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7728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docx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整理

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分三步走:

1.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提出问题就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起始环节,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能引导和激发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导学问题。

2.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问题,学生自学教材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思维活动就具有了解决问题的性质,从而能使其智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去。

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阅读教材,观看课件,展开讨论等,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其中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要要求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巡回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学生的观察方法不当,思维方式不对,或者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疑难之处,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提高。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正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知识,基本上能够回答导学中的问题,但也会有一些疑难的问题,需要教师解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可以个别答疑,也可以集体答疑。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利用演示实验,也可用生活中的案例,或者用其他教材中的案例。

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与规范表达、使学生自学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表达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

●三、班级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层次,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学生学习状况两极分化是普遍现象,其实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好中差。

面对学生状况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在教学、指导方面,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1.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全员参与

课改强调变革教学方式,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将学习任务分到个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且注意探究的内容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境界。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此外,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应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走进小组和学生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提高课堂的交流效度。

2.改革课堂教学,采用“低、小、多”的教学方法

低就是低起点。

备课时不仅备大纲、教材,而更应备学生,摸清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减小坡度,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

小就是小步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教学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实施,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多就是多活动。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

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量参与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逐步得以实现。

●四、对于自然地理的内容多为理性知识,该如何课改?

课改的内容很多,我们讲的课改,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与练习评价等多方面。

从备课角度看,新课改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能优化相关资源。

如优化教师资源,优化教材资源,优化教辅资源,优化学生资源。

在优化学生资源方面,由于学生学习情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在教学中,可以分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都好中差搭配,让先进带动后进,通过各组小老师的讲解,实现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

从上课角度看,以地球运动这一节为例,一是可以打破教材知识顺序,把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进行对比教学,然后再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进行对比教学。

二是从讲授过程看,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兼顾好中差生,让他们都能得到发展。

四是在教学手段上,照本宣科是一回事,巧妙实时地运用地理课件、动画演示,其教学效果显然不同。

五是在教学细节上,老师演示与学生演示效果不同,老师搞一言堂教学与让学生看课件、画图、表达不同。

总之,课改内容是全方位的,课改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折腾,而是通过老师科学、有序地导,让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学。

●雾霾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

如汽车尾气;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工业燃煤、生活燃煤增加,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七、为什么现在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差?

所谓现在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差,这应该只是部分教师自己的感觉,没有实际的统计数据作支撑。

关于孩子的自觉性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同样是普通班,由于班主任及其科任老师的管理、教育、教学方法不同,班风、学风、教学成绩等会有一定的差异。

学生自觉性的形成问题,就是优良习惯的养成问题。

而习惯的形成,既与学生本人有关,也与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有密切关系。

所以,对自觉性差的学生,要多谈心,常与其父母交流,与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交流,与其所在的班委、同学交流,根据其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问题,个人认为,自控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偏小,自控能力差,这就需要通过设立班规公约、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加强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加强班级管理,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班委和值日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管理学生。

对于自觉性很差的学生,需要与其家长交流,以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材施教。

●十四、山村学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山村有色彩鲜明的高山田野,清可见底的小溪流水,倚山而建的农家小屋,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设计新颖的学校操场。

这些丰富的景观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素材。

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方面,运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特写;或者将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橱窗上。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为此,可以组织学生拍摄体现风土人情的照片,撰写关于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

通过制作这些具有切身体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十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要多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可以由老师或同学当堂纠正。

二是多指定内容背诵。

多背地理内容,才能掌握地理语言。

三是可以通过默写的学生,促进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要求学生有专门的关键知识记录或抄写本,并对错误试题解析订正。

●十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试题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好的教学资源,

一是需要平时积累,如注意收集好的课件,好的图片,好的视频,甚至好的与教学相关的新闻;

二是可以注册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等知名网站,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共享资源,共同制作和积累教学资源。

祝你研修愉快!

 

●课堂上如何对不爱学习基础又差、自制力低的学生进行管理?

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与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信心:

通过对基本题型的讲解、讨论,让学生进入学科思维状态,形成学习氛围,学有所得,必然产生信心。

二是独立训练:

学生上课听教师讲解,看似懂了,其实只是相当于看他人表演,而自己做题,却是要求学生自己表演。

所以,听讲是为了自己能独立解题。

学生通过自己做题,才会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上课是老师搀着走,自己做才是学生学会自己独立走路。

三是举一反三:

在学生掌握解题模式后,变式训练很重要。

通过变式训练,才能让学生消除对“生题”的畏惧心理。

四是先对后快:

欲速则不达。

不少学生答题错误率高,是只求快,不求对。

所以,在刚接手新班级的时候,第一个月务必训练解题质量,在追求正确率的基础上,再训练解题速度。

五是温故知新:

对以前讲过的试题,在以后的练习中,也要有所出现,通过滚动式学习与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忘旧知识。

六是题型整理:

对一些常见题型,注重整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把握解题套路。

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形成错题集,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你好!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多提问,让他们说出思维的过程,查找他们思维的误区或漏洞;通多面批作业,分析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通过单独谈话交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确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方向。

对于自制力差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谈话,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课堂学习要求和作业规范要求;通过课堂提问,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通过班委成员或其他同学,形成帮扶小组,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的督查与检查。

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扶与教育引导,一段时间后,其学习状况和自制力应该都会得到明显改善。

 

●三十三、如何帮扶后进生?

