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0986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

2018年9月绍兴市模拟考政治试题

选择题部分(共67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随着手机扫描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纸币使用明显减少。

解析:

答案T。

2.当前技术工人正成为有“钱景”更有前景的热门行当。

这说明我国自主择业观正深入人心。

解析:

答案F。

技术工种成为热门的职业选择,更多体现的是职业平等观与竞争就业观。

3.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析:

答案T。

4.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解析:

答案F。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5.参加民主协商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解析:

答案T。

6.中国科技在古代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现在又涌现出许多重大科技成果,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解析:

答案T。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答案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理生万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就在于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

解析:

答案F。

两个观点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而分歧在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

9.“量体裁衣”说的就是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解析:

答案T。

10.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答案F。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现在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甚至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

可见,“租”生活

①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②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有利于促进循环性消费的发展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的类型。

年轻人选择“租”生活的方式,不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不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因此不选①④。

而“能租则租”反映了求实的消费心理,也促进了循环性消费,因此②③正确。

12.3年前,前庄村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与某国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旅游公司,完成全村1600亩土地流转。

现在,村民年分红收入达2.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破千万元。

由此可见

A.集体经济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公共积累

B.农民专业合作成为该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C.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D.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体经济的作用。

前庄村以集体土地与国有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增加了村集体资产,因此A是正确的。

集体经济与国有企业联合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旅游公司不是农民专业合作,因此不选B、C。

不能从一个村农民收入方式的变化推断出整个农村收入方式的变化,因此D的说法不科学。

13.下表为201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的部分数据: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专项扶贫支出

数值(亿元)

418961

104331

111592

3644

16482

1760

同比增加(%)

6.8

10.6

7.8

25.4

11.3

39.7

以上数据体现了

①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②国家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③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支出以促进社会公平

④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的作用、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表格中我国GDP增长,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①入选。

财政支出在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扶贫同比增加,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因此③入选。

根据财政收支比较,不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财政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因此②④不选。

14.同样种桃,一些地方滞销,五六毛钱一斤都没人要;而多年坚持标准化生产的“奉化水蜜桃”,10多元一个还供不应求。

这启示农业生产者要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重视品牌建设

③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④拓展销售渠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对比材料可知,只有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因此要深化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因此②③入选。

①④选项不是解决材料中桃子滞销问题的有效手段。

15.由于美国对进口钢铝制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相关企业的初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随后这些企业逐步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

这一传导过程表明

A.全球贸易不平衡B.美国主导着世界市场

C.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中因增加关税所引发的一系列过程,原因就在于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其他选项都不是引发这一传导过程的原因,因此选C。

16.某市政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这说明该市政府

①着力强化社会建设的职能②注重保护公民的政治权益

③努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④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材料中信息指向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因此①③入选。

②选项中“政治权益”的说法不科学。

政府的工作方法应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④不选。

17.2018年6月29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截至7月17日,草案收到意见数已达111840条。

这表明

A.公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B.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

C.民意是正确决策的基础D.公民享有立法的决策权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人大的职权。

材料中人大在行使立法权过程充分听取民意,坚持了民主立法,因此B入选。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18.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其中规定: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这反映了

①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我国健全法制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④国家监察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它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关键。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监察法》,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因此③入选。

《监察法》对监察委产生、职权的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点明了人大与监察委的关系,因此②④入选。

①的说法是错误的。

19.32年来,共产党员王守才始终抱着“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宁”的坚定信念,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坚守方寸孤岛,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

他用实际行动

①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②坚守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

③彰显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④诠释了先锋模范、无私奉献的担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结合王守才的实际行动,②④可选。

选项①的指向性错误,以人为本执政为的主体应是中国共产党。

选项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0.2018年7月31日,全国各宗教团体就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发出共同倡议。

这一倡议表明

①表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进一步增强了信教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反映了我国宗教界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④表明了我国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团体的倡议表明我国宗教界及广大信教群众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此②③入选。

选项①④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1.从中欧班列的双向对开,到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的稳步推进;从中英经贸“大单”的相继签署,到共建“一带一路”三方合作的创新探索。

中英经贸的务实合作有力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告诉我们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经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C.要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D.促进世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中英通过合作不仅实现两国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合作共赢共享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必然选择,选择C。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2.某校以《生态小公民》课程为平台,开展了生态环保教育,上一节环保课、学一门小技能、落实一项硬举措,让环保理念教育从课堂里走向生活中,“小公民”焕发出强大的环保正能量。

