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8132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篇一: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一、序言

  1、实习时间:

XX2、实习地点:

  年10月21-23日

  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10月22日)

  碓石口-碓臼峪(10月23日)中国地质博物馆(10月25日)

  3、自然地理概况:

(1)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

  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岗岩山地、火山沉积盆地、白河峡谷等地貌类型。

可看到石灰岩层面构造、单斜构造、穹窿构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环境

  。

  

(2)碓石口-碓臼峪

  该区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

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燕山复背斜南翼单斜构造。

  4.实习仪器及调查方法:

  

(1)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卷尺、标本袋、照相机、地形图、记录本、铅笔等

(2)调查方法:

  A、岩性和构造的观察方法

  选择地质露头作为观测点:

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a岩性观察内容沉积岩-

  颜色:

注意区别继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矿物成分:

继承矿物、粘土矿物和化学沉积的矿物结构:

碎屑结构

  构造:

层理、波痕、结核、化石岩浆岩-

  矿物成分:

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结构:

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构造:

气孔、杏仁、流纹等变质岩-

  矿物成分:

特有矿物结构:

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构造:

片理、片麻、千枚构造b.构造观察内容

  层理构造:

注意区分层面和节理面褶皱构造:

观察褶曲类型断裂构造:

断层和节理B、地质露头的测量方法产状的测量注意事项:

  a.查明所测的层面是岩层上层面还是下层面,二者倾向差180度

  b.所测层面应能代表整个岩层的产状

  c.测量倾角时,一定要测量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C.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方法

  观测内容:

沉积物厚度、产状、颜色、结构和构造特征等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见附表D.野外记录的内容

  记录形式:

文字记录、图上记录、图形记录和照相记录记录内容:

观测日期、天气状况、当日路线起止地点,各点观测记录

  各点观测记录:

顺序编号、地形图上坐标、方位、露头或剖面的性质、岩性、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等.5.基础资料:

  附表1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

  附表2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分类

篇二:

优秀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xxxxxxxxxxxx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

XX/12/1

  实习地点:

金马河都江堰映秀樱花河

  指导老师:

xxx

  二、实习内容:

  地点一:

金马河

  金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下至新津红岩子,全长79.194km,流经都江堰、温江、崇州、双流、新津5区(市)县。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

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1010m,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平均比降3.44‰;洪枯流量变幅大,最大洪峰流量6600m3/S,最枯流量5m3/S。

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平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

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平原游荡性河流。

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

  金马河地区主要分布着岩浆岩并有少量的变质岩。

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岩浆喷出地表或上升到接近地表一下不同深处的地壳中,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岩石。

岩石种类有花岗岩、石英、长石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多,且颜色种类较多,有灰色、灰白色的、肉红色的还有深灰色的,这主要是组成花岗岩物质的不同造成的。

花岗岩为等粒状结构,且其中的颗粒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所以可按照花岗岩岩石中矿物颗粒洁净的大小分为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

有的斑晶很大,形成了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

金马河旁的花岗岩主要为块状结构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

金马河大桥附近是一个典型的河流地貌,也称之为河漫滩(所谓的河漫滩就是常年洪水能淹没的地方)。

这里谈到河流地貌显然跟河流密切相关,就河流而言,在地质学基础上有幼年河、青年河,成年河之说。

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因为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

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平磨圆。

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金马河大桥那里的河流地貌,由于河流的冲刷面积大,所以河床很宽。

这里的冲刷面积大,主要是由于在河流上游多山,形成了较大的积水面,很容易形成洪流,冲刷作用就尤为明显。

河流两岸由于流水的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平原。

由于这里处于一个地台区,

  所以这里的地质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稳定。

  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

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

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平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

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

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

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意,要时刻做好防灾工作。

  地点二、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二站,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城西,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每到春夏山洪爆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都江堰市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所以为了排除洪灾之患,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自古至今发挥了排洪、灌溉的巨大作用。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地点三、映秀镇

  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

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现在的映秀是地震后重新建设的新镇,房屋都是现化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

