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76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docx

完整版影视表演基础

教案(首页)

课程编号

授课

班级

学生

人数

课程名称

表演基础

(一)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公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实践(√)实习()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总学时

120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120学时;实习(上机)学时

教材名称

《戏剧表演基础》

 

 

[1](中)关瀛著,《演员创作素质训练》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港)尚伟著,《暖伤》新译中文出版社,2011.

[3](中)伍振国著,《影视表演语言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中)刘诗兵著,《影视表演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中)苏彭成著,《影视表演学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6](中)梁伯龙李月著,《戏剧表演学基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7](中)李锦云著,《表演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8](中)余秋雨著,《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要求附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授课教师

尚伟

职称

助教

专业

戏剧影视表演

授课时间

每周一1-4节、周二1-8节、周三1-4节

授课地点

食堂二楼表演实训室

第一章演员创作素质训练

(24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

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

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2)五觉训练不可忽视,一个演员如果连酸、甜、苦、辣的味觉都感觉不到,连困、饿、痛、冷、热都不能唤起生理、心理、形体的自我感觉,还能谈到复杂的规定情境的感受吗?

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五觉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感觉记忆的习惯,而且要把五觉训练伸延到感受力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力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而是心理、形体、生理综合整体的感觉,如对物、对人、对环境、对事件等等都应产生相应的形体心理感觉。

“演员的艺术就是感受的艺术”。

教学难点:

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

三、教学手段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四、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难点的突破、重点的突出

五、作业

(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布置一定量的课下排练与练习作业。

六、参考资料

演员创作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引入自由探讨问题:

1.你为什么想学表演?

你心中的偶像是谁?

2.你认为什么是表演?

表演艺术是什么?

学习表演要有天赋吗?

你认为表演难吗?

3.你准备以怎样的状态投入表演学习中?

专业学习你会怎么样?

(学生们回答各不相同,在回答中了解了学生的个人情况,有一些是为了不高考而进入表演专业的,有一些是因为更高层次的院校落榜,进入横影表演系的,还有一些纯属是喜欢表演而进入学校学习的。

学生有的认为表演需要天赋,有的认为表演这个学科需要后天努力,也畅谈了自己的偶像,虽然觉得表演这个学科有难度,但是因为热爱,还是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会更下功夫,从开学一星期自发的早功就可以看出来。

宁可不吃饭,也要参加早功训练。

理论问题:

1.表演创作基本原则是什么?

2.表演的基本功是什么?

3.影视演员的创作重点是什么?

4.影视创作任务及原则是什么?

5.表演专业教学任务是什么?

6.什么是戏剧?

7.什么是戏剧性?

8.戏剧构成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表演艺术:

有演员扮演角色,通过组织行动,创造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富有鲜明性格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艺术。

二.表演创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位一体”:

之创作中的创作者(演员),创作的工具材料(自身)及创作的结果(形象)——形象、演员、自身。

“三个统一”:

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

1.演员与角色统一

2.艺术与生活统一

3.体验与体现统一

“三种素质”:

指演员必须具备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的三种素质。

“三种能力”:

指演员对于表演艺术必须掌握的三种功力:

1.基本功:

基础训练,元素训练,小品训练,形体,语言训练,以便掌握演员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艺术的第二天性。

2.一整套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体验与体现,“性格化”与化身本领。

3.创作中的思维与观念。

“创作的三部进程”(创作的三个阶段):

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

理解与体验要融入最后的形象体现中

“三种派别”:

匠艺体验派表现派

匠艺:

一成不变的说台词,照本宣科。

体验派:

注重内心体验,认为演员在每次创作中必须体验角色情感,必须“投入”和“动情”。

表现派:

注重外部的艺术形式与表现,仅在第一、二次表演时体验角色情感,其余以外部的艺术形式去打动观众情感。

“表演艺术的三圈论”:

基础圈、电影与戏剧圈、当代圈

基础圈:

舞台表演与银幕表演的共性,即为:

共同的创作方法,创作原则,创作美学。

电影圈与戏剧圈:

电影(戏剧)的特性、电影(戏剧)的美学对表演的影响。

当代圈:

当代社会思想、对于表演创作影响的思辨,新思想的引入。

例如:

当代美学、哲学、心理学的新派别,完型(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接受美学对于当代表演创作的影响。

“表演三境界”:

艺术家(毋庸置疑的顶端)演员(需要一个个角色认真塑造)明星(靠父母给的一张脸演出所有角色)

三.表演专业的基本功是什么?

