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心声》计划和总结.docx
《《听见心声》计划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见心声》计划和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见心声》计划和总结
2019年上半年云龙心育栏目《听,见心声》实施计划
周希
一、回顾2018
经过云龙心育朗读团队的努力,从节目创建之初到现在,根据喜马拉雅电台系统推送统计,一共录制了114条声音,朗读时常达15个小时,聆听量1.4万人次,传遍了11个地区和城市。
一共朗读了两本书籍,《非暴力沟通》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在本学期,我们将顺应时代的潮流,跟随改革的脚步,对节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不仅是在形式上,内容上,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因为,传统的朗读书籍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酝酿了一年之久,其中经历了人员的变更,节目的瓶颈,各种困难,我们都一一化解了,新的学期我们翘首期盼,《听,见心声》能做大做强,真正的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被大家所熟知。
1、新学期新目标
《听,见心声》团队成员:
督导:
蔡子辉主任
成员:
周希、杨强、王伟达、周宇希、刘帅、何孟萍
本学期我们计划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涉及到老师、学生、家长,孩子的成长、家庭关系、人机交流沟通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案例的朗读、分析、抽丝剥茧大家一起交流、通过电波声音的形式讲述活生生的个案,这些案例将来自于我们的平常生活学习中,我们通过几种不同的形式收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处理,老师和学生中被采用的案例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1、从老师中收集案例,利用例会、教研组会议要老师们填写案例。
2、团委组织各班团支书记从各班收集案例(两周一次)
3、心协干部收集案例(初中部:
刘帅高中部:
何孟萍)
具体流程:
1、收集案例后,团队先组织全体成员进行案例的删选、修改,每周出三个案例。
讨论集合时间:
周一第八节课
2、案例成稿的要求:
内容具有代表性、主题鲜明、语言要简洁明了、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真实姓名,案例必须完整,包括开头语,案例,案例分析,以及处理方式,结尾,朗读时间控制在八分钟以内。
3、采取统一摄像录制的方式
地点:
个体心理咨询室
时间:
晚自习时间待定
准备:
陈刚老师准备摄像机现场静音
录制人员组合:
一组:
周希周宇希
二组:
杨强刘帅
三组:
王伟达何孟萍
4、录制后期制作:
何孟萍
背景音乐素材准备:
周宇希
背景音乐注意事项:
音乐轻柔、舒缓、不影响聆听效果,音量不超过朗读者的原音
5、推送文案及宣传负责人:
何孟萍刘帅
要求:
推出时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精华、也可采取个性化的方式、个性化的语言吸引听众,但总的要求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喜马拉雅电台:
刘帅
菜籽家庭教育公众号:
何孟萍
微信群宣传:
周希
推出时间: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六点准时推送至各个工作群,同时朗读者团队本人必须同步推送至朋友圈宣传。
6、主题设置
3月:
师生关系问题案例(也可邀请声音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录制)
4月:
亲子关系问题案例
5月:
考前压力问题案例及应对方法
5月第一个星期:
收集制作三篇高三和初三,初二会考学生的考前“心声”
5月第二个星期:
周希、周宇希制作一篇用于考前音乐放松的专辑
6月:
中高考加油站系列
制作一篇高三家长给孩子的来信,从父母的角度给孩子放松鼓励。
制作一篇老师给孩子的来信,从老师关爱的角度出发。
7月:
《听,见心声》本学期最后一期,收集资料总结,做结尾一期,做进一步的规划。
2019.2
朗读者栏目工作总结
袁也
一位哲学家说过: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
”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学习和事业的需要。
一个人人际交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而朗读者栏目旨在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利用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建立融洽的师生、亲子关系、朋友关系;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
说起加入朗读者团队,算是在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我的专业与“心理健康教育”搭不上任何边,但加入这个团队,的确是让我受益颇多,从几位专业出身的老师身上看到了心理教育的魅力,也从更多团队老师们身上看到了踏实认真、兢兢业业的闪光品质,并深受其鼓舞。
刚刚开始做节目时,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完全不知所措。
踏入这个新的领域,我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尝试过自己默默摸索的阶段,然而我发现总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我便主动向团队的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正是如此,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热情和专业的力量:
