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1046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 第25课.docx

第八单元第25课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用示意图解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之间的关系。

2.运用辩证法分析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一 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①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以____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

③作用: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①西欧和________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____________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__________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序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____________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3.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预习评价】

1.(判断)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  )

2.(判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  )

3.(思考)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答:

                                    

知识点二 美苏“冷战”

1.含义

(1)双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方式:

除_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国家

美国的政策

苏联的对策

政治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____________”

经济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________________

军事

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____________》,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国签署《________________》,组成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

两大____________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预习评价】

1.(判断)马歇尔计划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  )

2.(判断)“冷战”时期美苏对峙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对抗,世界并无战争。

(  )

3.(思考)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是什么关系?

试答:

                                    

知识点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国家分裂

(1)德国分裂:

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

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______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局部热战

(1)1950年______________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二战后法国、美国先后发动侵略________的战争。

3.核危机:

1962年,________导弹危机。

4.阶段特征

(1)世界在全面“________”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预习评价】

1.(判断)“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  )

2.(判断)“冷战”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

3.(思考)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试答:

                                    ,

【图解历史】从盟友到对手

【资料回放】(教材第118页)在斯大林看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对盟友对苏联的一种挑战和攻击,而且这种挑战不是孤立的,它已经得到美国的支持,将会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误区警示】两极格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两国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全球性战略的结果,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只是其国家利益冲突的表现。

【图解历史】美苏“冷战”的表现

【误区警示】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图解历史】“冷战”的影响

【历史纵横】(教材第120页)1948年,柏林被分为东西两部分;1961年,民主德国修筑了柏林墙。

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导致的,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美苏“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1.

(1)①美、苏 

(2)①日本 ②社会主义 ③国家利益 2.丘吉尔

预习评价 1.× 2.√ 3.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知识点二

1.

(2)武装进攻 2.杜鲁门主义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3.军事政治

预习评价 1.× 2.× 3.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知识点三

1.

(2)大韩民国 2.

(1)朝鲜战争 

(2)越南 3.古巴 4.

(1)冷战

预习评价 1.√ 2.√ 3.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

主题

 美苏“冷战”

[史料探究]

1.背景

史料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②。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

注:

①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增多。

②丘吉尔认为苏联控制这些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思考 二战后主要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丘吉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如何?

提示 

(1)变化:

二战后,中欧、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2)态度:

敌视社会主义国家。

2.杜鲁门主义

史料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①。

——杜鲁门

注:

①画线部分的“不论”“都”字眼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立场及实质。

提示 

(1)立场:

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

(2)实质:

公开干预别国的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3.马歇尔计划

史料

注:

漫画中的“援助”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漫画把“马歇尔计划”描绘成黄鼠狼给鸡拜年反映了此计划的实质。

思考 漫画是在讽刺和揭露美国的什么行动?

其实质目的是什么?

提示 

(1)行动:

马歇尔计划。

(2)实质目的:

帮助欧洲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利用欧洲国家反共反苏,称霸世界。

[史论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1)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

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2)实质:

它们都是二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

(3)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拓展延伸]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集中体现。

(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峙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4)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名家论史]“冷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

显然,冷战主要是由美国发动的……苏联采取的反击是回应式的,但是,冷战的发生和加剧苏联方面也有责任。

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为美国发动冷战提供了借口,也使冷战具有美苏争霸的色彩。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导读:

“冷战”的爆发是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两国都负有历史责任。

主题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史料探究]

1.表现

史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①。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②。

——《冷战风云》

注:

①说明“冷战”影响了世界形势。

②说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并存。

思考 

(1)“冷战”阴影下的斗争形式有哪些?

有何影响?

提示 ①形式:

欧洲主要是“冷战”,亚洲局部热战。

②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史料二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注:

漫画中美国和苏联两国领导人扳手腕,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史实。

赫鲁晓夫头上冒汗,反映了当时的优势在美国。

思考 

(2)这一重大事件最终结局如何?

