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说课稿共2课.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说课稿共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说课稿共2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说课稿共2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15.《放大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旨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节课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
认识放大镜并了解其功能。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问题与猜测部分“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通过展示两名学生分别在观察植物和树叶,提出问题,意在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其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泡泡语提示“用放大镜试试”,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的观察。
探究与实践板块分为两部分,活动一“认识放大镜”,让学生观察放大镜,用手触摸镜片,感知放大镜镜片与普通玻璃的不同,认识放大镜的构造,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使用放大镜”,结合观察叶片、邮票、指纹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意识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的的能力。
拓展与创新板块“找一找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工具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人们的好帮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放大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不一定很了解,本课应该给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描述、对比等方式,感受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
2.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会利用多种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放大镜的构造;知道用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效果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会使用放大镜辅助观察,能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使用放大镜表现出探究兴趣,并积极描述自己的探究感受;愿意倾听,乐于分享,在探究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关注使用工具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物体。
难点:
能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感知工具能弥补人体感官功能的不足。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放大镜的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放大镜、邮票、树叶等。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测
教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邮票,请学生仔细观察邮票上印有什么图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邮票上的景物都非常小,观察起来很困难,教师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
引导学生要想观察的更清楚,需要借助工具—放大镜来观察。
教师谈话:
放大镜是一种神奇的工具,它能把我们观察的物体“放大”很多倍,通过放大镜我们能看到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神奇现象。
从而引出课题:
15.放大镜(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用肉眼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引发学生的观察冲突,从而引出工具—放大镜,自然地引出本节课题,教师谈话也是为更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
认识放大镜。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手持放大镜,看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观察时,可以用手摸一摸镜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的结构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维持活动纪律,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观察放大镜。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师生共同总结:
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3个部分组成;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设计意图: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放大镜,通过眼和手等感官来感受放大镜的镜片与普通镜片的不同,并运用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了解放大镜的构造。
】
活动二:
使用放大镜。
1.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请小组代表进行演示,然后通过课件教给学生正确操作放大镜的方法,并相机示范:
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眼睛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学生根据正确的使用方法在小组内观察邮票和自己的指纹,把自己的观察收获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提出要求:
先用肉眼观察,再分别用放大镜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比如:
发现邮票的画变大了,看的更清楚了;手指纹除了看的更清楚了,还发现每个手指的指纹不一样等,得出结论:
和用肉眼观察相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为清楚。
板书:
清楚。
4.教师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周围自己习惯观察的物体,如头发丝、舌头、衣服的纹路能,炳组织学生说观察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同一物体在肉眼和放大镜下的大小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比用肉眼观察更清楚,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
(三)拓展与创新
1.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放大镜。
教师视频补充放大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①电子行业各项操作的检查、加工、安装及修理;②美容行业的面部皮肤、毛孔观察;③艺术品的雕塑和鉴赏;④照相机、钟表等的检查及修理;⑤日常阅读使用。
2.总结:
生活中处处能看到放大镜的身影;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
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继续寻找生活中放大镜的身影,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使学生意识到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好帮手,是人类感官功能的延伸。
】
(四)小结谈收获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
】
(五)课下拓展
继续找一找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
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继续感知工具能够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人们的好帮手。
】
板书设计:
镜框
放大镜镜片清楚
镜柄
七、说教学评价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重在引导、修正、鼓励。
重点关注:
班级纪律、实验要求达成、语言表达能力、新发现等方面,以此建立良好的科学学习秩序和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根据老师提供的四个学习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评和他评,给予表现优良、已能做到、继续努力三种评价。
学习项目
表现优良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知道使用工具比用肉眼观察更清楚。
2.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前后观察效果的不同。
3.能对使用放大镜表现出探究兴趣。
4.理解工具是人体感官功能的延伸。
16.《我的削笔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6课《我的削笔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工具是个好帮手》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旨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节课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问题与猜测”板块:
选择哪种工具削铅笔呢?
