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0779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docx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

【精编】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50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使君贬连州

刘长卿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

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B.在秋雨的寒意中,友人前往被贬之地任职,一路孤单,这种处境令人同情而感伤。

C.唐代诗人喜爱用“汉”来指“唐”,本诗中的“汉廷”,其实就是“唐廷”之意。

D.尾句以景结情,这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表现手法相同。

2.第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A

2.用典。

诗人借贾谊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赞赏:

借萧何表达对友人终将被发现和重用的信心。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借景抒情”错误,应为“直抒胸臆”。

由“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可知诗人送别李使君由长沙到连州去,自己内心的不舍和愁苦,直抒胸臆。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寻找诗句运用的手法,主要先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再去分析表现手法。

五,六句“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即首先提到了汉文帝时期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

诗人用贾谊的典故,看到友人虽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的感伤和对友人的鼓励和赞赏。

接着提到萧何,他是汉沛县今属江苏人,与高祖于微时,从起兵,高祖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楚、汉相拒,何留守关中,补兵馈饷,军得不匮;高祖数亡山东而萧何常以尽心待之。

高祖即帝位,论功第一,便封为萧侯。

所以诗人借萧何来鼓励和劝勉友人,终有一天也会被发现。

所以此句用贾谊和萧何的典故,借贾谊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借萧何表达对友人终将被发现和重用的信心。

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杜甫的后期作品常提及个人老、病、孤的困顿处境和忧国忧民的痛切心情,风格“沉郁”,但这首诗却以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生活场景为写作对象,风格_________。

2.分析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

1.浅切平易

2.首联写绕舍的春水、日日来的群鸥,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为下文抒发喜悦的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

综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之外,其余语句都没有太大的障碍,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浅切平易,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确实不大一样。

所以这里可以填:

浅切平易。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重点语句作用的能力。

此诗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

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

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宋)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诗歌中间四句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D

2.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

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3.

(1)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

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酣畅淋漓。

(2)诗人将为国杀敌的慷慨激情与整个草书的创作过程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下文表现想象扫平敌人之后的清平景象和得意心情蓄势。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误,“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这句话的解释为“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这里“烛光相射”是环境描写,而“飞纵横”是描写在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之下作者走笔纵横、酣畅淋漓的样子。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1)“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句意为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

(2)“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句意为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题主要先找出意象,再描绘画面,然后再说其作用。

①由文章可知中间四句写到的意象有酒、旗鼓、银河、墨、烛光。

由句意可知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

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酣畅淋漓;

②结合主题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

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作用是诗人将为国杀敌的慷慨激情与整个草书的创作过程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下文表现想象扫平敌人之后的清平景象和得意心情蓄势。

4.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注]①弃繻者:

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颔联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意象,一反早行诗的常态,表现了__________的境界。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云风豪雄、壮阔

2.①“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战患的隐忧。

②第五句以“征尘”代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

③尾联想起了西汉的少年志士终军,深为自己的长年漂泊、年华老去而功业无成感到惭愧。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能力。

颔联“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属于景物描写,大意是云从北方边境冉冉飘荡过来,听到那风儿在千军万马间飒飒吹响。

该句选用了“云”和“风”等意象。

而这两个意象分别用“出”和“生”比拟它们的动态状貌,其中“出”形象的表达出了云从边塞飘然而出的动态美;“生”字可以让人想象出万马奔腾之势。

总之,颔联用词巧妙,生动传神,把“风”“云”写活了。

整个颔联是对居庸关一带辽远空阔的地形的描绘,用“风云”出入三边外、万马间,诗人想象了军事行动的壮阔、浩大,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奔放雄奇的意境。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要准确把握诗歌中作者蕴含的情感,需要结合写作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

颔联中“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云出三边,隐约显示边塞多事;风生万马,表达对军事行动的想象,暗示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

所以通过此联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对边境战况的担忧。

而颈联“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直接发出战斗时扬起的尘土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古老的戍楼几人能够空闲的感叹,正面写边尘不靖,征戍不停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尾联中运用典故,诗人写到昔年的终军出关时,扔掉繻帛,以表立功成名的决心,后来真也达到了目的,而作者诗名显著,却终身布衣;行经古成,追慕终军,惭怍忧思,交织心头,这尾联的感愧,是复杂的,情感是真挚的。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写风吹古木树叶,月照平沙,虽是晴天,但一会儿就下起雨来,让人感觉到夜晚的清冷。

