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1270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邹平双语学校三区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

时间90分钟

1.下列现象中,有哪些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

A.我国的植树造林B.大量捕杀藏羚羊C.建立自然保护区D.禁止使用氟氯烃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

A.大力提高工业产品的产量B.全面推进清洁生产C.增加城市人口数量D.提倡消费多元化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D.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4.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

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生存问题D.发展问题

下图是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

6.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央视网报道:

英国德文郡的莫德伯里镇已经引领欧洲各城市之先,发起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活动。

购物时,顾客可以从店里拿到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纸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棉麻袋。

根据材料回答各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释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活动的原因的是()

A.塑料袋生产中会消耗大量石油B.塑料袋不易腐烂,易造成污染

C.塑料袋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D.塑料袋不结实,不方便使用

8.近年不少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下列属于其范畴的是()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大力开发

B.古巴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

C.洞庭湖周边部分地区围湖造田

D.部分渔民在东海休渔期间私自捕鱼

《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A.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D.持续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10.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

A.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

气体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C.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优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

(2015·福建厦门模拟)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11~12题。

1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

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2.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①将林

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③废弃物综合利用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15·福建四地六校三联)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13~14题。

13.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

14.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B.劳动力投入少

C.科技比例大D.机械化程度高

16、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17.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是()

①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或界线

③区域范围有大小、区域级别有层次④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

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A.相似差异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

19.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

文中这样写道:

“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

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

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完成20~21题。

20.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

21.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22~24题。

2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和气候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D.气候和土壤

23.有关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河流水量自北向南不断减小

24.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人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高寒区现在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

分布统计图,完成25~26题。

25.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2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27、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28、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A.修建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B.移民亚马孙平原

C.吸引国外投资在此开辟肉牛牧场D.建立自然保护区

2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30、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

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二卷综合题40分

31、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8分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

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32.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2

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分

(2)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4分

(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

(3分)

(4)2009年1

1月26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30年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

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阻碍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

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o~10

o

10o~15o

15o~20o

20o~25o

25o~30o

30o~35o

>35o

土壤厚度(c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层厚度(cm)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3分)。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土层厚度、有机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1分)

(3)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4.读我国某地区分布图(甲)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据报道,该地区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

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

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到20万前往该地区打短工,其次是重庆和四川民工。

材料二“坎儿井”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表灌溉使用。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

据调查,如今该地区不少坎儿井因多年无水而废弃,“生命之泉”坎儿井正面临着全面干涸的绝境。

(1)分析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

(1分)

(2)简述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分)

(3)简要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4分)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少坎儿井干涸废弃的原因。

(3分)

 

1-10BBCDDCDBAD

11-20DDBCACBABC

21-30DACCADBDAA

31、答案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解析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

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和草作饲料;解决薪材缺乏问题可以发展沼气,且以果渣和粪便为原料;解

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可以与发展沼气相结合,以沼渣和沼液作为果园肥料。

33、

(1)广西云南贵州(3分)

(2)坡度越大,土层越厚,有机层越薄(2分)肥力(1分)

(3)自然原因:

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2分)

人为原因:

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严重破坏坡面植被。

(2分)

34、

(1)分布在山麓的河流沿岸

(2)日照强,昼夜温差大。

(3)河南、重庆和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新疆人少地多,棉花、西红柿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4)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绿洲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