工作迷茫时,蔡老师永远会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思维的黑洞;案例推进遇到瓶颈时,周希书记会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修改稿件时,小帅和孟苹总能凭借自身的专业性,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还有两位语文老师——罗金群老师、李晓红老师,给我们修改润色,字字斟酌、句句揣摩,这才有了我们每一次完整的稿件。
经历了四十期节目的磨练,四十个不同案例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云龙教师独特的教育观和教育情怀,也让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踏入教育行业不足一年的新教师,我不知道我最终会成为什么样风格的老师,形成什么样的教育观,但经过这一段工作经历,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方向:
心怀责任与情怀、能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值得学生信任与尊敬,这便是我的重任和远道。
朗读者个人学期总结
不知不觉进入云龙朗读者这个集体已经一个学期了,刚进来的时候,还对朗读者的工作与任务一头雾水,从不知道怎么入手到逐渐熟悉,再到进步与成长,就在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时刻,这些变化与成长就慢慢发生了。
“一个频率,一种声音,聆听我,温暖你”,这段能够背得下来的开场白与结束语,已经深深铭记在了我的脑海里,似乎这几句话就代表了朗读者的氛围与融洽。
在这个团队里,有我们的“最强领导者”蔡子辉老师;认真负责且略带一丝严格的周希老师;温暖和煦的杨强老师;声音甜美,爽朗大方的周宇希老师;跟我一组分工合作,配合得很好地袁也老师;还有两个美丽温柔地文字语言指导者罗金群老师和李小红老师。
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开放又包容的,接受每个人的不完美,在需要的时刻都能够热心地挺身而出,互相协助与支持,才有了我们顺利播出的四十期内容。
在四十多期节目中,我撰写了七期稿子,播了八次音,从最开始的迷茫、摸不着头脑,到后来慢慢能够得到蔡老师和大家的赞赏,也能够收到读者的反馈,我心里感到特别满足,能够在非暴力沟通的学习与分享中,散发出自己一点点的能量,我觉得这件事情做得很有意义,并且也愿意一直做下去,同时也期待我们能够越来越好。
除了撰写案例和录音,我还做着编辑公众号的工作,其实说实话我觉得编辑公众号给我的压力比撰写案例还要大,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我需要与大家分工合作,做大家撰写好案例与录音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并且要按时按点按质按量,认真核对每一个标点和错别字。
虽然也还是有不细心的地方,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也给了我一个信念,“不能出差错”。
虽然过程中也会有紧迫和无助感,也出现过两次不能按时推送的情况,但我能够接受一点自己的不完美,也感谢朗读者团队里的大家对我的体谅与包容,我会继续努力的,尽量做到零差错。
记得蔡老师说得一句话,“不论是什么工作,只要你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你就一定能够收获成长”,对于这点,我在朗读者深有体会。
我会一直带着一份初心,认真踏实地工作,希望接下来朗读者能够越办越好,影响更多的人。
何孟苹
2019年6月24日
朗读者个人学期总结
在云龙的一个学期过得真的很快,不知不觉听见心声栏目在朗读者的陪伴下又度过了一个充盈的学期。
刚开始,周希老师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便吸引到了我,让我对听见心声有了更想去接触的期望,接触以后发现,朗读者的每一位老师都保持着对待自己工作的热忱和认真,更加让我也加快步伐,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个学期,我们被分为三个小组,其中,我与杨强老师一组。
杨强老师是一位极其负责任有爱心并且有知识才能的高中班主任,所以,前一段时间,大部分稿子由杨强老师提供,我便负责修改和朗读,加上一些心理学上的分析。
因为这学期仍以非暴力沟通为主,所以分析也偏向于非暴力沟通方面的多一些。
在其中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到底如何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怎样将心理学术语说得通俗易懂,其他日益繁重的工作使我们脱不开身……出现问题了,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而且我们是一个团队,人多力量大,蔡老师会在微信群给予我们支持,蔡老师每次都是逐字逐句的帮我们改稿子,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让我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正因为这样严谨的态度,才得以让大家看到我们朗读者精心准备的节目。
后来周希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不仅分配好每组的任务,更是将每个人负责一期稿子这样的明确安排,加快了效率。
罗金群老师和李小红老师的加入,又为朗读者团队增添了文化底蕴,两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在修改稿子的最后一道程序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非常感谢能给予我加入朗读者的机会,慢慢地从不知如何组织语言到可以单独写好一篇像样的播稿,感谢能够有与各位在座的老师共事的机会,感受到了云龙老师们热爱工作认真工作的氛围!
