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7154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docx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郑新立谈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新浪长安讲坛第19讲,长安讲坛总第150讲。

做客专家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他的演讲题目是“着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以下为文字实录:

  开场:

同学们晚上好!

欢迎大家再一次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今天是这个讲坛的第150期,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成员郑新立同志,郑新立同志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届的研究生,在此之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在国家纪委等非常重要的部门一直从事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今天他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

着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大家欢迎!

  郑新立:

大家晚上好!

每个人都忙了一整天,晚上还赶过来听我讲课,深受感动。

  今天晚上我讲的题目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我把我的学生都召来了,为什么呢?

消费不仅关系到今年经济的实现“保8”的目标,而且关系到今后一个时期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速度,关系到我们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落到实处,也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不能落到实处。

  我做了一些PPT的片子,今天就按照这个来讲,一个半小时争取讲完,然后提问讨论。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终点和起点,人类正是为了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愿望才产生了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现在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人类许多消费的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如果说在农业社会,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受制于供给能力的增长,那么当我们学会了用现代的机器大工业来制造各类社会产品之后,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制约消费水平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已经转变为广大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

  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的激发了我国人民的劳动热情,形成了强大的现代生产能力,而当前广大居民的现实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共是有三个转变,其中第一个转变就是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出口增长受阻的情况下,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对于化危机为机遇,把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保持下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居民消费率过低是当前国民经济当中很不协调的重大比例关系。

  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居民消费率2007年已经降到了35.4%,我估计2008年可能比35.4%还要低,已经降到了改革30年来的最低点。

我们去年生产了30万亿GDP,用来老百姓消费的才1/3多一点,这个比例确实太低了,不仅跟我们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52%相比低了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这在宏观经济的各个参数里面,这是最不协调的一个参数,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大家再看看居民消费率,中国、美国、日本,美国最高是73%,现在是70%左右,日本是65%。

  再看这个图,我借用摩根史坦利他们搞的一个图,上面的红线就是美国的居民消费率,从50年代一直到2000年都是逐步上升的,那么我们在50年代到60年代波动幅度比较大,但大体上跟美国差不多,在以后从70年代、80年代逐步下降,大家看06年下降到35.4%。

  再看这个,最左边的是美国的,3亿人一年消费了大体10万亿美元的商品,欧盟15个国家消费了仅次于美国的大概有9万多亿的商品,这是日本,中国我们13亿人消费了1万多亿美元的商品,印度比中国还要低。

  居民消费率过低,给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它使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提高,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

我们说这种消费在我们经济当中是衡量宏观经济效应的重要指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由于我们改革开放前的30年片面的理解生产资料,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提高,78年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界提出了生产目的的大讨论,生产到底是为什么?

当时国家纪委主任是余秋里,他大发雷霆,说革命几十年,死了这么多人,搞生产为了什么目的还不清楚吗?

意思就是说这个问题不要讨论了,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在经济学界里面还是讨论下去了,我们是没有搞清楚,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当时讲,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生都在艰苦奋斗,消费水平很低,生产资料在重工业之间自我循环,我们80年代初期改变了这个政策,就是对轻化工业实现六个优先,调整了过高的投资率,所以在80年代这个时期是效益最好的时候,到85年居民消费率达到了52%,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到2003年起,伴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出现了连年下滑的趋势,2007年甚至比改革初期的1978年还分别低了13个和14个百分点。

  我们列了一个表,大家可以看出来,最低的35.5,改革开放的30年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

  居民消费率过低的第二个负面影响就是,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投资和出口,引起生产能力的过剩。

  这个图上面是最终消费率,下面是居民消费率,我们看到也是30年来逐步下降的趋势。

  与消费率降低相对应的就是投资率过高或者储蓄率过高,所以经济增长过度的依赖投资和出口。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钢铁、水泥、房地产这些行业投资增长得比较快,现在我们形成了6.5亿吨的钢铁的生产能力,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生产能力呢?

一共有13亿吨,中国正好占了50%,去年我们生产了5亿吨钢,粗钢,五点零几,还有1.5亿吨的生产能力在那儿闲着,大量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也是闲置,开工率不足,降低了国民经济的效率。

由于消费率比较低,因此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间,他们的贡献率大家看看,2001年到2007年,消费占40.6%,投资占了48.4%,进出口占了11.1%,这是这三条线,蓝色就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红色是投资资本形成总额的拉动作用,黄色是进出口。

  消费率过低第三个负面的影响就是政府消费支出比重不断增加,助长了奢侈、浪费,在最终消费支出当中,政府占的比重,80年代是21.6%,90年代是24.2%,2001年到2006年上升到26.8%,2007年就上升到27.3%,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大家看看下面是居民消费支出,红色的是政府消费支出,这说明我们行政管理成本在不断上升。