B.尾联以问答的形式,邀请友人到江楼茅舍消暑,口吻亲切、诙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诗歌题目中的“江楼”“夕”点明诗人所处地点、时间,“招客”一词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召唤。

D.诗歌描绘诗人夏夜登楼远眺所见景色,画面清新优美。

“望”字统领全篇,景致紧扣“夕”字。

2.前两联写了怎样的景色?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

1.A

2.①首联上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写出了海上夜色。

下句推展画面,山川形势,气象壮阔。

②颔联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

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都是“夕望”之景。

③诗人把江城夏夜的景色描写得分外美丽。

不仅有海天一色、山川阔大的自然之美,还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人间安宁、繁华的气象。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虽是晴天,但一会儿就下起雨来”理解错误,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风吹古木声比作雨声,将月照平沙比作白霜,营造了夏夜风光的清凉与宁静的氛围。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诗歌的首联写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登上江楼,向东望去,总览余杭山川形势,只见海天一色莽莽苍苍,山川分外开阔空旷。

颔联描写当夜幕降临,城四周燃起了万家灯火,钱塘江中江船密集,待渔火纷纷点燃之时,就仿佛是天上的星河映在了水的中央。

颔联表现的江城万家灯火的繁荣景象同首联所写的余杭气象壮阔的景象相互辉映,都是诗人登上江楼所见的“夕望”之景。

本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江城夏夜的美丽景色。

首联主要展现了江城气象壮阔的自然之美,颔联则突出了江城万家灯火的繁华气象,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②。

(注)①此诗作于太和知县任上,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边上②传说阮籍作“青白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③与白鸥盟:

语出《列子黄帝》,后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称“痴儿”,称处理公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对待政务是敷衍之态,已厌烦至极。

B.颈联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

即为友人远离,自己已无弹琴的雅致。

C.只因美酒,诗人才“青眼”相看,一个“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烘托出来了。

D.尾联既照应了登快阁所见美景,又写出了作者归隐的希冀,表达了对人生忘机的超然洒脱。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C

2.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C.“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烘托出来了”是错误的。

“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或尊重;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所以一个“横”表现出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诗人自称“痴儿”,并且称处理公事为“了却”,而且作者登上快阁是为了放松心情,所以首联表现出诗人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写了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景:

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澈、夜月清明,表现了诗人对这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颈联写到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这里写出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知音难觅、怀才不遇,因此要借酒消愁。

尾联诗人写到想要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作伴逍遥自在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①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吴姓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住。

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

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以前一直听任西邻妇人来打枣,因为她是个没有子女供养的缺衣少食的穷人。

B.颔联诗人认为妇人来打枣多少会怀着一些恐惧的心理,所以主人更要表示亲善之意让她安心。

C.颈联说插篱笆的举动会让本就有戒心的妇人觉得主人真是要阻止她打枣,劝告意味十分委婉。

D.本诗由生活琐事触发思考,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

2.尾联似乎和嘱咐吴郎没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尾联呈现了打枣事件深广的社会背景:

征求不休,战乱不止。

体现出杜甫的“良苦用心”:

如果能明白是什么导致了邻妇的苦难,就会想得更深远,而不再计较几颗枣子,从而达到嘱咐的目的。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D.“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理解错误,尾联道出了人民贫困的社会根源,也表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深情和心忧天下的胸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尾联的含义是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征求”“戎马”交代出了妇人贫穷的原因,也是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尾联呈现了打枣事件深广的社会背景:

征求不休,战乱不止。

尾联交代了妇人贫穷的原因,是因为征求不断、战乱不止,是因为国家的原因导致的,这样就会引导吴郎想得更远,就会不再计较几颗枣子,而更富有同情心,从而达到作者嘱托的目的,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松声(节选)

白居易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①。

(注)翛(xiāo)然:

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松声的由来:

微风自西南而来,拂动松树枝叶而形成松声。

B.诗歌用词准确传神,如“飒飒”“泠泠”两个叠词摹写生动,琅琅上口。

C.由“寒山”“秋琴”“竟夕”可以推知,本诗吟咏的是秋天雨夜的松声。

D.诗歌题为“松声”,但是通篇不见“声”字,却又无一处不是写“声”。

2.本诗是如何描写松声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C

2.①一二句写微风潜入枝叶,为写松声蓄势。

三四句运用比喻,将松声比作寒山飒飒的雨声、秋琴泠泠的弦声,以声写声,突出了松声的悦耳多变。

②后四句运用衬托,借自己聆听松声后洗净炎暑、消除昏烦以至整夜不眠、心身翛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松声的美妙怡人。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C.“本诗吟咏的是秋天雨夜的松声”不正确,本诗吟咏的是夏夜的松声。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是用来比喻松声的,并非实景;“炎暑”才是实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首联并没有直接写松声,而是写到来自西南的微风潜入松树的枝叶间,正是因为有了风,才有了松声,所以首联是为写松声蓄势。

