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0022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

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B.bC.cD.d

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

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7.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8—9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8、

 

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0—12题。

10.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11.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12.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13.惠州剑潭水利枢纽已顺利地拦截东江,并发挥着效益。

这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坝址上游两岸的地下水位D.稳定坝址下游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14.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机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15.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16—17题。

 

1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7.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

18.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9.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

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20~21题。

20.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21.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22~24题。

2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23.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2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4,回答25~27题。

25.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地形

C.光照D.土壤

26.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D.土壤

27.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28~30题。

2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29.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30.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

 

(1)请就西气东输工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建设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2)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

线路

依靠能源

输往工业区

北线

 

 

南线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

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

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33.读图9、10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图10

(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2)从图10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B

D

B

D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D

B

D

B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B

D

A

C

A

D

C

D

31

工程

建设困难

意义

西气东输

线路长,所经地区地形复杂,投资大

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有利于改变我国东部能源过分依赖于煤炭的状况;因减少了煤炭用量也使我国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得以改善。

 

 

 

 

矿物能源(煤)

京津唐工业区

 

水能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32.(共18分)

(1)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每答1点3分,满分6分)

人为原因:

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

(每答1点3分,满分6分)

(2)河流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全流域一盘棋,统一管理与调配,统筹兼顾各方(区域)利益;要通过立法或有关条例规范流域内资源利用方式;可以通过一定工程措施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答出1点3分,满分6分)

34.10分

(1)2分

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2分

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音污染(一个要点1分,两个满分)。

(4)4分

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

(答案合理即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