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062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与保育.docx

儿童发展与保育

兒童發展與保育第一章~

摘要:

◎發展的起點為個體受孕開始,而(狹義)的終點到青年期為止;(廣義)的終點則是到死亡為止。

◎一般兒童指12歲以下之人,發展國家如:

美國或日本則將兒童界定為18歲以下之人。

◎我國兒童少年福利法將兒童界定為12歲以下之人,但實際兒童福利工作範疇已將12歲擴大到廣義的18歲。

◎兒童的分期可分為:

產前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

◎兒童發展改變類型有:

大小的改變、比例的改變、舊特徵的消失、新特徵的獲得。

◎兒童發展的一般原則有:

早期的發展比晚期重要、發展依賴成熟與學習、發展有其關鍵期、發展的模式是相似的、發展歷程中有階段現象、發展中有個別差異、發展的速率有所不同、發展具相關性。

◎兒童發展研究主要目的:

在於瞭解兒童發展的連續性、變化模式的描述和解釋。

◎幼兒保育研究主要目的:

在於瞭解幼兒發展上的順序和預期的模式。

◎研究設計有四種:

回溯研究、橫斷研究、縱貫研究,族群幅合研究。

◎研究方法是應用系統的科學方法有五種: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與測驗法、個案法、訪談法。

前言:

◎全人發展意旨人類在有生之年,內在成長與外在環境之動態交互作用中產生行為的變化,而變化最為代表發展的涵義。

第一節兒童發展的意義、分期與原則

1、發展的意義

●葛塞爾(Gesell,1952)認為發展是一種有順序的、前後連貫方式漸進的改變

●郝洛克(Hurlock,1968)認為發展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內在的生狀況發生改變,心理狀況也受到刺激而產生共鳴,使個體能夠應付未來新環境的刺激。

●Anderson(1960)亦強調:

發展不僅是個體大小或比例的改變,也不只是身高的增加,或能力的增強,發展是統合個體許多構造與功能的複雜過程。

●朱智賢達(1989)認為發展系一種持續的系列變化,尤指有機體在整個生命期的持續變化,這種變化既可是由於遺傳因素,也可局限於出生到青春期這一段時間。

●張春興(1991)將發展分為廣義與狹義。

廣義:

係指出生到死亡的這段期間,在個體遺傳的限度內,其身心狀況因年齡與學得經驗的增加所產生的順序性改變的歷程;狹義:

由出生到青年期(或到成年期)的一段時間。

綜合各家,發展的意義可歸納為:

1.發展的起點為個體受孕開始,而(狹義)的終點到青年期為止;(廣義)的終點則是到死亡為止。

2.發展為個體的改變,其改變程是有順序的、前後連貫的、漸進的、持續的。

3.發展的內容應抱含生理和心理的改變。

4.發展的改變與遺傳、環境、學習、成熟有關。

5.發展不單是量的變化,也是質的變化。

6.發展的方向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分化到統整。

2、兒童的分期

◎張春興建(1992)在<現代心理學>一書中,將兒童期分為:

1.產前期:

從受孕到出生

2.嬰兒期:

指出生到兩歲

3.前兒童期:

2~6歲

4.後兒童期:

6~13歲

◎艾力克遜(Erikson,1963)的心理社會性階將兒童分為四期:

1.嬰兒期:

指出生到1歲

2.學步期:

指2~3歲

3.幼兒期:

指3~6歲

4.兒童期:

指6~12歲

NewmanandNewman依據艾力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將兒童期分為:

1.胚胎期:

自受精到誕生

2.嬰兒期:

從出生到兩歲

3.學步期:

指2~4歲

4.幼兒期:

指4~6歲

5.學齡兒童期:

指6~12歲

青少年之發展特殊性可分為:

1.青少年前期:

10~18歲

             2.青少年後期:

18~24歲止

兒童期分期:

1.胚胎期:

又可稱產前期,自受精到出生前為止,約266天,此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三個三月期之分期,又可稱受精卵期,胚胎期及胎兒期,以優生保健最為重要。

2.嬰兒期:

自出生至兩週為新生兒,2週~2歲為嬰兒期,是發展快及最重要的發展階段,生命中第一年,體重可成長至出生時的3倍。

2歲時,運動、語言、概念形成的基礎已具備。

此時期的發展與保育、營養衛生保健、疾病預及給予依戀及信任是必需的。

3.學步期:

又稱嬰幼兒期。

2歲~4歲左右。

此階段發展與保育,預防意外產生、營養衛生保健、親情與教育的提供是必需的。

4.幼兒期:

從4~6歲,此階段的幼兒已受到複雜社會所影響。

台灣4~5歲左右托育率約有80%;5~6歲的幼兒則有96%在托育機構。

此期的發展與保育在安全、營養、衛生及生活自理能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

5.兒童期:

從6~12歲,又稱學齡兒童期或兒童後期。

此時期對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相當重要。

而此時的發展與保育的需要上,教育及培養技能是最為優先要務。

6.青少年前期:

從生理的突然衝刺到生殖系統成熟。

出現第二性徵,歷經思春期的變化,約10~18歲。

這一階段的發展與保育則注重在,性教育及獨立生活的培養及在同儕互動中產生正向之自我評價。

三、發展改變的類型p7~8

郝洛克提出:

1.大小的改變

2.比例的改變

3.舊特徵的消失

4.新特徵的獲得

3、發展的一般原則p8~9

Pillari(1998:

102)提出人類發展四個原則:

1.成長有一定比率上的特徵

2.生理的成長有一定的順序

3.有一定分化的型態

4.發展身心社會性的整合

葛塞爾(Gesell,1952)提出發展的四原則有:

1.由簡單至複雜細膩的活動

2.精細複雜動作至整合動作

3.從頭到四肢尾端發展原則

4.由近到遠的的發展原則

※兒童發展的原則:

p9~11

1.早期的發展比晚期重要

2.發展依賴成熟與學習

3.發展有其關鍵期

4.發展的模式是相似的

5.發展歷程中有階段現象

6.發展中有個別差異

7.發展的速率有所不同

8.發展具相關性。

△所謂關鍵期:

是指兒童在發展過程中,有一個特殊時期,其成熟程度最適宜學習某種行為。

若在此期會給予適當的教育或刺激,將錯過學習的機會,過了此期,對日後的學習

效果將大為減少。

第二節 兒童發展的理論

◎理論乃是指針對觀察到種種現象與事實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所建構出的一套有

系統的原理原則。

◎主要功能:

用顧究兒童的成長與行為,對於所觀察到的行為出一般性的原則並加

以詮釋。

一、成熟理論:

主張人類之發展過程主要是由遺傳所決定。

人類之行為主要受內在

機制,以有系統之方式,且不受環境影響的悄況下指導著發展的進行,進而影響個體組織的改變

※兒童發展之父:

GeorgeStanleyHall(亦是心理學之父)<1844~1924>論點:

1.兒童行為主要正受其基因組合之影響

2.深信人類每一個體所經歷的發展過程卻類似於個體發展的順序,即是「個重複

種族演化的過程」(研究反映於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3.兒童行為從進化的原始層面脫離出來,透過成熟,帶來兒童的行為及自然的活

動。

▲ArnoldGesell(1890~1961 GeorgeStanleyHall的學生)

Gesell發展理論強調成熟在兒童發展的重要性,他與G..S.Hall不同之處在其不支持

發展的進化論,相信兒童發展是取決於遺傳,並且人類發展之能力又整率是因人而

異,故在兒童保育要尊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的個人特質。

▲成熟理論在兒童發展領域深深影響兒童托育。

成熟學派之哲學觀點與Rousseau之浪漫主義相符,支持「以兒童為本位」的教

育觀點

▲配合兒童目前的能力提供學習經驗,較符合兒童發展與人性(本)的教育理念

,同時也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所倡導的「適齡發展實務」的重要依據。

▲兒童保育之教師(保育員)要以兒童的「需求與興趣」來設計教學計畫,課程要

配合兒童發展,並以遊戲為主要的教學設計原則。

二、行為理論:

提出瞭解是由經驗而引起的相對持久的行為變化的轉機。

▲此學派認為除了生理上的成熟之外,個體的發展絕大部分是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學習理論的論理有四:

1.古典制約:

由IvanPavlov(1927/1960)所創立,又稱巴入洛夫制約。

此原則探究了反應是由一種刺轉移到另一種刺激的控制方法,運用唾液之反射作用作為反應系統。

●古典制約說明人一生中出現的大量聯想學習。

當一個特殊信號與某個表象、情緒

反應或物體相互匹配後,該信號便獲得了新的意義。

2.操作制約:

 

EdwardL.Thorndike(1874~1949)j採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學習,嘗試由聯結刺激與

反應的過程來解釋學習,又稱操作制約學習,強調學習中的重複的作用和行為的結

果。

●制約過程的一組定律:

效果率、練習率、準備率

●Thorndike之效果率為增強概念及操作制約概念之先驅,亦是B.F.Skiner之行為

主義取向之基礎。

▲史金納對學習心理學與發展理論的貢獻在於其巧妙地將學習理論應用到教育、個

人適應及社會問題上。

▲史金納認為兒童表現出來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透過工具制約學習歷程所建立的。

●增強與處罰正是行為建立或解除的關鍵,增強被用於建立好的行為塑化,而處罰

被用於移除不好的行為聯結。

●增強物有兩種,分為正增強與負增強

●處罰:

是個體透過某種嫌惡事件來抑制某種行為的出現。

Ps:

課本p16~17圖表要看

3.社會學習:

1.Bandura利用實驗室研究方法,進行兒童對楷模示範對兒童學

習的影響結果表現兒童喜歡模仿攻擊、利他、助人和吝嗇的榜樣。

2.學習是由觀察別人和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學習。

3.強調榜樣的作用,也就是身教的影響。

●行為動作之模仿學習的四種過程:

1.透過注意

2.取得訊息的記憶

3.行為產生

4.增強

4.認知行為主義:

EdwardTolman(1948)提出個之認知地圖,作為刺激與反應聯結

中的學習中介反應的概念,此概念的解釋個體在學習環境中的內部心理表徵。

◎六種認知因素:

1.認知能力

2.自我編碼

3.期望

4.價值

5.目標與計畫

6.自我控制策略

◎四種學習過程:

1.古典制約:

當兩個事件在非常接近的時間內一起出現時,它們就學習得了相同的意義並產生相同的反應

2.操作制約:

隨意控制的反應既可公加強,也可以消除,這取決於和它們相聯

繫的結果。

3.社會學習:

新的反應可以透過對榜樣的觀察和模仿而習得。

4.認知行為主義:

除了新的反應以外,學習者還要學習得了關於情境的心理表

徵,它包括對獎賞和懲罰的期望,適當的反應出現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期望。

三、心理動力論

1.心理分析論:

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集中於個人之情緒與社會生活的人格發展,他更劊立性心理發展。

◎第一個假定:

人有兩種基本的心理動機:

性慾、攻擊-認為人的自一行為都源自體之性慾和攻擊衝動的表現。

◎第二個假定:

人具有一種叫做潛意識的精神領域。

◎佛洛依德認為活動個人之意讓和潛意識需要心理量,稱為原慾,其集中於性慾

或攻擊衝動的滿足,個體基本的行為是追求快樂,避免失敗與痛苦,故心理能量激

發兩種行為本能:

生的本能、死之本能。

※人格結構分為三種成份: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1.本能和衝動的源泉

2.唯樂原則

※自我-1.個人同環境有關的所有心理機能

2.負責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

3.現實原則

※超我-一個人心中的道德格言-良心,以及個人成為道德高尚者的潛在自我理想

●兒童透過認同與父母與社會互動,在愛、親情和教養的驅使下,兒童積極地模仿

他們重要他人,並將社會準則內化,成為他們日後的價值體系及理想的志向。

2.心理社會發展論:

艾力克遜主張個在其一生的發展乃透過與社會環境互動所造

成,成長是經由一連串的階段進化而成的。

●心理動力論強調人際需要與內在需要在塑造人的人格發展中的重要性。

●佛洛依德強調個人的性和攻擊衝動的滿足。

●艾力克遜強調個人與社會互動中的人生發展。

P22圖表要看哦

四、認知理論:

▲認知是經驗的組和解釋意義的過程。

▲建構理論:

主張個體是由處理其所經驗中所獲得的資訊,而創造出自己的知識

其乃是針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者間對立之處而提出的一種辯證式的解決之道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論點:

皆是探索個體是如何知悉世異萬物的方法。

▲理性主義:

視理性(心智)為知識的來源

▲經驗主義:

視經驗為知識的來源

●建構主義自一九六○年代後開始影響美國兒童發展和教育領域,以皮亞傑、維高

斯基、布魯納為代表人物。

☆皮亞傑:

是認知發展建構理論的先驅。

主張兒童的思考系統是透過一連串階段發

展而來,而且這些發展階段在各種文化中適用於所有兒童。

☆皮亞傑發展理論三個重要概念:

●1基模:

1.乃是思考世間萬物之要素的整合方式。

2.基模是透過心理調節過程而形成的,隨個體成長與環境的各個層面的反覆相互作用而發展,人終其一生皆不斷地產生並改變基模。

●2適應:

是兒童調整自己以適應環境要求的傾向。

▲皮亞傑擴充演化論之適概念,提出「適應導致邏輯思維能力的改變」

▲適應是一個兩方面的過程,也是基模的連續性與改變。

此過程是透過同化及順應

▲同化:

是依據已有基模解釋新經驗,也是個體與外在互動造成過去基模的改變

,同化有助於認識的連續性。

▲順應:

是為說明物體或事件顯露出新的行為或改變原有基模,換言之,就是個

體改變原有的基模以為了調適新的環境要求。

○個之同化與順應之過程造成適應的歷程,也造成個體的心理平衡的改變。

▲平衡:

是在個人與外界之間,以及個人所具有的各個認知元素之鼎,求取心理平

衡的一種傾向

●3.發展階段:

認識是一種積極過程,一種構造意義的手段,而不是瞭解人們知

道哪些特定內容。

▲認知發展基本階段理論分為四階段:

1.感覺動作期

2.前運思期

3.具體運思期

4.形式運思期。

 

☆維高斯基:

認為人同時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發展-自然發展和文化發展來獲得知

識。

●自然發展:

是個體機體成熟的結果。

●文化發展:

是與個體之語言和推理能有關。

※文化發展三階段:

階段一:

思考是無組織的堆積。

在此階段,兒童是依據隨機的感覺將事物分類。

階段二:

1利用複合方式思考,兒童不僅依據用主觀印象,同時也是依據物体之間

的聯結,物体可在兒童心中產生連結。

2兒童脫離自我中心思考,轉向客觀性的思考

3在複合思考中,物体是透過具体性和真實性來進行思維操作,而非屬於

抽象和邏輯的思考

階段三:

兒童可從概念思考,也發展了綜合與分析能力,已具有抽象和邏輯思能力

☆布魯納:

提出三個認知過程:

1.行動模式2.圖像模式3.符號模式

●行動模式是最早的認知階段,個體透過動作與操作來表達訊息。

五、生態環境論:

視兒童整個人為其週圍的環境系統所影響,由UrieBronfenbrenner

所倡導,認為人類發展的多重生態環境是瞭解活生生的、成長中的個體如何與環

境產生互動關系。

●UrieBronfenbrenner將環境依與人的空間和社會距離,分別連環圖層的四種系統

-微視、中間、外部、鉅視。

P27~28

第三節 兒童發展研究的演進

一、早期的哲學思潮p29~30稍為看看了解內容 

■研究:

探討問題的真正究竟

■科學研究的目的:

1探索/描述→用於解釋偶然的事件  

2預測→相關→用於解釋變項與變項之間是否具有關係或者相關的存在

3控制→因果關係→主要是探討自變項的控制,而對於依變項是不是有一些的影響,也就是探討自變項的因果關係。

●行動研究,社會衝擊或評估研究等應用的研究。

二兒童發展之科學研究:

●1744年Pestalozzi為表現觀察其幼子前3年的的記錄,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觀

察兒童行為的記錄。

●德國生理及心理學家W.Preyer於1882年出版《兒童的心靈》,這是兒童心理學

史第一個用觀察與實驗方法研究兒童心理,也使兒童心理學正式成為科學的一

門。

●奠基兒童心理學科學研究是美國心理學家GeorgeStanleyHall,其使用問卷對兒

童的行為、反應、興趣作廣泛及系統調查,並掀起「兒童研究運動」

●廿世紀,比奈與西蒙編製了世界上第一套標準化之智力測驗,使用新的測量工

具來測量及鑑別兒童的智力。

●四○年代及五○年代,是行動主義的天下,創始人J.B.Waton依據Thorndike及

Pavlov之聯結論,創立刺激→反應(S→R)理論,客觀研究兒童許多外顯行為,

特別在情緒方面作了許多條件反射實驗。

三、近代兒童發展研究的趨勢:

內容稍看過P31-32

(一)遺傳與環境的爭論

(二)幼兒時期的重要

(三)認知發展之研究

(四)嬰兒社會情緒的研究

第四節 兒童發展與保育研究法

●兒童發展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兒童發展連續性以及對於變化模式加以描述和解釋。

●幼兒保育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幼兒發展上的順序和預期的模式

●兒童發展保育最常見的一個變項→年齡

◎研究年齡變化之研究設計有四種:

1.回溯研究:

使用回溯研究的研究者常會要求受試者回憶並描述他們早期的經驗

2.橫斷研究:

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由觀察數組不同年齡的兒童

3.縱貫研究:

指在不同時期的反覆觀察

優點:

在於使我們能對一組個體的發展歷程作追蹤式重複,並從中瞭解個體是隨著

年齡的成長而產生身心行為的變化。

4.族群輻合研究:

也稱為連續研究,乃是將上列橫斷和縱貫兩種設計方法合為一

種的研究方法。

▲參與者的各組受試者,叫做同族群,這些受試樣本是經抽樣過程選定的。

▲使用族群輻合研究,可以瞭解年齡成長的改變,還可以瞭解社會和歷史的因素造

成的差異。

研究方法的圖表要看,熟悉一下。

P34-35

●社會行為研究:

1計質研究:

指對非數據的觀察面談或書面資料的分析

        2計量研究:

指對蒐集資料(預測量化)的數據加以測量分析

分辦各種研究設計種類

Cousality

Yes↙↘NO

IvmanipulatedPrediction

自變項操控  預測

yes↙↘no  yes↙↘no

實驗 事後因果 相關  猜測

 設計 回溯設計 研究  ↙↘

調  歷

查  史

研  性

究  研

   究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調查與測驗法、個案法、訪談法。

(一)觀察法:

觀察研究乃是基於研究者處於客觀的立場,客觀地觀察兒童在家庭或學校中的行為來加以記錄與分析。

(二)實驗法:

主要是讓研究人員可以驗證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因果關係。

       ◇此過程在探討實驗者對自變項的操控,並觀察依變項的變化

◎MAX使變項的變異極大化:

1.讓實驗處置變項有足夠顯示條件

2.測量獨立變項讓獨立變項,可以有極大化的變異空間

◎MIN極小化誤差項:

1.由個別差異,使用相同變異數的研究設計

2.透過條件的控制和程序質的控制以降低測量的誤差

3.增加使用資料收集測量的信度

◎CON控制外在變項:

1.隨機化→隨機的分派研究樣本與實驗處置

2.讓外在變項進入研究設計中(納入法)

3.用同質樣本的抽樣消除困擾變項(排除法)

4.配對研究樣本

5.運用統計控制移除影響的外部變項(共變法)

●(三)調查與測驗法:

主要目的是探索其表面意義所隱含的事實,或描述變項在

特定群體的分佈。

●(四)個案研案:

是對個人、家庭或社會群體作更深入的描述。

目的:

在描述特定的人或群體的行為,通常用於描述個體經歷或考察與理論預見不一致的現象。

▲隨機抽樣→一個特定的母群體,利用大家被抽取的機率是一樣的

●(五)談談法:

主要是以與個案者面對面的談話為依據。

優點:

研究方法

優點

觀察法

記載不斷發展中的行為,獲得自然發生,沒有實驗干預的材料。

實驗法

可檢驗因果關係假設,可控制和分離特殊變項,再進行檢驗自變項與依變項之因果關係。

調查與測驗法

可從大樣本中蒐集資料,不大要求訓練,使用非常靈活方便。

個案研究法

注重個人經驗的複雜性和獨特性

訪談法

提供複雜的第一手資料

缺點:

研究方法

缺點

觀察法

耗費時間,需仔細訓練觀察者,其會干擾正常發生的事物。

實驗法

實驗室的結果不一定適合其他環境,通常只注意單向因果關係模式。

調查測驗法

修辭和呈現問題的方式會影響作答,回答可能與行為無密切關係,測驗可能不適於學校或臨床環境

個案研案法

缺乏普遍性,結果可能帶有調查者的偏見,難以重複。

訪談法

易受調查者成見的影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