最终消费率已经明显偏低的情况下,政府开支比重过大,进一步压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目前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有多方面,我们要进行综合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找到症结所在。

  第一个原因,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

  上面这条蓝线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在30年的增长速度,红线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绿线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家可以看到,中间的这个差口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没有能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得到提高,因此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就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增长,这是造成我们居民消费率低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口袋里面没有钱,看到东西买不成,有这种消费欲望也白搭。

  第二个原因,城乡和地区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制约着广大中低收入购买力的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大家看也是30年不断下降,这一条线是城乡地区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拉大,上面是,蓝线是农民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百分比,现在农村人均纯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30%几,红线表明县和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改革开放初期几乎是各占一半,现在已经下降到只有20%几了,30年来下降了3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30年来充其量就是转移出来2亿多人,现在还有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购买的商品只购买了1/5的商品,城镇人口购买了4/5的商品。

  这是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30年增长的情况。

  这是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东部的大家看是最高的,其次是东北,再其次是中部,再其次是西部,那么西部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东部的,就是1:

0.59。

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是东部,其次是西部,中部和东北收入水平大体相当。

  还有一个数,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1980年的17%下降到2007年的11%。

  这是职工工资,大家看在GDP里边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一个原因,我分析看第三个就是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了大部分利润,使职工收入和国家税收处于较低水平。

外资对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工业增加值里面现在占30%,在出口里面占58%,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里边占88%,我这比较了两个企业,一个是华为,一个是另外一个外资企业,就销售额来看,华为年销售额700亿,另一个公司是它的2倍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纳税额华为一年交了50亿的税,外资企业一年只交1个亿的税,职工人数华为6万人,外资企业是20万人,月工资华为是6千块钱左右,新去的大学生一年到那儿能拿到4、5千,另外外资企业一个月收入1千块钱左右,从这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外资企业对我们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出口GDP算到我们国内,真正赚的利润大部分赚在外商的口袋里面去了。

  第四个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的工业化阶段,较高的投资率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我们城市化率水平不断提高,到去年已经达到接近45%了,大批的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要求一个较高的投资率,这是我想对我们居民消费率低它的负面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分析。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就是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提高居民消费率首先应当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和农民的收入。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要进行大的调整,在初次分配当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降低资本所得的比重,改变目前的初次分配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

在再分配当中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降低国家和企业收入所得的收入较多,降低他们的比重,要着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我算了一个账,如果按照我们现在收入分配结构分城市里边的几个阶段,不同收入水平占的比例,农村分几个层次,不同人口占的比重,那么到2020年,中等收入的比例有可能超过50%,就是说按照我们统计局的定义,家庭年收入6万元到20万元算成是中等收入者,20万元以上的算高收入者,那么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加在一起,到2020年能够占到我们城乡居民的50%以上,这样能够初步形成一个“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以后,这对拉动我们消费增长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

  我也提一个设想,我们能不能够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分别提高10和15个百分点,达到55%和50%,接近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6%和52%,应当说这个目标通过努力,通过收入分配结构大的调整是可以做到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我测算了一下,每年大体有5万亿元的商品用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广大居民消费,这就可以让我们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5万亿的商品变成老百姓消费掉了,一年你看生活水平明显的会有变化。

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调整,就可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个转变,就能够真正的把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

  这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的对比。

我们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提高农民的收入上,大家看到上面蓝线是城镇居民收入,下面红的呢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基本上差不多,那么以后这个差口越来越大,最近几年加速度来分开,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已经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倍多了,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如果以相同的速度来提高的话,那么他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绝对额会越来越大,就是说农民收入增长3.3个百分点的绝对额,才相当于城镇居民增长1个百分点的绝对额,而且目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继续慢于城镇居民的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怎么样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得快一点,成为我们增加居民收入的重中之重。

  这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对比,蓝色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面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指出了尽快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向,这就是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现在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的劳动产业率的1/6,农业劳动力占了所有劳动力的43%,农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多。

所以农民收入低关键是劳动生产率低,没有创造出财富来,靠财政转移支付,靠支农那个作用寥寥,根本来讲就是要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而这个又受制于土地的经营规模,一个农民平均住,劳动力种5亩地,按照现在的家庭条件,在平原地区可以种几百亩甚至几千亩,但是没有那么多地可种,所以劳动的预期不高,怎么办?

