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docx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
家风是家族和家庭在培育后代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作风,对后人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今天WTT的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一起学习吧!
希望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一
家,是一座精神的圣殿,是一艘满载希望的小舟,是一棵四季常青的大树;可是再温馨、再美好的家,也需要一种传统的道德来维持,好比宫殿的地基,小舟的风帆,大树的根系,这,就是家风。
良好的家风宛如一面镜子,使家族的世世代代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照亮自己的胸膛。
而我们家的家风,浸染了浓重的革命色彩—— 我的外公是一位离休干部,也是一名革命老兵,自记事起,他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就好像一面红色的旗帜,引领我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听外婆说,有一回,他们二老散步时看到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奶奶被自行车撞倒后躺在地上呻吟,外公见状上去要扶,却被我外婆拉住了:
“老头子,你可得想想后果啊!
这年头,‘扶不扶’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外公也没说话,上前把老奶奶扶了起来,还把她送到药店买药,老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老师傅,现在像你这样的好人已经越来越少啦!
”说罢,还要酬谢外公,外公却连连推辞:
“不用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军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古语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外公长达八十多年的人生中,八年的军旅生活虽然不算长,但他却时时刻刻要求自己遵守红军的纪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都坚持着军人的道德准则!
这也将成为我们一家永恒的精神坐标,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外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特地亲手书写了横幅挂在家里,从小我就被灌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德观念,小时候若是吃完饭后剩了几粒米饭在碗里,虽然不会被大声呵斥,但至少也会被进行十几分钟的“苦难教育”,外公小时候吃的苦、受的难,伴随着他加入革命队伍后的传奇故事,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这几年“光盘行动”盛行时,我们家坚决响应了的号召,每次外出就餐时都把吃剩下的食物打包带回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一家人的力量虽算不了什么,但只要每一个家庭都厉行勤俭节约,这个社会便会少一份不公,多一份温情,地球就会少一份伤害,多一份和谐。
一个温暖的家需要纯正的家风支持,而一个社会也同样需要独特的“正能量”来引导人民踏上寻求“中国梦”的旅程,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红色家风将历久弥新,永远存在于我心中,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二
我们家的家训是“团结邻里乐助人,和谐小家暖大家”。
对于我们这一家来说,与邻里和谐共处很重要,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出许多美味可口的粽子,然后让我提着篮子给附近的邻居每家送一提,当然热情的邻里乡亲们也会拿出自家包的粽子和我们分享,每每拿到这些粽子,我总能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情。
奶奶常常跟我说,解放初期,每一户人家的日子都十分困难,但她却经常帮助邻居,丝毫没有因为贫穷而吝啬,可见家训对奶奶的影响之深。
我渐渐地懂事起,奶奶常常教育我要和邻居们友好相处。
奶奶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我可爱的弟弟,你也快上小学了,希望你能牢记我们家的家训,在家训陪伴下成长。
王家的一把韭菜,李家的一碗茼蒿,张家一壶米酒,薛家的半瓶香醋,平时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交往,你可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正是奶奶带领我们全家谨守家训的结果。
他人待我如手足,我待他人如兄弟,这样邻里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这些都是我们家几代人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我们作为家中的新一代,不单要记住它,更要遵守它。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之风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礼仪在我们家的家风中也有很高的地位。
在餐桌上,礼仪处处可见。
当一家人坐在餐桌上时,只有最年长的长辈动筷后,小辈们才可以动筷,一直以来我们家都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妈妈就不允许我吃完饭的碗里残有米粒。
小的时候会觉得委屈,但后来渐渐养成了良好习惯,倒是要感谢妈妈。
如果有客人来我们家吃饭,我们作为主人,在餐桌上一定要等客人吃好饭后,才可以离开餐桌。
这是餐桌上的礼仪。
当然,我们家的家风还有很多,与善良的人交朋友,生活中做事要有恒心,家中再不宽裕,也要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与人为善——爸爸妈妈平日的言传身教成为传承这些家风的关键,他们一直是锻造良好家风的有心人。
他们经常说培养、传承好的家风会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终身受益。
甚至爸爸妈妈还一直认为培养良好的家风,能使社会和谐、国家昌盛。
每家每户都能有良好的家风,他们的子女今后走上社会,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国家良好的家风。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三
朱德:
“德”字贯穿朱家家风,教育儿子不当干部当工人
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是抗战干部,在前线作战中因腿部中弹致残,曾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队列科科长。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朱德在百忙中见到了朱琦和儿媳,非常高兴。
谈话中,朱德问:
“土改工作结束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朱琦表示想去铁路工作。
朱德说,你到铁路不能当官,要从工人学起。
于是,团级干部朱琦到石家庄铁路局当了工人,先当铁路练习生学技术,然后当火车司炉,3年后当火车副司机、司机。
后来朱琦调到天津铁路局,虽然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仍经常驾驶机车。
有一天,他回家说,我见到爹爹了。
朱琦的夫人问“在哪里?
