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513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重点(含笔记).doc

生科08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掌握:

1、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2、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

1、免疫细胞的分类和种类。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

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异常:

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敏反应;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疾病。

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

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丧失——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

3.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

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清除损伤的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

特点:

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非特异性免疫)的分子。

如:

Toll-likereceptor4(TLR4)识别多糖(表达于多种G-肠道杆菌表面)

固有细胞活化→免疫效应→释放CKs(IFN)→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淋巴细胞】

特点:

细胞克隆分布,表达一种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天然大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中的多肽、糖中的寡糖、脂酸、核苷酸片断)这些小分子称为抗原(Ag)。

三、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

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特异性免疫:

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的反应。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免疫(immunity):

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掌握:

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

2、免疫器官的分类和功能。

一.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P14页

骨髓的功能—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器官。

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1.TCR功能性成熟;

1.血细胞生成场所2.T细胞识别自身MHC分子;

2.B细胞成熟的场所3.大部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被清除,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再次应答)。

4.T细胞发育成熟:

CD4+,CD8+T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

基质细胞及其胸腺造血微环境:

胸腺基质细胞(TSC)成决

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成.定T细胞分化、增值和选择性发育的胸腺微环境。

(二)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系统)

淋巴结的功能:

1.淋巴细胞定居场所(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胸腺依赖区);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3.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脾脏的功能:

粘膜相关淋巴系统功能:

1.T细胞(40%),B细胞(60%)定居场所;1.黏膜局部免疫;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2.产生sIgA。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

4.过滤作用(吞噬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immuneorgan):

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

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1.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的机会;2.充实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组成【淋巴结表面覆盖有结缔组织被膜,浅皮质区可见大量B细胞聚集而组成的初级淋巴虑泡,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次级虑泡);副(深)皮质区可见高内皮质小静脉(HEV)淋巴细胞由此从血循环进入淋巴结】P17页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黏膜免疫系统(MIS)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及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阑尾等。

】P20~21页

第三章抗原

掌握:

1、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包括抗原本身的因素和机体的因素。

3、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簇的概念;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性。

熟悉:

1、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一.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

1.抗原的异物性:

*非机体自身物质的特性®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异种物质病原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外毒素;

*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自身抗原物质变性的自身物质或自身隐蔽成分。

2.理化性状

*抗原的种类;*分子量大小(一般在10kDa以上);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一定的物理性状。

3.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4.机体遗传因素:

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受遗传控制(Ir基因)。

5.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应。

二.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性:

抗原(antigen):

能与T细胞的TCR或B细胞的BCR特异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

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AD):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四.比较TD-Ag与TI-Ag的特点。

(熟悉)

特点

TD抗原

TI抗原

组成

B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

Th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

免疫应答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类型

IgG(主)IgM

IgM

免疫记忆

+

-

答: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

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辅助细胞,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特点:

需要Th细胞辅助;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引起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的辅助,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

【特点:

不需要Th细胞辅助;诱导体液免疫,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只产生IgM抗体;无免疫记忆。

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

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

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抗原结合价(antigenvalence):

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表位数目。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只需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抗原物质。

内源性超抗原(病毒性)外源性超抗原(细菌外毒素)

佐剂:

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物质。

佐剂的作用:

1.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2.抗肿瘤和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种类:

1.无机佐剂:

氢氧化铝,明矾。

2.有机佐剂:

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等。

3.合成佐剂:

多聚核苷酸。

4.油剂:

如弗氏佐剂、矿物油、植物油。

丝裂原(mitogen):

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

共同表位:

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

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掌握:

1、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功能区、J链和分泌成份,酶解片段等)。

3、独特型的概念。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特异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休、通过胎盘、免疫调节)。

熟悉:

1、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2、免疫调理和ADCC作用。

3、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特点。

4、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优点和制备原理。

*重链和轻链

①Ig的两条长链称为重链(Heavychain,H链)

重链可分为μ、γ、α、δ、ε链

↓↓↓↓↓

IgMIgGIgAIgDIgE

②Ig的两条短链称为轻链(Lightchain,L链)可分为κ、λ型

每个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完全相同。

一、图示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以及功能?

P36页

(一)可变区(V区)N端重链1/4和轻链1/2组成,AA序列变化很大。

超变区(HVR):

互补决定区(CDR)VL和VH各有3个超变区

骨架区(FR):

VL和VH各有4个骨架区

(二)恒定区(C区)C端重链3/4和轻链1/2组成,AA的序列相对稳定。

(三)VL,VH:

超变区,互补决定区(CDR):

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CL,CH1:

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CH2,CH3(IgG,IgM):

补体C1q结合点,激活补体;

IgGCH2:

通过胎盘;

IgGCH3:

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B细胞表面的FcgR结合。

铰链区(hingeregion):

使Ab的V区更适于同抗原的表位结合。

含大量脯氨酸,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