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354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docx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7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7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文学常识(共9题;共18分)

1.(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B.《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也有爽朗利落的一面,如在刘姥姥来求助的时候予以援手。

C.《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D.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卷帘大将,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

2.(2分)(2017八下·龙华期中)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潼关怀古”是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水调歌头”也是题目。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传记;《送东阳马生序》则是宋濂写的书序。

C.季羡林和胡适都是学者,他们分别著有回忆性散文《我的童年》和《我的第一本书》

D.同为散文诗,鲁迅先生的《雪》和纪伯伦先生的《组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澎湃的激情。

3.(2分)(2017八上·建瓯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

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4.(2分)(2017八上·益阳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了《永州H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B.袁宏道,字中郎,荆州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其弟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余光中,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乡愁》是他的经典诗作之一。

D.《读书杂谈》是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的一篇演讲,文中作者很推崇“嗜好的”读书,但并不片面。

5.(2分)(2019·北部湾模拟)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B.保尔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无法正常工作,也曾迷茫动摇,后到公园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想到要为理想而献身,又忘我投入工作。

C.《儒林外史》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D.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

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6.(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

B.《伊索寓言》里面有许多给人启迪的小故事,如龟兔赛跑、拔苗助长等。

C.《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创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繁星》和《春水》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

7.(2分)(2019七下·盐田期末)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诗家之圣,仁者心。

”这副对联纪念的有可能是唐代诗人杜甫。

D.文言文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是古代一般臣子的自称。

8.(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三位女将:

一丈青,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扈三娘。

B.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

败走麦城。

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

D.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9.(2分)(2017七上·江都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李白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青山绿水、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B.《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望梅止渴”“三省吾身”“七步成诗”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D.《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二、文化常识(共5题;共13分)

10.(5分)名著阅读。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请说出对应的人物。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

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

C.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

()

D.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

11.(2分)(2019·海州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12.(2分)(2019七上·马山月考)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孙刚写完了一篇满意的文章,就迫不及待地送到文学社团社长面前说:

“请您拜读!

B.小许接到一个别人打错了的电话,不耐烦地说:

“烦人!

为什么不弄清楚号码后再打呀?

C.学校通知清明节放假三天的消息后,小利给朋友发送了一条祝福微信:

“清明节快乐。

D.李丽在路上碰到一个女孩,对她说:

“姐姐,我和奶奶走散了,你能帮我找找她吗?

13.(2分)(2018九上·萧山月考)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沁园春”和“山坡羊”分别是词牌名和曲牌名。

B.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都是古代对男子不同年龄的称谓。

C.古诗词中常可以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露水”和“惊蛰”两个节气。

D.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成“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14.(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猫》表面看是写猫的遭遇,实际是在写人的感情。

B.《鸟》除了表达作者的爱鸟之情,还有许多深意需要我们去体会。

C.《动物笑谈》实际上是一篇动物科幻小说。

D.《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

三、名著导读(共9题;共56分)

15.(7分)(2018九上·永康月考)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

”“完全当真,先生。

(1)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文中的“先生”是________,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

________

(2)学校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故事情节、人物个性、小说主题等)为《简爱》写一段推荐语,要求结合故事情节。

16.(7分)(2019八下·洛南期末)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

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资料衔接】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17.(4分)(2019七上·惠东月考)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结合《狗·猫·鼠》全文,说说鲁迅儿童时期为什么仇猫?

(2)作者在文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7分)(2019九下·宜兴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A,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

说时迟,那时快。

蒋门神急待挣扎时,A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

A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A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

两个都在挣命……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白醒时,也近不得A神力,扑地望后便倒了。

A赶入去,一刀先剁下头来。

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

A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

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A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

“杀人者,A也!

却待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楼上官人们都醉了,快着两个上去搀扶。

”A却闪在胡梯边看时,却是两个自家亲随人,便是前日拿捉A的。

A在黑处让他过去,却拦住去路。

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觑,做声不得。

急待回身,A随在背后,手起刀落,早剁翻了一个。

那一个便跪下讨饶。

A道:

“却饶你不得。

”揪住,也砍了头。

杀得血溅画楼,尸横灯影。

A道:

“一不做,二不休。

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

”提了刀下楼来。

夫人问道:

“楼上怎地大惊小怪?

”A抢到房前。

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

“是谁?

”A的刀早飞起,劈面门剁着,倒在房前声唤。

A按住,将去割时,刀切头不入。

A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时,已自都砍缺了。

A道:

“可知割不下头来。

”便抽身去后门外去拿取朴刀,丢了缺刀,复翻身再入楼下来。

……走出中堂,把拴拴了前门。

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

A道:

“我方才心满意足。

(1)选文中的A是谁?

选文出自原著哪个故事情节?

(2)选文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19.(6分)(2019·天台模拟)阅读《三国演义》片段,完成题目。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

“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

比及号令到来,毛价、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

“谢丞相箭!

”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1)著名成语________(填四字)就出自这一故事。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成语故事,如乐不思蜀、舌战群儒、望梅止渴等,请从上面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应故事情节。

________

(2)司马徽曾说: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句中的“伏龙”是指诸葛亮,“风雏”是指________。

上一片段表明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不单诸葛亮善于“借”,曹操也是这方面的高手。

清代文学评论家毛纶、毛宗岗父子这样评价:

曹操一生,也是无所不用其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

请根据你对《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一个例子来印证曹操的“借”谋。

________

20.(8分)(2019九下·中山模拟)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行者道:

“你这个呆子!

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

‘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

”八戒又思量道:

“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

“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

“怎么说?

”八戒道:

“我说:

‘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

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

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

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

‘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

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怞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

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

’”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

“是那个敢这等骂我!

”八戒道:

“哥哥息怒,那妖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行者道:

“贤弟,你起来。

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

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

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

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

报毕,我即回来。

”八戒道:

“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

慌得那群猴拦住道:

“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

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

”行者道:

“小的们,你说那里话!

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

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

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

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

”众猴各各领命。

(1)选文中的妖精是________。

(2)结合文段,谈谈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3)联系整部作品,说说孙悟空是因何事被逐回花果山的?

小说中孙悟空还被唐僧逐回两次,试概括其中一次逐回的起因、经过、结果。

21.(4分)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以________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________。

22.(10分)(2019·江油模拟)立德中学开展“走进鲁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

经典重温】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请你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选两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文章题目。

示例:

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孔乙己》

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

——《风筝》

(2)【活动二:

观点争鸣】

活动中,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让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③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

(3)【活动三:

形象刻画】

参照上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的形象。

要求:

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②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100字。

(4)【活动四:

评价经典】鲁迅用了八个字对《三国演义》进行评价:

“七分写实,三分写虚”。

为了烘托人物形象,运用夸张是小说的一种常见写法,《三国演义》中你认为哪些故事情节有夸张的虚构,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示例除外)。

示例:

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

23.(3分)(2011·莆田)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这句话写的是祥子拉车的情景。

(2)

米开朗琪罗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问津。

(3)

“那时正是快要收割的时候,麦子长得至少有四十英尺高。

我走了一个钟头才走到田地的尽头,周围有一道篱笆,至少有一百二十英尺高。

”这是写格列佛离开大人国时看到的情景。

(4)

“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

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以上四句写的是哪吒与孙悟空打斗时各显神威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共9题;共18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二、文化常识(共5题;共13分)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三、名著导读(共9题;共56分)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