我们三中全会指出了方向,家庭要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一个就是在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下来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第二个措施就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005年,我们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6.7%,用于改善住、行条件和医疗、教育、通信、休闲等服务性的支出已经占消费支出的60%以上。

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5.5%。

整个来看中国居民的消费正在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过渡,马克思讲的,消费三种类型,生存型、发展型、富裕型,所以这个时期用于教育、医疗、通信和休闲特别是住和行的消费的支出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第三个措施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们消费信贷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例是15%到2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信贷的比重可以提高到占整个贷款的30%左右,所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以汽车消费来看,发达国家汽车消费80%都是靠消费信贷,中国现在只有8%,我听说前些年刚开始搞汽车贷款的时候,一部分人恶意逃避还贷,形成了一大堆不良资产,所以银行后来就收缩了汽车的消费贷款。

那么现在我们通过建立居民个人的征信体系,建立担保这种制度,我相信消费信贷会有一个较大增长的空间。

  第四,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

这是跟韩国、日本、美国做比较,中国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当然我们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所以现在一看消费结构就可以看出来,从吃、穿、住、行的消费来看,用于食物的消费中国占的比重最高,第一个蓝色的是韩国、红色的是日本,白色的是美国,绿色是中国,中国城镇居民,城镇居民我们用于吃的比例占到36.3%,是高的,第二个穿的消费呢,中国的城镇居民占的比重也明显的高于韩国、日本和美国,但是后两个呢用于住和行的消费,大家可以看出来,中国居民用于住的消费明显低于前三个国家,那么用于行的消费呢,购车的消费和出去旅行的消费,行的消费也明显低于前三个国家。

所以在当前这样一个消费阶段,消费的热点或者说增长点是要增加居民住、行的消费,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出行条件作为增加消费的重点。

  第五,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良好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防止价格欺诈行为,让人民放心大胆的消费,这次三鹿事件出来以后,使牛奶的消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到现在为止,我们奶的生产量才恢复到最高水平的80%左右,昨天看一些材料,有些地方现在还在宰杀奶牛。

国外的牛奶大量进口,新西兰跟我们签订了自由贸易合同,因为新西兰的牛奶可以大量的占领中国的市场。

  第六个,合理引导消费预期,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要鼓励节能型消费、无害型消费、发展型消费、文明型消费,避免炫耀型消费、跟风型消费合奢侈型消费。

 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促进房市、车市、股市联动、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现阶段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这三大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促进这三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一个关键之处,所以要研究这三大市场的内在规律,完善促进三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把促进三大市场联动发展作为当前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

  首先是要促进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

改善住房条件是广大城乡居民的迫切愿望,在居民消费意向的调查中,改善住房条件总是排在第一位,住宅的产业链条长,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大,去年以来,城镇住宅价格涨幅下降,这是前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住房保障稳定若干政策意见,符合广大消费者的意愿,也是保证住宅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住宅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为主要目标,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其居的要求,这就应当把城镇住房价格控制在与广大居民收入分配相适应的合理水平上,不能通过炒作来提高房价,制造泡沫。

好多政府,地方政府收入的50%左右来自批租土地的收入,所以房价越高,批租土地的收入就越多,批租土地的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因此助长地方政府来抬高房地产的价格,前年出台的国务院的文件就明确了稳定城镇住房价格责任的主体在地方政府,要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城镇住房价格方面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吸取日本、香港的教训,日本和香港他们制造了房地产的泡沫,当这个泡沫形成的时候,各个方面收入都增加,经济发展又快,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一旦这个泡沫破裂了,它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到日本现在的房价也只恢复到最高价格的50%左右,香港也在恢复,远远没有达到价格最高的时候的水平,所以通过制造房地产泡沫来刺激经济发展,实际上叫饮鸩止渴。

  我们应当学习新加坡、德国等稳定住房价格、保障广大居民住房需求的成功经验。

过去我在国家纪委政策研究室的时候,我有幸作为国务院住房领导改革小组的成员研究过这个,所以我到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专门做过房地产的考察,通过比较,我觉得我们中国绝不能走日本、香港的路,要学习德国、荷兰的经验。

德国的房价一直到现在跟战后50年代的水平差不多,而现在通过住宅的储蓄银行,当人口刚一出生的时候,就存一笔钱,每年每年存进去,政府给予奖励,固定利率,然后到成人结婚的时候,成人了,结婚了,需要买房子了,除了把你存的钱全部贷给你,另外还要给你增加一倍的贷款,住宅储蓄银行的资金相当于德国买房子的资金的1/3,德国人就是通过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进而保持了德国整个市场的稳定,从而保持了整个经济的稳定,而且德国据他们介绍,住房在欧洲解决得是最好的,住房水平也是比较好的。

荷兰是把住宅的贷款和住宅保险结合起来,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运行了100多年,也是稳定住房的价格,这些国家住宅都解决得比较好,通过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来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

