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学生意志发展与教育.docx
《第七章小学生意志发展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小学生意志发展与教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小学生意志发展与教育
第七章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意志发展及其特点
一、意志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
意志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意志支配下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支配、调节着行动,并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
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
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并能克服困难,坚持组织自己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反之,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会影响学业成就的提高。
二、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意志特点是在其克服困难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随着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儿童的意志品质也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学习是有一定目的和要求的复杂活动,学生必须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如遵守纪律,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其次,学习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不仅要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一些自己不感兴趣但必须学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付出意志努力,坚持学习;再次,班级、少先队和学校等要求小学生的行为必须符合集体的利益,从而使小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最后,小学生开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义务活动、体育锻炼等,各种活动的任务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小学生必须约束自己遵守活动的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此外,在小学时期,儿童的情感与意志有密切地联系,儿童的情感常成为行为的动机,并在意志行为中起很大的作用。
小学生在这些新的活动过程中,使自己的意志特点日趋明显。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意志力是通过意志品质表现出来的,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具有四个特点。
1.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人在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一定要求的良好品质。
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等不良品质则是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特征。
容易受暗示的人,只能在得到提示、命令、建议时才表现出积极性,而且很快就受别人的影响,不假思索地接受他人的思想。
行为具有独断性的人,表面上似乎是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但实际上从不考虑自己所采取的决定是否合理,执行决定时也听不进任何劝告,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一般说来,小学生还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常由老师和家长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他们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仍在发展。
实验中,研究者给各年级学生分别设计一份有相当难度的语文试卷,包括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等客观性试题。
当所有学生被试答完一半以上的试题时,分别给予暗示或劝告,即主考官指着其中一个答对试题轻轻地对学生说:
“这道题答的不对”,或指着一个答错的题说:
“你再仔细想一想。
”结果显示:
(1)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较差。
他们往往容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不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因而不敢坚持自己行动的方向和结果,缺乏自主精神。
(2)小学生意志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中受暗示性尤为突出。
除了二、六年级外,各年级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出受暗示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批判性还不发达,往往屈从于别人的观点。
三年级以后,受暗示性逐渐减弱,而独断性则逐渐增强,这是因为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儿童的思维批判性开始出现并随之发展。
小学生开始喜欢独立思考,并逐渐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行动的正确性,但由于思维的独立批判性品质尚未成熟,还处于萌芽状态,因而容易固执己见,盲目地拒绝他人的劝告和意见。
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儿童开始进入少年期,其心理发展中独立性和幼稚性矛盾日益突出,极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独断性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可见,儿童的自觉性品质的发展比较缓慢。
在整个小学时期,这种自觉性品质基本上处于低水平,而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却十分明显。
这说明小学生对行动还缺乏充分的认识,还不能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实现某种目的的行动中充分表露、显示和坚持自己的独立意识。
2.小学生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与之相反的则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等不良品质。
小学生还不善于仔细、全面地考虑问题,他们在作决定时往往具有冲动性和情绪性的特点,还不善于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深思熟虑作出决定。
实验中,同时发给学生两份难度差异不明显的卷子,让其自选一份试卷答题,如果自己难以确定则由主试指定,做完后继续做第二份试卷,比较其两份试卷的成绩。
从果断性、草率决定、优柔寡断三个方面来评价自己选择试卷的学生,如果第一份试卷的成绩低于第二份试卷的成绩,分差超过10分,则评为“草率决定”;如果第一份试卷的成绩高于第二份试卷的成绩,或第二份试卷成绩高于第一份试卷成绩,但分差不超过10分,则可评为“果断性”;由主考官指定第一份试卷的被试者无论其成绩如何,均评为“优柔寡断”。
结果显示:
(1)小学生的果断性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
大多数学生都能懂得自己行为的重要性,能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预见和了解行动的可能结果,但在整个小学时期,果断性品质还不稳定。
(2)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的特征。
由于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克服心理上的种种矛盾,不是摇摆不定迟迟作不出决定,就是担心行动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从而怀疑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表现出优柔寡断。
3.小学生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种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或完成与任务相反行动的良好品质。
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克制自己不应有的情绪冲动,抗拒来自外部和内部的诱因干扰,自觉遵守纪律,执行决定。
尽管小学生的自我约束、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但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纪律的要求下,小学生的自制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实验中,要求儿童记忆背诵一篇约需40分钟识记才能记住的课文。
在儿童开始默读记忆约15分钟后出现外部诱因(附近有文艺表演),又过了15分钟后出现内部诱因(疲劳)。
