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3653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地理科试题  2012.10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图1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第1~3题。

1.甲河流ab段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区域

A.地形平坦        B.降水充足

C.结冰期长    D.水量稳定

某货轮8月中旬从挪威希尔克内斯港出发,沿图2所示航道航行,于9月中旬抵达中国连云港。

读图,回答第4~7题。

 

4.若货轮在世界时06时到达,北京时间为

A.02时   B.08时    

C.14时D.18时

5.希尔克内斯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无极昼、极夜现象

C.终年受到暖流影响

D.所在区域多硬叶林

6.选择此时段航行,主要是由于

A.海上风平浪静易通航

B.货轮停靠的港口较少

C.北冰洋海域昼短于夜

D.气温较高使海冰融化

7.货轮抵达时,

A.连云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B.黄河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

C.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D.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

7.货轮抵达时

 A.连云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B.黄河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

 C.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D.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

读图3,回答8~10题。

8.图3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是

 A.地月系B.总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

9.图3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10.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维持地表温度  ②无线电通信中断  ③潮汐现象④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回答13-14题。

13.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

 A1:

200B1:

10000C1:

200000D1:

1000000

1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

 A等高线重合处B等高线密集处C等高线稀疏处D等高线闭合处

14.如在山谷中突遇泥石流,他们应尽可能选择

 A.沿山谷谷底向较高处逃生B.沿山谷谷底向较低处逃生

 C.向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逃生D.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

15.除窗户的面积外,决定正午时分屋内被阳光照射面积大小的因素有

 A.昼夜的长短B.海拔的高低C.日照时间的长短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6.绘制图幅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图,其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的是

 A.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北京市

 B.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C.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D.贵州省、北京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17.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

 两极地区是我国进行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

读图1,回答18~21题。

18.下列符号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非洲  ⑤印度洋    B.②北美洲 ⑥印度洋

C.③太平洋 ⑦太平洋    D.④太平洋 ⑧大西洋

19.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⑦

20.一艘轮船从⑦地航行至⑧地,该船

A.航向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B.由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C.逆风航行

D.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1.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B.莱茵河C.亚马孙河D.赞比西河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5,回答22~24题。

22.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3.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24.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④比①大B.一天中⑤比③日出早

 C.②白昼时间逐渐增加D.③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

图6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回答25~26题。

25.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18℃等温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低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26.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长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二、综合题(共48分)

27.图7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朝阳峰,。

请他,并简述原因。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其主要的利与弊。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一处发生滑坡的性原因。

 

28.图8为地区公转示意图,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分)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在答题纸上的图中标注)(3分)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2分)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4分)

 

29.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划分了            (选择填空)。

(2分)

 A.季风与非季风区   B.亚热带与暖温带

 C.内流区与外流区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简述B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6分)

30.图16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简述该省区的位置特征并说出与该省区相邻的省区简称。

(3分)

(2)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

(2分)

(3)图中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

(4)概括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3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第六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二、综合题(共48分)

27.(16分)

(1)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2分)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00-1500米之间;(2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地。

(2分)

(2)先由北向南,(1分)再向东南。

(1分)

(3)看不到丁村(1分)  有山脊(体)阻挡视线(1分)

(4)A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人口迁移规模小。

     B方案:

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人口迁移规模大。

(5)丁处。

(1分)原因:

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1分)该处的山坡度较陡,(1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28.(11分)

(1)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2分)

(2)见右图。

(3分)

(3)昏(1分)0°(1分)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2分)昼夜长短变化:

昼渐长,夜渐短(2分)

 

29.(8分)

(1)BD(2分)

(2)径流量较大(1分);径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1分);有春(1分)夏两个汛期(1分);有结冰期(1分)、含沙量较小(1分)。

 

30.(8分)

(1)夏(夏和春)(1分)冰雪融水(1分)雨水(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形成深厚的积雪;(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融雪洪水。

(1分)

(3)夏季高温,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色素和营养物质的积累;(1分)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

(1分)

31.(5分)

(1)甲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乙山脉:

南北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

(2分)

(2)西南(1分)位于西风带,(1分)山地的迎风坡,(1分)降水较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