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定稿33doc.docx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定稿3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定稿33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定稿33doc
高考语文试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技巧
课标卷高考语文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阅读量10000字左右。
做题总原则:
一分钟拿一分,自己熟悉的选择题和默写题可稍快点。
解答过程中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
试题特点:
该卷主要由五大阅读(必考题: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选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组成。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试题特点: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一般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材以社会、历史、人文、艺术为主。
阅读量1100字左右,设3道选择题,各小题选项题肢长度为50—60字。
现代文阅读往往通过变换说法来设置陷阱,如: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关系错位、混淆局部与整体、混淆偶然与必然、混淆已然与未然等。
做该部分题目的基本技巧:
对比选项与原文的异同,注意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方式。
同时,一定要关注细节与精准思维,仔细比对。
重点关注概念词、范围词、动态词、称代词、总领词、总括词、关联词;总领句、总结句、逻辑关系句、结构复杂句、内涵丰富句等。
常见考查形式:
【概念】理解题
答题技巧:
找出概念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内涵、外延准确理解重要概念在文中的含义。
【句子】理解题
答题技巧: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做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
注意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2016高考课标卷预测】
作为全国课标卷的必考题型,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自从课标卷问世至今,每年都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之中。
依据2016年《考纲》和《考试说明》,今年高考仍然为必考题型。
该题目题型稳定,考查的知识点每年会略有变化。
综合分析近三年课标卷该题目各小题考点变化情况,以下三个考查角度(考点),应是2016年高考该题型的核心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位于整张语文试卷Ⅰ卷(阅读题)的开头部分,题号1—3,分值占9分,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试题难度0.40—0.75之间。
【临考指导】
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
根据近年考查的题材,预计2016年高考考查社科类议论文的可能性较大。
在解答该类题目时,注意以下解答技巧:
一、整体感知,迅速把握文章谈论的问题
拿到文章之后,首先迅速地阅读一遍,确定它谈的是什么问题,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大致提到些什么材料。
二、看题目设置,抓住各题干的关键词,例如:
第一小题考察的重要概念是什么,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然后回归文本,进行二次阅读,筛选信息。
三、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本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找出其不同的地方。
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备考过程中要熟悉选项设置陷阱的常见情况:
1.以偏概全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3.因果混乱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5.主次颠倒
6.混淆是非(肯定和否定颠倒)
7.无中生有
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只有……才充分条件:
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试题特点:
该部分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
文言文阅读一般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选文长度700字左右,设三道选择题和两句翻译。
古诗文阅读侧重唐诗、宋词,以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为主。
名篇名句默写从2014年高考起,由传统的上下句填空,变为语境式默写,更侧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2016高考课标卷预测】
文言文阅读是课标卷高考必考题型,201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将会继承2015年的试题选材、命题特点,继续以古代的贤臣良吏的勤政爱民为主要内容,传递一种正能量。
试题形式将会稳中有变,表现为必考考点命题样式的变化。
依据2016年《考纲》和《考试说明》中给出的题型示例,2016年高考课标卷文言文阅读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必考题型
考查角度(考点)
题序
难度
文言文阅读
1文言实词
2文言文断句或古代文化常识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文言文翻译
第4—7题
一难(0.4—0.75)
【临考指导】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可以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
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为什么?