这一活动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选项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④与材料无关。

环保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环保行动,因此①②入选。

23.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政治经济的舞台中央,中国文学也逐渐走向世界。

而打动世界读者的中国故事往往既能直击人性的重大关切,又能展现民族独特的审美品格。

由此可见

①政治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文化的性质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永葆文化生命力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材料强调经济、政治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没体现对文化的性质决定作用,因此②不选。

讲好中国故事既要直击人性的普遍关注,更要体民族特色,所以③④入选。

而选项①的说法是错误的。

2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人员利用DNA技术揭示了大量的文明细节:

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这佐证着中华文化

A.辉煌历程世界前列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选出D是最佳选项。

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25.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这一活动

①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③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活动的主题中可以分析出爱国、敬业的信息,因此③④入选。

选项①说法不科学。

选项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26.一些地方以有痕论政绩,凡工作都要留下痕迹,假痕、虚痕流行,演变成“痕迹主义”,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这种“痕迹主义”的思想根源是

A.可知论B.唯心主义

C.一点论D.形式主义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痕迹主义”追求形式,属于形式主义,但从哲学角度看,其思想理论基础应归结于唯心主义,因此B入选。

A、C、D选项不是“痕迹主义”的思想根源。

27.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

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海子村的转变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海子村的转变是人的积极作为的结果,因此①④入选,而②不选。

选项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28.近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新发现,他们利用VLT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的光在通过一个巨大黑洞附近时出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那种弯曲,首次证明了相对论在超质量黑洞强引力场下的有效性。

这表明

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的实际意义在于服务认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有了新发现,证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②③入选。

29.漫画(陈子夏作)中的前后转变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④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漫画中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原因在于社会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理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了社会系统的优化。

因此①③入选。

选项②④的说法只关注掌舵者的变化,没有关注其他成员,因此不选。

而且选项④的说法不科学。

30.曾经作为农业生产助推器的地膜,因无法有效降解,如今成为重要的土壤污染源。

农民期盼早日研究出便宜可行的“让地膜化在地里”的技术,对覆膜技术进行再革命。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矛盾的含义。

人们对地膜这一事物看法的变化反映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地膜作为农用物资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对土地造成污染,说明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因此③④入选。

选项①的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31.曾当了28年校长的吴定富老人,淡薄名利,坚守“读书是好事”信念,捐出35年退休收入和24年拾荒收入资助贫困孩子上学。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价值观决定生活方式的选择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

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从老人的义举中看到他的人生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①③入选。

选项②④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2.【加试题】2018年6月20日,英国下院通过了政府主导的《退出欧盟法案》。

随后在上院以“无异议”的程序通过。

6月26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退出欧盟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由此可见,在英国

A.采用民主共和制的政体B.国家结构形式是代议制

C.国王扮演立法者的角色D.国家机构分享国家权力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根据材料的完整信息可以得出英国各国家机构分享国家权力,因此选D。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

33.【加试题】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至今,中国已向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派遣了35000人,维和人员遍布刚果民主共和国、马里、达尔富尔等地。

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第二大资金提供者。

这表明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维和行动是全球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

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A.①②B.

C.②③D.③④

解析: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作用。

材料中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因此①④入选。

选项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选项③的说法错误。

34.【加试题】2018年8月6日,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发布了拥有版权的2022年亚运会会徽“潮涌”,称7月22日就会徽提交了版权登记申请,8月2日获得作品登记证书。

不久,A公司擅自将会徽“潮涌”印制在产品广告宣传单上。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徽“潮涌”的保护期截止于2038年8月2日

②会徽“潮涌”的保护期截止于2068年12月31日

③A公司侵犯了亚运会组委会的著作财产权

④A公司侵犯了亚运会组委会的商标专用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著作权。

亚运会会徽的版权属于著作权,如果著作权属于法人,则保护期到作品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因此②③入选。

选项①不正确,选项④说法错误。

35.【加试题】廖某在经过某建筑工地时,被掉落的一块水泥砸伤。

经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2700余元。

后因赔偿纠纷,双方协商未果,廖某将建筑公司告上法院。

对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当事人都负有举证责任

被告必须支付精神损失费

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

被告应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A.①

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人身权。

材料中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一般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因对自己的积极主张进行举证,所以①入选。

