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31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docx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解析版

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2.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

3.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假设水没有减少、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白膜”为析出的氢氧化钙固体

C.形成“白膜”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4.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C2H4与C4H8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均为1:

2

C.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D.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故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8gNaCl

5.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含有溶质和溶剂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6.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生石灰C.蔗糖D.硝酸铵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8.下列每组中的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B.氧化铜、铁粉

C.高锰酸钾、碘D.氧化钙、氢氧化钙

9.如图所示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锌、钙、硒、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的操作欠妥

D.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常吃鱼、虾、大豆都能补充蛋白质

1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二、填空题

13.试选用“>”或“<”或“=”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

氧气稀有气体;

(2)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

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200mL。

(3)室温下,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溶液的质量2g

(4)相同的两段细铁丝生锈的速率:

用蒸馏水浸过的铁丝用食盐水浸过的铁丝

(5)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2g

(6)熔点:

武德合金其组成金属

14.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根据上表数据,在右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在20℃时,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_______g,水_______g。

根据溶解度判断,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现有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元素符号回答: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__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②甘蔗是我市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增强甘蔗的抗倒伏能力可以适当施用_________肥.

(2)请用离子符号回答:

①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它是由_________和氯离子构成的;

②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

(3)请用化学式回答:

①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

②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4)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①正常雨水呈弱酸性,原因是_________;

②生活中的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_________.

16.配制5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g。

若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并将温度降低到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40℃时,烧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里溶液中水量最少;根据图1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可推测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

三、实验题

18.利用右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①氧化铜为_____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_______态存在。

②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处点燃后,火焰呈________色。

⑤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性。

19.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A装置制氧气,其他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个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量筒内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碘化钾(KI)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的发泡剂是洗洁精,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作用。

四、计算题

20.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mL)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将10mL98%浓硫酸中加水稀释至100ml,取10mL该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制取氢气,请按要求完成系列问题的解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0mL98%的浓硫酸中含_________gH2SO4。

(2)列式计算消耗金属锌的质量。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

10mL水和10mL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在至之间。

21.某温度下,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如果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该

⑴加入食盐多少克?

⑵也可以蒸发水多少克?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曲线的纵坐标为溶解度,横坐标为温度,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最快,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由图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t2℃时,甲的溶解度为80g,故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80g甲的溶液.

考点: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2.B

【解析】酸奶属于乳浊液,不是溶液,其他物质都属于溶液.

3.D

【解析】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于溶质减少,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是碳酸钙;形成“白膜”的过程有新的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质析出,溶液会变浑浊。

选D

4.B

【解析】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C2H4与C4H8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12×2):

(1×4)=6:

1,(12×4):

(1×8)=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C、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故选项说法正确.

D、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故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答案】D

【解析】考点定位分析:

本题的考点是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解答过程分析: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含有溶质和溶剂不是溶液的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B、溶液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水,如碘酒中就不含水,故选项错误;

C、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试题总结评价: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溶液基本特征,充分理解溶液特征是即可正确解题。

6.B

【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错误;B、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正确;C、蔗糖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