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

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

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产生了崩塌。

  在映秀镇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

且向旁侵蚀也较为严重。

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原来已经铺上的人工防护工程——护坎已经受到了较大的侵蚀。

而沉积岸沉积的物质较多,大量堆积在一起。

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此处共有3级阶地。

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

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延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

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

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

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阶地的级数是由下向上顺序排列的,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四级等。

在同一河谷横坡面上,阶地的年龄一般是低阶地新,高阶地老。

  阶地实际上就是古老河谷的底部,所以曾经河流带来的肥沃的泥土在阶地上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矿物资源,特别是一二级阶地,由于最新行成,其上的坡积物较最丰富,富含各种矿物元素,有大量营养丰富的潮土,砂粘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

但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

  地点四、温江村

  温江村位于都江堰紫平铺镇内。

此处由于处于处于枯水期,所以感觉基本上没有水流。

温江村有三级阶地,其中二级阶地的中间受到了侵蚀,且阶地也不对称,这也是由于受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

  温江村四周还有猪背岭。

猪背岭属于倾斜岩层的构造地貌,是指形成与坡度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地貌。

由于坡度大,岩层面所控制的后坡与侵蚀所造成的前坡在坡度和长度上大致相等,猪背岭其实是单面山的一个特例。

  在前方山谷的出处,回头观察所站得地方是许多年以前形成的一个洪积扇。

洪积扇是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地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体积较大坡度较小的堆积体。

洪积扇的顶部堆积的是粗大的砾石,物质从顶部到边缘逐渐变细。

这是由于水流出山体后,坡度逐渐变缓,水流搬运的能力减弱。

粗大的颗粒先沉积,细小的后沉积。

然而温江村的洪积扇的下部比中部的地势要高,这是由于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作用。

洪积扇的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侵蚀作用而逐渐降低,而洪积扇的下部受到沉积作用逐渐堆高所致的。

  温江村背靠大山且沿河。

从河对面的布局来看,较合理。

在阶地上有居民点,这考虑的是地质条件稳定。

还有农业的发展,根据河流的改道问题上看,农业发展区域应该是以前的洪积扇地带,所以,突然比较肥沃,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唯一不足的是,这里的平地区域较小,不能进行大面积发展农业,要考虑洪水灾害的问题。

由于温江村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不能做大范围的房屋开发,也不许开设污染企业。

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适时引进旅游业,这样就能保护当地环境,也能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

  。

  樱花河截面图

  三、实习心得

  又是一年的寒冬,我们有了地质学野外实习相伴的节日。

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实习时间,而且是在野外受冷受冻,但是这一天的实习经历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的理性认识。

正如老师说得好,实习一天所掌握的知识,比课堂上讲解十节课得内容都还要多,而且结合到实地的地形地貌,更能好的理解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

  因为地质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大家不光在课堂上很认真,对地质学实习就更加的用心了,这不仅是我们大学阶段的一次实习,而且还是一次增长自己阅历和见识的经历,一路上,大家还不停地讨论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学习气氛甚是浓烈。

而我自己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时不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用兴奋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一点也不夸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都江堰,见到了一直想看到的川农都江堰校区;去了映秀镇,观看了映秀镇地震遗址,站在地震废墟上,周围的人都沉默了,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

在温江村,也算是领略了农村的原始风光。

虽然舟车劳顿,但是一路上山山水水,

  还算是一次小小的旅游。

而观看这些地质构造,思考各种矛盾和解决办法,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仅仅是看到了很多地质构造与地貌,还见到了许多规划合理与不合理得地方,比如说农田的布设与居民点的布局,在温江区布局得很合理。

但是在映秀镇、温江村这些地区,因受制因素太多而不得不布设在本不适合布设的地区,让人感到无奈。

通过这些知识的掌握,我想对我们今后的规划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从都江堰到映秀镇的路上,我还看到了逆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些地貌其实我们一直都能看到,但之前从来没引起过重视。

通过地质学的实习,我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它们。

  所以经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更让我了解到了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所以,感谢地质学实习,也谢谢老师的精心指导!