最后,衷心希望听见心声越办越好!
刘帅
2019年6月24日
听见心声,温暖相伴
杨强
王阳明曾说: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做好磨砺。
”
回顾2019年上学期,我总感觉:
行色太匆匆。
从带高二理科班1705班开始,我越发感觉到现在学校的孩子已经越来越难教。
或许,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听,见心声》又要重新启航,回忆起来,这个节目,我和周希已经是“三朝元老”。
我们的《听,见心声》,从原本朗读(《非暴力沟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到原创心理案例分析,这一条路我们走得很艰辛、也走得很充实、很温暖。
“一个频率,一种声音。
聆听我,温暖你!
”从第一次播音开始,这段标签式的台词,成为我们团队最温暖的记忆。
每一期栏目,只要静下心来听,我们就会感受到,《听,见心声》栏目创设的语言,营造的情境,解决的方案总会是那么用心、温暖、向阳。
《听,见心声》栏目,诗意的命名与表达,让这个栏目从外到内都洋溢着哲学上的深邃、心理学上的温暖。
2019年,《听,见心声》栏目,阵营在壮大,团队的学识也在不断丰盈,2019年,《听,见心声》,我们与栏目齐前行,共成长。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2019年上学期,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因为我要准备湘潭市高中语文片段教学比赛,我在《听,见心声》与我们团队的“云龙叙事成长小组”活动中,常有耽搁,诸多歉意。
我有时也会想,似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又囿于自己的学识与能力,我难以去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
幸运地是,在这个半年来,我得到了我们心育朗读团队的鼓舞与支持,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刘帅和孟苹两位非常优秀的心理专业老师,她们经常帮我改稿,经常给我拨开心理学知识上的雾霾,让我能顿见云月。
在此我也要感谢蔡老师,我也知道她和我一样,同样是语文老师,也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是她现在已经变成了知名的心理老师了,我真的佩服蔡老师的汲汲于知识的追求、拳拳于爱心的指引,如果把这个指引关系用歌词来表达,我觉得《夜空中最亮的星》最为合适。
我也要感谢周希老师,感谢周希老师强有力的领导,让我们的《听,见心声》继续发光发亮,熠熠生辉。
也感谢袁也老师、小红老师、金群老师,你们的加入,让我们的第三届的《听,见心声》栏目能更茁壮地成长。
如果我们把已经三届的《听,见心声》比作一个孩子的话,那么我们这群云龙心育朗读者都在为这个可爱的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而精心护航。
总而言之,2019年,《听,见心声》感谢你我的温暖相伴,下一场,我们继续前行,共同成长。
个人总结
周宇希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成长中又渡过了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几多欢笑,几多收获。
上学期在师傅周希老师的引领下,我加入到了听见心声团队,对于这个不熟悉的领域,我是带着好奇与激动的,对于电台这个形式十分好奇,对于能够当小主播而感到非常激动。
还记得上学期末的时候蔡老师问我:
有没有在生活中运用到这些心理知识?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上学期的我并没有沉下心来思考,只是浮躁的当了一个“小主播”。
开学伊始,听见心声栏目有了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
我们迎来了两位年轻又专业的心理老师—帅帅和孟苹;拥有奇思妙想的美术老师啊也;还有两位经验丰富、有扎实文学功底的语文老师—小红姐、罗姐姐,他们的加入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有底气、有活力。
变化之二:
我们朗读的素材从心里书刊变成了生活案例,我们需要记录下生活中的小故事,并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来分析。
