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7563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doc

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施工测量……………………………………………………………………………..………

(2)

3.工程测量依据及人员、仪器配置…….…………………………….……..(7)

4.施工中的细部测量放样……………………………………………………..……..(8)

5.施工测量保证措施………………………………………………………….…………..(8)

1工程概况

***区定福庄21#、22#楼工程为********经济适用房住宅工程,位于**市***区定福庄北里1号内,由两栋塔楼和地下车库三部分组成。

本工程占地面积1.62公顷,建筑总面积为55620m²,地下两层,地上22层,为现浇剪力墙结构。

±0.000的绝对标高为31.800m,现场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1.5m。

地下室负二层3.3m,负一层3.9m,地下车库3.6m,地上首层、标准层层高2.7m,檐高61.9m,建筑总高度69.3m。

2施工测量

2.1建筑物定位:

根据****规划管理局钉桩成果通知单,由测绘院在场内定位。

2.2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测绘院提供的四个楼角坐标点,在检查其内外业成果正确无误的前提下,依据此四点作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由两幢塔楼组成,基础部分及地下车库连为一个整体。

根据现场临建设置及施工流水段的需要,作出如下控制轴线:

控制21#楼南北方向的轴线为A4、A11、A26三条轴,东西方向为CK、AH、CD三条轴;控制22#楼南北方向的轴线为B5、B12、B26三条轴,东西方向为CK、BH、CD三条轴(详见附图1)。

这样既保证了结构施工时整个建筑物内部轴线的校核,又保证了流水段施工时第I流水段内有两横两竖四条轴线,从而实现了整体与局部图形的规方。

在定位过程中依据《测量规程》及满足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建筑物二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单角测角中误差<12",测距相对闭合差≤1/15000,采用仪器为日本TOPCONGTS301全站仪。

为达到技术要求,实际操作过程中,测角采用两测回法,测距为单向测两次取平均值。

测绘院提供的四个楼角坐标点在土方开挖时会被挖掉,为把测绘院提供点移到基坑外围,采用如下方法:

以楼座的一个长方向为后视,转90度角,把两个短方向向外延长一个相等的距离,得到两点,以次两点作为一条基线,在这条线上做出长方向需要的控制轴线。

同样的方法可以做出短方向(即东西两面)所需要的控制轴线。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小,没有安全的地方做控制桩,只能采用在现场临时砼路面上弹墨线的方法,把控制轴线落在地面上,并用红油漆标出线的位置。

在两端围墙上把控制轴线的方向用红三角标示出来,在红三角的上方用红油漆标明轴线号及平移的距离,以便施工时更好的识别。

由于楼体的东西方向较长,作次方向控制轴线时在其两侧地面上同时留上墨线,以便就近投测轴线。

施工过程中采用仪器为北光TDJ2E光学经纬仪,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校核。

2.2.1地下轴线投测:

该建筑物为地下二层,地下部分轴线投测采用外控制的方法,即用基坑四周的地面墨线及围墙上的红三角构成的控制轴向坑内投测。

垫层线及底板线的投测要求较高,投测到基坑内的轴线必须作一次整体的闭合,它是整个结构施工的依据。

由于本工程结构为剪力墙形式,所以关键部位的墙在弹上其墙线后必须弹上其20cm的控制线,以保证结构向上传递时上下两层轴线能在一个立面上,达到施工要求的精度。

具体操作时,每段轴线投测完毕后,必须在坑内用经纬仪及钢尺对其进行检核,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内部轴线的划分。

划分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钢尺进行量距时必须进行尺长、温度、高差三项改正。

西凉刀客

2007-07-2222:

47

2.2.2首层楼面轴线投测:

  为了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0.000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的内控点布设如附图2所示。

具体的测设过程如下:

①首层底板浇筑时,在内控点位置埋设15cm×15cm的铁件,为做内控点作准备。

在首层底板混凝土楼面上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方向投设控制轴线。

②利用TOPCONGTS301全站仪对控制基准线及其方向进行校核,满足精度要求后,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望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   1/15000