“三位一体”决定了演员创作语言去磨练自身的外部工具:

声音——台词——形体及标准的各种外部特殊技能和语言技巧的表演方法,演员的自我理解及文学功底和各方面知识的斩获。

四.演员的创作素质是什么?

十力: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摹仿力想象力

判断力适应力理解力表现力控制力

十感:

信念感真实感形象感节奏感体裁感

幽默感审美感整体感镜头感舞台感

五.表演的教学原则

1.表演不是一门纯理论课,演员不是评论家、不是理论家,表演艺术就是实践艺术,就意味着,表演是把你观察到的、想到的做出来。

2.循序渐进,注意基础教学,让学生在正确的表演基础轨道上起步,克服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寻找真实的自我感觉,帮助学生创造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再现生活,演活生生的人。

3.因材施教,发挥个性,让学生开展对社会环境的接触。

学生想象、气质、自身条件不同,开掘他们的个性,挖掘潜力。

4.艺术的审美原则:

追求表演的艺术魅力,除了性格外,“情感力量”和“外部形式感”的力量,引发思考的力量,帮助学生:

认识自我与发现自我。

5.选材原则:

经典名著与现代精品相结合。

6.管理原则:

强化教学阶段,要有教学质量。

作品数量固然重要,但教学作业质量是必须得到强化的现实。

7.德艺双馨:

“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肮脏的脚是不许走进剧场来的,剧场是艺术的圣殿。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艺术的圣殿·创作的天堂”

——中央戏剧学院

1服装要求:

下身运动裤,上身T恤,脚着爵士靴

2发型要求:

严谨奇怪发型,不准染发,女生为刷子,马尾,脑门露出

3化妆:

女生可淡妆,最好不化妆

4闲言碎语、侮辱性的谣言,严谨进入课堂

5严禁在教师中吃早餐,尤其是课上

6严禁迟到

7不完成作业视同于旷课

8积极参加课下排练和加课,晚修视同于正常上课,影响平时成绩

9教室是我家,环境靠大家。

教室卫生、教学道具课前规整、教学服装归位

10大一期间严禁接戏,特殊情况(男女一号、二号)另行处理

11每周统一组织阅读时间,点名等同于上课,影响平时成绩

8.学习的任务是什么?

1观察人物,感受生活

2解放天性,挖掘个性

3逐一教授,表演技巧的创作方法

4举一反三的去做,去听,去感受

5动脑“悟”艺术上的方法,不耻下问

6观察人物练习,无实物练习,表演小品等等在初级阶段去练习和感受

7本学期将有大量的生活现实与间接生活体验练习的实践,为后面的学习抛砖引玉

六.戏剧:

由演员装扮表演人物在剧场中,为观众表演故事就叫做戏剧。

(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

演员本体创造角色观众

七.戏剧性:

使得观众可以安静的坐在剧场中,观看戏剧的矛盾冲突等。

八.戏剧三要素:

演员观众剧场(最重要:

演员和观众)

三环图,综合演员起码的三个素质的要求

创作“智能”的展现

斯塔尼表演体系下的“元素训练”

院校中的学生分类

1.“白纸”没有接触过表演的学生。

会产生当中孤独,不爱讲话,在众目睽睽之下,产生“杂念”。

2.“业余型”对于表演有过接触,一知半解。

会出现挑剔、审视、出洋相、似懂非懂的状态。

3.“专业”类型,曾经学过表演,并有一定的初级表演基础,但过于模式并富有毛病。

这种学生一般表现欲望强,但会相对“理智”和“冷静”。

因此我选择了三组较有特点的练习“

1.群体性练习:

使得大家一起训练,相互熟识

2.强迫性练习:

针对一些没有放开的同学,强迫训练

3.刺激性练习:

让学生突然感受到事态变化

4.趣味性练习:

让学生迅速感受到热情和情调

一.群体性练习:

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一起做,在练习中相互熟识

《伸展与收缩》

让学生双手抱腿闭眼坐好,想象并感受自己被一巨大的“千斤顶”压在头上,在自己不动的情况下,渐渐的呼吸,自己的头、颈、腰、腿、脚······等部位的感受,最后“千斤顶”落下,大家吹了口气,再睁开眼睛。

训练结束后,讨论感受

(学生感受:

1.全身被重物压着,感觉到全身酸痛,肌肉在用力;2.感觉到呼吸困难,喘不过气;3.最后一刻全身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