结果发现:
(1)小学生意志的自制性品质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发展,其发展趋势为:
1—3年级处于迅速发展时期,3—4年级处于平稳时期,4—5年级处于迅速发展时期,5—6年级再度处于平稳时期。
研究者认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制性品质发展较快,说明他们的脑结构日趋完善而意志的抑制机能发展较为平稳,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中年级又出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使意志自制性品质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说明中年级学生已能进一步克制因各种诱惑引起的冲动行为,能自觉地按照任务的要求坚持活动。
到高年级,自制性品质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稳定时期。
(2)小学生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随年级的升高抵制内外诱因干扰的能力逐渐增强,受内外因干扰的影响逐渐减弱。
儿童抗拒外部诱因的能力强于抗拒内部诱因的能力。
4.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品质是一种在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具有良好的坚持性品质的人能够在活动中持之以恒,在困难、艰苦的条件面前不犹豫,不动摇,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尽管小学生还比较依赖于教师和成人的帮助,意志的自制力比较薄弱,但在教育的要求和影响下,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正在逐步发展。
实验中,让被试者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填图游戏,分别在5分钟、15分钟、25分钟后给出诱因,在30分钟时一律收卷。
根据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
(1)小学生的坚持性品质较好,一年级儿童就已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坚持困难活动达16分钟)。
但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比较弱,情绪稳定性较差,意志自制力较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开始的活动。
中高年级儿童已开始有意识地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能够较长时间维持活动,一般都能做到有始有终。
(2)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其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发展最为迅速,年级间差异非常显著,三年级以后有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到了五年级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年级间的差异也较显著。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小学时期是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
专栏7—1有关意志的测验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符合自己的情况,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C.难以回答,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己定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等可以考验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的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只要工作或者学习需要,没有人强迫我,我也可以坚持一个月不看电视。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偷偷地拿出来看。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我遇到问题处于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感到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尽管明知自己不对,也会忍不住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车也得完成。
评分
评分规则: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双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___
20—35分:
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
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
意志力一般。
69—84分:
意志力较坚强。
85—100分:
意志力很坚强。
(采自冯金华、张力,《道德智商自测与咨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第二节小学生常见意志行为问题与辅导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还是比较差的。
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向自己提出学习和工作的要求、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常须由家长、教师向他们揭示目的任务,并要在成人的督导下才能完成。
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才逐渐发展起来,能够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分担给他的任务。
小学生的意志行动常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帮助和具体的督促检查。
小学生还常常表现出两种与自觉性、独立性相反的倾向,易受暗示性和模仿性。
在意志的果断性方面,小学生不善于仔细、全面和周到地考虑问题,然后再做出决定,付诸行动。
他们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容易受外力和情绪的影响,考虑不周就很快做出决定,采取行动。
小学生果断性差的另一种表现,是不能自己做出决定,必须依靠成人。
教师需要善于指引,使他们明辨是非,防止感情的一时冲动,以致盲从和盲动。
在意志的坚韧性方面,小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坚持性比较差,意志常会动摇,不能坚持到底。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常想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不善于战胜困难,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在意志的自制力方面,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一般是很差的,他们容易兴奋,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在教育的影响下,约从三年级起,学生的自制力可以得到较大的发展。
小学生意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柔寡断
案例一:
杨扬是个好学的学生。
他性格内向,很随和,只要别人让他干什么,即使心里不太愿意,他也很少拒绝。
一个星期天,快期末考试了,杨扬把这一天安排得满满的,上午背两小时课文,写一小时作文,再练40分钟毛笔字;下午做数学题;晚上复习别的科目。
可是,上午九点左右,同班的几个同学上他家要他一起去踢球,他想想自己的计划,不太想去,可是看看这么多人上门来找他,不好意思,于是就去了。
结果一个上午全在操场上呆着了。
下午刚想学习,电话铃响了。
原来是班上的小云找他上少年宫看展览。
想想上午已经耽误了,期末考试在即,他说不想去,可是在小云的再三劝说下,心又软了,于是一个下午又过去了。
晚上,他想一定得好好利用了,可是看什么好呢?
语文、数学……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看啥,想累了,于是去看电视,不知不觉看了挺长时间,一个晚上又过去了。
分析:
果断性是意志的良好品质,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能够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立即执行所作出的决定。
果断性是建立在对问题情境准确的分析基础上的,它与盲目的行为有质的区别。
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少,不善于仔细、全面地考虑问题,因此他们在采取和执行决定时,容易受外界和自己情绪的影响。
案例中的杨扬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遇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
辅导方法:
1.认识提升法。
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到
有意义的事情上。
目标计划一旦设定,就要果断地排除干扰,坚持自己的计划。
2.进行重要性分析。
如果同时想做两件有意义的事情时,应先分析哪件事价值更大,选择价值大的事情。
如果重要性差不多,则任选一件,尽快作出决定。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古时候有一头驴,看到左边的草很想吃,看到右边的草也很想吃。
该先吃哪边的草呢?
