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1472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docx

《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docx

资料

涵洞过量沉降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9-30来源:

《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文/刘超

[导读]产生过量沉降的原因很多,且各处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和剪切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刘超(河南省柘城县公路局河南商丘476200)

中图分类号:

U449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本文从涵洞过量沉降的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这种病害的措施。

关键词:

涵洞 沉降  成因 防治  

       在柬埔寨援外工程软土地区的公路建设施工中,由于地基的沉降变形和失稳,导致许多公路病害,涵洞过量沉降是诸多病害的一种,它给工程造成极大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其成因,在设计、施工中加以避免。

  软土地区的涵洞的工后沉降通常会出现中段比出入口大。

当这种不均匀沉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预留的拱度已不能弥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形成涵身明显下陷,沉降缝被拉宽,同时出入口两端涵节向外侧挤出,并向后仰,有的甚至中间涵节全部陷入地下。

这就发生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涵洞过量沉降现象。

  涵洞出现过量沉降后,涵身沉陷导致涵洞过水断面减小,直接影响涵洞的过水能力,甚至使涵洞完全丧失过水能力;再者由其造成的沉降缝被拉宽,导致沉降缝处漏水、漏土,给路基带来危害;若涵洞过量沉降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路基失稳,直接影响公路的通车。

故在软土地区路基施工中防治涵洞过量沉降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

       一、涵洞过量沉降的成因分析

  产生过量沉降的原因很多,且各处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和剪切破坏。

       

(一)地基的压缩变形

  由于路堤断面多为梯形,我们可近似地认为路堤土不传递剪力,这时可将路堤视为一个柔性基础,根据柔性基础的特点可知,由路堤自重和其上荷载产生的压力就和路堤断面相似。

  涵洞为克服变形和伸缩每隔一段设有沉降缝,这样将涵洞分成了几段,当如上部的压力作用在涵顶时,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压力通过涵洞分段传向地基。

这时地基受到的附加应力相应地会也现两侧小中间大的不均匀分布,根据地基的固结理论,地基的沉降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与附加应力呈线性关系,这样不难理解,地基的沉降也会出现两边小中间大的状况。

  这种不均匀沉降与地基上的性质及填土的高度有关,当填土高度增高时,这种不均匀沉降更趋明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涵洞过量沉降。

       

(二)地基的剪切破坏

  软土的强度低,当土基的附加应力超过地基的抗剪强度时,地基就发生剪切破坏,由于地基的附加应力不均匀,最先发生剪切破坏的应是附加应力较大的段落(即中间段落),这样也就出现了涵身沉陷。

  另外,由于软土的强度低,极易发生失稳,根据实测结果表明,路堤失稳的滑动面呈近似圆弧状,导致两侧涵节向外挤出,并侧仰。

这种破坏在有最危险滑动面时极易发生,如老路拓宽时新老路基接合面处理不当时,极易沿接合面发生滑动导致涵洞过量沉降发生。

  以上是导致涵洞过量沉降的主要原因。

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涵洞过量沉降,如两边路堤变形、沉降会对涵洞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导致过量沉降发生。

       二、涵洞过量沉降的防治

       为防止涵洞的过量沉降,我们在柬埔寨施工中针对其成因,主要从减小不均匀沉降、防止变形破坏、增加涵洞整体性几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在设计上予以充分考虑。

首先我们在涵洞类型的选用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圆涵为佳,其次是选用整体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或箱涵。

应避免使用分离式基础的拱涵和两孔以上的双涵,这些会因不均匀沉降而受破坏。

  另外,在设计时我们应考虑到不均匀沉降,沿涵洞的轴向设置与沉陷方向相反的预留拱度,以消除小量的不均匀沉降。

再者考虑到涵洞沉降会影响涵洞过水能力,我们在设计时可适当加大涵洞的孔径。

  

(二)地基加固。

目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深层搅拌桩、碎石桩、换填法等。

我们对涵洞地基加固中,这三种方法都可应用,都可达到增加地基强度,减小不均匀沉降的效果,但是这里要注意与两边路堤的衔接,对于桩基还应避免两侧软基的下沉产生应力集中对桩的破坏。

  当软土厚度较大时,通常采用搅拌桩、碎石桩,此时基础的分布一般采用以涵洞轴线方向正三角布桩为佳,并应设置过渡区与路基的处理相衔接。

当软弱基础下层深度较浅,且厚度不大时,采用换填法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这些方法在当前的软土地区涵洞地基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成本较高。