  地点--岩石--地形地貌特点(成因)--土壤及生态环境状况--农业利用分析;

篇三:

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

  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

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大青山作为野外教学基地,涉及到地球科学多学科的教学内容。

通过野外地质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以及矿物沉积发展及排列顺序等知识,综合地质思维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煤矿地质学习打下良好的地学基础。

  二、实习内容:

  a.了解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地质构成以及发展状况

  b.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沉积岩,砾岩,变质岩的认识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

  c.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及断层与河流的关系。

  d.地形图的使用,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利用地质罗盘测量

  地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训练。

  e.初步学会利用野外地质素材,组织归纳,并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能力。

  人员组成: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煤层气11级学生38人

  指导老师老师:

陈立超。

  实习时间:

XX年七月二日

  本次实习的路线为呼市南郊大青山山脚至山腰

  a.了解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地质构成以及发展状况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位于呼和浩特一包头以北,构造上隶属于华北板块的北

  缘阴山断隆。

大青山地区东西向长约300km,南北向宽约50km。

其南缘西起包头,经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东至集宁;北缘西起固阳,向东经武川至察哈尔右翼中旗。

,西部地区

  有零星出露,有寒武系、奥陶系、晚石炭统和二叠系地层。

寒武系地层分布零星,与太古宇变质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其下部为一套碎屑岩,上部为厚层结晶灰岩

  和白云岩。

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呈整合接触,为一套厚层灰岩,其间夹有中薄层石英砂岩。

上石炭统拴马桩组为一套煤系地层,与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砾岩、砂岩、铝土质页岩。

  b.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沉积岩,砾岩,变质岩的认识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

  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

  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

  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

  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

  点:

  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

  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

  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

  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1.波痕:

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

  2、泥裂:

又叫龟裂,指在粘土质或砂质沉积岩表面,由于干燥收缩而形成

  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纹。

  3、雨痕:

雨滴打击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迹。

但比较少见。

  三、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

  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以其特有的变质矿物、结构和构造区别于岩浆岩和沉积岩。

  通过结构来辨别变质岩

  1、变晶结构。

在变质过程中矿物重新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最常见的变晶结

  构有:

①等粒变晶结构:

矿物晶粒大小大致相等,多呈它形,互相镶嵌很紧,不

  具定向排列。

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②斑状变晶结构:

与岩浆岩的斑状结构相似,在细粒的基质上分布着一些大的晶体——变斑

晶。

如某些片麻岩和片岩常具有这种结构。

③鳞片状变晶结构:

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等)定向排列,如各种片岩。

  2、变余结构。

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以被

  保留下来,称为变余结构,也称残余结构。

此外,还有压碎结构、交代结构等。

  综上所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

  含量,最后才能确定其岩石名称。

  c.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及断层与河流的关系。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临河一集宁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

  主要由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等构成。

推覆构造自南向北可分为叠瓦逆冲推覆构造带、紧闭褶皱一逆冲断层变形带、宽缓褶皱一断层转折褶皱带、滑脱褶皱一断层传播褶皱带等4个变形带。

  d.地形图的使用,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

  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训练

  地形图的使用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是利用罗盘等仪器找到正北方向,第二步

  是利用比例尺和标志性建筑物标定自己的位置。

然后就可以使用地形图了。

  地质罗盘主要用来测量倾向、倾角(坡角)、走向(方位角)。

测地质体产

  状时,要先测走向,方法是罗盘长边紧靠地质体的一个平面,旋转罗盘使圆水准泡居中,即为地质体走向;然后测倾向,记下走向线后,旋转罗盘90°,并指示地质体下倾方向,即为地质体倾向;第二步主要是找到地质体的倾向线,罗盘沿倾向线测出的倾角是地质体的真倾角。

  地质罗盘结构示意图

  此次地质实习让我明白了地质工作者的艰难,地质学知识的深奥,我所接触

  的只是地质学的皮毛,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