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
一、阅读短文。
黄帝的传说
①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
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②黄帝生性爱民,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
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
黄帝不得已,叹息道:
“若我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
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
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
”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③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他心中焦虑不安。
为了振奋军心,黄帝派人去东海的流波山捉来一只叫“夔(kuí)”的怪兽,把它的皮剥下来做了鼓面。
然后,黄帝又派人将雷泽湾中的怪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了鼓槌。
另外,黄帝还准备了八十面上等的牛皮鼓。
再次与蚩尤作战时,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夔”皮鼓和八十面牛皮鼓一起响了起来,声音震天动地。
黄帝的兵勇气倍增,蚩尤的兵丧魂失魄,最终蚩尤大败而逃。
④蚩尤平时把铁块石头当饭吃,头跟铜铸的一样硬。
他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
于是,黄帝命人把“夔”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
黄帝给蚩尤戴上枷锁,杀了他,然后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
蚩尤死了以后,他身上的枷锁被抛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每一片枫叶上,都有蚩尤枷锁上的斑斑血迹。
⑤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
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1.这个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是因为蚩尤非常勇猛,黄帝怕打不过他
B.黄帝最后用“夔”皮鼓制伏了蚩尤,“夔”是雷泽湾中的怪兽
C.诸侯都尊奉黄帝为天子是因为他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
D.看到“铜头铁额”这个词语,就能想到蚩尤
3.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黄帝具有_________的品质。
4.说说这个故事的神奇之处。
(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的内容,给这个故事再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叶圣陶表达的是多么准确生动呀!
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贴 巴 拉 触)。
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爬山虎。
2.画“____”句子中“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圣陶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A.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都是弯曲而尖细的,有相似点。
B.因为爬山虎是向上爬的,所以作者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就比作成了“蛟龙的爪子”。
4.读了选段,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追太阳
①老平房在新城市里也常常会是一景。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的后面。
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春天绿着,秋天黄着。
也就是因为前面的高楼,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
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振翅高飞了。
留守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记得是个冬天。
冬日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
几个老奶奶,拿着板凳跟着阳光走。
阳光走到哪里,她们就带着板凳走到哪里,一会儿仰着脸扭扭脖子,一会儿拍拍胳膊,一边拍打着身体,一边闲适地说着话。
看到我在看她们,还乐呵呵地冲我笑,“您们这是……”“我们在追太阳呢!
”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
④追太阳?
我心想;传说曾有夸父逐日,当下竟有老奶奶追太阳!
“追太阳”,此情此景,我不由得铭记在心。
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追太阳”的一幕就会跳出来暖暖我的心。
⑤连绵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个没完没了。
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笼罩在潮乎乎的水气里,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在平房的院子里玩得兴高采烈。
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
五岁的弟弟,也跟在大孩子的后面去踩洼地的积水,蹦着,跳着,哈哈哈,哈哈哈……孩子的快乐,简单而透明,无忧无虑,更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便被我“提”回家了,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
“姐姐,你有彩笔吗?
我想画画。
”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提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他先画一幢房,房子至至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亮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啊?
”他手舞足蹈起来:
“门窗多好,小猫、小狗进来得快呀,小鸟、小兔、小熊都可以进来呀!
”我不禁笑起来:
“你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吧?
⑩他又开始画树和花。
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于似的挂着。
后来,他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
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我刚想说,你画的太阳怎么长翅膀了,亮亮头也不拾地念叨着:
“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了,亮亮头也不抬地念叨着:
“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候飞出去玩,一会儿它就会飞回来的了。
”说着,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
⑪感动童心,童心是湛蓝的,是充满阳光的。
在他们那里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
1.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讲述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老奶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第⑥-⑪自然段,在横线中进行一处批注,并写明批注理由。
批注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一句中“霎时”一词,如果去掉,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请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你对结尾处“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回放。
麻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
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噢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已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博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在第四段中找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词,用“”画出来。
并说说从老麻雀的各种动作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老麻雀?
它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中的“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本文的感受以及对母爱亲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带着猎狗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螳螂
法布尔
螳螂的外表很美丽。
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
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
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
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
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
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
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
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抓”住了。
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
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
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
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
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
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
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
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_____”句子是一个____句,作用是______。
4.螳螂捕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花瓣飘香
①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②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③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我轻轻地问。
⑤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⑥“摘花瓣做什么呀?
”
⑦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
⑧“你爸爸呢?
”
⑨“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
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⑪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
(____)
②小女孩摘花瓣想寄给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
(____)
③小女孩摘花瓣想让生病的妈妈早日好起来。
(____)
④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
(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时间),一个__________(人物)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妈妈_______(起因),在__________(地点)摘下_________________(经过),想让_______________(结果)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其中“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
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
“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
“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
“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
蜡烛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有时非但不让,竟仲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将下列词语的选项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引吭大叫B.毫不相让C.厉声呵斥D.严肃郑重
2.用“﹏﹏﹏”分别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A.总结全文B.总领全文C.承上启下
4.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样东西下饭。
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例如,用鹅的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_与鹅_______的对比。
(用文中的词句概括)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啸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
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
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
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
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
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
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
孙子急得大声哭喊:
“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
”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
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
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
“让它烧吧!
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
”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子哭着说:
“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
”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
“全村人都来了吧?
”他指着大海说:
“你们看!
”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
“海啸来了!
”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
老爷爷低沉地说:
“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
”人们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
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救(zhěn zhěng) 闷热(mēn mèn) 即将(jì jí)
2.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铺天盖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海啸是什么样子的?
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4.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难忘的一次表演
前段时间,张老师对我们说:
我们星期六要参加中小学文艺汇演。
听了这话,我彻夜难眠。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后,坐上车便出发了。
我坐在车上,哼着歌儿,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青年影剧院。
到了晚上,影剧院里灯光四射,非常漂亮。
轮到我们表演了,我顿时紧张得心怦怦直跳,竟然忘记舞蹈的动作了,接着我马上改正了过来。
下台时,我心里就像被钢针扎了一样难受。
张老师走过来温柔地安慰我说:
“小杰,你已经尽力了,跳得不错。
”但我的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我后悔极了。
回到家里,我一想到这件事,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
“没关系。
不可能做什么事都一帆风顺。
但是你要记住,以后做事情要专心致志。
”
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一定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________
②整夜难以入睡。
________
③船挂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________
2.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我”演出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经过。
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
A.紧张 B.后悔 C.激动、兴奋 D.难过 E.高兴 F.难受 G.决心改正错误
得知要参加表演______ 出发途中______ 上台表演时______
下台时______ 老师安慰后________ 回到家后_____ 爸爸教育后_____
4.读完短文,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
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
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
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 ________的顺序写的。
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溜冰
①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②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
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③果然,此法甚妙。
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④我想,椅子真是好!
⑤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⑥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溜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呢!
这回他走上冰来,yì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