颔联所写之景并非实景,而是将松声比作寒山飒飒的雨声、秋琴泠泠的弦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声写声,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松声的悦耳多变。

后四句写到,听到松声后洗净了夏季的炎暑,然后又消除了昏烦,以至于整夜不眠,身心翛然,这里面通过作者自己听松声后的感受来写松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衬托松声的美妙怡人。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老子:

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箭上的羽毛早已脱落,叹息自己不能刻石勒功。

B.颔联写自己想横穿大漠参加北伐的壮志,及对抗金缺乏斗志的士大夫的批评。

C.颈联写诗人因为时光无情,霜染双鬓,青春难再,所以他不畏生死,报国效力。

D.尾联写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在停泊于湖边的船上,卧听新雁鸣叫,心情复杂。

2.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

(1)首联:

①手法:

用典,用窦宪登临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

②作用:

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了未能抗金、壮志难酬的惋惜哀痛之情。

(2)颔联:

①手法:

对比,自己想横穿大漠参加北伐,与诸君只会相对哭泣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作用:

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抗金的决心不息,以及对抗金情绪低落、缺乏斗志的士大夫的不满和批评。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写诗人因为时光无情,霜染双鬓,青春难再,所以他不畏生死,报国效力。

”错误。

强加因果。

颈联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

“一身报国有万死”,“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掷地有声。

“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作者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却找不到能了解他的志向的人。

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首诗写了诗人陆游山村闲居时的见闻感受,慷慨苍凉、饱含爱国热忱。

(1)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

“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被弃置已久的郁闷。

“燕然未勒名”典出《后汉书·窦宪传》:

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

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

属于用典。

“久凋零”,乃言被弃置已久,本就失落、抑郁;“未勒名”,是说壮志难酬,则更愤懑不平。

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2)颔联抒发了雄飞奋发的壮怀,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侮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

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应“捐躯赴国难”,不可安然老死。

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

这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割地求和而不思奋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

“诸君何至泣新亭”,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属于是对比的手法。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①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

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

②放妻:

指妻子。

一说指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③天真:

这里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正面点明促织,叫声虽然十分细微,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以出旬“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B.颔联写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鸣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表现出不忍远离、常期相傍之意。

C.颈联写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

D.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歌语言平实,感情丰富,联想自然,音在促织,哀在衷肠;以哀心听之,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①运用了借代和对比(或反衬、衬托)的手法。

②诗人借物相形,抑彼而扬此,以“悲丝”“急管”代乐器演奏的音乐,这些悲急的音乐同促织的自然真切的呜声啼叫相比较,都无法让人达到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的效果。

③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凄苦孤独和远离家乡的羁旅愁苦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本诗并没有“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作者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意思是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以“悲丝”“急管”代乐器演奏的音乐,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同时,还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悲急的音乐声同促织的自然真切的啼叫声对比,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凄苦孤独和远离家乡的羁旅愁苦之情。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宛陵①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

来鹄②

菊花村晚雁来天,共把离觞向水边。

官满便寻垂钓侣,家贫已用卖琴钱。

浪生湓浦③千层雪,云起炉峰④一炷烟。

倘见吾乡旧知己,为言憔悴过年年。

注释:

①宛陵,古县名,治所在今天的安徽宣城;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江州,今江西九江;②来鹄,家贫,工诗,隐居山泽,举进士,屡试不第。

③湓浦,今龙开河,流经九江,北入长江。

④炉峰,庐山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与友人都有着高洁的品行,所以在友人任满还乡后结伴到秋水边把酒赏菊。

B.颈联用比喻的手法来写江浪汹涌雪白、庐山烟雾笼罩的景象,如幽深的画境。

C.尾联由实写转入虚写,以请友人向老乡故旧带话的口吻表露诗人安贫乐道的心迹。

D.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生活的困顿愁苦、友人生计难以维系,给人以浑厚沉雄之感。

2.请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

2.隐居田园的恬淡闲适之情;对为官清廉的李明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