所以国务院出台的这个政策,稳定城镇住房价格是正确的。

  当前搞活房地产市场,重点是应当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廉租房的供给,也就是说保障型住房的建设,这一次扩大内需中间,用政府国债的投入在三年的时间内,要建设近一千万套保障型住房,这对拉动城市的住宅建设和建材工业的发展,活跃房地产市场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为改革开放30年了,这一部分人还住在棚户里面,他们的住宅没有得到改善,有一部分游牧民也需要定居,所以通过建设一千万套保障型住房使这部分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这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另外还有就是要搞活二手房市场,扩大住宅的租赁市场,现在我们住房改革中间,住房都成为个人的私有财产,但是这些住房进入市场还有这样那样的障碍,通过搞活二手房市场,年轻人收入比较低的,先买旧房,然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扩大面积。

另外要扩大住房的租赁市场,还有一个观点,我想最终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住宅市场,这个还没有突破,今天我们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

城乡住宅市场分割大概就剩中国这一个国家,没听说还有哪一个国家城乡住宅,到现在了还严格地分开着,城市人不可以到农村买房子,农民人可以到城市买房子,韩国前些年实行一个政策,鼓励那些演员和城市高收入者到农村买房子,政府甚至给他们补贴,给予鼓励,为什么实行这个政策呢?

因为他这些到农村去了以后,把文明带到了农村。

还有一个例子是德国,德国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只有1%到2%,但德国人62%住在农村,城里人住到乡村了以后,不仅是把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文明带到农村,而且他住到那儿想办法把基础设施加以改善,道路、供水、供电各个方面都想办法搞好,而且高速公路,现代的轨道交通跟市区连接,上班的距离也不会太远,关键是住在农村以后,他生活的环境大大的改善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今天晚上提出来,咱们作为一个问题一起研究,咱们提出来城乡一体化有六方面,第一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居住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能不能还有一个城乡住宅市场一体化,第七个一体化,我看咱们作为一个问题来探讨、研究,现在好多地方实际上已经有所突破。

扩大住房的需求讲这些。

  这是房价收入比,07年我国商品住房平均售价是3645块钱,按照每套90平米计算,总价为32.8万元。

城镇居民年均收入为4.34万元,房价收入比为7.56,市场上是比较高的,合理的房价收入应当是3到6,住房支出低于家庭年收入的30%。

显然我们现在的房价跟我们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成比例,房价过高,房价收入比,房价是分子,分母是城镇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叫房价收入比。

  那么这个表我列了一下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的排列,最高的是上海,房价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16倍,其次是杭州,15.3倍,再其次是南京,13倍,我们北京是12.33倍,也是够厉害的。

最低的是像乌鲁木齐,7.25,最低才7点多,呼和浩特5.96,也相当高了。

所以总的来讲,我们城市的房价跟居民收入相对来讲是偏高的。

房价的高主要是土地的价格太高了,那么按照现在的建筑安装成本,南方一平方米住房的建安的费用在一千块钱以下,有些县城600到700块钱都可以建一平方米,所以房价高主要是地价,地租搞得不好,地租高,主要收入政府拿走一大块,开发商拿走一大块,广大居民没有得到好处。

所以扩大住房消费的关键就是要抑制城镇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第二个,扩大轿车消费。

  去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这标志着已经开始进入轿车消费大众化的时代。

轿车进入家庭真的是我们中国人多少代的梦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到今年1、2月份,我们国家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今年全年汽车产销将双双突破1千万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轿车梦,实在令人高兴。

去年下半年来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国内汽车销售量增速下降,应当说这是经历了连续几年井喷式的增长以后的一个短暂的修整,随着各项鼓励汽车信贷以及各项利好措施的出台,汽车销量的增量开始加快。

这是每千人轿车拥有量的图,中国每千人拥有的轿车只有11辆,全球平均是98辆,发达国家是500辆,就是两个人一辆车,我们现在的水平仅仅相当于美国1910年的水平,就是美国100年以前的水平,上个世纪初的时候,老福特他提的口号就是,让造车的人要买得起车。

到今天过了100年了,我们全国轿车的保有量这个水平只有11%,所以可以看出来,就是轿车的发展它的容量有多么大。

看来汽车的发展历史空间,汽车生产的利润占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只有10%,零部件的供应占到20%,销售占20%,整个汽车的服务占到50%,就是包括汽车的修理、加油、美容、保险、信贷等等,汽车对整个社会的拉动作用,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大,发达国家大概每6个就业人口里面有1个人都在汽车行业里面就业。

所以没有汽车可以说就没有现代化,过去长期有人讲,汽车不适合中国,中国人应当骑自行车,我看你要骑自行车的话,GDP怎么能搞到一万美元?

(笑)所以要鼓励汽车的消费。

  鼓励汽车消费我想第一个是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前些年我们银行,汽车信贷的呆坏帐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