通过展示削好的若干铅笔、三种削笔刀和泡泡语,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有依据的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题意识。
探究与实践板块:
“我们来体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体验铅笔刀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并保持卫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第二部分再引导学生体验卷笔刀和手摇转笔刀,让学生描述自己使用不同铅笔刀的真实感受,认识到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捷。
拓展与创新板块“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学生观察了解不同时期的科技产品,认识到科技产品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进一步理解本单元主题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人们的好帮手。
二、学情分析
1.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动手能力差,但喜欢动手,对一切探究活动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师要注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2.学生已经会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特征。
他们对削笔刀并不陌生,但是对削笔刀的种类认识比较单一,本课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对比、观察等方式中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感受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
三、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削笔刀等工具给人们带来便利;认识到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不同种类的削笔刀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不同的削笔刀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够积极描述自己的探究感受;愿意倾听,乐于分享,在探究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关注使用工具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使用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不同种类的削笔刀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难点: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动转笔刀、铅笔、算盘、计算器、传统植树与现代植树的视频、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三种不同种类的削笔刀、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让学生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传统植树和现代植树的场景,提出要思考的问题:
传统植树和现代植树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交流。
教师进行小结:
不同的工具带来的效率是不同的,现代工具使人们移栽树木变得快捷。
我们经常使用的削笔刀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从而引出课题:
16.我的削笔刀(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
】
(二)问题与猜测
1.课件出示铅笔刀、卷笔刀、手摇转笔刀三种削笔工具的图片,提出问题:
这三种削铅笔的工具大家都用过吗?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使用铅笔刀。
2.引导学生猜想:
这三种削笔刀用起来分别时怎样的效果呢?
如果你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削笔刀?
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手摇转笔刀快、卫生,但大,比较占地方;普通转笔刀不如手摇转笔刀快,但便于携带。
教师提问:
为什么很少有学生选择铅笔刀呢?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削铅笔慢,容易伤手或把铅笔削断,不卫生。
教师进行小结: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选择,也有各自的理由,就让我们用实践活动来体验使用哪种削笔刀好。
【设计意图:
激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
(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
使用铅笔刀削铅笔
1.教师出示铅笔刀和铅笔,让那个学生说一说怎么用铅笔刀削铅笔。
教师给学生示范铅笔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左手大拇指抵住刀背并均匀用力往前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稳定小刀,每削铅一次,就按同一个方向转一下铅笔。
并让学生说一说用铅笔刀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使用削笔刀;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操作前提示学生可在桌面铺一张纸,用来收集铅笔屑。
2.学生独自用铅笔刀削铅笔,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安全使用铅笔刀,并记录学生削完一支铅笔所用的时间。
3.引导学生先整理好桌面,然后交流评价,刚才同学们用铅笔刀削铅笔,快的同学用了三分钟,慢的同学5分钟都还没有削好,谁来说说你用铅笔刀削铅笔的体验?
学生谈体验,会发现用铅笔刀削铅笔很慢、不安全、铅笔屑不好控制、不美观、硌手等。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学习使用铅笔刀削铅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结束后,注意清洁整理桌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
活动二:
使用卷笔刀和手摇转笔刀削铅笔。
1.学生使用卷笔刀和手摇转笔刀削铅笔,并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填写实验报告单,在安全性高低、是否方便、削铅笔速度快慢相应表格内打“√”号。
学生活动,教师记时。
2.组织交流评价:
刚才老师又记了一下时间,普通转笔刀的同学大约用了1分钟削好了铅笔,用手摇转笔刀的同学只用了半分钟。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三:
说说我们的感受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三种削笔刀的优缺点,比较哪种工具更好用。
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从安全性、削铅笔快慢、美观、方便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进行小结:
为了探究哪种削笔刀更好用,我们进行了比较、记录,最终得出手摇转笔刀更好用。
那你知不知道还有更高级的削笔刀呢?
3.教师出示电动削笔刀,请学生上台使用,并对比前三种削笔刀说出自己的感受。
4.教师进行小结:
不同时期的削笔刀都是工具,而每一种工具又都是科技产品,正是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快捷、舒适。
削笔刀
板书:
科技产品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削笔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描述自己使用不同铅笔刀的真实感受,认识到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体验电动转笔刀,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
】
(三)拓展与创新
1.教师出示算盘和计算器实物,简单介绍算盘,引导学生交流:
这两种计算工具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播放人拉车、蒸汽列车和动车组、大型客机视频,让学生讨论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这些科技产品都带给了人们便利、快捷、舒适。
板书:
便利、快捷、舒适
4.教师提出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它们的发展变化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2.总结:
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快捷和舒适。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科技产品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舒适和快捷,进一步理解本单元主题:
工具能够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人们的好帮手。
】
(四)小结谈收获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
】
(五)课下拓展
课下继续找一找生活中的某一科技产品的发展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
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继续感知工具能够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人们的好帮手。
】
板书设计:
16.我的削笔刀
削笔刀计算器动车组列车......
科技产品
便利快捷舒适
七、说教学评价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重在引导、修正、鼓励。
重点关注:
班级纪律、实验要求达成、语言表达能力、新发现等方面,以此建立良好的科学学习秩序和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根据老师提供的四个学习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评和他评,给予表现优良、已能做到、继续努力三种评价。
学习项目
表现优良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对3种削笔工具进行体验并做记录。
2.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3.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对铅笔刀体验后的感受。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