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7172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十三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一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4、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二

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3、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8、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9、教师的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10、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15、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16、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17、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18、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9、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0、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三

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

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9、德育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1、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1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四

二、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

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

(1)根据起源分: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根据对象分: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

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

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

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015年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五

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

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2、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4、生物钟现象:

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5、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6、注意的的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9、思维的种类:

(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

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10、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

(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六

1、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4、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5、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7、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五经、四书。

8、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9、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0、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11、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2、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14、“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15、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6、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17、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18、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9、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20、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21、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22、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23、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24、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2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6、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7、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8、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9、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30、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七

1、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5、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6、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7、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9、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0、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11、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2、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3、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4、数学课程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

①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反映公民的数学需求。

②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15、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学生应当学哪些数学”和“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等有关数学课程的基本要素。

16、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17、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18、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9、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20、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21、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22、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4、“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25、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26、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27、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28、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29、“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30、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八

1、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2、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3、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4、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6、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7、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8、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9、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0、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1、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12、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13、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

15、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6、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7、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8、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19、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20、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2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2、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3、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24、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5、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26、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27、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28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29、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九

1、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4、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6、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8、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9、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0、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11、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1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4、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5、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16、“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17、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18、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9、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20、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1、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22、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3、注意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2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5、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26、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7、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28、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29、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30、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精华归纳十

1、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科学专业素养)及(教育专业素养)两个方面。

2、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3、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4、如果根据新知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