等问题阅读文段。
【文言实词题】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
【文言断句或古代文化常识】
断句时应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古代文化常识今年可能会第一次出现在课标卷中,考前注意收集、整理高中阶段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
【内容归纳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一一对应分析。
注意能表现中心、主旨的语句。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上,主要是曲解文意、张冠李戴、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关键词翻译错误等情况。
【文言翻译题】
注意以下几点:
1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2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无须翻译。
3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
4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016高考课标卷预测】
古代诗歌阅读是课标卷固定题型,从课标卷诞生之初就是古诗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该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了各地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试题以及2016年《考纲》的解读,可以推断2016年高考古诗文阅读会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选材方面试题将侧重唐诗、宋词,但也会涉及其他朝代的诗歌;考查角度方面继续会以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为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课标卷近三年看似均没有在“语言”“意象”这两大考点上设题,并不等于没有考这两个点。
其实考查对作品“情感”是否理解、对“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否到位,往往都是以考生是否能读懂古典诗歌的“语言”与“意象”为前提的。
2016年考前备考中要特别注意以下考点复习的全面: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鉴赏诗歌的形象;把握诗歌的结构;古代诗歌的对比鉴赏;注意与初中诗歌的联系。
这几个点近几年涉及较少,在高考改革之年要格外注意。
【临考指导】
①认真研究诗歌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的八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
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⑥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思想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⑦一定要结合诗句、诗中词语来分析作答,在你的答案中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到你读了诗,分析诗,思考过的痕迹。
组织答案做到分条分点,层次清楚。
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重点把握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感受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
诗歌结尾处一般是议论、抒情,是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所在。
诗歌阅读题常见设问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补充知识: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反问、对偶、排比、反复,借代、互文、双关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种类】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其中又以以下几种情感最多:
对家乡的萦怀,对亲朋的思念,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无奈,人在旅途的凄凉,怀古伤今的惆怅。
【主旨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八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
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⑥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思想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2016高考预测】
名句名篇默写是课标卷比较稳定的题型,依据2016年课标语文《考纲》和《考试说明》给出的题型示例,2016年高考中该题目将可能以上下句默写或情境式默写呈现出来。
但2014年高考中,名句名篇默写由传统的上下句填空,变为了情境式默写,目前综合全国课标卷考区复习备考的信息来看,今年高考将延续这种形式。
这就要求考生在离高考几十天的时间里,进一步强化记忆,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力争高考不丢分。
试题特点:
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6年《考纲》,名句名篇的考查范围为初中50篇,高中14篇。
参考近三年高考真题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特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①今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命题范围将不会超出64篇;②将会呈现出初中考查一篇(2句);高中考查二篇(4句)的格局;③考题将会重点兼顾对诗词和文言文的考查;④近两年考查过的篇目一般不会再次出现。
【临考指导】
考生在考前一天应将部分不熟悉的篇目再过一遍,临考的短时记忆会十分有效。
坐在考场,要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
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
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其他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接着写。
特别提醒: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写楷书字。
答题技巧:
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
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
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
注意:
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写楷书字,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
乙选考题
试题特点:
选考题是课标卷语文高考的亮点,要求考生从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中选择一篇作答,分值25分。
近些年文学类一直考查小说阅读,实用类则一直考查人物传记阅读。
选材上,小说阅读以短篇或微型小说为主,多是中国的小说作品;传记阅读以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主。
阅读量上,小说阅读一般1400字左右;传记阅读正文1400字左右,加上后面的《相关链接》总字数1700字左右;五选二选择题各选项大概60字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高考对考生阅读量有比较明确的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小说阅读是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选。
近年小说考查的命题趋向如下:
“理情节”题型、“谈构思”题型、“析人物”题型、“看环境”题型、“明主题”题型、“讲方法”题型。
综合起来,小说考查的其实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主题内容;分析写作技巧。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小说命题的四个关键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
1、人物形象:
思想性格+身份
【备考建议】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这是概括人物特点的重要一环。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语句表述出来。
如果概括形象的主要特征,可分点概括回答;如果直接问“塑造了什么形象”,一般是先确定中心语,再概括。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注意描写人物的方法:
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在概括时要加入修饰语,形成“……是一个……的形象”的格式;如果概括的要点较长,也可以先表述中心语,再分开表述,形成“……是一个……形象,他……”格式。
2、情节类题:
具体情节+作用+对主题、对人物的作用
3、技巧类题:
术语+效果+情感(主题)
4、语言类题:
语言风格+解说语境义+情感
5、探究类题:
观点+论述
解答与情节相关的探究题,既要从情节本身来思考,也要综合环境、人物、主题这三个要素考虑。
解答人物、环境、主题类题目也类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由于实用类文本内容的客观性较文学类文本更强,而艺术性相对较弱,导致两种文本在考生实际答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易差别,所以考生在应试时更多的倾向于选择实用类文本。
不但在高考复习的各种模拟考试中,就是在高考中选择实用类阅读的考生也远远大于选择文学类的考生。
而权威考试机构统计的结果也正好印证了这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文学类平均高出3—4分。