驴子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先吃什么,不知不觉驴子饿死了。
可见,遇事不能当机立断,后果多么严重。
3.榜样示范法。
找出电影、电视、小说或现实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的遇事当机立断、非常有魄力的人物的事迹,好好体会,并把这种体会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养成行为果断的意志品质。
二、不能克制自己
案例二:
一天中午,小华到隔壁张丽家玩,正好碰到好朋友萧丽力也在,大家不知怎么就谈上了钥匙链。
萧丽力说,她家有个钥匙链,可漂亮啦,是她爸爸从日本带回来的。
那个钥匙链是个小公鸡形状,一身红,还是个立体的,只要一按它脚上的按钮,小公鸡的嘴就会自动张开,喔喔地叫两声。
小华和张丽真羡慕萧丽力有这么好的钥匙链。
第二天下午,小华去萧丽力家找她玩,碰巧她不在,萧阿姨热情地招待小华,说让她等等萧丽力,说罢就去做饭了。
小华在屋里很想看看萧丽力说的小公鸡钥匙链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萧丽力从不许任何人动她的抽屉。
小华又想:
看看有什么了不起?
于是便打开了抽屉,拿出了钥匙链。
啊,好漂亮的钥匙链,小华想:
“自己要是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这样想着,就把钥匙链放进了自己的兜里。
过了一会儿,萧丽力回来了,就拉着小华下楼跳皮筋去了。
分析:
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
在采取决定时,自制力表现在能够按照周密的思考,作出合理的决策,不为环境中各种诱因所左右;在执行决定时,能够克服各种内外干扰,把决定贯彻执行到底。
案例中的小华之所以拿走了萧丽力的钥匙链,是由于她抵制不住诱惑而做了错事,这说明她的自制力很差。
因此,从小培养自制力是很重要的。
方法:
1.协议法。
例如,精彩的电视节目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的家庭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而小孩的注意分配能力差,看着电视,却影响了吃饭。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改变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家庭成员可以达成协议:
只有吃饱饭才能看电视。
又如,对上街喜欢吵着买东西的小学生在带他上街前,可以约法三章:
今天上街除了买什么外,其他的东西不能买。
小学生要遵守这些协议,就得学会控制自己,慢慢地提高自制力。
2.比赛法。
比如,要培养小学生控制自己不乱买东西,可以带两个或多个小学生一起上街,上街前提出要求,上街后谁闹着买东西的就惩罚,不闹的给予奖励。
3.反问法。
小学生往往看到同伴有某样东西时,会产生自己也想有或把别人的东西拿走的想法。
其实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别人有的,我理所当然也应该有。
此时,教师只要按照小学生的逻辑思路问他:
“你有的东西,某某有吗?
”这种反问法,能使小学生意识到,一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东西,所以能给自己的意识一个信号——要自我控制。
4.判断评价法。
当见到其他小学生无自控行为时,让小学生判别那样做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小学生明白,只有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才是好的学生。
经过这样的判别,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控意识。
当小学生表现出自我控制力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如小学生遵守协议,上街不吵着买东西时,应夸奖他表现很好,这有利于小学生强化自我控制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三、缺乏毅力
案例三:
王敏同学非常苦恼,她有积极向上的愿望,也有未来的理想和目标设计,可她常常管不住自己,学习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去玩,之后很愧疚,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于是她下决心要从此好好学习。
她写了计划书,可每次坚持两天就全盘废弃,别人说她“常立志,不如不立志”。
她诚恳地向教师咨询:
我怎么了?
还有救吗?
分析:
意志的坚持性指在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而坚持到底。
具有良好的坚持性品质的人能够在活动中持之以恒,在困难、艰苦的条件面前,不犹豫,不动摇,不停滞,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坚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人们做点儿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人贵有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虎头蛇尾现象,就是缺乏坚持性的表现。
案例中的王敏非常苦恼,通过她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坚持性很差。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极其明显。
比如,有的人写日记,刚开始每天都按时写,写着写着,不知从何时改为周记了,慢慢地改为月记了,后来干脆不写了。
要想取得成功,没有坚持性是不行的,只有坚持到最后,胜利才会属于你。
方法:
1.善于培养、保护、利用已有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小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意志努力。
所以,增添活动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精心设计活动和学习方式,如游戏、比赛、表演、抢答、讲故事等形式,使学习和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吸引小学生,这对他们善始善终地做某件事能起促进作用。
2.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制约着行为的方向。
对小学生来说,只有具体的、可行的目标,才有可能促使他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坚持不懈。
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目的、要求必须一清二楚。
所谓可行的目标,是指确定的目标要与小学生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即目标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
当小学生完成一个目标后,成功的喜悦会强化他们的进取精神,激起他们确定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
3.学会自我监督。
对某件活动要持之以恒,要靠自己的自觉行为,因此,让小学生学会检查、监督自己是否朝既定的目标努力是必要的。
要让小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可以从教师的检查和鼓励开始,比如,与小学生共同确定某种活动、某个目标后,每天检查小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他们自我评价,对他们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够好的要引导,激励他们改正。
之后,可以为他们画一张自我鉴定表格,让他们对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打分,并定期把自我鉴定表交给教师,让教师了解、表扬小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小学生的自我监督进行检查。
这样,小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后,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从事某种活动。
专栏7—2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五招
有这样一个家长,他为了锻炼他的孩子军军的毅力,总结了五招,颇有成效。
第一招:
精神激将法。
一次,军军的妈妈叫他把家里的几扇窗户擦干净。
本来军军是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可是他擦了几下就不想干了。
于是,我便故意对军军说:
“我不相信军军能把几扇窗户擦干净!