  (三)施工预压。

为了防止不均匀工后沉降,我们可以先对涵洞处路堤与两端路堤以相同的地基处理方式进行预压,当路基沉降一段时间后再挖开修筑涵洞。

这里采取的处理方式可以选用砂井、插板桩等,使地基在预压时发生排水固结。

这样既提高了地基的强度,又大大消除了最终沉降,并减小了因结构沉降,使涵洞与路堤变形一致。

  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实用,并能有效防止不均匀工后沉降,工程实践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但这里要求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的方案和要求进行施工,往往就因为施工中不能按要求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或不能按要求的方案和时间进行预压,以至处理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后果。

  (四)采用约束变形的铺助措施。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铺助措施减少涵身变形或提高其抗变形能力,通常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1.设置钢筋拉杆。

在涵洞基础上铺设¢32mm的钢筋贯通至入口两端,固定于洞口(出入口),将整座涵洞联结成一体。

对钢筋砼圆管涵,可在基础浇筑进将钢筋直接预埋在基础中。

  2.洞口反压。

在上下游沟河中以干砌片石铺砌进行反压,这样可以克服地基的变形并减小不均匀沉降,其铺砌厚度应不小于1.0m,距出入口的铺砌长度一般采用10m左右,若为翼墙式洞口,则在翼墙范围内砌筑倒拱,其效果也很显著。

       3.加铰链钢筋。

在每段沉降缝基础内设置若干网状钢筋作为铰链,周围油麻筋填塞,钢筋的选用可根据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应力大小通过计算进行选用,一般应不小于14mm。

  涵洞过量沉降危害极大,且极易发生。

我们在认识其成因的基础上,本着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的原则,从各方面加以防治。

这就要求我们在勘察阶段认真勘察,分析软土地基的分布、组成状况,并通过试验确定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指标,从而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在设计中,我们应针对现场出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案,做到考虑全面、设计仔细、方案可靠、经济实用;在施工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精心施工,注意监测积累经验数据。

一旦发生这种病害,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首先应采取安全保证措施,再针对情况采取对策。

  由于软土的性质很难确定,并且具有极大的个性差异,很难有统一的计算理论,这给涵洞过量沉降的防治带来困难,还需我们在设计、施工中不断积累经验。

桥梁施工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一节下部工程(桩基础)

1、如何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2、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2)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未处于水平状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发生不均匀变形。

3)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4)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5)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预防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

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2)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的摆。

3)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4)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4、处理措施

1)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在钻孔过程中发生缩孔怎么办?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当使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时,探孔器下放到某一部位时受阻,无法顺利检查到孔底。

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或从某一部位开始,孔径逐渐缩小。

2、原因分析

1)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在钻孔通过该层中,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孔内挤压形成缩孔。

2)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遇水膨胀,形成缩孔。

3)钻头磨损过快,未及时补焊,从而形成缩孔。

3、预防措施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及钻井中的土质变化,若发现含有软弱层或塑性土时,要注意经常扫孔。

2)经常检查钻头,当出现磨损时要及时补焊,把磨损较多的钻头补焊后,再进行扩孔至设计桩径。

4、处理措施

当出现缩孔时,可用钻头反复扫孔,直到满足设计桩径为止。

3、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2、原因分析

1)由于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或护筒埋置较浅,或周围封堵不密实而出现漏水;或护筒底部的粘土层厚度不足,护筒底部漏水等原因,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减少。

2)泥浆相对密度过小,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3)在松软砂层中钻孔时进尺过快,泥浆护壁形成较慢,并壁渗水。

4)钻进时未连续作业,中途停钻时间较长,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线以上2m,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5)操作不当,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6)钻孔附近有大型设备作业,或有临是时通行便道,车辆通行时产生振动。

7)清孔后未及时浇注砼,放置时间过长。

3、预防措施

1)在钻孔附近,不要设临时通过便道,禁止有大型设备作业。

2)在陆地埋置护筒时,应在底部夯填50cm厚的粘土,在护筒周围也要夯填粘土,并注意夯实,护筒周围要均匀回填,保证护筒稳固和防止地面水的渗入。

3)水中振动沉入护筒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将护筒沉穿於泥及透不层,护筒之间的接头要密封好,防止漏水。

4)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有不同的钻进速度。

如在砂层中钻孔时,应加大泥浆稠度,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

5)当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压力相对稳定。

6)钻孔时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7)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8)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暂时不要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砼。

9)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孔口附近不得集聚地表水。

4、在钻孔过程中钻头被卡住怎么办?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钻头在钻孔内,无法继续运转。