此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提示 ①结局: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②反映:

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2.评价

史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①。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②。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注:

①反映了其消极影响。

②反映了其积极影响。

思考 依据史料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

提示 应采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

一方面美苏“冷战”使双方展开了高昂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又应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史论形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双方为了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美苏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2.消极影响

(1)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动荡不安,国际关系恶化。

(2)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出现了局部热战,破坏了世界和平。

(3)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

[名家论史]“冷战”的客观作用

史料: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英国约翰·W·梅森《冷战》

导读: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2015·内蒙古学业水平)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认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

B.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美国百姓对苏联敌视

解析 材料认为冷战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冷战局面的形成,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5·福建学业水平)“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答案 B

3.(2016·河南学业水平)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

A.组建华约组织B.成立北约组织

C.实施马歇尔计划D.成立经互会

解析 A、D两项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举措。

B项是军事举措,故选C项。

答案 C

4.(2015·广西学业水平)某条约规定:

“决心保障基于民主、个人自由及法治原则的各国人民之自由、共同传统及文明,愿意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持和平与安全。

”由此建立了(  )

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 结合材料中“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得出是建立“北约”,故选B项。

答案 B

5.(2015·贵州学业水平)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状况。

下列选项中与图片内容相关联的是(  )

A.一战B.二战

C.冷战D.热战

解析 图片中的“古巴导弹危机”和“德国分裂”,这都是“冷战”的表现,故选C项。

答案 C

6.(2015·四川学业水平)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抗,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都极力反对战争B.美苏处于相对均势

C.战争会削弱两国力量D.第三世界力量增强

解析 “冷战”时期,由于美苏处于相对均势,使得仅是对抗,没有爆发世界大战,故选B项。

答案 B

7.(2016·陕西西安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据材料一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2)材料二中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简要叙述冷战下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等分析;苏联采取的“对抗性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

答案 

(1)措施: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

苏联对抗性措施:

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一、学思之窗(教材P120)

(1)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提示 性质: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由美苏两个大国分别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2)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影响:

①在欧洲直接形成了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武装对峙局面,对欧洲安全造成直接威胁;②双方在长期对峙中为加强自身的对抗力量,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进一步加大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冲突的可能性;③但由于双方实力基本均衡,欧洲对于美苏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区,因此,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挑起直接的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本课测评(教材P121)

“冷战”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提示 

(1)“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出现的原因是: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企图称霸世界;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三、学习延伸(教材P121)

你如何理解上述这段话?

又如何评价“冷战”?

提示 美苏“冷战”造成了两极对峙的紧张局面,使世界处于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中,但是由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这也在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从而使世界维持着和平的状态。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6·辽宁大连二十中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解析 材料中杜鲁门说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

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6·福建厦门一中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于霸主地位

B.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美国领导集团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6·安徽合肥一中月考)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组织建立

D.德国的分裂

解析 由漫画中“美国”“美元”“欧洲经济”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

答案 A

4.(2016·广东实验中学月考)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明确表示:

“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

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

”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  )

A.德国被一分为二

B.尼克松访华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

解析 首先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D两项,B项发生在1972年,D项发生在1973年。

材料反映出美国主张与西欧联合,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6·辽宁大连期末)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

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马歇尔计划实施B.德国的分裂

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解析 题目的限定是“直接相关”,再结合“西柏林”,可以判断是德国分裂,故选B项。

A项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不是“直接相关”,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

答案 B

6.(2016·重庆合川中学月考)一本史书描述: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

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军事联合行动。

”这次冲突是(  )

A.朝鲜战争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

解析 由题干中的“联合国军”“第一次”等信息,便可判断美国介入了朝鲜战争,故选A。

答案 A

7.(2016·山东新泰一中月考)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

“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1961年柏林危机B.朝鲜战争

C.1961年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目中提及的“俄国人的原子弹”以及几个地点,如“纽约”“莫斯科”“哈瓦那”等。

综合这些信息可知,这是古巴导弹危机时这些地方人民的反应,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局势的紧张程度。

答案 D

8.(2016·黑龙江绥化期末)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的论断,其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解析 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6·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月考)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赫鲁晓夫曾经形象地说,美国插在欧洲的那只脚有一个发痛的水泡——西柏林,随便什么时候都可踩一下这只脚……被踩痛的美国人则叫嚣,如果苏联改变西柏林的现状,美国将不惜与苏联进行一场核战争。

赫鲁晓夫“和蔼可亲”地对美国大使说,毁灭美国只需要6颗核弹;对美国人来说,如果发生战争,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

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如此紧张,战争经常一触即发,但为什么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热战”?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结合图片信息得出相应的场景;第二小问从三幅图片的共性分析,三则图片共同反映了“冷战”下世界动荡不安。

(2)问,结合材料中“对美国人来说,如果发生战争,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看出,由于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形成一种“恐怖均势”,这样就避免了世界性的“热战”。

答案 

(1)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世界动荡不安。

(2)“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特别是核武器的发展使美苏两国及其所属的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旗鼓相当,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形成一种“恐怖均势”,担心核战争会使人类自身遭到毁灭,这也起到了抑制战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