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docx
《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
说明
1、此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当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局部。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此题库的命题原那么是:
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根本理论与根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此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此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此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展改良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展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与时调整。
在此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此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展全面修订。
6、此题库是《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的完毕并不等于教改实践探索的停止。
题库本身还存在许多缺乏,有待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也希望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们提出珍贵意见和建议。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开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开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开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缺乏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根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场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严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开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以下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场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置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置力〔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以下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根底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拟高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答案:
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B、布
C、刀D、元宝
E、铜贝答案:
BCE
3、信用货币包括〔〕
A、银行券B、支票
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答案:
ABCDE
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
E、地租答案:
ABCDE
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本位币是一国的根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
ABCDE
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藏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
BCE
7、货币的两个根本职能是〔〕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答案:
AE
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
ABE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
BCD
10、货币制度的根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
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答案:
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案:
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答案:
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答案:
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藏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答案:
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开展以与商品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
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
答案:
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答案:
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
答案:
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开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
答案:
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根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完毕;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开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完毕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
币材确实定;货币单位确实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展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方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根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与货币相关联的诸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开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
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那么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
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外表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从商品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开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开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说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1〕货币与经济开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开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
现代信用活动根底上产生的银行业与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开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展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
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开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三章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根本特征是〔归还〕和〔付息〕。
2、从逻辑上推理,〔私有财产或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3、信用有〔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两种根本形式。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畴是〔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极高的利率〕。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8、商业票据主要有〔本票〕和汇票两种。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直接〕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间接〕信用。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背书〕。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根底上产生并开展,克制了商业信用在〔期限上〕、〔数量上〕和〔方向〕上的局限性。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才有效。
15、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
〔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与〔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答案:
;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商品赊销〕与〔消费信贷〕。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本票〕。
19、《中华人民国票据法》公布的时间为〔1995〕年。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利润水平〕之下。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2、信用的根本特征是〔以归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是否需要承兑〕。
4、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银行信用〕。
5、以下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银行发放贷款〕。
6、以下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开出商业本票)。
7、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8、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畴是〔金融〕。
9、《中华人民国票据法》公布的时间是〔1995年5月10日〕。
10、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严密相联,信用的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
11、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12、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13、商业票据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转让流通。
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消费信用〕。
15、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政府债券〕。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发行国家公债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D、银行透支或借款
E、发行银行券答案:
ABCD
2、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根本的形式是〔〕。
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
E、民间信用答案:
AD
3、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畴的有〔〕。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答案:
ABC
4、以下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B、股票
C、国库券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答案:
BCD
5、以下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A、企业债券B、定期存单
C、国库券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答案:
BE
6、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表达为〔〕。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答案:
AC
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答案:
BCE
8、信用行为的根本特点包括〔〕。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D、平等的价值交换
E、极高的利率水平答案:
AB
9、金融是由哪两个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畴〔〕。
A、货币B、利率
C、证券D、信用
E、商品答案:
AD
10、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途径包括〔〕。
A、消灭高利贷者B、以法律限制利息率
C、开展资本主义信用关系D、保持和开展自然经济
E、将奴隶、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答案:
BC
四、判断题
1、现代社会中,银行信用逐步取代商业信用,并使后者规模日益缩小。
〔〕
答案:
错误
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答案:
错误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
答案:
正确
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答案:
正确
5、商业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根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
答案:
错误
6、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答案:
正确
7、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答案:
正确
8、信用是在私有制的根底上产生的。
()答案:
正确
9、一般而言,盈余单位仅仅拥有债权而没有负债。
〔〕答案:
错误
10、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作为一个整体,居民个人是我国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答案:
正确
11、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开展是信用存在与开展的根底。
〔〕答案:
错误
12、直接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由金融机构来承当的。
〔〕答案:
错误
五、简答题
1、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2、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4、如何理解金融畴。
5、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
1、〔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
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2、〔1〕商业信用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等;
〔2〕局限性: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3、〔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
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与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
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那么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5、〔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严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本钱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与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兴旺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当投资风险。
六、论述题:
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2、试比拟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
1、〔1〕信用的经济含义。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与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
规商业信用,开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开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开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开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1〕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根本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严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本钱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但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与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兴旺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当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拟,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灵活便利;
②平安性高;
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开展,相互促进。
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
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那么进展的融资。
从各国的经历看,经过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始终是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我国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优越性,除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国的共性外,很大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短期难以成为市场化融资的主渠道,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是我国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为此,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特别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主导的商业银行融资体制。
同时,多策并举大力开展直接融资,使二者协调开展。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优惠利率〕和一般利率。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基准利率〕。
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换算得出的。
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置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实际利率〕。
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局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的物价变动率,那么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r=i+p〕。
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
10、根据借贷期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11、借贷期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利率〕。
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根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