关于学困生的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学困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记忆力差的,就像老师常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东西越多越记不住;

第二种是理解力差的,怎么讲都一知半解。

对此,我们的措施是:

一是对关键语言当堂多记忆,如对大气垂直运动问题,对于关键语言“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我自己说一遍,要求学生说三遍,还可以写一边。

在说的时候,配合手势进行上升与下沉,并要求学生跟着我一起做。

这样,不仅让学生记得牢靠,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二是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我直接问学生,锅里烧东西时,打开锅盖,锅中的热气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尽管有些学生对热力环流不太理解,但对于“锅中的热气往上走”这样人人都知道的,看似弱智的问题,却让学生明白了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的道理。

●三十八、如何判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了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那就要求学生要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有效参与。

积极参与主要有几个表现:

①情绪饱满。

学生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②交往互动。

学生的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

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③参与面广。

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而不是少数学生。

●教学中如何贯穿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地理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学生体会最深的就是乡土地理、生活中的地理。

在列举乡土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案例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集体、爱同学等情感。

情感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靠一两个案例就能形成,她需要积累,需要养成,所以,情感教育可以贯穿教学的始终

●41:

对等高线对应的地形如何理解?

等高线图判读的难点在于确定山脊、山谷以及河流的流向。

传统的等高线判读方法是让学生记住“高谷低脊”。

即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则地势低,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地势高,为“山脊”。

但不少学生或者对此记忆不清,或者对此理解不透,常常无法判读,有的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直线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等高线弯曲最大的点连接成线,此线就是山谷线或山脊线。

由于山谷的特点是由山谷线向两侧地势变高,山脊的特点是由山脊线向两侧地势变低,所以,只需要在山谷线或山脊线相对中间的位置画一条山谷线或山脊线的垂线,然后比较垂线与山谷线或山脊线的交点、垂线与同一等高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高度差异即可。

关于河流的判断是:

河流一般比两岸陆地低,所以山谷可能发育河流;河水在河床中自高处向低处流。

●42:

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初学者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

这样,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学生都会产生成就感。

2.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引人入胜,把学生的思绪带到教学情境中来。

3.注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例如,为什么一年中,有时白昼长,有时候白昼短?

为什么一年中,有时候冷,有时候热?

为什么黄土高原的人住窑洞,而我们这里的人不住窑洞?

结合当地乡土地理进行教学,也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设问要有梯度:

由于学生能力不同,见识不同,教学活动中设置的问题要易、中、难都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得到发展。

5.尽量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虽然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但图、文、声、像俱全,能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6.尽量多让学生动手:

百闻不如一做。

对于经纬线等地理基本图形,可以先教师画图,在学生理解相关原理后,再让学生自己画,然后教师检查、学生互查,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加强理解、发现问题、提升能力的过程。

7.设置适度的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既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发现学生的存在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也是最好的老师。

8.善待每一位学生:

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互尊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43:

如何确定重点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

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只有明确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教材、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状况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从而确定课堂教学中切合学生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避免备课中的主观主义和教学中的盲目性。

●44:

在备课环节,我们怎样把握重难点的度?

备课环节中如何把握重难点的度,这是一个十分专业而且很有思想的问题。

其中,教学重点的把握难度不大,只要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高考试题难度等相对稳定,教学重点的变化就不大。

下面专门谈谈教学难点度的把握。

一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难点的度。

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角度看,教学目标一般有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其中了解的难度最低,运用的难度最高。

二是根据近几年考试试题确定难点的度。

正常的命题,都要求易、中、难的比例为6:

3:

1或7:

2:

1,对于绝大多数地理知识,我们不需要随意拔高难度。

三是根据学情确定难点的度。

在实际教学中,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继续在这个预设难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又需要很好地进行引导。

 

●45:

高效课堂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关于高效课堂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老师在接受中国教师报马朝宏记者书面采访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引用如下:

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

传统课堂中,教师依“教案”组织教学;高效课堂中,没有“教案”,只有“学案”,师生围绕“学案”共同探究问题。

最好的“教案”就是“学案”。

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背桶人”,学生是“敞口杯”;高效课堂中,师生都是“挖井人”。

传统课堂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一对多”;高效课堂中,信息传递方式多元,既有“一对多”,也有“多对一”,更有“一对一”、“多对多”。

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进行教材分析时,不仅要研究教师怎么教,更要研究教师怎么导,学生怎么学。

●46:

教材内容浅显但考题却偏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就是上课听得懂,但做到试题就容易做错,就像老师的困惑一样,总感觉教材内容浅显但考题却偏难,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也很苦恼。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切实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打个比方,如果教师只负责教,学生被动学,相当于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学生看戏自然觉得简单。

但考试的时候,需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相当于要求学生独立表演,自然感觉困难。

可见,如果教师只重视教材内容的灌输,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教材知识仅仅相当于打靶中的打靶要点:

“三点一线”,就是眼睛、枪的准星和靶心三点一条线就可以了。

教材内容简单,就相当于要记住“三点一线”这么简单,可是要能打中靶心,不放手练习、不研究技巧,肯定不行。

目前,我们江苏省南通市正在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提出的三点基本要求是“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大家可以借鉴。

“限时讲授”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

如果老师们有兴趣,可以一试。

●47:

许多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如何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审题指导。

从平时训练反馈情况看,读题不仔细,信息提取不全面,这是大多数学生做题得分率低的重要原因。

题目提供的材料本身往往含有众多界定答案方向和思路的信息,我们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不动笔墨不做题”,要养成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边读边圈关键词,边读边划关键语句。

特别是对于读图题,认知阅读题干是很重要的审题环节。

因为多数题目的题干往往包含了该图是哪一类型的图像、反映了哪个具体区域的问题等重要信息。

很多学生一遇到读图题,往往不看题干就直接进入对图像的判读,致使许多非常重要的信息丢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我们的对学生的读图要求是:

一读题干,二读图名,三读图例和注记,四读图中所示地理事物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

●48:

学生语言表达不准确怎么办?

运用地理语言进行规范表达,是一项重要技能。

要提高表达能力,

一是要让学生多说,说多了,就习惯了;

二是要多背,只有掌握足够的地理语言,才能根据试题的答题需要,适当组织答案;

三是要用具体案例,指导学生运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达。

例如,大气运动单元中,教材讲“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这句话本身不难理解。

但如何对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的两点风力大小进行比较,并说明理由,就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假如同一幅图中A点比B点附近等压线密集,学生一般都能判断A点比B点风力大。

但在试题中,准确判断往往占1份,写出判断理由往往占2分。

其理由的准确表达是“因为A点比B点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

其中“A点比B点附近”是比较性语言,“等压线密集”是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是影响风力大小的直接原因。

可见,在表达时,既要注重描述图中所反应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又要由地说理,即运用地理语言,由地及理,规范表达。

●49:

怎样处理好学生知识达标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知识达标”仅仅是教学目标的一个部分,甚至是一个很小的部分。

因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因此,要处理好学生知识达标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我们老师转变观念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转变观念。

有些学生比较懒惰,不爱动脑筋,只喜欢背书、背讲义。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改进教法的同时,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由知识到技能,我经常讲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既然一个问题教师讲三遍学生任然不能理解,我们就应该试着用三种方法去教学”。

第二句话是“易题多变,难题多练”。

这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地理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什么那么多名演员演技一流却脱离祖国,纷纷加入了西方国家的国籍?

为什么部分官员政绩辉煌,工作能力突出,却晚节不保?

为什么部分学生智力超群,成绩优异,却心胸狭隘、情感冷漠,有的甚至是心狠手辣?

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绝不是一句空话。

●50:

对于生源素质不高的班级,应该如何组织教学?

对于生源素质不高的学校或班级,应该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从地理教师角度来说,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既要注重学习目标的达成,也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例如:

在学习地球公转时,我先用一只地球仪在讲台上演示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情况,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每转一圈,都让学生确认是否看清楚了,连续转了三圈。

在学生全部确认无疑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结果发现:

100%的学生在演示时,公转方向都没有问题,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指向却只有一位学生注意到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而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通过这个演示说明,只要认真观察,基础不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学得更好。

再如:

对于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蓄业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复习,由于三种农业差异较大,特点各异,学生掌握起来总是有些困难。

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我发现:

由水牛、肉牛、乳牛这三种牛的特点和功用作为切入点进行复习是最好的方法。

水牛力气大,是耕地能手;肉牛跑得快,肌肉发达;乳牛乳房大,平均日产奶30公斤。

结合图片与相关资料介绍,不需要讲解,学生自己就能归纳出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蓄业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复习时间减少了一半,且学生印象深刻。

因此,对基础比较差的班级,在进行教材教学内容分析时,要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重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51:

课堂上如何对基础差、自制力低的学生进行管理?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多提问,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查找他们思维的误区或漏洞;通过面批作业,分析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通过单独谈话交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确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努力方向。

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课堂学习要求和作业规范要求;通过课堂提问,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通过班委成员或其他同学,形成帮扶小组,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及学习习惯的督查与检查。

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扶与教育引导,一段时间后,其学习状况和自制力应该都会得到明显改善。

●52:

刚接手的这个班级底子很差,如何应对?

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与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信心:

通过对基本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