建筑公司侵犯了廖某的生命健康权,因此③入选。

选项②④的说法不合理。

36.【加试题】吕某和妻子张某给女儿取名“北雁云依”,并申请户口登记,遭到当地派出所的拒绝。

如果吕某与张某认为派出所此举不合法,可以采取的非诉讼的法律手段有

A.行政诉讼B.调解C.仲裁D.行政复议

解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复议。

因纠纷一方是行政机关,且指向非诉讼的法律手段,因此选D。

非选择题部分(共33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3分)

37.当前,由于国产抗癌新药研发落后,外国企业垄断着国内抗癌药物市场,导致大部分抗癌药价格昂贵,使诸多患者难以承受。

加大国内抗癌新药的研制,已成为许多患者的强烈呼声。

为此,2018年4月,国务院推出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多项举措支持药企加大抗癌药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创新能力保障药品供给,推动抗癌药的降价,让患者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科学的宏观调控”角度,说明国务院推出的多项举措对药企发展的作用。

(3分)

(2)从“价格变动的影响”角度,分析提升我国药企创新能力能让患者受益的道理。

(5分)

【命题和解题思路】本题命题立意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计问题。

试题以当前国内市场上抗癌药价格引起的话题为背景,考查科学的宏观调控和价格变动的影响两个C级考点,重点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分析、探究和表述等能力。

试题难度中等。

(1)问要求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退出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

税收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发挥其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利益引导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的。

国务院通过税收优惠这一经济手段,可以降低仿制药、原创药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考生审题时关键要抓住国内药企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想到国家出台政策的积极作用。

(2)问要求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提升我国药企创新能力能让患者受益的道理。

价格变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从材料信息来看,面对市场上进口抗癌药高昂的价格,要想挤掉其“水分”,关键在于提升我国药企的研发能力,生产出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替代性药物,让患者有可选择性,从而摆脱对国外高价药的依赖。

同时,国内外药企的价格竞争,又会促使企业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药品成本,最终让患者受益。

所以,考生从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调整的影响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38.施洞村的苗族姑娘小彭美院毕业后,立志回乡重振苗绣技艺。

她向村寨里刺绣能手学习苗绣针法,并对传统苗绣图案、针法、配色进行重构,融入诸如“一带一路”、“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深受市场欢迎。

如今,施洞村的刺绣远销海内外,村民也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小彭一起坚守着苗绣的传承,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文化创新在小彭传承苗绣技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分)

(2)运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相关知识,分析施洞村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的原因。

(6分)

【命题和解题思路】如何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层面比较关注的话题,本题就以苗族姑娘小彭弘扬传承本民族的传统刺绣工艺为例,考查文化创新和事物发展的前途两个b级考点,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分析、探究和表述能力,该题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偏上。

(1)问要求说明文化创新在小彭传承苗绣技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题目相对容易,考生根据教材当中“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三个知识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但考生一定要注意教材理论知识向生活语言的二次转化,努力做到知识与生活逻辑的水乳交融。

(2)问要求运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相关知识,分析施洞村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的原因。

考生要答好此题,必须理清该考点的知识层次结构。

事物的发展前途之所以是光明的,教材从新旧事物的对比、旧事物自身、社会历史领域三个维度,分析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从材料信息来看,传统刺绣经继承、改造、增添等创新,说明新刺绣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改造后的刺绣受市场欢迎,并得到像小彭一样的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坚守,说明新刺绣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在理清这些知识层次的基础上,并一一对应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才能组织好答案。

39.【加试题】随着2018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民主、共和两党的“烧钱战”已打得如火如荼。

美国媒体统计,本届选举花费有望超过上届的38.4亿美元,创造新的纪录。

本轮中期选举资金来源中,华尔街的金融寡头已经拿出1.6亿美元赠给心仪的参选人,美国步枪协会等拥枪团体将97.9%的资金投向了共和党,环保团体则将95.7%的资金投给了民主党。

不同利益集团押注不同政党,攫取政治影响力,而政党又对各自金主投桃报李。

有媒体批评称,金钱政治不仅加剧社会的分裂,而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两党制的知识,简析美国两党热衷于国会中期选举的原因。

(3分)

(2)从美国利益集团的运行机制及作用角度,说明金钱政治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6分)

【命题和解题思路】选修3中的“美国”相应考点为选考必考点,本题就以美国2018年美国国会期选举中的“烧钱战”现象为背景,重点考查美国的两党制和利益集团机制两个c级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