.乃而故C.乃以则D.遂以故

  4.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援琴撞之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

  6.“而”字用法集训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某所,而母立于兹()

  虚词练习答案

  1.【解析】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B

  2.【解析】D.与题干中“于”都解释为“在”。

A项为“对”;B、C两项为“比”。

  【答案】D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

“把乡校毁了,怎么样?

”子产说:

“为什么毁掉?

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

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

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

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3.【解析】乃:

竟然;而:

连接相承关系;故:

所以。

  【答案】B

  4.【解析】①②④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

③是助词“的”。

  【答案】D

  5.【解析】D.“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

A项中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

  【答案】D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

“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

”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

晋平公问:

“太师撞谁呢?

”师旷答道:

“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

”晋平公说:

“是我说的。

”师旷说:

“啊!

这不是统治人的人应说的话。

”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

“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6.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⑧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陈情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__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__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__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年寄语:

  同学们,我们分开虽不是一年半载,但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的缠绵,但见到你在们倍感亲切!

在此要送给大家新年的祝愿:

  愿鲜花和祝福属于我的学生!

  希望女孩们成为亭亭玉立的超级女生!

  愿男孩们成为虎虎生威的绝对男人!

  祝你们的亲人朋友一切平安!

祝我的楚楚健康成长!

  希望你们的胃口好,别再再生病

  希望你们面对坏人绝不手软!

  面对“诱惑”绝不心跳

  新年可不能老想打电子游戏哟

  愿你们团结向上,和睦相处!

  苏轼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从表字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体:

  章以(感)谢(皇)恩,奏以按劾(检举揭发),表以陈(述自己的请求)情,议以执异(提出不同的见解)

  ——刘勰《文心雕龙》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当时的蜀汉后主陈述请求的奏章,我们回忆一下,想一想诸葛亮二十一载的岁月流逝,他既要孝忠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多,不可为而为之,你可以想象他那时的心情有多复杂,所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在诸葛亮死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却足以和出师表相比,就是《陈情表》千百年来,人们向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古文观止》曾有这样的评价: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哲学欣赏这篇至情至性的__

  二、听录音

  听读思考

  1、谁向谁陈情

  2、陈什么情?

  3、在什么情况下陈情?

  4、效果如何?

  正音

  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ū)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逮(dà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薄更(gēng)相为命

  解答问题:

  李密向晋武帝陈情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少时师从名儒谯周学习,博览群书,以文学著称,长大后博学善辩以孝闻名于世初仕蜀,多次出使东吴,东天人很称赞他的才辩

  在魏灭掉蜀之后,我们来说说那段历史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也就是(晋武帝),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地征召蜀汉旧臣,于是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当时如果重用李密,确实是一石二鸟,因为还没有灭掉东吴,为了笼络东吴士臣的心,对亡国之臣采取怀柔政策,此其一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天下,而司马炎当时正好大力宣扬以孝治天下,所以用李密正好可以树立这样的先进典型,大家觉得这时的李密能去就职吗?

  学生:

不能去

  师:

为什么

  生:

得不到重用

  其一确有一个需要照顾的祖母

  其二:

对蜀汉念念不忘(情咸上难去)

  其三:

司马氏以屠杀夺取天下,内部矛盾矛盾重重,对于一旧臣,首先要观望一番,此时的李密不是不想去做官,而是不宜去做官,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多多少少被晋武帝察觉了,因此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陈情的呀,“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晋武帝对他的这种推三阻四已经相当不懑了在这时,李密怎么办,他能不去吗?

  补充一句话:

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表以三为断

  ——《文心雕龙》

  此时的李密如果再推辞,必然让晋武帝对他推辞的原因产生怀疑

  跟他同时代前后人的命运,补充一下

  阮籍(210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这是一个能明哲保身的人同时有另一个人

  稽康(225264)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遇钟会构陷,被司马昭所杀据说死时演奏《广陵散》

  同不们,在那个时代,你的生命不可能完全属于自己,也不可能完全属于家庭,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首先你得要孝忠于朝庭,然后你才能做一个孝子,所以自古忠孝两难全,这是每一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到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密是怎么做的,他应该怎么做,他只能写__,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

  结果怎样呢?

黄老师先告诉大家

  武帝阅其表后,赞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也”停诏,允其待祖母,后出仕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也就是说,司马炎不仅深深感动,没有责怪他,而且还赐奴婢,郡县供膳

  四、课文学习

  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怎么说

  李密是怎么说的

  示人以弱,化解逼势

  出师表诸葛亮是以相父的身份说的,后主不得不接受,李密是什么身份,“亡国贱俘”他还要在道德和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但就是在这时,诏书切峻,急于星火,内外交困的李密,如何化解呢,这个时候有一句话肯定想得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何况是孝情,治国之本

  齐读第一段: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请一个同学翻译,大家想有哪些不幸的事落到李密身上

  闵

  见

  另一个同学继续翻译

  不行:

古今异义,不能行走

  零丁通“伶仃”

  期

  婴:

  蓐:

通褥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

学生讨论,明确: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

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

(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

慈父见背四岁:

舅夺母志少:

多疾病九岁:

不行

  横的方面:

(外、内)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板书

  同学们,其实中间还有很多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孤弱的孩子,没爹没娘的,最后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被祖母刘抚养,就这个祖孙俩一起度过孤苦伶仃的岁月,看来我们只读出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八个字,你们可以想象这中间有多少生活的内涵吗?

比如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搀扶,孩子饿了病了,祖母要去觅食寻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家,一个多么伟大的祖母,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作者的今天,看到这里,我想司马炎应该稍微缓解了自己的怒气,我们无法去追寻司马炎当时的感受,但是我想问问你们读了第一段的感受

  先齐读

  学生谈;一方面有真挚的情感,二是善于抒情

  学生二:

李密命不好,关于用别人的同情

  你们都是从晋武帝的角度,但从你们的角度也可以谈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让心灵飞翔

  由于各种原因,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周围的同龄人是不同的:

父亲的的心脏先天缺损瓣膜,无法正常供血,医生们曾为他能挺过15岁而惊叹不已十五年前,视力趋近于零的父亲又架着他那幅能使桌布燃烧的镜片退下了工作岗位,从此待业在家母亲因为生不逢时地遇上了三年在灾荒,营养不良而致残行动不便加上疾病缠身使她比父亲更早地失去了经济________而我,一个理应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的生命,却注定不能正常地行走和运动这一切大概就是所谓的“造化弄人”吧!

  我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也曾因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为疾病的困扰而落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学会了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特别是在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和数不清的小手术,历经了两年的治疗和康复之后,我突然懂得了我与同龄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丰富的阅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理坚强的意志!

  于是我对自己说:

大家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或许我不能在球场上拼抢,但我可以在赛场边呐喊;或许我不能在台上表演,但我可以在台下鼓掌;或许我不能做最优秀的,但我可以做最积极的;或许我不能做最聪明的,但我可以做最勤奋的;或许我不能在长城上俯视,但我可以在城墙下仰望;或许我的双腿不能奔跑,但我的心灵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