2、原因分析

1)孔内出现梅花孔、探头石或缩孔。

2)下钻头时太猛,或钢丝绳松绳太长,使钻头倾倒卡在并壁上。

3)坍孔时落下的石块或落下较大的工具将钻头卡住。

4)出现缩孔后,补焊后的钻头尺寸加大,冲击太猛,冲锥被吸住。

5)使用冲击钻在粘土地层中进行钻孔时,冲程量过大,或泥浆太稠,冲锥被吸住。

3、预防措施

1)对于上下能活动的卡钻,可以采用上下轻微提动钻头,并辅以转动钢丝绳,使钻头转动,以便提起。

2)下钻时不可太猛。

3)对钻头进行补焊时,要保证尺寸与孔径配套。

4)使用冲击钻进行施工时冲程量不宜过大,以防锥头倾倒造成卡钻。

4、处理措施

1)当土质较好或在石质孔内卡钻时,可以采取小爆破振动使钻头松动,以便提起钻头。

2)钻头被卡住时,可上下左右试着进行轻提,将钻锥提起。

3)用千斤顶或滑轮组强提,但应注意孔口的牢固,以防孔口坍塌。

5、如何避免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孔壁坍塌?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孔壁坍塌;钻机倾斜。

2、原因分析

1)护筒底部及周围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实不足,在钻进过程中或灌注过程中泥浆护筒底掏空。

2)由于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不祥,使护筒底产处于淤泥或砂层少。

3)护筒直径较小。

4)地表水渗入护筒外围填土中,造成填土松软。

3、预防措施

1)护筒底部应回填至少50cm厚的粘土,当土质为砂性土时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也应用粘土回填并夯实。

2)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护筒底部应穿过淤泥和砂层。

3)护筒直径应大于设计孔径20-30cm(有钻杆的正反循环钻)、30-40cm(无钻杆的潜水电钻或冲击钻)。

4)护筒出浆孔处应用粘土夯填,同时应保持出浆顺利,周围不得有积水,避免护筒周围泥土流失,造成坍孔。

4、处理措施

1)水中钻孔发生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将护筒下沉穿过淤泥层或砂层。

2)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先将钻机移位,然后拔出护筒,按要求回填粘土并夯实,重新下护筒并对护筒周围回填粘土夯实,必要时应加长护筒,然后才能重新钻孔。

6、如何防止钢筋笼在吊装就位过程中发生变形?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起吊后,钢筋笼发生过大的扭转或弯曲变形。

2、原因分析

1)当钢筋笼较长时,未加设临时固定杆。

2)吊点位置不对。

3)加劲箍筋间距大,或直径小刚度不够。

4)吊点处未设置加强筋。

3、预防措施

1)钢筋笼上每隔2-2.5m增设一道加劲箍筋,在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筋。

在加强筋上加做十字交叉钢筋来提高加强筋的刚度,以增强抗变形能力,在钢筋笼入井时,再将十字交叉筋割除。

2)钢筋笼尽量采用一次整体入孔,若钢筋笼较长不能一次整体入孔时,也尽量少分段,以减少入孔时间;分段的钢筋笼也要设临时固定杆,并备足焊接设备,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两钢筋笼对接时,上下节中心线保持一致。

若能整体入孔时,应在钢筋笼内侧设置临时固定杆整体入孔,入孔后再拆除临时固定杆件。

3)吊点位置应选好,钢筋笼较短时可采用一个吊点,较长时可采用二个吊点。

4、处理措施

若钢筋笼发生严重扭曲变形时,则必须将钢筋笼拆开重新制作。

7、钢筋骨架就位后,如何将钢筋骨架固定,使其不下沉,不偏位?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钢筋笼就位后突然下沉;钢筋笼中心偏位。

2、原因分析

1)钢筋笼固定不牢固或固定措施不得当。

2)测量定位出现误差或在灌注砼过程中,导管碰撞钢筋笼。

3)在施工过程中,桩位控制点未采取保护措施,出现人为移动。

3、预防措施

1)在钢筋笼定位后,将钢筋笼牢固固定在位于护筒之上的垫木上。

垫木应该用20cm×20cm×300~400cm长方木根。

2)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夯实,防止护筒移位。

3)测量定位要准确,要用控制桩进行复测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水下砼灌注。

4、处理措施

对于下沉或偏心的钢筋笼,在浇筑砼前或未浇筑至钢筋笼时,可用吊车将其吊起进行复位。

8、如何保证钢筋笼下上浮?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地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2、原因分析

1)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3、预防措施

1)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2m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4、处理措施

1)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9、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砼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砼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升,形成断桩。

3、预防措施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

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同时要能保证首批砼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m。

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4m范围内。

3)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

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在砼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砼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

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砼能够连续灌注。

7)当砼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用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砼。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10、如何保证桩柱接头质量?

