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李新权.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李新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李新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李新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4课时)
备课时间:
2.28上课时间:
主备人:
王万美田桔审核人:
李秀荣
由于长期以来对鲁迅的片面宣传,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理解课文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第一课时
【相关链接】
1、百草园:
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一个菜园子,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
西边一半归智房,东边一半属仁房。
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但因园子大而显得有些荒凉。
这个荒芜的园子,不仅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而且有树木、蔓藤和飞鸟虫兽,是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
鲁迅儿时和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来此玩耍嬉戏,随着新台门周家的败落,百草园东首仁房的园地早于1915年就卖给东邻朱阆仙,西首智房部分也于1918年和新台门房产一起售给了朱家。
解放后,国家花钱向后来的章姓业主收回,作为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供广大观众游览和休息。
百草园的
2、三味书屋:
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
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
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
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
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十七岁时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长达六年。
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
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
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
其大意是:
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醯醢(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同舒书写的。
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
“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
3、《朝花夕拾》:
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
共十篇作品,包括:
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蟋蟀( ) 斑蝥( )缠络( )
臃肿( ) 珊瑚( ) 攒成( )收敛( )脑髓( ) 鉴赏( )
觅食( )罕至( )竹筛( )秕谷( ) 渊博( )鼎沸( )
倜傥( )书塾( )宿儒( ) 蝉蜕( ) 拗 ( ) 窦 ( )
锡箔( )和蔼( ) 淋漓( ) 叵 ( ) 确凿( )
2、解释下列词语:
1 确凿
2 轻捷
3 人迹罕至
4 觅食
5 渊博
6 宿儒
7 人声鼎沸
8 鉴赏
3、填空:
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浙江绍兴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
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由的一段生活经历。
作者称百草园是。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 个部分内容,先写 ,后写 。
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合作探究一把握文章结构】
1、给课文划分段落。
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
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②文中的过渡段起什么作用?
③“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
从哪里可以看出。
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
2、找出第一部分的中心句。
3、给第一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二百草园中的乐景】
(一)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读第1段。
思考:
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思。
“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第2段。
指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因此,这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写景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在哪方面,为什么?
最后希望你精彩地读好这段,并按要求填空:
这段景物描写层次分明,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________________再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_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________,使我们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3、请就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一段赏析文字。
4、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写一个句子。
(比如可以写改造中的大同美景)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三百草园中的乐闻】
1、速读4——6段。
思考:
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四百草园中的乐事】
2、作者写冬天百草园捕鸟的乐趣之前为什么要写拍雪人堆雪罗汉的不相宜呢?
3、速读7——8段。
找出雪地捕鸟的描写。
划出动词,再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你能根据作者的描写学会捕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第七段“雪地捕鸟”的写法,用不少于六个动词写一个游戏或一项活动(如钓鱼、溜冰、骑自行车等),注意用词准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确凿”是肯定的说法,“似乎”是不确定的说法,这样写矛盾吗?
6、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渡段回答下列问题:
A、为什么要在“蟋蟀”、“覆盆子”、“木莲”的前面加上“我的”,在后面加上“们”?
B、三个“也许”表现出“我”什么样的心理?
C、这一段流露出“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什么样的感情?
第四课时
【合作探究五三味书屋】
7、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8、“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
这里有哪些“乐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乐事?
9、“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10、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
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三味书屋先生是怎样的人?
童年鲁迅对先生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六 主旨和写法探究】
1、文章通过回忆“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段生活经历,意在表现什么?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A.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C.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从作文的角度看,文章在内容的设置、详略的安排、中心的深化、景物的描写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课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配餐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斑蝥()倜傥()()
敛()脑髓()桑葚()宿儒()()
盔甲()拗()秕谷()锡箔( )( )
蝉蜕()鼎沸()()攒在一起()人迹罕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àn()赏mì()食书shú()和ǎi()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迹罕至(稀少)觅食(寻找)B.敛进(收拢,收缩)鉴赏(鉴定)
C.人声鼎沸(开水)拗(用力弯曲)D.攒成(簇聚)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4.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大同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
5.选择题。
(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湖南株洲中考题)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小说《故乡》选自《呐喊》,作者是朱自清。
D.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4)“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比照的意味,对文章描述的内容,有以下三种理解,比较恰当的理解是( )。
A.因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成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很有趣,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B.作者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漠视、束缚和残害。
C.“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5)最后一段写到人在课堂上用纸糊的盔甲做游戏,“我”在“画画儿”,这是为了说明:
()
A.作者从小热爱艺术。
B.说明上课爱玩。
C.表现作者对封建教育的厌恶和对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的追求。
(6)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排比)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C.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比喻)
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比喻)
6.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1881-1936),原名,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本文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又名《》。
(2)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是和的生活,用“从……到……”的形式,同时表明了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以的变换为主。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课内精读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mì()食的时候才好。
④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bǐ()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jiá()的“张飞鸟”,性子很zào(),养不过夜的。
7.根据拼音写汉字,填在文中括号内。
8.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动词。
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A.两样:
_____
B.相宜:
____
10.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是()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B.冬天可以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C.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无人鉴赏。
D.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了乐趣。
11.用原文中的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
(不超过11个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课外拓展
临窗看柳
①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
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②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
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
③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
④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
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
13.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
14.解释加点的词:
(1)春寒料峭:
(2)载歌载舞
15.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
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实际要写的是,这是一种的写法。
16.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末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
请简述理由。
17.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请你谈谈他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