朗读素材的变化需要我沉下心来去学习心理知识、去实践体验。
说实话,刚开始我是非常为难的,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学,文笔也非常的欠缺,所以很想打退堂鼓。
但是还未等我纠结清楚,我们的节目就开播啦~只好硬着头皮上啦,我尝试着把自己在课堂与学生发生的矛盾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非暴力沟通的原则进行分析,大约两天之后我的第一篇案例《课前风波》出炉啦,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发在了群里,请各位老师提出建议。
让我惊喜的是,各位老师对我的案例很是赞许,这让我很受鼓舞,为难的情绪消失啦。
还记得那次稿件的撰写,事情很多,时间很赶,我将一份不是很完整有些粗糙的稿子发在群里,希姐、梦苹马上给我提出了她们的见解,专业又具体,小红姐在语言词藻上着个标记,非常的细心。
那天的稿件改了整整一个下午,她们讲一点我改一点,团队的老师都在思考着怎样能让案例更加贴近生活、从哪个角度分析更能让人产生共鸣、怎样的语言更加有魅力,最后出来的案例是温暖有深度的,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吧。
通过这个事情我看到了团队中各位老师对待工作的严谨和热情,这也是我要向她们学习的珍贵品质。
如果蔡老师现在再我那个问题,我的回答肯定是:
是的,蔡老师我把心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啦!
虽然运用的并不那么娴熟,但是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我又多了一双眼睛去帮我看到别人的内心,多了一只耳朵倾听他人的心声,这样的感觉仿佛拥有了超能力,棒棒哒!
《云龙朗读者》工作总结
李小红
与一群年轻人相遇并与之学习奋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云龙朗读者》是我们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进行的运用喜马拉雅APP的朗读节目,旨在推广云龙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云龙教育理念。
蔡主任与周希书记负总责。
周希书记遇事冷静,细致周到,每一次的朗读从稿件的选地到修改再到录音,她都一一落实,要求尽善尽美。
正是因为她的高要求高标准,每次的稿子写得好,录音工作质量高,每周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什么时候谁做什么事,小组成员都有序的进行。
大家分工又合作,遇事一起商量,总是商讨出一个完备令人满意的方案,大家力争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这种积极向上,和谐团结,努力奋斗的氛围真的很让我感动。
与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自己也要认真学习与他们一起进步。
这,也许就是团队的力量吧。
不会忘记,那次大家讨论稿子的情形。
一份稿子发出来,就有蔡老师希书记在专业上提出几个建设性的意见,然后写稿子的周宇希老师就根据她们的意见修改,修改后发出来,大家再读稿子,其余人又提了些意见,宇希老师继续改,后来一份粗糙的稿子变得那么主题鲜明,语言流畅,真挚动人。
我的感触很大,他们真的很好学,很上进。
还有杨强老师,任教高中语文,工作任务重,但他挤出时间写稿子,录音,本职工作出色,小组的活动也不耽误,真的很是让人佩服。
希书记集思广益,稿子的来源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叙事或教育心得,老师们运用心理学上知识修改,每一次的阅读与修改我觉得都是一次学习与进步。
我看了稿子后,灵感触动也忍不住动手写了稿子,蔡老师和希书记都给了我建议。
我想,这就是动力吧,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年轻人的力量。
我负责语言文字编辑这一部分,对来期的工作有一点思考。
分工更明确,组稿来源多渠道,多备一些稿子,有特殊情况不会打乱计划。
虽然有时会耽误一点时间,但是我觉得与大家做一件喜欢的事是很快乐的,很有意义的。
来期,继续与年轻的朋友们风雨无阻,稳健前行。
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