因此,在这里重点分析、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课标卷2007——2014年连续7年都选用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共设4题。
1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
解题时一般应从以下四步入手:
第一步:
审读2、3、4题的题干并记住问题。
如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12题第3小题:
“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考生必须记住“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这个问题。
这样做是为下一步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做准备。
有备而读能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保证较高得分率。
第二步:
整体把握文意并圈点勾画,完成第1题。
速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意,弄清传记写了传主的那些事,表现了传主什么样的性格、品质,传主有什么样的功过,作者有什么样的评论。
同时思考文章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以此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只有从整体出发弄清文本大意、把握文章结构,解题时才能瞻前顾后,以免断章取义,遗漏了答题要点。
速读中,应边读边勾画出关键词、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画出表现传主性格、品质的句子,画出作者评价的句子。
同时带着2、3、4题的问题速读,明确三个题的问题出自哪个自然段,并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为顺利做2、3、4题打下基础。
做第1题,注意命题人常常设置错误的方法:
无中生有、张冠李戴、遗漏不全、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等。
概括难度大的一般赋分3分,概括难度次之的2分,概括不全或有小错的1分。
排除掉错误项之后,把握三个剩余选项的设题特点,往往有助于正确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1题的正确解答对2、3、4题也有启迪作用。
第三步:
依据文本,用语境分析法解答2、3题。
这两个题一般考查的都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于“分析综合”这个考点。
在第一步深入理解题干的基础上再次明确题干要求,并注意题干的解题暗示,比如“哪些”就暗示你不可能只答一点。
然后依据勾画的区间要点来整合概括答案。
根据6分的分值,一般要答出三个要点。
具体作答时必须分点答题,同时概括时注意两点:
不脱离文本词句作答;不照搬原句作答。
第四步:
紧扣文本、联系实际解答第4题。
1、该题属于探究类题目。
2007年至今新课标探究题的设题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
要求考生根据题干给出的观点筛选信息。
如2012年《谢希德的诚与真》第4题“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3年《飞虎将军陈纳德》第4题“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第4题“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第二种是:
题干给出几个探究对象,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
如2010年《杂交水稻之父》第4题“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
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种是:
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要求提炼观点并加以分析。
如2011年《下笔不觉师造化》第4题“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实施探究的目的就是确定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找出具体的理由。
在探究过程中,一般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立足文本,寻找依据;二是联系自己,阐释自己的观点。
如题目中出现“请结合文本”“请结合材料”一类的暗示信息,解题时主要侧重与“立足文本,寻找文本依据”的探究。
3、按答题格式规范作答。
针对上述三种设题形式有两种答题格式:
第一种答题格式适用于第一种设题形式。
答题时要分点答题,每一点又按“先观点后分析”的思路答题。
如《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的探究题答案:
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
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路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
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
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3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
酌情给分。
)
第二种格式适用于第二、三种设题形式。
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紧扣文本,分条陈述自己的理由。
做到有理有据,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如2010年辽宁卷《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中第(4)小题:
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观点一:
谈判态度要诚恳。
①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②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③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观点三:
要学会克制忍让。
无论辩论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终不说过头话;当对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时,要始终请求谒告,不厌其烦;掌握好谈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对方交不了差。
评分标准:
(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试题特点:
该卷由两部分组成:
语言表达占20分,写作占60分。
一、语言表达题(20分)
试题特点:
课标卷近些年来在语言表达板块命制3道语言基础选择题(成语辨析题、语病、句子衔接)和两道表达类题。
(2012年起重点考查给出语境填适当的句子和图文转换)
【成语辨析题】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注意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病句辨析题】
试题特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作为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的核心考点,一直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2015年高考中将继续会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
试题的形式,各选项的题肢长度将和前两年大体一致。
以四个选项(A、B、C、D)的形式呈现出来,各项字数在60字左右。
该题重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而不需修改。
病句类型将以考纲规定的六种类型为主,选材上可能会涉及到今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
必考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判断病句可以用排除法。
做题思路通常是:
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得出答案
解答时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语言连贯题和补写句子】
该核心考点在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描述为: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表达连贯(衔接)是语言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
2016年高考将继续会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
结合2014、2015两年的命题来看,该考点呈现出客观题一道(3分)和主观题一道(5分)的格局。
2016年高考可能会有所变化,客观题将会继续保留,而主观句子填空题型将可能被其他综合性更强的语言表达类题目取代。
这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今年很有可能选择逻辑性强的、带有论述性的材料来设计题目。
答题技巧: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言表达综合题】
答题技巧:
1、审题要仔细:
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2、条件要符合:
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抓导语。
3、句式要限制:
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4、内容要创新:
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平时注重积累。
5、上下要协调:
尤其是结合语境写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图文转换题】
试题特点:
图文转换是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