”朱琦高兴地说,“在我开的火车上。
”
“忠诚,厚道,勤奋,努力”,从小就在爷爷朱德身边生活的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对爷爷的品德,他耳濡目染。
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终生的,这八个字就是朱家的家风,贯穿其中的是一个德字。
”
说,朱家祖祖代代都是农民,到爷爷这一代是晚清时期,已经成为了佃农,也就是完全的“打工族”,十分穷苦。
爷爷曾在一篇文章写到,即便如此,他的母亲还能省下一点粮食去救济人,家人非常善良。
他说,爷爷出生在这么穷困的家庭里,上学开始就身无分文,一个“打工族”在30岁时就当上了少将,“他就是农民工成才的榜样”。
而在高官厚禄的情况下,抛弃一切,投身共产党,更需要极强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格。
焦裕禄:
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
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眼中,焦门家风是这样的——
要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焦裕禄一有时间就领着孩子们去劳动,参加小秋收,参加拾麦穗,把收到的这些东西全部让它颗粒归仓。
那时候生活艰难,焦裕禄就领着孩子们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在吃不上肉的年代,到处都是草,就领着孩子们养了一群小兔子,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体会了劳动的艰辛。
要艰苦朴素,不能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学习比进步。
那个时候,焦裕禄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小的穿了再小的穿,一直到它不能穿。
毛主席接见的时候,焦守云穿的是一件姐姐穿小了的衣服,而且袖子上补丁摞补丁。
焦裕禄平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笔记本要换的话,一定要让他看,非得正面、反面都写了,才给换一本。
铅笔一直用到捏不住了,焦裕禄再做一个铁皮的小圆筒,套在铅笔上,就这样一直把它用到最后,实在是不能用了再扔掉。
领导干部的家属孩子不搞特殊化。
焦裕禄对妻子要求很严,不能收受任何东西,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占。
当年就因为妻子到食堂提了一壶开水,他就说了她一顿:
“人家大老远把水拉回来,你去提了用,你可是方便了。
你知道嘛,你是县委书记的老婆,你不能带头破坏了办公的秩序。
”因为这一壶水,他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住在县委大院的家属全部搬出去。
焦家的第二代、第三代,谁也没有搞特殊化。
杨善洲:
不让子女沾光,也不给亲戚开“绿灯”
一天,一位亲戚到地委机关找杨善洲:
“大哥,你现在说话办事都管用,把我爱人、小孩从乡下调进城里吧!
只求你这么一次。
”杨善洲笑了:
“唉,我这个共产党的干部可真不好当,办私事的都把我包围了——”他对这位亲戚说:
“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
”多少年来,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从没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没打过一个“后门”电话。
杨善洲锁紧了权力的“阀门”,关闭欲望“禁区”,在平凡与简单中,赢得了百姓的敬仰。
杨善洲在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曾多次谢绝组织好意,没有将家人转为城镇户口。
如今,大女儿仍在家务农,二女儿、三女儿分别是小学教师和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
“现在,只要我想起爸爸,浮现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他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而是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女儿杨惠兰说。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它们告诫党员干部:
只有廉洁公正、摒弃私心,才能把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让它们成为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四
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而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家教和素养,然而,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遵守,好的家风能够熏陶出有教养的家庭成员,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
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的确,在生我养育我的这块土地上,父辈经历过太多的艰苦日子,到我们这一辈虽然还时常有听到“旧社会”“土地承包到户”等,但那些艰苦岁月留给我们没有太深的印象;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早已把往日的磨难当作一种精神,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勤劳节俭的家风传承给我们这一代。
我家的家风家教有三条:
一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是以善良真诚待人,三是孝敬尊长。
在我7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全压在了母亲的身上.当时我们家姊妹8人中,只有大姐二姐三姐成了家,二哥,五姐和我都还在上学.每到开学前几天,母亲总是到处奔走,为我们筹借学费,然母亲从不与我们讲述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我们退学.母亲总与我们说,困难只是暂时的,挺一挺就会过去了.母亲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从不退缩.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收获玉米的季节,晚上,坐在灯下剥玉米,母亲总会给我们讲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并告诫我们:
要善待他人,用母亲的话说;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记得那时我们家,总是有很多人来串门,而对乡亲们,母亲总是热情相待,总把家里好吃的拿出来招待乡亲.若是遇到走村串寨做小生意的生意人,只要到了我们村,留宿的地点,总是我家.母亲的善良真诚打动了许多人,也在无形中造就了善良真诚待人的家风.
母亲一直告诫我们:
百善孝为先!
没有父母,哪来的后人,一旦听说哪家子女不孝顺父母,母亲的眼里总是满含热泪.正是在耳濡目染之下,我们姊妹8人以及我们的孩子对母亲都非常孝顺,在母亲80岁高龄,带着母亲做了飞机,乘了地铁,游了西湖,让村里的老人羡慕不已,母亲的晚年算是幸福的.
许多年以来我深深的理解母亲的家风家教,也同样会传承给下一代。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生活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但这些优秀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弃忘。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为“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优秀范文,整理不易,想要了解更多的范文内容,尽请关注WTT站,将为您更新更多的优秀范文哟!
【红色家风故事征文红色家风故事征文400字左右范文】相关推荐文章:
走进革命老区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范文5篇
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心得体会范文5篇
钱学森的故事简介钱学森的故事简介资料范文
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
我们的环保故事500字作文关于环保的故事范文
2021安全生产月征文安全生产月征文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