凿桩头应注意哪些问题?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破桩头时间过早,砼受到扰动后影响强度的形成或使桩头砼产生裂缝。

2)把桩头凿除盆状,接柱前不易清除污染物,影响接柱质量。

3)擅自采用爆破法破桩头,且剂量控制不准,造成对桩头爆破过度,致使桩身上部出现碎裂。

2、原因分析

1)在砼强度未形成或未达到一定强度(70%)就进行凿除时,会对砼产生扰动,破坏砼强度形成,或使砼内部产生细小裂纹。

2)对设计桩顶的标高计算或测量不准,导致灌注砼提前结束,致使桩头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3)在灌注水下砼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超灌、超灌高度不足或无法进行超灌。

4)泥浆稠度大且回淤厚度大,造成砼与泥浆的混合层较厚。

5)清孔不彻底或回淤测量有误。

6)灌注砼完成后,立即掏浆至桩顶设计标高,可能使泥浆掺入砼内,同时减少了对桩头砼的压力,致使砼的强度有所下降。

3、预防措施

1)当砼灌至距桩头较近时,要提高漏斗口至少高出桩顶4m,也可搭一3m高的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灌注砼,以便砼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泥浆顶起。

2)灌注砼时应比桩顶设计标高至少超灌80cm,以保证桩顶处砼在超灌部分自重作用下的密实,同时保证桩头处的砼中不含泥浆。

3)在砼灌注后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要求70%以上,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一般龄期达到7d即可,气温较低时必须延长龄期)时才能丰破除桩头。

严禁砼灌注完毕后随即进行掏浆。

4)凿桩头时当凿至距设计位置10cm左右时,应注意先对设计桩头标高处的四周进行凿除,然后再凿除中间部分,桩头破除后形状应呈平面或桩中略有凸起,以利接柱或浇筑系梁砼前冲洗桩头。

5)严禁使用爆破法进行破桩头。

4、处理措施

若因意外原因,在凿除桩头后砼中仍含有泥浆,则应继续向下凿除,直致砼中含泥浆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为止。

此时可支模板浇注砼,深度较大时,需先行接柱,若深度较浅时可在浇筑承台砼时同时浇筑。

11、钻孔桩发生中心偏位后如何处理?

1、质量问题及现象

破除桩头后,经测量放样检查钻孔桩中心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

2、原因分析

1)桩位定位存在误差。

2)护筒的形状不符合要求或埋设时出现偏差。

3)钢筋笼定位不准确。

3、预防措施

1)在桩位定位时要认真复核,做好骑马式控制桩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能够准确确定钻头中心及对钢筋笼进行准确定位。

2)护筒的形状要符合要求,埋设时其四周的回填要密实,防止在钻进过程中发生移动。

3)钢筋笼定位准确,固定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可灌注砼。

12、如何保证挖孔桩砼的灌注质量?

1、质量问题及现象

砼出现离析;砼强度不足。

2、原因分析

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有问题,或搅拌时间不足。

2)灌注砼时未用串筒,或串筒口距砼面的距离过大,有时在孔口将砼直接倒入孔中,造成砂浆和骨料离析。

3)在孔内有水时,未抽干水就灌注砼。

应该采用水下灌注砼时而采用了干浇法施工,造成桩身砼严重离析。

4)灌注砼时未能将护壁的漏水堵住,致使砼表面积水较多,而未清除积水就继续灌注砼,或采用水桶排水,结果连同水泥浆一同排出,造成砼胶结不良。

5)局部需排水挖孔时,在灌注某一桩身砼的同时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桩孔挖孔工作未停止,继续挖孔抽水,且抽水量较大,结果地下水流将该孔桩身砼中水泥浆带走,严重昌砼呈散粒状态,只见石料不见水泥浆。

3、预防措施

1)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砼的配合比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配制或进行抗压试验,以保证砼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采用干浇法施工时,必须使用串筒,且串筒口距砼面的距离小于2m。

3)当孔内水位的上升速度超过1.5m/min时,可采用水下砼灌注法进行桩身砼的灌注。

4)当采用降水挖孔时,在灌注砼时或砼未初凝前,附近的挖孔施工应停止。

5)若桩身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进行补桩。

下部工程(扩大基础)

13、土质基坑开挖到基底后被水浸泡?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基坑开挖后,基底土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力降低。

2、原因分析

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

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效果欠佳。

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

4)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到基坑内。

3、预防措施

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合格后马上进行基础的施工。

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水流进基坑,应在基坑四周0.5~1.0m外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不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0.5m,并有坡度,集水井应比排水沟最低处深1-1.5m,具体尺寸视降水范围决定。

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坑内不积水为准。

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基坑时,应在基坑外挖一条载水沟,载断流入基坑的水源,载水沟外侧距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

6)接近基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以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

4、处理措施

将被水浸泡的软土挖除,用砂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14、地基为不均匀地质时,如何防止基础产生滑移或倾斜?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基础产生滑移或倾斜。

2、原因分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