”军军听了我的话一下子跳起来说:
“我就是能擦干净!
”好像硬是不认输似的,一边说,一边就高高兴兴地擦窗户去了,而且把几扇窗户挥得非常干净。
后来,我表扬了军军,军军也十分高兴。
第二招:
诱导鼓励法。
一次,我叫军军做一道数学题,军军只稍微想了想,便认为做不出来准备打退堂鼓了。
这时,我一边要求他再仔细反复地读读原题,琢磨题意,一边启发诱导鼓励他深入钻研。
结果,他终于把那道题做出了。
他为自己的胜利所鼓舞,脸上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第三招:
榜样示范法。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我总是以良好的榜样去影响孩子。
一次,为了完成一项上级交给我的写作任务,我连写了好几遍,交给领导审阅,领导都说不够理想。
后来,我又反复修改多次,终于写成功了,而且见了报。
我根据切身的体会现身说法,把这事讲给军军听,军军见我对写作那样认真,很受感动,便对我说:
“我以后也要像爸爸那样,不怕困难,不把事情做好决不罢休!
”
第四招:
故事熏陶法。
军军很喜欢听故事,为了培养军军做任何事情都有毅力的优良品格,我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
结果,军军从这些故事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感染,从而培养了军军顽强的毅力。
第五招:
竞争比赛法。
有时为了要军军去完成一项任务时,我总是经常地和他开展竞争比赛,以此去鼓励他坚持把任务完成得更好。
如有一次,我带着军军回老家参加割麦子的农务劳动。
军军那时才IO来岁,而且从未割过麦子,于是我便把着手教他,结果,他很快就学会了割麦子,但是,割了不多久,他就不想再割了。
于是,我又要求军军振作起精神来,和我比赛比赛。
为了鼓励军军劳动的积极性,比赛中,我故意割得慢一些,让他超过了我,我抓紧时机表扬了他,他很高兴。
后来,他不小心把手割破了,我叫他休息,但怎么说他也不肯,把伤口包扎好,又和我比赛起来,直到完成了任务才去休息。
通过上面几招的引导和教育,军军做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怕困难了,顽强的毅力也逐步培养起来。
看到军军的进步,我们都很高兴,军军自己也感到非常高兴。
以上做法当然还不够完善,况且孩子各有不同的性格,不能?
?
照搬,但也许对你还有可资借鉴之处吧。
(采自吴非,《江南时报》,2002年7月25日第十九版)
四、面对挫折
案例四:
小丽的心情很沉重,她克制着,不想使自己的眼泪落下来,大家认为她是一个软弱的人,可是刚才那一幕幕的情景像录像一样又出现在她的眼前。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迈进了教室,说:
“这节课竞选班干部……”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小丽虽是默默无言,但心里却像吃了定心丸,心想:
“凭我当了几学期中队长的资历,再加上上学期又是三好学生,怎么说这中队长我是当定了。
”
小丽静静地坐着,听着几位“自告奋勇”的同学的发言,不禁有点儿羡慕她们的勇气。
突然,老师点了小丽的名字,她站起来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
“我决心──继续当中队长。
”老师听了也满意地笑了。
她正在得意,谁知同班男生王燕伟霍地一下站了起来说:
“我也想竞争中队长。
”从他那涨红了的脸可以看出他内心一定非常激动。
“哗”,教室里掌声四起。
老师挥了挥手说:
“下面给你俩10分钟时间,说一说搞好中队工作的设想,然后再进行民意测验。
”结果,王燕伟的票数以绝对优势当选了中队长,小丽苦笑着,勉强拍了几下手。
放学了,小丽呆呆地坐着,她不知回家如何面对父母,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
分析: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造成挫折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的抱负水平有关。
当他把自己所要达到的标准定得过高,超过了实际的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
面对挫折,不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其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持积极态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