③用钢针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在交点上钻一小孔以直径小于1mm的铜丝镶入,并做施工期围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④在±0.000以上各楼层底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⑤首层各内控点的1.0m²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2.2.3地上楼层的轴线投测:

 ①内控点传递:

本工程采用激光铅直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板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光束,直至接收板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直仪,每转90度停下来观察光斑的变化,最后接收板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2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受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

 ②轴线放样:

利用光学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各条轴线及其50cm的控制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作为该层结构向上传递的依据。

2.3高程控制测量:

 **市测绘院为建筑物提供了两个原始水准点A[120]4、A[120]5,高程分别为28.960m、28.896m,经校核两点高程无误,作为施工高程控制的原始依据。

考虑到工程实际需要及测量规程要求,该工程高程控制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采用LEICANA24水准仪,每次进行往返测形成附合线路。

每次观测时,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前视不应大于后视距离的二倍。

实际控制中,在离开基坑两倍于基坑深度的四周,埋设三个永久水准点,以满足不同流水段施工的需要。

三个永久水准点布置如附图,它们的做法为:

用1.5m长φ25的钢筋打入地面,用混凝土深埋,并用红砖砌垛围护,以减少外界对其的影响。

水准点做完后,由测绘院提供的原始水准点与其形成附合线路,平差后求出各点的高程值。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校核。

2.3.1地下结构高程传递:

该工程基础较深,从基坑外围的水准点不能直接把标高传递到槽底。

利用预留的坡道,作一附合的水准线路,平差得出槽底标高值,并对其做好保护。

在基础做好挡土墙后,把标高引测到不受影响的墙壁上,作为两幢楼地下高程的依据。

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标高采用在钢筋上抄测该层建筑+50cm控制线的方法,控制楼层高度采用在打好的混凝土墙上抄测该层建筑+1.000m的控制线的方法。

2.3.2首层标高基准点联测:

由于地下部分在结构上承受荷载后,会有沉降的因素,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首层标高的+1.000m线由现场引测的水准点在两幢独立的楼体上分别抄测两个标高基准点,作为地上部分高程传递的依据,避免两楼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对标高的影响。

2.3.3楼层高程传递:

如下图所示:

利用两台水准仪,两根塔尺和一把50m钢尺,依次将各段标高基准点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对各点进行联测,高差满足2mm的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用红三角标记。

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西凉刀客

2007-07-2222:

48

 H2=H1+b1+a2-a1-b2       公式<1>

 其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3工程测量依据及人员、仪器配置

所有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测量规程》及我公司《测量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版)的要求进行。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施工流水段较多,为更好地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工程测量人员每人都持有上岗证,要求必须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测量放线任务,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对于轴线控制与高程控制等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成测量放线任务。

本工程配备两台北光TDJ2E经纬仪(2″级),两台S3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激光铅直仪,两把50m钢尺,两把3m铝合金塔尺。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都符合计量法及ISO9002的要求。

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4施工中的细部测量放样

4.1在定位测量过程中,考虑到轴线位置为剪力墙的中心线,为了更方便轴线的投测,将建筑物外围控制轴线做成轴线的偏50cm和100cm线,以减少钢筋、搭设的钢管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4.2现场引测的水准点保护要求较高,为了减少施工中外界对其的影响,将水准点留在两倍于基坑深度的外围。

同时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本工程的两个常用水准点设在现场办公区院内。

4.3为了更好地控制墙体模板的位置,在轴线放样完成后,用墨斗弹出墙的边线(外墙为内边线),同时弹上其20cm的控制线,以便检查模板位置的正确性。

对于其垂直度,用线坠把下面的控制线吊上来,用钢卷尺检查,确保墙体的垂直度符合规范的要求。

5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测量又是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制定以下措施:

5.1超作人员持证上岗,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

5.2认真审核图纸及相关资料,仔细核对依据资料及点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

5.3方案、测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测量队审批后方可实施。

5.4严格执行自检、互检,自检时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专检部门验线。

5.5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可追溯。

5.6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坚持年检、季检并作好记录,使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