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9373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docx

孙芳梅教学设计110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表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校宝鸡市陈仓区阳平二中教师姓名孙芳梅

章节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1的第四单元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特写,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第二篇。

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经典之作,它获得了1958年的普利策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曾经是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

学习者分析

这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热情。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决措施:

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出示直观的照片资料,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与文本进行丰富、深入地对话,并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结合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从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 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

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 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依据的理论

本文教学,力争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努力以文本为依托,围绕文本和照片,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展开深层对话,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用心灵去触动心灵”。

同时努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大量的背景资料,再加上恰当使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图文对照,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

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多媒体教学课件

出示课件——“奥斯维辛”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感受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战争的残酷

学生能走入课文描述的背景之中,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能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忍及恐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多媒体教学课件

出示图片展示背景资料,尤其是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更给人以。

心灵的冲击

补充照片和老师所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奥斯维新的恐怖,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本分析,研讨课文

学生能够深入文本,紧扣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问题

出示问题和图片

学生直观的了解本课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拓展延伸,加深主题的理解

能透彻理解本文的内涵,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不同态度,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呼吁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师出示课件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阅读、感受两国二战后不同态度,更为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呼吁,把握现在的幸福生活。

文字更加清楚的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意图,并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

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请同学们欣赏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再去感受奥斯维辛。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3

做相关点评。

 

教师展示资料。

观看欣赏

 

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通过收集资料,增加对奥斯维辛的认识,拓展知识面,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情感和主题。

二、背景简介

 

三、文本分析

交流资料

2

1、课件出示背景知识

2、课件出示图片

观看,注意提到的数字,感受战争的残酷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1、读了资料和课文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2、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集中营如何残害“犯人”的?

你是怎么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3、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

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结尾又写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6、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

7、主题归纳

29

1、指名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问题,展示答案。

 

3、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地评价。

 

4、课件出示:

指导学习回答

 

5、过渡:

 

6、课件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7、课件出示问题,指导分析

 

8、课件出示问题,结合学生回答适当进行点拨

 

9、指导学生结合课前阅读资料,把握主题

1、交流感受

 

2、思考回答,把握作者的写作角度

 

3、欣赏图片,并回答问题

 

4、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5、讨论交流

 

6、学生自由讨论

 

7、独立思考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写作视角法。

 

3、学会筛选信息,并注意把握主旨

 

4、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

 

5、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理解句子的能力

 

6、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7、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写作特色

 

五、拓展延伸

 

六、课堂演练

 

七、课时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这篇新闻荣获大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战中德国的

忏悔和日本的忏悔比较

阅读思考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明白。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5

 

3

 

3

课件展示

,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认识

 

课件展示文本

 

课件展示文本

2讨论概括出特点。

 

教师引导比较

 

学生概括内容

1、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特点。

2、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1、复习新闻的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

2、掌握答题技巧

 

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教师用图片资料突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象,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预习和收集资料时就已经被文章所写的悲剧震动,接下来的自由谈感受,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说出他们的心灵感受,学生就不会无话可说。

这样回到课文中,复述课文就变得很容易了。

再让学生分析人们参观时的表情、动作变化的句子,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是学生更加能够体会纳粹分子的残暴。

其次,品味文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复也是一个难点,在这课中,我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质疑,并进行适当的点拨。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而且尊重学生自我感受,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

高一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文学鉴赏了,所以在“品味文章”这一环节是我适时的点拨一些文章的写作亮点,然后再下可钱让学生总结,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学到鉴赏的基本方法。

再次,这次课的教学环节较清晰。

主要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味探究—拓展延伸—小结写作特点”。

每一环节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学生通过拓展探究再一次深思文章的主题,并充分发挥联想,说出了合情合理而又生动的心理描写。

这次课我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用直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营造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让学生展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